首页 / 投稿 / 正文

令人抓狂的“什么又什么又”造句:小学语文老师的噩梦?!

小学三年级孩子不会“什么又什么又”造句怎么办?

三年级,语文老师开始教“什么又什么又”这种句式。很多孩子一脸懵,写出来的句子不是驴唇不对马嘴,就是重复啰嗦。我家娃也栽在这个坑里了! 试卷上,题目是“什么又什么又什么”,要求造句。他写了:“小明又蹦又跳又跑”,这…符合语法,但也缺乏创意,更别提什么丰富的表达了。关键是,孩子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句式这么难,为啥要这样造句? 我当时也是一头雾水,只能一遍遍地解释,但是效果不佳!

“什么又什么又”造句技巧详解:抓住“并列”和“动作”

其实,“什么又什么又”造句的核心是抓住两个关键点:并列和动作(或者状态)。 简单来说,你需要找到三个能并列在一起的动作或者状态,并且这些动作或状态发生在同一个主体身上!

  1. 例如:小鸟在天空中又飞又叫又唱。 (飞、叫、唱都是小鸟的动作,并且并列存在。)
  2. 再例如:小猫又饿又累又困。 (饿、累、困都是小猫的状态,并且并列存在。)

千万不要把不同主体或者不同时间的动作硬凑在一起! 这是很多孩子出错的原因!

“什么又什么又”造句:错误示范与纠正

错误示例:小明吃饭又写作业又睡觉。 (吃饭、写作业、睡觉这三个动作很难同时发生在小明身上,所以是不符合逻辑的。)

正确示例:小明放学回家后,又洗漱又写作业又复习功课。(这三个动作是连续进行,但更符合逻辑,在语义上没有矛盾)

这个“又…又…又…”造句,乍一看简单,实际上它考验了孩子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 理解了这个核心点,才能更好的进行“什么又什么又”造句训练!

关于“什么又什么又”造句的拓展练习:如何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想要孩子真正掌握“什么又什么又”造句,仅仅掌握技巧是不够的。 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并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

我们可以尝试这样的练习:

  1. 看图说话,让孩子根据图画的内容来进行“什么又什么又”造句!
  2. 引导孩子观察大自然,例如:小草又绿又嫩又鲜美。(当然,这里最好不要真的食用...) 通过这样的描述来训练!
  3. 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例如模拟情景,用“什么又什么又”造句来描述角色的行为!

记住,练习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 强行要求孩子写出华丽的句子只会适得其反。 其实,我后来发现,“什么又什么又”造句练习的核心在于提升孩子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这才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什么又什么又什么”造句练习:告别机械模仿,感受语言的魅力

曾经我也对“什么又什么又什么”造句练习深恶痛绝,总觉得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机械的、毫无意义的部分。但是,如果能够从理解句型的结构和逻辑入手,引导孩子观察生活、积极思考,它反而能成为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现在想起来,我的困惑不只是在于对句型的理解,更多的是在于对语文学习本质的认识。 教会孩子观察生活,比单纯的语法练习更有意义。 就像我女儿,现在已经可以自如地运用各种句式来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了,而这一切,都是从那令人头疼的“什么又什么又”造句开始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261ff2f4363a.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