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有关谐音的历史故事,写一个关于古代谐音的小故事?

答:一字千金

有个秀才自吹能识九万九千九百个字。一天,村里有个不识字的渔夫来求他读信,秀才见他一副寒酸相,料想不会有什么酬谢,便说:“我的才学一字值千金,你带来了多少钱?” 渔夫给气走了。

这一年,洪水泛滥。秀才家水淹门媚,惊恐万分!忽见渔夫驾船经过,赶忙大声呼救。渔夫笑道:“我不是不想救你,但你的才学一字千‘斤’(金),我的小船载不起九万九千九百‘斤’的”。

王羲之智断敲诈案

王羲之任太守时收到一村民状书,说某乡绅用一-小块荒地让他葬父,言明只要一"壶” 酒,事后却硬要他一"湖”酒。

王羲之便到乡绅家探访,乡绅久仰其名,欲求墨宝,于是盛情款待。

王羲之书泻了《乐毅传》给他,乡绅喜出望外,问送何礼答谢,王羲之顺口说:“只要一 活鹅”。

乡绅立即提一活鹅送至府衙,王羲之却把脸-沉说:”当时说好是一 河鹅, 怎么只送来一只?”原来当地话 “活”“河”同音。

乡绅急忙辩解道: "大人, 鹅四以只计数,从不以河计数的呀!

”王羲之冷笑一声,拿出村民状子说:“既然鹅以只计数, 难道酒有用湖计数的吗?”乡绅自理亏,只得认错。

”头鸣不是这头名”

清代乾隆末年,某县秀才考试,寂静的考场突然-阵蝉鸣,监考官查明蝉声发自考生张某帽中,于是揭开他的帽子,看到几只蝉儿尚在吟唱。

张生交代,今晨离家时,父将蝉放进他帽中,说是蝉在头鸣预兆可中头名,刚才蝉爬动使他头痒难忍便搔了几下,蝉就叫开了。

监考官听了又好笑又好气,就以违纪取消了张的考试资格,并挥笔写下一首诗:”头鸣不是此头名, 皆因老父好功名。

秋蝉识鸣不识名,迷信兆头失功名。

”卑职小名叫狗儿”

古代有一则笑话说,一个捐班(由捐钱去谋取职位的人)去谒见上司。

上司问:“贵治风土如何? ”捐班回答:”并无大风, 更少尘土。

”问: "百姓如何? ”答:”白杏只有两棵, 红杏倒有不少。

”捐班答非所问,上司恼羞成怒,大声所责:”混蛋, 我问的是黎庶。

”捐班吓得发抖,连忙回答:"梨树多得很,只是结的果子少。

”上司哭笑不得,拍着桌子喝道: "我不是问你梨杏, 是问你小民!

”捐班赶紧站起来说:”卑职小名叫狗儿。

”上司被弄得啼笑皆非,连连摇头:“狗儿呀狗儿,你真是一条狗儿!

妙联怒斥大汉奸

1940年3月,投降日寇的汪精卫***成立,- -小撮反动政客大献殷勤,纷纷送贺礼、贺联,闹得乌烟瘴气。

送啊来的贺联中,有一副署名“灵谷老人”撰写的,上联是:“昔有盖世之德” ,下联是:“今有罕见之才”。

正当一班专事拍马屁者对此联大加赞赏,汪精卫也洋洋自得时,有人在旁悄悄提醒,任才醒悟自己被骂了,却又有苦难言,奈何不得。

原来此联利用谐音,巧妙地揭露了汪精卫这个无耻之徒是“昔具该死之德,今有汉奸之才”。

谐音的小故事:

1、纪晓岚任侍郎时,和王申任尚书。

有一次两人同一个御史官一起喝酒。

席间,和王申指着一只狗问纪晓岚:“是狼(侍郎)是狗?” 纪晓岚非常机敏,听出和王申借谐音在辱骂自己,立刻泰然自若地回答:“垂尾是狼,上竖(尚书)是狗。

”想讨好和王申的御史也听出了此中机巧,却故意接道:“是狼是狗我是明白了。

” 纪晓岚一听,知道御史用意,又从容不迫地说:“还有区别呢,狼的习性是吃肉,狗的习性是遇啥吃啥,遇屎(御史)吃屎。

”搞得和王申与御史狼狈不堪。

2、谐音笑话:一个乡里开会,由于谐音,村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不要浆瓜,咸菜太贵了。”(同志们,乡民们,不要讲话,现在开会了。)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浆瓜。”(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同志们,乡民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用大碗吧)

关于谐音的故事:王羲之任太守时收到一村民状书,说某乡绅用一小块荒地让他葬父,言明只要一“壶”酒,事后却硬要他一“湖”酒。

王羲之便到乡绅家探访,乡绅久仰其名,欲求墨宝,于是盛情款待。王羲之书写了《乐毅传》给他,乡绅喜出望外,问送何礼答谢,王羲之顺口说:“只要一活鹅”。

乡绅立即提一活鹅送至府衙,王羲之却把脸一沉说:“当时说好是一河鹅,怎么只送来一只?”原来当地话“活”“河”同音。

乡绅急忙辩解道:“大人,鹅四以只计数,从不以河计数的呀!”王羲之冷笑一声,拿出村民状子说:“既然鹅以只计数,难道酒有用湖计数的吗?”乡绅自理亏,只得认错。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故事:

      相传,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经常与好友佛印和尚诗文往来。一天傍晚,他们二人在长江上泛舟,对坐饮酒促膝长谈。当时正是深秋时节,两岸景色如画,美不胜收。喝到半醉时,苏东坡偶然间向河岸望去,只见一条大黄狗正在啃一块骨头。他便借着酒兴,随口吟出一联,请佛印对。

上联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知道东坡这是在取笑他,于是略加思索,随即将自己手中题有东坡诗句的扇子扔入水中,同时应声道出。

下联是:

水流东坡诗(尸)。

吟罢,两人相视大笑。

某贵官请宴。厨子因所煎的饼子夹生,被贵官打入狱中。

隔日,贵官重新办酒设宴。有两人想救厨子,一人扮作算命先生,另

一人扮作老人请算八字,在酒席旁算命。

算命先生:“尊老庚甲为哪一年?”

老人故意大声说:“丙子生。”

算命先生连连大声叫:“不好不好。”

老人装作不乐,问:“才说一个年头,又无时日,怎么就已说不好?”

算命先生说:“昨日甲子生的'还在狱中未放,何况你是丙子生(谐音

“饼子生”)的?”

坐客都大笑起来。贵官领悟其意,于是释放了厨子。

有很多五个谐音的故事,以下是其中的几个:1. 苏东坡写过一篇故事叫做《赤壁赋》,其中就有一句“云横秦岭家何在”,其中“云”和“家”谐音。

2、 《三国演义》中,有刘备在草鞋换了七双之后才能够嫁接上草根,草鞋和草根谐音。

3、 古代有个叫做孟姜女的女子,她为了找寻丈夫的亡魂,从辽阔的东海一直哭到了秦山,其中“哭”和“秦”谐音。

4、 中国名字中有一个很著名的“李白”,他的名字中“李”和“里”谐音。

5、 古代民间故事中有个叫做“晁错砍樵”的故事,其中“晁”和“砍”谐音,讲的是错杀好人的悲剧故事。

1、 孔夫子吃葫芦 - 据说,孔子有一天在吃葫芦时,有个学生问他:“老师,你为什么不去当官?”孔子笑着回答:“葫芦非瓢,我何以为官?”这就是一则谐音故事,“葫芦”与“护路”谐音,而“护路”意为“官”的意思。

2、 骆驼祥子换灯泡 - 这个故事是讲骆驼祥子在当电工时,有一天去为一户人家换灯泡。但是祥子不小心把房间的玉器磕碰碎了,主人不满意地责备他。祥子赌气离开了,结果走到街上就被车撞了。这个故事中,“灯泡”与“临摹”谐音,所以有些人会说打开很多灯泡,让你临摹一遍。

3、 孙悟空借芭蕉扇 - 孙悟空曾借芭蕉扇救过唐僧,但他却没有还回去。后来,唐僧开口向他要芭蕉扇,孙悟空却说:“我不是把芭蕉扇还给你了吗?你没听出来啊?我说的是‘那扇’。”这个故事中,“芭蕉扇”与“八戒善”谐音,而“八戒善”指的是猪八戒,孙悟空在玩笑中用的是大师兄的名字来回答。

4、 观音菩萨推经书 - 有一个和尚在读经时,突然看到观音菩萨推经书。他感到很奇怪,于是问菩萨:“这是怎么回事?”菩萨回答:“我是听你念经的声音才过来的,因为你的声音不对,又压着气音,所以我才来了。”这个故事中,“推经书”与“吐精华”谐音,因此有些人把“推经书”当做了“推经书”的谐音词来玩笑。

5、 老虎吃大白菜 -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只老虎偷了一张熊猫的身份证,把自己假扮成了熊猫,去赚取劳动力。在抢夺大白菜时被真正的熊猫发现并袭击。这个故事中,“大白菜”与“打败彩”谐音,所以就有了这个搞笑的故事。

存在五个谐音的故事很多,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例子:

1、《卖油翁》:讲述了一个卖油的老头子在卖油的过程中,因为口音不同被误解为在卖狗而引发的故事。

2、《白蛇传》:人名“许仙”与“素问”谐音,误会和情感纠葛带动了整个故事情节。

3、《聊斋志异》中的《铁屋春色》:讲述了一对谐音相近的姐妹在婚姻中的喜怒哀乐,因为“桃花”和“糟糠”谐音,而导致了多年的误解和矛盾。

4、《儿童笑话大全》中的《鼻涕虫变黄金》:因为“番茄酱”和“鼻涕虫”谐音相似,导致了一个幽默的故事。

5、《老夫子》中的《一山还有一山高》:因为“金”和“进”谐音,引发了老夫子与铜钱争高低的笑话。

这个问题不太明确,请问是要的名称吗?如果是的话,以下是1. 白葫芦2. 稻草人追女人3. 牛郎织女4. 猴子捞月5. 童子寻梦这些故事的谐音非常有趣,都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故事,其中很多还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内涵。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些故事的故事情节和文化背景,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以下是一个简短的古代谐音故事:

《 pun 音双关》

一秀才给马夫写了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马夫没看懂,将字条拿给了他的妻子。妻子一看,便解释道:“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这个故事利用了谐音的手法,“留”与“流”同音,表达了不同的意思,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代谐音故事是以谐音为主要讲述手法的一种古老的故事类型,以下是两个简短的例子:

1、 白居易搬家,买了很多肉。一个邻居问为啥买这么多,白居易说自己懒,这样可以“白多吃”。谐音即为“白多士”。

2、 徐福在海上遇到了一群人,问他从哪里来,徐福回答说:“朕从帝幸来见百姓”。谐音即为“自从东方来万里,去见诸侯回不归”。

30字:笛声逐风逝,李林相思结。喜神瑞气来,三生有幸会。

100字: 在古代,有个名叫李林的人靠吹笛子为生。他喜欢一个姑娘,可惜姑娘被家长嫁给别人了。后来,姑娘的丈夫去世,李林难掩内心喜悦_

古代有个人卖茅又圭盾,他说茅最锐利,没有盾能挡住;又说盾最坚固,没有茅能刺穿;有人问用你的茅刺你的盾呢?他不言可答。

赵拂云是郑板桥的得意门生,一年腊月三十,他感叹自己的贫寒,在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 。郑板桥之女一次随父上街,偶尔看到了这副对联,知其“缺一(衣)少十(食)”的含义,于是推门而入,送给银子二十两,后因欣赏其才华与他结为夫妻。一副巧妙对联成就一段美好姻缘。

结论:古代谐音故事非常有趣。

原因:古代人喜欢用谐音来表达故事,因为谐音具有很多的娱乐性。

例如《孟母三迁》,讲述了孟母为了让孟子学习,三次迁居的故事。

内容延伸:古代很多故事都利用了谐音,如《智取威虎山》中的“卧槽,屯垦不易啊”,也是用谐音细节处理出了有趣的故事情节。

这些故事不仅好玩,还深刻表现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和智慧。

古代有个姓陈的人,取妻子时声称要找“真”的,结果找了一个叫“假”的。

结果婚礼过后,陈先生和新娘子去拜祖先,当大家问起新娘子的名字时,大声回答“真!”结果众人都笑了起来。

杨修是三国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有一个名叫“鲁肃”的朋友。

有一天,杨修去拜访鲁肃,却发现鲁肃正在洗澡,于是就在门外等他。

过了一会儿,鲁肃出来了,杨修便说:“鲁肃,你洗澡时,水声和你的话声在一起,真是‘鲁肃洗耳’啊!

”(鲁肃洗耳音同“录叔洗耳”)。

这个故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谐音故事之一,形象生动,引人发笑。

杨修是一位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非常聪明,善于利用语言的谐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有一次,曹操在花园里散步,看到一扇门坏了,就问杨修:“谁把门弄坏了?”杨修回答说:“是我。”曹操又问:“为什么?”杨修回答说:“门里面加一个‘活’字,就是‘阔’字。丞相您是问的‘谁’把门弄坏了,我回答的‘是我’。”曹操听后哈哈大笑。

还有一次,曹操在桌子上放了一盒酥糖,然后写了一句话:“一合酥。”杨修看到了,就把酥糖分给大家吃了。曹操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杨修回答说:“您写的是‘一人一口酥’,我们按照您的指示做了。”曹操虽然有些生气,但也觉得杨修很有才华。

有人给曹操送了一合桃酥,杨修偷吃了还鼓捣其他人一起吃。

1、王羲之任太守时收到一村民状书,说某乡绅用一小块荒地让他葬父,言明只要一“壶”酒,事后却硬要他一“湖”酒。

2、纪晓岚任侍郎时,和王申任尚书。有一次两人同一个御史官一起喝酒。席间,和王申指着一只狗问纪晓岚:“是狼(侍郎)是狗?”

纪晓岚非常机敏,听出和王申借谐音在辱骂自己,立刻泰然自若地回答:“垂尾是狼,上竖(尚书)是狗。”想讨好和王申的御史也听出了此中机巧,却故意接道:“是狼是狗我是明白了。”

纪晓岚一听,知道御史用意,又从容不迫地说:“还有区别呢,狼的习性是吃肉,狗的习性是遇啥吃啥,遇屎(御史)吃屎。”搞得和王申与御史狼狈不堪。

3、清代乾隆末年,某县秀才考试,寂静的考场突然一阵蝉鸣,监考官查明蝉声发自考生张某帽中,于是揭开他的帽子,看到几只蝉儿尚在吟唱。

张生交代,今晨离家时,其父将蝉放进他帽中,说是蝉在头鸣预兆可中头名,刚才蝉爬动使他头痒难忍便搔了几下,蝉就叫开了。

监考官听了又好笑又好气,就以违纪取消了张的考试资格,并挥笔写下一首诗:“头鸣不是此头名,皆因老父好功名。秋蝉识鸣不识名,迷信兆头失功名。”

4、古代有一则笑话说,一个捐班(由捐钱去谋取职位的人)去谒见上司。上司问:“贵治风土如何?”捐班回答:“并无大风,更少尘土。”问:“百姓如何?”答:“白杏只有两棵,红杏倒有不少。”

捐班答非所问,上司 恼羞成怒,大声斥责:“混蛋,我问的是黎庶。”捐班吓得发抖,连忙回答:“梨树多得很,只是结的果子少。”上司哭笑不得,拍着桌子喝道:“我不是问你梨杏,是问你小民!”

捐班赶紧站起来说:“卑职小名叫狗儿。”上司被弄得啼笑皆非,连连摇头:“狗儿呀狗儿,你真是一条狗儿!”

5、传说有个客人住进了一家客栈,百两银子不翼而飞。他住的是单间,根据种种迹象,认定是店老板偷的。于是他就到县衙门告状,但店老板坚决不承认。

这个县的县官很精明聪慧,思忖片刻后,不动声色地叫店老板伸出手来,用笔在他手心写了一个“赢”字,并说:“你到台阶下去晒太阳,如果晒很长时间字还在的话,你就打赢了官司。”

然后,县官又叫人把老板娘带来,老板娘见丈夫在台阶下伸手晒太阳心中迷惑不解。县官对老板娘说:“你丈夫已经承认银子是他偷的,要你老师交出银子。”老板娘听了,心中犹豫不决,又不敢去问丈夫。

正在这时,县官突然对台阶下的老板大叫道:“你手里的?赢?字还在不在?”老板连连回答:“在!在的!”由于“赢字”与“银子”音近,做贼心虚的老板娘没听清楚,还以为丈夫真的已承认“银子”还在,只好乖乖把客人的百两银子交了出来。

学生骂先生

纪晓岚幼时读私塾,聪敏过人,过目成诵,强记不忘,有小神童美誉。其师石先生甚爱之,只因功课对他毫无压力,他便偷闲喂家雀塞进墙洞里,再用砖头把洞堵上,石先生发现这个秘密,怪其不务正业,便偷偷将家雀摔死又放入洞中,然后在堵洞口的砖上戏题一上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纪晓岚下课又去喂家雀,见砖上对联言明家雀已死,知是石先生所为,便在旁边续对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看到续联大为恼火,手持教鞭责问纪晓岚,为何辱骂先生?纪晓岚不慌不忙答辨说:

“我是按先生的上联续对的下联。请看,粗对细,毛对羽,野对家,兽对禽,石对砖,先对后,生对死。是不是这样对,请先生指教。”

石先生无言对答,拂袖而去。不几天纪昀去见石先生,石先生怒气未消,面沉似水,稳坐太师椅,不迎不送。纪晓岚又出了怪招,从先生屋走而复返,又请教“阄”字的念法和写法。石先生并无介意,等纪昀走后才醒过味来。原来“阄”即“门内龟”,是骂自己不出门送客的,但又不好加责,暗骂:

“竖生,歪才也!”

有一次,乾隆出行,由和珅、纪晓岚等人侍驾,乘船沿运河南行,行到沧州地界,距献县才几十里。

这里原是九河故道,河川众多,许多小河注入运河。

在一条小 河的入口处,两岸土质松软,被水浪冲成许多小穴窝,人们叫它“浪窝”。

但那时人们缺乏常识,在民间广泛流传着一种说法:说那是乌龟的寄居之所,说得通俗一 点就叫“王八窝”。

乾隆在船上看这里浪窝很多,觉得有些奇怪,便问身边的纪晓岚:

“这两岸的坑穴,是些何物?”

纪晓岚正想为皇上解释,和珅却在一旁答道:

“圣上,这里是纪学士的老家呀!”

这是和珅戏弄纪晓岚,将那些“王八窝”说成是纪晓岚的老家,那纪晓岚岂不成了“王八”!然而乾隆不知道民间有关浪窝的传说,没有听出这层意思来,见和珅多言,又答非所问,便扭头看和珅一眼说道:

“和珅勿须多言!”

纪晓岚很清楚和珅的意思,便对乾隆皇帝说道:

“启禀万岁,这穴窝密集之处,便是河深的地方。”

“噢,河深的地方,何以见得?”

“河深”与“和珅”二字音同,巧妙地回敬了和珅,和珅听得清楚,但刚才己受过皇上责备,便不好多言。纪晓岚见皇上又问,便又说道:“此段河水暗绿,波大浪多,惊涛拍岸,形成诸多浪窝,自然是河深的地方。

“爱卿所言有理。”乾隆点头赞同。

连皇上都说有理,和珅也不敢再说什么了,只好看着纪晓岚苦笑两声,自觉不如纪晓岚能言善辩,越发对他敬畏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z202402081512090ce8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