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元朝很少被提及,元朝在我国历史上并非毫无贡献

很多人在谈论历史的时候,习惯性将元朝忽略掉;甚至很多人认为元朝并非中国历史,而是属于外族入侵。所以在讨论元朝的时候,首先要明确,元朝是不是属于中国历史朝代。

答案是肯定的,元朝不仅属于中国历史,而且是重要朝代之一。

在历史学方面,将完全保留了中华的传统文化和政治制度,属于中华文化的延续者,其统治的历史就属于中国历史。

这与西方对国家和历史的认同不一样,所以,现在开始有了“文明型国家”的说法。

基于这种认识,不仅元朝是属于中国历史,而且辽、金、西夏都属于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包括以往存在于中国疆域内的每一个政权。

元朝属于中国历史是毫无疑问的,但它也是大家很陌生的一个历史朝代之一,也就比晋朝的存在感强一些。

这原因有多方面的,首先就是元朝太短,从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开始,到洪武元年(1368年)秋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攻陷大都为止,元朝前后共计98年;其次是,元朝是第一个由外族入主中原并大一统的朝代,在有些人的心中并不是很待见,对元朝的认同有天然的排斥;第三,蒙古族入主中原后,虽然延续了华夏文明与制度,但蒙古族的汉化过程非常缓慢,政权方面有极强的排汉政策,这与清朝不一样;第四,元朝统治的这短短百年时间,民族矛盾激烈,税赋沉重,经济衰退,中后期政治混乱;第五,也正是因为元朝太短,没有出现过如大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明朝的仁宣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这种大繁荣局面,自然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度要低的多。

但是,就算元朝有诸多弊端,对于中国历史来说,也并非一无是处,这里就总结一些元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第一:元朝时期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1、公元7世纪之前,西藏地区还处于氏族部落时期,并没有形成的统一政权,直到崛起于今西藏山南市雅隆的悉勃野部渐次征服各地部族,建立了有史以来首次统一青藏高原各部族的政权——吐蕃王朝。而此时的中原,李氏家族建立了强大的唐帝国,这也是中华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所以,西藏从建立政权开始,就与中原与华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和唐朝“和同为一家”。

伴随着吐蕃王朝与唐朝两次联姻,双方往来频繁,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广泛而深入,民间往来全面发展,藏族与中国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

唐蕃双方曾八次会盟,至今仍屹立于拉萨大昭寺正门前的“唐蕃会盟碑”(也叫“长庆会盟碑”、“甥舅会盟碑”,就是第八次会盟后所立)。

此后的三、四百年间,藏族与北宋、南宋、西夏、辽、金等政权都有着密切联系。

但尽管关系密切,西藏地区并不受中原直接管辖。

大唐鼎盛时期所统治的地区

北宋时期地图

南宋时期地图

867年,统治集团的混乱引起奴隶平民大起义,877年起义军发掘赞普王陵,逐杀王室和贵族,吐蕃王朝彻底崩溃。吐蕃王朝崩溃后,从869年到1239年的370年中,青藏高原上一直未能建立起大的统一政权,所以史称分裂割据时期。

2、直到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定国号为元,乌思藏(今西藏中部、西部及其迤西地区)、朵甘等地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帝国的一部分,西藏地方从此正式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

元朝统治时期的疆域

元朝统一后,首次设置中央机构总制院(1288年改称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及西藏等地的军政事务。宣政院使(主管官员)一般由丞相兼任,副使由帝师举荐的僧人担任。

在西藏清查民户、设置驿站、征收赋税、驻扎军队、任命官员,并将元朝刑法、历法在西藏颁行。

任用藏族僧俗担当从中央到地方高级官吏。乌思藏、朵甘等地行政机构之设裁及官员的任免、升降、赏罚,皆听命于中央。

划分西藏地方行政区域。元朝中央在藏族地区设了三个不相统属的宣慰使司,均直属宣政院管理,这就是藏文史书中所说的“三区喀”。

3、元代对于行政区域的划置,成为此后西藏行政区划沿革的基础。

公元1368年,明朝取代元朝,采用收缴元朝旧敕旧印,换发明朝新敕新印的形式和平过渡,继承了对西藏地方的国家主权。

在行政区划与军政机构设置上,明朝在西藏基本上承袭了元朝的划置方式。

明朝统治时期的疆域

公元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进而统一中国。清朝循历史定例在西藏行使主权,只要前朝所封官员进送旧朝印信,即改授新朝印信,其原有地位不变。

清朝统治时期的疆域

此后又经历了民国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一直延续着对西藏地区的直接管辖。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元朝对西藏的经略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的重要意义。

4、为何会是元朝将西藏纳入中央管辖,而非宋朝或者唐朝。

这是因为,唐朝时期,主要经略的方向在东北、北方和西域地区,而吐蕃在隋朝的时期已经建立,实力不容小觑。还有就是吐蕃松赞干部的主动亲附,大唐没理由进攻吐蕃。

而到了宋朝时期,宋朝连燕云十六州都无法收复,时刻面临着北方大辽的威胁,谈何经略西藏。

而元朝,一个起源于漠北草原的游牧名族,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直接横扫西夏,金,吐蕃,直到灭南宋,统一全中原。从此之后,西藏便加入到中原王朝。

还有一个原因,从蒙古百年的战争历史可以看到,蒙古是先下西夏,然后拿下吐蕃,而且拿下吐蕃并没有经过战争。

至于为什么要先拿下吐蕃,再攻金和南宋,而且吐蕃在青藏高原,苦寒之地,物产贫瘠。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考虑是,蒙古立国是依靠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但是要管理如此庞大的一个敌国,必须面对一个问题,如何教化万民,特别是面对中原地区。

中原王朝有底蕴深厚的华夏文明,儒家思想;西方世界有基督教,有伊斯兰教等宗教政权。

所以,要建立一个长久的帝国,不仅需要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还需要一套治国思想理念或者宗教信仰。

而蒙古族有什么?蒙古除了有萨满教就一无所有了,在元朝形成之前,蒙古帝国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

而对于汉族文明,蒙古帝国的领导者是保持着即学习又审慎的态度,从元朝建立以后,中央政权依旧延续中原的政治框架,但在用人方面,大量使用蒙古人与色目人,而汉人鲜有被重用者。所以,从这个方面看,蒙古是拿着汉人的政策框架来治国,却排挤汉文化。

既然汉文化无法成为蒙古帝国教化万民的工具,那还有什么呢?当时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处于中亚以西,欧洲地区,中原大地还没有接触这两个宗教。唯有佛教早在千年前便传入中原,更是在中原得到广泛传播。而此时的吐蕃诸部虽然处于大分裂时期,却发展出独有的藏传佛教,政教合一,寺院就是统治机构。

而这正是蒙古帝国所需要的。

蒙古拿下吐蕃诸部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件事,淳祐四年(1244年),阔端召萨班赴凉州议卫藏归顺蒙古事。萨班是谁?他全名是萨班·贡噶坚赞,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藏族学者。而随他东行的队伍中有一个10岁小孩,萨班的侄子八思巴。

为何要说一个小孩,如果知道以后在他身上发生的事,就不意外了。蒙哥汗三年(1253年),忽必烈从受佛戒。中统元年(1260年),世祖即位,尊为国师,即大元帝师,统天下佛教徒。至元元年,使领总制院事,统辖藏区事务。六年,制成蒙古新字,加号大宝法王。十三年还至萨斯迦,为西藏佛教萨迦派第五代师祖。

其中有两件事,1253年,八思巴让忽必烈从受佛戒,1260年,年仅26岁的八思巴便被尊为国师,大元帝师,统领天下佛教徒。由此可见,佛教对于元朝的重要性,以至于忽必烈都要受从佛戒,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元朝是将佛教当成国教的。


第二:元朝使中原再次统一,并奠定了中国现代的版图基础

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发生安史之乱后,唐朝自此由盛而衰,中原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此后唐朝逐渐丧失对西域、漠北、东北地区的控制。而从此开始,中原王朝再也没有直接管辖过这些地区。

随后唐朝灭亡,中原大乱,五代十国时期,石敬塘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大辽,以获得大辽的支持。从此以后,华夏大陆便一直处于分裂割据时代。

即便到了宋朝时期,宋朝也只是统一了中原地区,但是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失去北方长城的天然屏障,大辽便可长驱直入,直接威胁汴京。所以说,宋朝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大一统,而是北宋,大辽和西夏的三国鼎立的局势。而南宋时期,则是南宋,金和西夏三国。

这种局势直到元朝统一中原后,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国家。而元朝的疆域版图,也得以延续至今。

从元朝开始,中国再没有出现如南北朝时期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局面。明代元,政权过渡很快,明朝继承了元朝绝大部分领土;而清代明,虽然出现短暂的南明时期,但清朝完整了继承了明朝的疆域,而且在此基础上又控制了西域和漠北地区,加上满清的龙兴之地东北,才形成了那张秋海棠的广袤疆域。

所以说,中国现代的疆域,元朝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也是因为此后数个政权都是以绝对力量快速统一,没有让中原形成大分裂有重要的关系。


第三:元朝增进了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代至辽金时期是我国民族分布格局再次发生巨大变化和出现第二次民族融合的时期。

伴随着以契丹为主体建立的辽朝、以女真为主体建立的金朝对中国北部的有效统治,我国北方民族之间的融合不断持续着。

一方面将契丹、高丽、女真、渤海等划为汉人,不仅是对这些民族融合结果的一种承认,另一方面也为这些民族的进一步融合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不仅如此,元王朝的出现,打破了五代宋辽金时期的长期分裂的局面,民族的大迁徙、大杂居在蒙元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为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创造了更为有力的条件。

蒙元时期各民族的迁徙自始至终都存在着,无论是从迁徙的范围还是规模上都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

民族的大迁徙是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其中俘掠、戍守、出仕、流放、有计划迁徙、经商成为6种最主要的途径。

诸如成吉思汗在南下进攻金朝的过程着,一次性就将河北10余万户汉等民族迁徙到土拉河流域。

这些被迁徙到草原地区的民族成为了工匠或牧奴。

全真道士丘处机在游历漠北的时候曾经见到“有汉匠千百人居之”,而《黑鞑事略》所记载的南宋官员在漠北见到的牧奴中“回回居其三,汉人居其七”。

这些记载反映着俘掠给民族迁徙、杂居状况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元史·兵志二》记载:“元初以武功定天下,四方镇戍之兵亦重矣。

然自其始而观之,则太祖、太宗相继以有西域、中原,而攻取之际,屯兵盖无定向,其制殆不可考也。

世祖之时,海宇混一,然后命宗王将兵镇边徼襟喉之地,而河洛、山东据天下腹心,则以蒙古、探马赤军列大府以屯之。

淮、江以南,地尽南海,则名藩列郡,又各以汉军及新附等军戍焉。

”也就是说,北方地区主要是由蒙古军、探马赤军镇戍为主,淮河一男地区则主要是汉军河新附军戍守,但也由少量的蒙古军、探马赤军,目的是监视。

为保证戍守军队的供应问题,元朝采取了屯田的政策。

《元史·兵志三》对此有概要的记载:“国初,用兵征讨,遇坚城大敌,则必立屯田以守之。

海内既一,于是内而各卫,外而行省,皆屯田,以资军饷。

或因古之制,或以地之宜,其为虑盖甚详密矣。

大抵勺陂、洪泽、甘、肃、瓜、沙,因昔人之制,其地利盖不减于旧;和林、陕西、四川等地,则因地之宜而肇为之,亦未尝遗其利焉。

至于云南八番,海南、海北,虽非屯田之所,而以为蛮夷腹心之地,则又因制兵屯旅以控扼之。

由是而天下无不可屯之兵,无不可耕之地矣。

”也就是说,伴随着戍守和屯田,更多的蒙古人、色目人、汉人被迁徙到了全国各地,无论是规模还是涉及的范围都是远超前代的。

如元朝在云南戍守就导致了大量蒙古人进入云南,有学者估计人数在10万以上。

民族大杂居状况的加剧,以及元王朝将全国的民族分为四等为民族的大融合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社会环境。

蒙元“大一统”的形成,不仅促成了蒙古民族的发展壮大,也推进了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程,曾经建立实现中国北部统一王朝的契丹、女真民族,除居住在故地的女真人外,基本和汉等其他民族融合了,实现局部统一的党项人在经过元朝之后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伴随着这些民族的消失,一些民族,诸如汉族得到了壮大,同时在民族融合中也诞生了一些新的民族,畏吾儿、回回即是在宋辽金元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中形成的。


第四:元朝时期的海运发达,造船技术得到长足发展

1、远海征战,体现元朝强大的海外兵员投送能力。

首先就是两征日本,至元十一年(1275年),世祖忽必烈命忻都、洪茶丘率水施一万五千人从高丽出发渡海发动首次征日之役。登陆日本后,私处抢掠,后援不继,无法深入。在撤回的途中突遭大风,损失惨重。

灭亡宋朝后,至元十七年再次兴师十余万,出动兵船九千余艏从高丽、浙东分兵两路起航征日。援军在日本的壹岐、平壶亮岛登陆,后台风突起,船舶大部分折损。

元朝远征日本

至元十七年,占城(今越南南部)不愿意受元朝统治,扣留途径其境进入暹罗(今泰国)和马八儿(今印度泰米尔那都省)的元朝使臣。世祖闻讯后,命元帅唆都率水师出征占城。

至元二十九年,世祖要求爪哇国王亲自赴大都朝觐,遭到对方拒绝,后又因使臣孟琪遭爪哇国王黥面侮辱,迫使元世祖动怒远征爪哇,出动数千军队从泉州起航。当时爪哇适逢内乱,元远征军支持爪哇驸马击败对手,以为爪哇唾手可得,不再防备。爪哇驸马突袭元军,远征军不敌,只能退兵。

这五次海外远征虽然都无功而返,但从航海方面考虑,宋元之际中国航海技术已经发展到能进行大规模的海上运输,远距离运送大量兵员,已经接近了自然动力航海技术的顶峰,为明代郑和远航的先驱。

2、其实元朝发达的海运能力是被逼出来的。

我们知道,南宋后期经济中心已经南移。蒙古建立元朝后,定都大都(今北京),而北方地区此前经历辽、金两代,这两代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农业生产落后,造成北方粮食产量供应不足。于是,元朝需要海运从南方运来粮食,同时也需要南方的税收。

《元史·货食·海运》有记载:“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有司庶府之繁,卫十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予江南。自丞相伯颜献海运之言,而江南之粮分为春夏二运:盖至于京师者一岁多至三百万余石,民无挽输之劳,国有储蓄之富,岂非一代之良法软。”

元朝的1石=154.5公斤,一年三百万石的运力相当于四十六万吨。

元朝漕运和海运路线

元代的《海道经》和《大元海运记》里都有关于罗盘针路的记载。

海上交通的发展以造船技术与航海水平的提高为条件,也与政治与经济等方面的实际需要相适应。

与前代不同的是,元代在东部海域实行全线通航,首先在漕运业中形成了以海运为主、内河运输为辅的格局。

元代海运管理机构的建置相当完备,它分为漕运与海运两个系统。

中书省是负责海运的最高机关,江浙行省实施对海运万户府的直接领导, 并派行省官员 监收漕粮,提调海运。

3、元朝海上贸易往来频繁。

元承宋制,宋代的诸海港,仍是元朝的重要海港。主要分为三处市舶司,分别是泉州、广州和庆元(今宁波)。此外还有上海、澉浦、温州等多个港口。

元朝时期的海上贸易路线

元朝重视对外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海外来中国的各界人士甚多,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马可波罗了,(对的,就是王者农药里面的那个双枪射手)。

马可波罗

4、因为元朝有着海上漕运、海外征战与海上贸易的强大需求,所以元朝在船舶制造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关于元朝造船能力,可以参考《中国造船史》第八章“元代的水师,海运与造船”。

元朝的海船


以上仅为个人粗浅观点,若有不实之处,还望各大神指点。理性评论,笔下留情。

史册号网友观点:中华文明是一个整体,从根上说,主线是农耕文明,辅线是游牧文明,二者共同组成我们的文明构成和民族构成。

元朝是蒙藏联合统治中原,不是西藏归属中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x20230531191008cce8.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