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醍醐灌顶
西汉文帝前十一年,即公元前169年,就像动画片里常被胖虎打的大雄一样,“文景之治”时代的西汉王朝,又被匈奴揍了个惨,从西北到辽东的漫长国境线,处处战火连天,各处边镇惨遭屠戮。惊闻战祸的汉文帝,更是心痛不已,照着好些史料的说法,好几个夜晚都不能入睡,整夜叹息连连。
但比起差点在白登山被抓了俘虏的汉高祖刘邦,甚至是险些被匈奴抢去做填房的太后吕雉,汉文帝此时感到的,却更是一种无助的痛苦:之前被匈奴打,还可以怪汉朝开国军力民生凋敝,可自己登基这十来年,年年都在整军备战,汉朝的骑兵队伍更是茁壮成长,可只要一撞上匈奴入侵,却是立刻就现了原形。
前些年还是被匈奴打的撒腿跑,这年却更“进步”,好些部队连亮剑的胆子都没有。
就是干看着匈奴奸淫掳掠,“礼送”人家出境!
如此下去,所谓雪耻匈奴,那是严重没影。山河沦陷反而不遥远,当然叫汉文帝日夜发愁。直到有一天,他十分信任的青年博士,未来汉景帝时代的名臣晁错,为他上了著名的《言兵事疏》,却见愁到憔悴的汉文帝长出一口气,拨云见日般焕发精神。
因为,正是这《言兵事疏》里,深谋远虑的晁错,为犯愁的汉文帝,乃至一头雾水的西汉王朝,规划了一条战胜匈奴的靠谱道路:不单要积极学习匈奴人发展骑兵的经验,更要发挥汉王朝自家的优势,特别是军工科技环节的优势——坚甲利刃,长短相杂!
而这背后更撑起汉文帝雪耻匈奴信心的,正是此时西汉王朝,一项正突飞猛进的军工科技:钢铁冶炼技术。
二:钢铁技术革命
冶铁技术的大发展是汉朝对抗匈奴的底气之一,而更值得一提是当时在钢铁技术领域中的一次革命——炒钢技术的出现。
任何领域的技术发展都是一脉相承不断完善的过程,说到炒钢就必须先说说我国冶铁技术的发展史。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冶铁与炼钢技术,我们常说的生铁、熟铁与钢的区别并不在材质,而在铁的含碳量上。
以0.05%与2%的含碳量为界,含碳量低于0.05%的铁是熟铁,超过2%的铁是为生铁,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才是钢。
生铁硬且脆,用生铁铸造的器具易折断。
熟铁软,可塑性强,但强度和硬度较低。
与春秋战国同时期的西方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用熟铁制成的,这类刀剑在战场上几乎一刺便弯,再刺前必须将其放在地上用脚踩直,这便大大影响了士兵的战斗力。
而当时楚国所铸造的钢铁兵器其锋刃已似蜂刺一般锐利。
钢的韧性、强度和硬度都是最好的,是最理想的铸造材料。
但炼钢的炉温不易把控,钢材不易铸成。
最初工匠们用木炭做燃料,在较低的炉温下将采来的铁矿石炼成海绵状固体块,这就是“块炼铁”技术,也就是熟铁。
熟铁含碳量低,性软易塑性,根据这一特性,工匠们再将熟铁放入炭火中加热吸碳,经过反复锻打去除杂质,进而得到钢,这是“块炼钢”技术。
但这种方法锻造出来的钢,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把控,为了得到更高品质的钢材,古代工匠在多次试炼与积累总结后发明了更加先进的“百炼钢”技术。
“百炼钢”就是将熟铁反复加热,不断折叠锻打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使钢中的杂质更少、组织更细密。
古代钢铁技术发展到百炼钢已经是十分了不起了,用百炼钢制造的刀剑已可达到“削铁如泥”的地步。
而西汉时发明的“炒钢”则是钢铁技术的又一次革命性的飞跃。
《太平经》中记载:“使工师击冶石,求其铁烧冶之,使成水,乃后使良工万锻之,乃成莫邪耶。
” 这里就提到了炒钢的工艺,炒钢就是直接把生铁加热到熔化时,加入矿石粉,并在熔炉中不断搅拌,借助空气中的氧气使生铁中的碳碳化,从而降低碳含量最终得到钢。
而“万锻”之后成“莫邪”,则是说明了用炒钢技术锻造的钢铁可以成为铸造宝剑的材料。
炒钢技术大大提高了钢铁冶炼的效率和质量,也促成了军事史上的一次大革命!
考古学者在对徐州狮子山楚王陵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处保存完好的武器库,库中的兵器历时两千年仍然可以轻易划开十余层厚纸,可以想见这些兵器在当时的锋利程度。
专家对武器库中的兵器进行采样分析,结果显示在当时的钢铁冶炼领域,淬火、冷锻与炒钢等技术均已得到应用。
而楚王陵的发现则表明我国至少在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炒钢技术,这一技术的运用比欧洲早了1600多年。
中原的冶铁炼钢技术不仅传到了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还经由各种途径传播到了国外。公元一世纪时,罗马学者普林尼在其著作《自然史》中说,“虽然铁的种类很多,但没有一种能与中国来的钢相媲美”。
三:完美逆袭
铁器的产量与质量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那么接下来就到了汉朝与匈奴决一胜负的时刻了。
景帝时,汉朝的中央军就已经全部运用铁器进行武装,铁矛、长刀、铁甲迅速普及,而重达11公斤的铁铠甲则成了汉朝骑兵的标志。
有了全副武装的铁骑兵团,汉武帝时开始对匈奴发出了主动出击。
从元光六年(前129年)开始,历经44年,汉朝与匈奴先后进行了河南之战、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拓展了汉室疆土,打通了与周边地区及国家的交通,从根本上消除了匈奴对汉室的威胁。
甘露元年(前53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呼韩邪单于率领南匈奴归附汉朝,郅支单于率领北匈奴西迁至康居地区。
到了汉元帝之时,西域副校尉陈汤认为凭借汉军的精良武装犹可以以一敌三,而如此强大的王朝决不允许任何宵小来犯。
于是陈汤怀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壮志雄心,矫诏发兵攻灭了北匈奴,结束了西汉与匈奴间的百年大战。
蛰伏数十年的雄狮终于一怒而使天下震恐。
中国古代的冶铁炼钢技术一直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钢铁的铸造给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甚至远播海内外,而这些科技成就的背后,不仅蕴藏着中国人的智慧,还有中国人开拓创新与不断进取的精神。
凯旋后冤死的东汉战将,却是《三国演义》里永恒传说
汉朝一样独家技术,完美反超欧洲,让中国从此赚世界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