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子路人物传记200字,孔子的学生子路的故事?

子路在孔子门下是一位很有天分的学生

在一次讲学后,孔子问门下的学生“谁能概括今天的内容?”其他学生都沉默不语,只有子路大胆“仁者不忧,知者不惑

”孔子赞叹地对他说:“非常好啊,你确实有一份天资!”子路的回答体现了他对孔子学说深刻的了解,也反映出他聪明才智的一面

此故事也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勇敢回答问题,不怕出错,只有不断尝试、积累才能更好地成长和提高

 三个关于子路的故事。

                 子路负米

       子路从小家境贫寒,经常吃野菜度日,怕父母营养不够,他徒步百里之外买到米,之后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一年四季,不论寒风烈日,不辞辛劳。

                   子路救人

       子路在路上行走的时候发现一个人掉到了水里,于是子路立即跳到水这个人救了上来,这个人为了感谢子路的救命之恩,送给子路一头牛,子路高高兴兴的接受了,并且将牛牵回来给孔子看,讲述了自己救人的经过。

很多人都觉得子路救人是做好事,但是接受别人的牛非常不妥。

孔子却说:“鲁人必多拯人于溺矣!

                     子路受教

       子路刚刚见到孔子时候的傲慢无礼和桀骜不驯。

孔子问子路,你喜欢什么?子路说,喜欢长剑。

孔子说,我不是问这个方面,我是说以你的资质再加上后天的学习没有人能赶上你啊。

子路非常傲慢的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需要任何的加工,将其削尖后射出去,能够穿透皮革,所以这是天生的秉性,我就像那个竹子一样,不需要经过学习就能够很好。

孔子耐心的说,这样的竹子如果将其装上羽毛,再装上尖利的箭头,并且将其磨的非常的锋利,那么不就可以射得更加的深了吗?子路听了知道自己错了,马上拜谢说,真是受益很多啊!

《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子路在路上行走的时候发现一个人掉到了水里,于是子路立即跳到水中将这个人救了上来,这个人为了感谢子路的救命之恩,送给子路一头牛,子路高高兴兴的接受了,并且将牛牵回来给孔子看,讲述了自己救人的经过。

孔子的学生子路,其父亲在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困。

但子路自小就非常努力勤奋,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学习的精神,终于成为了孔子的得力助手。

他也是孔门五弟子之一,被誉为孔门之中最得孔子喜爱的学生之一。

子路的学生之路证明了:无论家境贫寒,只要拥有聪明才智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路勇武冲动受孔子重视。孔子和弟子受困,无粮弟子们纷纷病倒,孔子苦中作乐,独自抚琴解忧,子路怒问孔子,君子也有如此困顿时吗。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廝滥矣。

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卒于公元前480年,子路是其字,名字为仲由,是孔子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贤,是孔门十哲之一,春秋时期鲁国卞人,也就是今天的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关于子路和孔子的故事,希望能帮助到您。

子路,大名叫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只比孔子小九岁,是孔子得意的弟子之一。

众多弟子中,孔子曾经多次对人说过:如果这么多弟子里,有谁会愿意陪我走完这一生的,一定是子路。如果有一天,我走投无路要跳海,能和我一起跳海的人也只有子路。

仲由是周朝春秋时候鲁国人,字子路。非常孝敬父母。他从小家境贫寒,非常节俭。经常吃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

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很远很远的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两次。可是一年四季经常如此,就极其不易。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气非常寒冷,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的往前走,脚被冻僵了。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便停下来,放在嘴边暖暖,然后继续赶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仲由都不停下来歇息一会,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宁愿淋湿自己也不让大雨淋到米袋;刮风就更不在话下。

如此的艰辛,持之以恒,实在是极其不容易。

后来仲由的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每年给的俸禄非常多。所吃的饭菜很丰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断。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的感叹。因为他的父母已经不在了。他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可是父母已经不在了,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时期鲁国卞人,即今山东平邑县仲村(据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尸子》说)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

仲由除学六艺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他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勇于改正错误,深得孔子器重。

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

”又说:“我的主张如果行不通,就乘木伐子到海外去。

那时跟随我的怕只有仲由了。

”初仕鲁,后事卫。

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

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

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

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

”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仲由为人果烈刚直,有勇力多才艺,事亲至孝。

18岁时,适逢孔子东游到卞,受到孔子赏识。

孔子设礼相诱,收其为弟子。

子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以擅长“政事”著称。

对孔子的言行,虽然常提出意见,但却是个好弟子。

曾协助孔子“堕三都”,都跟随孔子周游列国。

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他为人伉直好勇、重朋友、讲信义,是孔门弟子中性格较为独异的一位。

仲由后做卫国大夫孔悝之蒲邑宰,卫国贵族发生内讧,因参与斗争而被杀害。

子路是一个勇敢豪爽的人,但是子路也是一个尊敬师长,孝顺父母的人,在子路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上面的这些品质,孔子对于子路也是有很多的夸奖之语被记载在史册中的,孔子对于子路的了解甚至是超过了子路对于自己的了解,可以说孔子对于子路还是比较喜爱的,其中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子路的孝。

汉代刘向的《说苑-建本》就记载了《子路负米》的故事,子路小的时候家里比较贫困,自己经常吃一些粗陋的食物,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双亲早一点吃到米饭,不远百里去外地背米,在路途上不愿意休息,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双亲可以早一点吃到自己背回去的米,后来双亲去世了,子路离开家远游到楚国,子路也做了很大的官,生活条件非常的好,但是还是想回到吃粗陋的饭菜,去远方为自己的父母背米的日子,但是不可以了。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路的孝顺,也可以看到子路的勇敢与担当,后来为官为宰,但是父母已经不在,所以也提醒我们今天的人行孝一定要早,不要想着以后我要如何如何孝顺自己的父母,也许当你发达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到那时再后悔就已经太晚了。

在古代有种说法,父母在不远游,但是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这一准则已经非常的不合时宜了,我们大多数人都远离父母在外面打拼,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父母,等到父母去世了才后悔不已。

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卒于公元前480年,子路是其字,名字为仲由,是孔子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贤,是孔门十哲之一,春秋时期鲁国卞人,也就是今天的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子路早年生活比较清贫,事亲至孝,是《二十四孝》中为亲负米故事的主人公,比孔子小9岁,是孔子的弟子中追随孔子时间最长的人。

子路比较勇猛好武,在孔子问子路喜欢什么的时候,子路直接说,喜欢长剑,一开始的时候子路并不想拜孔子为师,并且对于柔弱的孔子表现出了傲慢与不屑,但是一旦是看到孔子的智慧,马上改正了自己的态度,拜谢孔子,表示自己“敬受教”。

子路曾经做过很大的官,在早年任季孙氏的宰相,后任卫国大夫孔俚的宰,可以说也是荣极一时,具有相当不错的政治才能。

子路曾经在邵做首长,那个时候掌权者季要求百姓在五个月内开凿一条运河,子路看到了百姓的辛苦,甚至将自己的薪水贴补上,并且从自己家里拿出粮食给做工的百姓吃,孔子知道了让子贡跑去砸破了做饭的锅。

可见子路是爱民如子的。

子路为了追随孔子,当然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甚至是辞掉了高官跟着孔子周游列国,可见子路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子路对于自己的能力也是比较自信的,子路曾经说给自己一个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的千乘之国,自己三年就可以治理得人民勇猛能战,并且知道礼仪。

但是终其一生,子路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夙愿,在子路做卫国大夫孔悝的宰的时候,子路被政变的蒯聩杀死并且剁成了肉泥,可谓惨烈。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

子路与孔子之间的关系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是非常民主而且平等的,子路有事会对孔子说,孔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子路也说明自己的看法,可以说像是朋友一样共同的探讨一个问题,孔子不会用自己师长的身份去压迫子路,子路也不会因为孔子是自己的老师就谦让孔子,不直言相告。

这里为您讲述其中几个著名的故事。

1、 子路问孔子:你有什么喜好?孔子说:我不喜欢不义之财。子路问: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2、 子路曾任邵这个地方的首长。当时鲁国的政权掌握在季家的手里,季家限百姓在五个月以内开通一条运河。古代生产力低下,季家这个命令,对老百姓来说是很沉重的。而子路的行政区内正管到这件事,为了要鼓励大家做工,公家的经费又不够,就自己掏腰包,把自己的薪水贴上,乃至从家里弄粮食来,供给大

                 子路负米

子路的故事: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櫌而不辍。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经常互动。子路常常向孔子请教问题,而孔子总是给予他建议和指导。他们之间的互动显示出孔子对他的弟子们的责任感和关心。同时,孔子通过与子路的交流,也强调了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

诗经原文一部分:

子路问:“聪明而不仁,是贼;仁而不智,是不足。”

孔子曰:“已矣乎!吾未能言之也。如有能行者其为不仁者乎?或曰:‘以直养而无方,其为不仁者乎?’”

子路曰:“弗如也。犬彘之于草枯者,岂不薦而扶之也?人於遇祥风首先而喜,非以其吹也,为其先觉也。今不仁者而先觉者与?”

孔子曰:“敢问其方。”

子路曰:“惜乎!夫子之言忠信而已矣,何以尚为方!”

孔子曰:“其事也君子所恶,其言也君子所不欲。如其其辩也,巧而不实。”

现代文翻译成:

子路问孔子说:“一个人很聪明却没有仁爱之心,是不是算是一个贼人?一个人很有仁爱之心却不聪明,这样有用吗?”

孔子回答:“啊,我说不清楚。如果有人能实行自己所说的话,他会算是没有仁爱之心的吗?还是有人说:‘一个人只有正直而没有做事的方法,他是没有仁爱之心的吗?’”

子路说:“不是这样的。对于狗和猪之类的动物,我们看到它们快死了,也会去扶它们一把的。对于一个人来说,遇到好的风光会先感到开心,不是因为那风吹好了,而是因为他先发现了。现在,有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比先发现的人强吗?”

孔子问道:“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实现呢?”

子路回答:“哎呀,先生说的只是忠诚和诚信,怎么还要谈论方法呢!”

孔子说:“他的行为会让君子不喜欢,他的话会让君子不希望听。如果说他辩论得很好,那么他很巧妙,但不是很实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u202405021652097902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