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民间传说故事:皮影戏和汉武帝的故事,五指山的故事「影像方志」

行走在今天的五指山市区,依旧可以见到不少20世纪80年代的老建筑遗存,仔细观察,还会发现上面清晰的保留着以“通什(za)”为前缀的名称。

20世纪80年代,在五指山毛道地区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黎族文物,证明了距今3000多年前就有黎族人在五指山地区生活。

但历史上,五指山地区并无建制,只是以黎族特色社会组织“峒”维系管辖。

这让五指山拥有浓厚的黎风遗存,“通什”便是其中之一。

“通什”,黎族的言语叫水田为“什”,“通什”是很宽很长的梯田洋。

1935年,***政府在海南岛中部黎族苗族聚居的五指山地区设立保亭县、白沙县、乐东县,同年成立通什乡,“通什”一词正式载入史册。而通什被外界所熟知,是从1953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首府搬到通什开始的。

1953年至1987年,通什作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的首府,逐渐成为当时海南中南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五指山地区的闭塞与贫困情况也逐渐得到改善。

2001年,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外联系交流,同时提升自身的辨识度,通什市正式更名为五指山市。自此,这座因山而成的城市与山的联系更加紧密。

交通

2018年9月28日,琼乐高速正式宣布通车。

这让原来五指山到海口五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两个半小时,五指山市与外界的交通更加便利、迅速。

很少有人知道,历史上五指山人期盼这样的便利交通足足等待了400年。

解放前流传在五指山地区的民间歌谣是当时五指山人“行路难”的生动反映,“家住高山雾茫茫,老藤古树把路拦。

哪有大道咱行走,上山下岭手攀藤。

今天,在五指山南麓还遗留着一处石刻,上面写着“手辟南荒”四个大字。这是清朝名将冯子材来海南抚黎期间,为庆祝五指山“十字路”开通所题。

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海瑞在乡试中以《治黎策》得中举人,而后海瑞又上奏《平黎疏》提出了修筑十字路的构想。

“从而计久长,开通十字路,设县所城池,中峙参将府兵备道。”

遗憾的是,虽然海瑞这样建设“十字路”的提议在明朝被有识之士多次提出,但在此后近400年的时间里,“十字路”的修建却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直到清光绪年间,才在张之洞的建议下得以开建。

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在冯子材直接指挥下,官兵及当地民夫一道开通了以水满峒为中心、贯穿全琼的“井”字大道及各县小路,共约3000余里。道路的开通改变了五指山地区人民的生活,也影响着后来的海南交通格局。

“十字路”的修建让五指山交通迈出了从无到有的第一步,不过真正让五指山迈入现代交通体系的工程则是***成立后修建的海榆中线公路

“深山建公路,崎岖使之平。幽谷多俊秀,草木尽峥嵘。”这两句诗出自《过五指山》,是1957年朱德总司令视察海南岛时,途径五指山阿陀岭所作。其中,“深山建公路,崎岖使之平。”指的正是海榆中线的修筑。

1952年8月,由***数万工程兵和海南十万民工组成的华南公路工程队,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开山劈岭、涉水架桥,在各种困难条件下浴血奋斗。终于,在1954年12月19日这天,296千米的海榆中线全线建成通车,也结束了五指山地区自古以来不通公路的历史。

如今,在海榆中线9千米处,矗立着一座19.52米高的石碑,碑基底层高2.21米,以纪念1952年修筑海榆中线所牺牲的221名英雄烈士。高大耸立的纪念碑面朝今天繁忙的海榆中线,碑身正面的***题词“加强防卫 巩固海南”的红色大字向世人昭示着***的威严。

斗转星移,百年已逝。从“十字路”到“海榆中线”,再到如今的“田”字形高速公路,五指山穷困与闭塞的历史随着一条条现代公路的兴建而一去不返。

拓荒

牙胡梯田因地处五指山市毛阳镇牙胡村而得名,约3.25平方千米的梯田绵延分布在鹦哥岭山脉之中。

站在梯田放眼望去,400多米高差、160多层梯田,呈螺旋状盘绕山腰,在云蒸霞蔚中,一圈一环层层向上。今天牙胡梯田如此规模,主要得益于20世纪60年代的集中开发。

历史上的牙胡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穷困闭塞,至20世纪60年代,牙胡人仍需要接受国家救济才能维持生活。为了甩掉吃国家救济粮的帽子,1965年,王永兴响应国家“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带领村民在原有的梯田基础上进行扩建、改良。

统一思想后,村民们先用一年时间修了四条水渠,一个30多千米,灌溉了1000多亩地。齐心协力、咬紧牙关查荒拓荒,誓把荒山变良田。就这样在五年时间内,牙胡人通过集体力量开荒拓地、兴修水利,终于在1970年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现在,被誉为“海南第一梯田”的牙胡梯田因其开发意义,已被列为五指山梯田稻作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保护区。除了耕作的作用,牙胡梯田也成为了五指山的一大旅游景观。

红色

这是一份记录70多年前往事的手稿,写作者是王国兴。寥寥数笔的记述背后,是一段关于斗争、关于信仰的故事。

1939年2月,日本侵略者攻占海南岛。反动派只跟日军在海口等地稍作抵抗后便纷纷溃逃,从沿海地区退缩到五指山地区,同时变本加厉地剥削当地黎苗百姓。看到同胞备受压迫,身为黎族峒长的王国兴毅然举起反抗大旗。

1943年8月,王国兴和王玉锦等人率领10000多名群众,发动轰轰烈烈的“白沙起义”。在五指山脚下燃烧起革命烈火。但很快反动派便猛烈反攻,王国兴等人被迫带领起义队伍分散成几股力量撤至五指山山区继续斗争。

虽然王国兴得知海南岛有红军,但当时***琼崖纵队主要活动在距离五指山200多千米的黎母山地区。两地不仅群山阻隔,更有反动派的层层封锁,寻党之路异常艰辛。

1944年12月,在当时琼崖纵队驻地,王国兴见到了琼崖特委书记、纵队司令员冯白驹,两人一见如故。在介绍完五指山地区斗争情况后,特委决定成立白(沙)保(亭)乐(东)人民解放团,王国兴任团长,继续领导黎族苗族人民的斗争。

1945年夏天,琼崖特委决定成立挺进支队,进军西部山区开辟五指山革命根据地,被乌云笼罩的五指山山区在党的领导下迎来了新生的曙光。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使五指山地区逐渐成为琼崖革命的大本营。在解放海南岛的过程中,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就为海南的全面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传承

“三月三”节是黎苗族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南各个民族黎苗聚居区都会举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

早些年间,黎苗“三月三”节的传承大多依靠口传身授的方式让传承面临诸多限制。为了让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当地人向政府寻求帮助,为“三月三”寻找更好的传承方式。

位于五指山市东北部水满乡的黎峒文化园,总占地面积2.21平方千米,这里供奉着一尊9.5米高的神像,他便是黎族传说中的祖先袍隆扣

相传,袍隆扣撑天万丈,射去六日六月,以彩虹为担,以道路为绳,采砂石凿山川,踢高山凿沟壑。化汗水为江河,以毛发造森林,为黎民百姓生息繁衍和万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袍隆扣是盘古在黎族的一种说法,盘古在中国各个民族中一共有12种叫法,黎族叫袍隆扣。

秉承山的性格,却又不因山的阻隔而气馁,五指山人民依靠双手,继往开来、勤劳开拓。在五指山,不仅有生动的历史,还有鲜活的民族文化,更有愈发美好的生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u20240323115008c131.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