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清朝时期的西域讲稿,清朝统一西域的过程?

清朝前期,西域地区是准格尔的领土。

准格尔和清朝在康熙年间爆发战争,清朝首先把准格尔势力赶出了内蒙古和外蒙古。

又进军西藏,把准格尔的势力驱逐出了西藏地区,雍正皇帝又将准格尔挤压到了只剩今天新疆地区,乾隆皇帝消灭了准格尔,统一了西域。

“西域”一词作为一个地理概念 ,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汉代,西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西城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乃至中亚西亚的一部分,以及东欧和北非的个别地方,是当时汉朝人就地理知识所及对“西方”地区的泛称。

狭义的西城则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葱岭(今帕米尔)以东,即今新疆南部地区。

西域的地理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范围很广,除了中国新疆地区以外,还包括中亚细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狭义的概念指的是新疆地区,包括新疆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一些地方,当时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布了36个小国,大部分在天山南部。

匈奴势力强大时占领了西域,匈奴单于把西域分给下面一个日逐王统辖,在西域设立了官吏——僮仆校尉,统治西域各国。

匈奴对西域的统治很残酷,西域各国和匈奴的矛盾尖锐,希望摆脱匈奴的控制,西汉为削弱匈奴,亦利用匈奴与西域各国的矛盾,与匈奴展开了对西域各国的争夺。为汉朝沟通西域的功臣是张骞。

西域,今玉门关以西地区。

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

最终为新疆及更远的地方。

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有今之中亚、西亚及印度。

自公元8世纪唐朝安史之乱以后,西域从此脱离中原王朝的统治。

直到1000多年后清朝平定准噶尔汗国,西域才再度回归中原王朝。

答西域一词的出现,说明在我国的西部地带。

它指的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对于西北地区的称呼,为什么叫西域呢?因为自我国历史文明以来,君主或者统治阶级都是以中原概念为国家之中心。

西域的出现是在西汉时期,西汉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多民族王朝,但当时西域依然无法真正纳入国家版图,西域的范围主要为今天的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大部分与内蒙古西部,这一带干旱而遥远,距离国家政权中心很远,因此这一范围出现了很多小国政权。

西域,最早指周朝诸地。先秦《国语》有“西方之书”;《诗经》有“西方之人”;《庄子·让王篇》载:“昔周之兴,有士二人处于孤竹,曰伯夷、叔齐。二人相谓曰:‘吾闻西方有人,似有道者,试往观焉。’”

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地区等。

西域到了后来演变为我国的西部地区的含义,所以青海、西藏亦是属于西域的范围。清代的“西域”的范围位东起敦煌以西,西至巴尔喀什湖及葱岭,南至拉萨界,北至俄罗斯及左右哈萨克界,青海西南地域、西藏北部地域很多也在其中。

西域地名自汉代出现后,又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包括新疆及中亚、西亚、北非、地中海北岸及印度北部等地。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葱岭以东,为我国中央及地方政权所管辖的地方。今天新疆境界,是近代资本- -帝国主 义侵略我国大片疆土之后形成的。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对于西域地区所采用的管辖措施是建立西域都护府进行管理。

在汉武帝开辟河西走廊后,汉王朝的影响力基本上控制了西域,在此后的汉宣帝刘询后汉王朝彻底击败匈奴,开始建立西域都护府统治西域,此后中原王朝在进入盛世之后就会恢复对于西域地区的控制权,基本都是沿用汉朝的西域都护府制度进行管理,直到清朝的曾国藩击败俄国对于新疆伊犁地区的入侵后,中央政策彻底改变了对于这块地区的统治方式,开始和中原地区一样设立省,直属于中央管辖。

古代针对西域的国策叫远交进攻。

攻打小国,命亲和汉人的派系为国王,成为我国的附属国之一,对于更远而强大的帝国,进行交往贸易,如果有大国攻打我国,首先派遣将军或者使臣前往西域小国,将这些小国联合起来,一起抵御大国的侵虐。

北方游牧民族的国策分化

不管是匈奴还是蒙古,回乞还是突厥他们都是一个可以严重威胁我国的民族,不过他们中种族众多,信奉狼的精神,一只统一的游牧民族是强大的分化他们,扶持弱小种族攻打势力大的种族,当一方快要被灭时,在扶持另一个小族对抗变强大了的种族,另他们相互消耗,难以统一。

对待属国,我们古代王朝毕竟友善,大部分是每年进贡后还数倍之多的礼给对方,基本上不插手小国的管理,只要名义上的认可。

公元前60年,当时的西汉政权在西域地区设立了西域都护,作为中央政府管理西域地区的最高常设机构。

西域都护不仅对西域地区实施政治管辖,还掌管中央王朝在当地的驻军。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使得中央王朝恢复了对西域地区的掌控。

唐朝时中央王朝在西域地区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对西域广阔地区实行过较长时间的有效控制。

公元13世纪左右,契丹人建立的西辽政权曾经控制过西域地区。

在清朝前期,清政府曾经设立伊犁将军统辖包括今新疆地区在内的广大西域地区;19世纪70年代爱国将领左宗棠率军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之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管理,于1884年设立了新疆行省,有效的巩固了中央政府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管控。

首先不得不提西汉在武帝时期,由骠骑将军和卫青大将打下西域,在西域设西城都护府,管辖西域。

第二在唐朝也有类似的管辖。都只是松散的。只有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在前人康熙和雍正的基础上,拿出千古一帝的魄力,排除大多数人的反对,拿下西域,并真正统治这片广阔的领地。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政府在西域先设“西域都护”,后置“西域长史”,继续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

公元221年,三国(魏、蜀、吴)曹魏(公元220年—公元265年)政权继承汉制,在西域设“戊己校尉”,治设高昌(吐鲁番),后又置西域长史以对西域各地诸多民族进行管理。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末年,前凉政权(公元301年—公元376年)创建者张骏发兵西征,占领高昌地区,设立高昌郡。

北魏王朝设置鄯善镇、焉耆镇,加强对西域的治理。

隋唐时期,中央政府加强对新疆的统治。公元六世纪末,隋朝统一中原,隋炀帝(公元604年—公元618年在位)即位之初,就派遣吏部侍郎裴矩到张掖、武威主管与西域的互市,了解西域民情。公元608年,隋军进驻伊吾,建筑城郭,设鄯善(今若羌)、且末(今且末西南)、伊吾(今哈密境内)三郡。

唐朝中央政府对西域各地实行的是藩汉分别管理制度,即在汉民集中居住的伊州、西州和庭州等地,行政上采用与内地一样的府、州、县、乡、里管理制度;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唐朝田制)与“租庸调制”(唐朝赋税制度);军事上实行“府兵制”(唐朝军事制度)。

非汉民聚居区,则设置“羁縻府州”,即继续维护当地本民族首领的行政管理制度,冠以唐朝都护、都督、州剌史的名号,允其以旧俗治理其部众。

同时,还在龟兹、于阗、疏勒、碎叶(一度是焉耆)设军事建制,史称“安西四镇”。

元朝时期成吉思汗完成对天山南北的政治统一。

蒙古汗最初设立“达鲁花赤”(蒙古官名,意为镇守官)、“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等军政管理机构,对西域进行军政管辖。

元朝建立后,在发展西域各地社会经济的同时,在吐鲁番地区设立提刑按察司,以后,又在吐鲁番等地建立交钞提举司(印钞机构)和交钞库等机构,设置“别失八里元帅府”以总管派往该地的“新附兵”(元朝以俘降的南宋士卒组成的军队)屯垦事务,派兵到和阗、且末等地屯田,在别失八里设立冶场“鼓铸农具”。

在畏兀儿(元朝称回鹘为“畏兀儿”)地区实行“计亩输税”。

清朝政府对西域的统一规模和管辖范围。

1757年,清朝平定长期割据西北的准噶尔政权。

两年后,清朝平定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大、小和卓(大和卓波罗泥都、小和卓霍集占)叛乱,巩固了对西域各地的军政统辖。

在管理制度方面以1762年设立的“伊犁将军”统一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官府驻地在“惠远城”(今霍城县境),分设都统、参赞、办事、领队大臣管理各地军政事务。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东汉沿袭。

唐初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

清朝平定叛乱后设伊犁将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u2023072518141853f5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