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路通罗马”,古罗马帝国可谓是西方文明史的巅峰,法律制度、理性精神、商业文明,无一不让后世垂范。
“秦时明月汉时关”,辽阔的疆域、灿烂的文明,汉朝的盛世气象也是中华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一座瑰丽的奇峰。
汉朝与罗马,大体在同一历史分区兴起,占据欧亚大陆两端,各自代表一方的文明最高水平。二者都是在东西文明在“轴心文明”定型时最具典范新的代表。
对比汉朝与罗马,当中的相似与差异总会有种迷人的张力,激起人们的无穷遐想。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有学术大牛涉足于此。社会学奠基人马克斯韦伯在其巨作《儒教与道教》中,将罗马的土地法变革和中国的公田与私田进行对比。而民国时期,中国的历史学者也对此有浓厚兴趣。
“东西文明孰得孰失,孰优孰劣”成为钱穆先生一生研究的事业。罗马与汉的对比也是他在探究东西文明“优劣对比“时,绕不开的话题。
汉朝与罗马,这两座矗立于轴心文明高峰,如若相遇,谁又能胜过谁?
粮草经费,谁更充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支持一场战争的发动,最离不开的就是一个字——钱。武器装备要钱,采购粮草要钱,雇佣军队要钱……两军交战,最让后方头疼的可能就是一个问题——战争费从哪找?
罗马帝国和汉帝国的战争经费来源很不相同。
“以战养战”,或许能比较好的概括罗马帝国军费收入的来源。
罗马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战争起家的。回顾罗马的发家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共和国时期的罗马,为了争夺地中海西部的统治权,不惜与占据西部沿海地区的迦太基展开多场战争。
罗马和迦太基对于霸权的争夺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布匿战争时间跨度大,所需人力物力也巨大。巨额的战争开销使得罗马当政者犯愁。
罗马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对罗马人所纳税款。但面对战争,常规的税收难以满足所需。因此,罗马的当政者们想到了一个主意——先借后还。
若以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事物形容,罗马的这一行为像是在进行“国债”发行。以国家信誉为担保,政府向民众借款,投入到国家大型项目的建设,而后再以项目所获利润,返还与民众。
在布匿战争期间,罗马以政府的名义向民众借款。借得金额达到原来每年税收的25.5倍。战争结束后,罗马获得了巨额的财务赔付。掠夺而来的财款,不仅完美cover了战争开销,还使得罗马人变得更加富裕。
对于罗马而言,战争更像是一种投资手段。虽说本金投入极大、风险极高,但回报却十分可观。
罗马在进行东扩时,与位于东地中海的马其顿王国发生了四次战争,史称马其顿战争。在场战争中,罗马收获巨大。
罗马掠夺1.2亿塞斯退斯。这还只是单笔收入。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马其顿每年流入罗马的款项达到了2400万塞斯退斯。光看所掠夺的金额数据,大家可能感受不太深。但换一种说法,或许就能领会到这笔金额是多么的巨大——在马其顿战争之后,罗马人不需要再缴纳税收了。
战争掠夺,不单使得罗马人一夜暴富,还推动了罗马公共设施的建设发展,以及文化生活水平的飞跃提升。
战争中得来的钱财,被投入到各类公共设施的建设当中。剧场、戏院、公共澡堂、斗兽场、输水管道……各类建筑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罗马的疆域内。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元老、骑士,为了继续取得公民的支持,发散钱财,为大众举办各种比赛。
“马戏与面包”,罗马人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都在战争所获利润的资助下,得到极大的满足。
“靠天吃饭”是汉朝的战争经费来源的重要特点。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国家经费主要来自农业税,而这其中的大部分是从广大的农民那里征收的。所以,农民收入的多寡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
然而,在当时耕作水平的限制之下,农民所获得收成本就有限。
战国时期,魏国名士李悝在劝谏魏文侯时,曾向君主就普通农民的收支算过一笔账。百姓的收成,在缴纳赋税,解决温饱,完成祭祀节祭之后,就已所剩无几 。而后的贾谊,晁错都给出过相似的意见——正常年景下,农民们只能勉强满足衣食。
正常年景,农民尚可维持温饱生活。但若遇天灾人祸,则难以为生。
国家税收中,有相当一部分会供予军用。军人的衣食供应、伤病治疗、死伤抚恤都需大笔的开销;军事装备,武器修缮,边防建设又得花出一笔钱。但这些只不过是常规的养军费用。若是战时,费用可就更大了。
汉武帝穷兵黩武,极为好战。汉朝的经费不断在燃烧。
“外事四夷,内兴功利”,汉武帝时期军费开销数目巨大,再加上兴修水利,救济灾民的费用,所花经费难以估量。一方面,财政经费在不断投向战争开销这一无底洞;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却不见增长。
据桓谭在《新论·谴非》的记载,税款在由地方转交上国库时,还需要在郡国这一层扣除一定费用。因此,最终进入国库的赋钱总数并不可观,财政困难也时常发生。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在卫青连岁出击匈奴后,大司农(即古代财政部)手头十分拮据,无钱可用,以至难以供养军队中的士兵。
当然,汉武帝不会坐以待毙。为防国库空虚,他主动求变,他采取了商人的建议,实行盐铁专营和向工商业征税。
汉武帝依靠大商人孔仅、东郭咸阳和桑弘羊等,制定出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并贯彻执行。最后,不仅成功缓解财政危机,还助力西汉不断发展。
东西方都爱筑墙?——边防建设大比拼
提到中国最著名的边防工程,莫过于长城。我们都知道,长城位于中国北方。可是为什么长城要在这里建立?
这与中国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端,东面和南面被海洋包围。正南和西南是所谓百越之地,当中多是少数民族居住。且西南多为山区,交通不便,少数民族不足以构成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汉帝国边防最大的危机来自于北面和西北面。
从中国的东北到中亚草原,亚欧大陆上横亘着一条著名的游牧带。我们常听到的匈奴、突厥,都是历史上活跃于这一带的最著名的游牧民族。
由于自身所处生存环境较为恶劣,这些民族若是自给自足,通常难以为生。因此,掠夺成为他们的生存方式之一。而富饶的中原王朝,则成了他们掠夺的主要对象。
中国西北部高山、沙漠、戈壁绵延不绝。而这正为游牧骑兵提供了绝佳的地势条件。他们熟悉沙漠、草原、山林,因此,一旦需要就可以瞬时集合队伍,形成一支骑兵大军,移动迅速,进行战斗,而一旦正面遇上集合整齐的汉军,他们即可立即解散、逃避,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们可以灵活地分作小股队伍,入塞侵略,打了就跑,抢了就跑。“兽聚而鸟散”是极为贴切的形容。
阵列排序的汉朝军队,对这群“游击”选手实在是无可奈何。有敌方来犯,等汉军集合起来,对方早已消失;如果深入追击,汉军又会因为环境不适应以及道路不熟悉而错过战机。
为防御西部进犯,早在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政权就已开始修建长城。汉武帝时期,为防御匈奴,汉武帝组织修建了河西长城。
中国早在秦王朝就已经建成大一统帝国,有了明确的划分,疆域边界明晰。但罗马帝国则有所不同。
罗马具有鲜明的扩张传统。在共和国阶段,罗马的统治者都在努力向外扩张。罗马的疆域边界也随之不断变化。但在奥古斯丁当政时期,则更偏好稳健的作风。
一方面,罗马已处于军事扩张的高峰,且罗马具有足够实力以非武力的解决军国大事。同时,军队远征带来的利益远无法弥补社会动乱带来的伤害。由此,奥古斯都采取更为温和的边疆政策。他将自然的地理限制单过帝国永久的防线——西部大西洋,北面莱茵河和多瑙河,东面南面的沙漠构成了罗马的自然边界。
纵使在怀柔的大背景下,罗马还是将征服的矛头指向北部不列颠。不列颠地区人员散漫,因此罗马帝国没有耗费过多力气就将其收复,纳入了行省之列。
然而,罗马人在不列颠地区加重税收和征兵,甚至将帝国祭礼的负担也强加在贵族头上。这边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骚乱持续发生。
为更好控制不列颠地区、防止骚乱。哈德良时期,一堵长城在苏格兰北部立起。
河西长城与罗马哈德良长城的建立,同时具有多重效益。
一方面,它起到疆域标志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即可用于防御,又可作为进攻基地。此外,它还具备保护经济秩序的作用。
西汉与匈奴之间的对立是修筑河西走廊的基本原因。同时,长城不只“御外敌”,还起到防止百姓出逃,控制境内人民的效果。河西长城缩小了匈奴农业活动的范围,阻碍了汉匈之间正常的经济往来,由此削弱了匈奴的经济实力。
哈德良长城一方面具有标识边境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罗马帝国带着傲慢态度,划定的文明边线。《奥古斯都传》记载,“哈德良第一次筑了长城……为了把罗马人和蛮人隔离开来。”
主战还是主和?——东西方战略思想的碰撞
马克垚教授在《汉朝与罗马:战争与战略的比较》一书中,将罗马和中国的战略思想,分别概括为——扩张战争和统一战争。
是什么原因,使得在东西两方的土壤上孕育出如此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
罗马人重视武力,与它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起初,罗马只是意大利半岛上众多城邦组织中的一员。通过战争实施吞并,罗马逐渐扩张,到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基本上统一了意大利半岛。而战争传统,也随之刻入罗马人的基因。
其中,掌握了罗莽政治决策权力的元老院成员,更是深受“武力价值”的影响。元老院成员大都为世家大族世代相袭,他们在战争的环境中成长。从事战争在对他们的教育中,占据压倒性地位。修辞、法学等文化教育对他们而言,仅占据很小的一部分。在他们看来,只有不断进行战争,才能争取到光荣、荣誉、赞美。
罗马人对武力的崇拜和执念,从奥古斯都·凯撒青铜像碑铭上的文字就可见一斑。碑铭通常翻译为“业绩录”——奥古斯都为国家建立的各种功业。而在其中,大部分记载的是奥古斯都的战争功业。扩大行省边界、建立殖民地、掠夺土地……这些战争与侵略都被罗马人“骄傲”地刻在石碑上。
而在中国,从夏商周三代起,就以自认为是统一国家——“天下”。
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建立在文化认同而非民族认同之上。
对于古代中国王朝而言,蛮夷通过学习中原文化,能进而成为华夏族群,而一旦华夏民族失去了自身文化,它将倒退成为蛮夷。
蛮夷与华夏的区分,在于华夏文明的习得。
从某一个角度讲,以文化作为衡量华夏和蛮夷的标尺,更能促进各族和平共处。
从周代敬天保民思想开始,中国逐渐发展出仁政学说,强调不忍人之政,强调道德教化。对待四夷,也希望能通过教化,使其归服,而反对大张挞伐。“文德者,帝王之利器,威武者,文德之辅助也”。仁义之师成为中国古代的长期观念。
对仁义之师的推崇,蕴含对战争的消极态度。
与奥古斯都刻石记功,赞誉自己战争功绩截然不同,中国帝王刻石上,充满了仁政思想。
秦号称虎狼之国,秦始皇更是出了名的“暴君”,但他的刻石上,强调的是“黔首安宁,不用兵革”、“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汉武帝开拓边疆有功,班固为他写的赞中,竟丝毫不提其武功成就,还批评说,如果“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那就是«诗» «书»所称道的人了。
今日活动
汉朝和罗马,你认为二者谁更强?
-End-
观点资料参考:《汉朝与罗马:战争与战略的比较》
史册号网友观点:呵呵,小城帮还跟大一统比较,别的不说你看看战争动员的兵力。
即使没有大一统时,仅仅赵国就四十万。
再看看阿提拉打得那些小邦国,而阿提拉前辈是被大汉赶出去的,阿提拉前辈弱,阿提拉可不弱。
满八旗厉害,子弟就不行了。
时代不同,没可比性,如果当年汉武帝挥师北上,那么现在哪里还有美帝什么事呢?,时至今日,罗马换成了美帝!
而我中华依旧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个题目就有问题啊,一个朝代和一个国家谁最强?那我想问问你2020年和美国谁最强?,额,有一种说法,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是相反滴——因为人类的心智需要保持平衡。
我们总要在满足欲望、考虑现实性、执行道德标准三者之间保持某种个人、族群、文化特有的认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