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隋末唐初详细介绍历史,隋唐演义的历史发展?

隋唐演义讲述的是隋末唐初的故事,以瓦岗寨为首的十八家义军反隋,唐国公李渊、其子李世民最终登基建立唐朝的故事!

《唐书》记载着唐初的历史。

《唐书》泛指记录唐代历史的纪传体正史,有《新唐书》、《旧唐书》两种。五代时期,后晋时刘昫、张昭远等编纂了一部《唐书》,至宋代,欧阳修、宋祁等又编纂唐代史书,亦称“唐书”。

为对两者加以区分,史家便将欧阳修等人所著之唐书称为《新唐书》,而将刘昫等人的著作称为《旧唐书》。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太平广记》中收录了很多唐代的传奇小说

《册府元龟》为宋代四大部书之一,收录各代君臣事迹

《长安志》 中国现存最早的古都志。宋熙宁九年(1076)宋敏求撰。着重记述唐代旧部,并上至汉以来长安极其附属县的情况。

《大唐西域记》虽然大部分为唐贞观时期的西域风貌和天竺佛教的情况,但也有部分贞观时期的事迹

《全唐文》是有唐一代(包括五代)文章的总集,也是迄今唯一最大的唐文总集。可以从中找到很多当时的诏书、墓志、文章、奏折原文。

个人认为《全唐文》最有用,很多人物传记可以在新旧唐书中找,不过墓志,诏书一类的就只有看《全唐文》,还有《全唐文遗考》。

《唐才子传》 唐五代诗人简要评传汇集。此书对中、晚唐诗人事迹所记尤详,也包括部分五代诗人。按诗人登第先后为序。书中保存了唐代诗人大量的生平资料,对其科举经历的记叙更为详备。传后又有对诗人艺术得失的品评,多存唐人旧说,其中颇有精辟之见。

《通鉴纪事本末 》可以配合着《资治通鉴》看,东西基本一样,不过细节可能会有互补。

《日本书纪》日本的古史书,有与唐朝交往的记录。

《通典》通记历代典章制度建置沿革史。取材博综古今,广采群经、诸史、地志,汉魏六朝文集、奏疏,唐国史、实录、档案、诏诰文书、政令法规、大事记、《大唐开元礼》及私家著述等,皆按时间顺序分类纂次。

《唐六典》的正文记叙唐朝中央、地方各级官府的组织规模、官员编制(定员与品级)及其职权范围。约占全书三分之一的注文,或记职官沿革,或作细则说明,或附录有关诏敕文书。

《唐大诏令集》该书所收诏令含有唐朝军事、政治和社会状况等方面的重要资料,从中可以看到当时某些历史事件的真相,且个别诏令已不见于现存其他史书。可惜有不少诏令的重要内容被删去。

《唐律疏义》唐朝的法律

《大唐创业起居注》中国记录隋末李渊自起兵反隋直到攻克长安、废除隋帝、正式称唐帝为止共357日史事的史书。内容与新旧唐书有很大出入,有很多李渊与李建成的内容。

《唐两京城坊考》详细地记载了这两个都城的街道、市场、官署、宅第、寺庙、宫殿的形状、位置,以及某些街巷住居人民的生活面貌。编撰者清代徐松(1781~1848)

《文苑英华》中收录不少诏诰、书判、表疏、碑志,还可以用来考订史实。全书一千卷,上继《文选》,起自萧梁,下讫晚唐五代,选录作家两千于人,作品近两万篇,按文体分赋、诗、歌行、杂文、中书制诰、翰林制诰等三十九类(如把谥册和哀册合并则为三十八类)。

再有就是看看《全唐诗》了,诗句里总有当时社会的痕迹。还有什么《则天实录》、《中宗实录》、《睿宗实录》之类。慢慢找吧,我感觉还是先找本现代人写的唐史看,看其中引用了哪些古籍,再去找,这样比较好。

记载唐朝建立过程的史籍是:《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

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它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有关贞观政事的记载相比,较为详细,为研究唐初政治和李世民、魏征等人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

书中提出了"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重民思想,务实求治、与民休息、重视农业、发展生产的施政方针,"爱之如一"较为持平的民族政策,用人惟贤才的主张,广开言路的开明措施,尊儒重教的文化政策,仁德先行、省刑慎罚的统治策略,以及俭约慎行、善始慎终的人格要求。

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史记》应该会记载着唐初

唐朝开国之后逐渐结束了自隋末以来的群雄割据局面并统一了全国,唐太宗和唐高宗执政期间不断对突厥、薛延陀、吐谷浑、西域诸国(高昌、龟兹等)等国家作战并消灭了这些政权,由此逐渐控制了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区。

唐高宗龙朔年间唐朝疆域面积达到最大值,武周时期突厥复国致使漠北及贝加尔湖等地区复归突厥。

安史之乱、朱泚之乱、藩镇之祸等内讧削弱了唐朝,公元790年以后西域被吐蕃逐渐攻占。

公元851年,汉人张议潮占据河西、陇右,归附于唐朝。

唐朝末期疆域缩水至汉地但仍保有河套地区。

8世纪前期即公元800年到公元830年,当时中国正处于隋末唐初。隋末唐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其中开皇之治与贞观之治都发生在这个时期。隋朝(581年—618年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八世纪指701年至800年,主要国家有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等。

先说结论,隋唐时期的户籍制度如下,隋唐时期,当时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十分重视,对于户籍以及人口工作的管理,并且指令中央的相关机构户不对于全国各地的人口,土地以及户籍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并以此为根据确定了曾说。

在户籍制度方面,隋唐时期也更为完备。

我国古代的户籍统计,传说始于夏。

殷商卜辞和周金文辞中,也零星可见当时的人口统计资料。

一般而言,户口统计和土地统计是结合在一起的,以此掌握国家的人力、物力。

据史料记载,西周末年曾进行过大规模的人口调查。

秦国的户籍制度,在商鞅变法时得到进一步加强,奠定了此后2000多年封建社会户籍编制与乡里组织互为表里的基础。

秦汉时期,户籍和土地的调查统计已制度化。

“汉时八月案比而造籍”,所谓“案比”,即“案户比民”,也就是逐户逐人进行核查。

案比时,由当地长官亲临督责,以保证案比的可靠。

造籍完成以后,各地派官吏带着籍账上交京师。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在实行均田制的同时下令实行三长制。

三长就是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

这是用来代替宗主督护制的基层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央集权制要求的。

三长要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的人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户口数量,征收赋税,调发徭役,维持治安。

这是对豪门大户的一次沉重打击,迫使他们将隐占的人口和土地登记。

隋朝开国后,由于隐漏户口或投靠豪强地主的很多,开皇五年(585)文帝下令清查户口,依照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体貌进行核对,即“大索貌阅”。

清查的结果,使国家的户籍增加了44万余丁、164万余口。

另外,还根据宰相高颗的建议实行了“输籍之法”,即由国家制订划分户等的标准,作为定样颁布至各州县,每年正月由地方官吏主持在乡里挨户依样划等,作为征调赋税力役的依据。

由于国家规定的各级民户所负担的租税徭役比豪强地主的剥削量要小,所以大批被世族地主隐庇的“浮客”纷纷投归政府作“编民”。

唐代规定,三年修订一次户籍,自正月上旬起,至三月下旬止。

各乡户籍一式三份,一份留县,一份送州,一份上尚书省。

户籍式样,由户部统一制定,然后分发各州,各县派员赴州依式勘造。

唐代在编造户籍时,主要还是依民户自报的“手实”。

所谓手实,即在造籍前一年的岁终,由户主将本户所有户口、年龄、田亩等内容填写在专门的文书上,并保证所报内容属实,故此称之。

同时又规定由里正“案比户口,收手实,造籍书”,里正是乡村组织的基层负责人,因而他们对民户申报的手实进行验证、注册。

唐代户籍的形式,基本上是按户口、赋役、田土的顺序登载的,户籍上还要注明户等。

户籍制度的逐渐完备,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人口资料,反映了封建社会治乱盛衰情况。

从史料看,我国先秦时期人口大约始终保持在一两千万。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人口5900余万,这是“文景之治”后出现的“民众大增”的景象。

事隔半世纪,经绿林、赤眉起义,东汉初光武帝中元二年(57年),人口仅有2700余万。

到东汉中期章帝章和二年(88年),人口又恢复到5000万左右。

三国初,经农民起义、军阀混战,人口又减至1000余万。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到隋大业五年(609),人口又增为6900多万。

隋末农民大起义,使唐初武德年间(618~626)人口只有1000万。

发展到玄宗开元盛世,人口又逾5000万。

此后纵览宋、元、明、清,令人看到一个饶有趣味的现象,即中国人口发展的峰值始终未逾六七千万的水平,人口增长率极低。

只是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人口发展才呈不可阻遏之势,道光二十年(1840)达到4.1亿。

其发展趋势呈周期性律动,人口增长曲线呈马鞍型状,与王朝盛衰更替相一致。

隋唐时期有效的户籍措施使政府掌握的纳税户口大为增加,反映了政府的经济政策得力和经济力量增强。但随着人口的增多也产生了沉重的包袱,唐代后期均田制破坏的原因之一便是无田可分。地少人多不能不是中国人口发展中巨大的障碍,从而也就引发出历史上重大的灾变。

隋唐(bai581年—907年)为隋朝(581—618年)和唐朝(618—907年)两个朝代的合称。由于隋唐均为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故与“秦汉”一样并称"隋唐”。

隋唐本意是隋朝和唐朝两个朝代,但源于《隋唐演义》,一般指隋末唐初这段英雄辈出的乱世,并不是特定的朝代。

隋代=隋朝。“朝”代表“王朝”,是以政权更替为分界点的。“代”为“时代”,表示文明状态相对统一的一段时期。隋二世而亡,隋朝基本可以等于隋代。

唐代开国帝王李渊和李世民等是隋朝时的大将。隋末天下大乱,李氏占得先机得了天下,唐朝开始。隋和唐的关系是隋灭唐起。

1、《贞观长歌》是一部2007年首播的中国长篇古装历史剧,全剧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称帝开始,至其子唐高宗登基结束,刻画了唐太宗在位共23年的历史,尤其着重讲述了其荡平东突厥、处理太子李承乾之乱并挑选继承人等若干重大事迹,通过休养生息、富国强民最终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2、《唐太宗李世民》是摄于1993年的古装历史剧,该剧由李朝永执导,林俊贤、傅艺伟、玉尚、周绍栋等人主演。该剧主要讲述大唐开国史的历史,交代了杨广助隋文帝灭陈,李渊与高颍杀了杨广心仪的女人、陈叔宝的爱妃张丽华,从而与杨广结下仇怨,一代英主李世民的丰功伟绩和感情经历。

3、《秦王李世民》是由赖水清执导,何润东、高圆圆、严屹宽、贾静雯、保剑锋、陈秀丽等联袂主演的古装电视剧。该剧讲述了隋末唐初李世民青年时代的成长历程,以及他和李建成、若惜公主三人之间爱情纠葛的故事。

4、《风尘三侠》该剧讲述了传奇人物虬髯客、李靖、红拂女,三人身当乱世。李靖于隋末在长安谒见司空杨素,为杨素家妓红拂所倾慕,随之出奔,途中结识豪侠张虬髯,通过刘文静会见李世民。虬髯客本有争夺天下之志,见李世民神气不凡,知不能匹敌,遂倾其家财资助李靖,使辅佐李世民成就功业。

5、《风尘三侠之红拂女》是由梁德华导演,舒淇、霍建华、于荣光等人主演 。该剧主要讲红拂与李靖,李世民、杨素,独孤城,虬髯客之间在乱世中的爱恨情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u2022083112502743010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