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大传统文化报告会家长有何感受
①
能让我们更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对教孩子学习语文方面也有一定的帮助,多学习终归是好的,或多或少都会学会一些知识,小时候我对传统文化没什么感觉,现在学习学习突然开始喜欢上了,古人说话太有深意了。这要不学学都不明白人家说什么呢!
②
能够更好的和孩子共进行沟通。
二、倡导亲子共读营造书香家长有何感受和收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映射着家长的身影,孩子处在懵懵懂懂的的阶段,家长的言传身教无不体现在孩子身上,一个书香世家把读书作为孩子的必修课,家长潜移默化的身体力行,孩子的心中早就把读书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书中他会学到很多生活中所学不到的东西,所以一个书香世家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是字里行间透露着书香气
孩子大多数时间都是学校里度过的,父母跟孩子更多的是生活方面,学习上的相处很少,亲子共读可以让父母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一些,跟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哪里有问题家长也能解答,讲解自己的看法,会让孩子跟父母的相处模式更融洽,更亲近。
③
家庭的氛围,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家长爱读书,孩子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这样的话,就会营造一个书香氛围,让孩子从小就爱上阅读,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习惯。
大家都知道,优秀是一种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是最好的动力。长期坚持。孩子的语文水平相当高。语文的成绩,是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
④
我个人认为倡导亲子共读营造书香家长的感受颇深和收获颇丰――一句话:共同成长、其乐无穷。
一本书就是一座桥梁,一个故事包含许多人生哲理,可以引申出很多话题,家长和孩子一起共读,妙不可言,在轻松愉快地读书过程中,孩子对自己的想法和评价不再掩饰,碰到的问题也乐于向家长请教,作为家长,在和孩子看书、共读的过程中,同样有收获,也体会到许多乐趣和惊喜。
三、如何将传统文化参透到家庭教育中去?
见景生情,随时随地,教孩子诗词歌赋。
我是个八岁孩子的母亲,现在日本生活。孩子周围会说汉语的就我们夫妻二人,通常情况下,就我们母子二人。我想分享一下我们在没有语言的环境下是怎么教孩子中国传统文化的。
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跟孩子讲汉语,我负责教孩子小学汉语课程,给孩子打基础。孩子的爸爸负责教中国文化典籍。
爸爸在教孩子的时候,基本不是坐在课桌前教,而是遇到什么情况,应情应景的教。
比如吃饭了,孩子没把米粒吃干净,就可以教孩子《悯农》。
比如看到秋天的风景,就可以教,《沁园春·长沙》。
如果看到瀑布,就教《望庐山瀑布》、《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等这些诗词。
很多时候我们是一边出去游玩,在行程的车中教孩子。
这样结合实际景象或情景教孩子,孩子很快就理解了,记得还特别牢固。
再比如教孩子背诵,《大学》、《中庸》……等在快背诵下来时,开始一句句给孩子讲什么意思。背下来了,也理解意思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时不时再让孩子背诵。当然了,孩子背下来,大人自己也得背下来。
就这样我们坚持八年,我的儿子可以背诵长篇的,《心经》、《大学》、《中庸》、《离骚》、《孙子兵法》等等十几篇。其他较长的诗词《春江花月夜》《水调歌头》……
虽然在没有语言的环境中,孩子的汉语与中国孩子没什么区别。回国时跟任何人都可以无障碍交谈。我们自己的努力,只是不想孩子忘记中国优良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学习的不只是这些先人给我们的经典,还有更重要的中华美德,需要我们一代代去传承,去坚守。
简单说了说,自己教孩子方法,希望能有一点点提供参考的价值。
图为:父亲教孩子《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有句老话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种生物遗传现象也被借指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后代,今天看来这话过于绝对,但是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影响是非常的大,有的人是在用一生治愈童年,特别是儿童时期的教育更为重要。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家庭教育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偿试:
1、作为父母应积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身体力行,自己不懂怎么给孩子去传承?
2、通过听觉传播。包括听大人讲历史故事,听古典音乐,听历史故事广播,听讲座等方式让孩子学习。
3、通过视觉学习。读书应该是主要方式,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或相关展览,观看有历史故事的电影或动画片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名胜古迹的旅游也非常的有用。
4、通过身体学习。中国传统的琴棋书画都需要用手用脑去学习。中国传统的琴棋书画,指的是古琴,围棋,书法,国画。从小学习受益匪浅。
5、靠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带动孩子。包括文明礼貌,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等等。所谓的“子不教父之过"是有道理的,但是作为父母首先做好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终身学习,绝非虚话!
中国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深广无比。
它积淀了五千年,肯定有我们多少生都学不完的智慧。
对我们的生活与人生有着极大的作用。
但就是这个提法,现在我们要改正过来——好多人说中国过去的历史与文化概念,都用上这几个字:传统文化。
其实,就是这几个字,是阻碍了我们对自己国家过去历史与文化的研究与继承,影响了我们现在去尊重自己国家这么博大精深的文明。
传统,这个词在过去好多年前就因为多种原因而被污染了,说过去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东西不是破四旧就是黑王类、不是这样难听就是封建性质的东西,等等情况、历史的影响很严重。
由于中国过去一段百十年历史中的阴影,像封建礼教等等这些提法,过去的历史,早就把这个传统两个字给抹黑抹得太黑了,现在人们的提这两字传统,就反感。
人们认为,那些过去历史被打倒的、害人的东西,怎么能成为我们知识与教育材料呢?
所以,在此,我提议,凡是提中国文化的,就用中国文化这四个字来代替,就行了,既简单又涵盖面相当全面。可以避免上面的问题。郑重建议。不要再使用传统文化这个提法,而是要用中国文化这个概念。
现在国家提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地发扬中国文化好的、优秀的东西,力度还是相当大,相当到位。这是一个好现象。值得好好提起我们中国人这个信念。
在自己家庭中提倡中国文化,发扬下去,从细微处让我们自己受到中国文化的良好教育,是值得大家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的问题。
可以多多选择中优秀文化典籍: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心经、十善业道经、孝经等等中国优秀文化书籍来读诵学习。
尤其是弟子规和太上感应篇,这两个东西,我们应时时学习,多多背诵,运用到我们平时的生活与工作当中,直接可以运用的。
这两个东西相当重要,文字少,但其实,它能顶得上那些西方励志学好几百本的知识含量,只要我们去好好学,好好记诵,相当熟悉了之后,不管是平时生活,工作还是交友、解决问题,都可以顶得上他们励志学大师好几百本的著作。
我说的,一点也不虚假的,我自己本人在过去读了好几十本励志学著作,对他们著作,我不是诋毁,不是轻视,但一比较我们中国文化这些老祖宗的东西,他们著作,真是的显得很小儿科。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的馈宝,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会对整个家庭有很好的良性引导作用,一个好的家庭是国家安定的最基本单位。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也是人类唯一一个文化发展没有断代的民族。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西方工业革命的崛起带来的新思想使传统文化遭受冲击,我想冲击只是暂时的诸如红茶里加注一些奶变成奶茶,佛教传入中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禅宗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奋而聪明的民族善于借鉴与发挥。
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人民的生活得到了飞跃式的提高但生活质量与品质还有待提高。
这种提高是思想认知与价值观的提高。
我个人觉得中国目前阶段正是传统文化生发的时期。
传统文化渗透到家庭教育中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渗透是方式方法家庭教育是下一代的培养。
中国有句古语在说这个人不好时表达的一句话(你这个人没有家教没有教养),这里的家教是指的家庭教育。
一个人儿时的成长最初阶段是在家庭里度过的,这个时期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他的脾气秉性在七岁之前就已经形成,所以在这个时期孩子是今后人生的关键。
父母是孩子来到这个世上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