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与档案有关的历史故事,曲阜三孔历史典故?

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1/5的县级市,她就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

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

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于1994年12月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2007年5月8日,济宁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曲阜三孔

孔庙

孔庙是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19年)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在他死后的第二年,他的住宅被改成孔庙,每年祭祀。汉代以后历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读经,对孔子也不断追溢加封,同时扩大祭祀他的寺庙,孔庙的规模也越修越大。

现存孔庙占地327.5亩〔大约218333.33平方米〕,建筑物466间,前后有九进院落,纵向轴线贯穿整座建筑,左右对称,布局严谨,气势宏伟。

前三进院落布置导向性建筑物,如门或牌坊。

第四进有一座三重檐的高阁奎文阁,其中藏有历代皇帝赏赐的图书。

第七进院落中有“杏坛”,据说是孔子生前讲学处。

孔庙的主殿大成殿高 31.89米,宽 54米,进深 34米。

廊下有 28根云龙古柱,每根柱子都用整块石材雕成。

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手法雕成双龙对舞,衬以云朵、山石、涛波,造型优美生动,是罕见的艺术瑰宝。

奎文阁是三层木结构的阁楼,飞檐斗拱,造型庄严,为国内少见。孔庙内有孔子塑像,13座碑亭、53块巨碑,还有以孔子一生经历为题材石刻的120块《圣迹图》。现还陈列了汉魏以来的碑刻800多块,连同孔庙内原有的1200多块,共计2100多块,形成了我国又一碑林。 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和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

孔府

孔庙的东侧是孔府,也称对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的府第。

始建于宋代,经历代不断的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占地200余亩,有房舍480余间。

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衙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事务。

庭院公东、中、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客厅院,中路则是主体建筑,其前院为官衙,后院为住宅。

孔府后院有一座花园,幽雅清新,布局别具匠心,可称园林佳作,也是园宅结合的范例。

孔府藏有大量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都极其珍贵。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孔子死后,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看管孔子遗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到 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

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孔林

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多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

占地3000亩,四周建筑墙环绕,园内古木参天,茂密幽深。

密林深处还有孔子墓及历代兴建的楼、亭、坊、殿及大小碑碣石雕。

孔林内柏桧夹道,进人孔林要经过 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

孔子的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的坟墓。

在孔林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

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设置的。

整个孔林延用2500年,内有坟冢十余万座。

其延续时问之久,墓葬之多,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1994年,曲阜三孔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庙坐落在曲阜城内,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所,“御碑亭”13座。游览孔庙应着重游览中轴线上的奎文阁、十三碑亭、杏坛、大成殿及其庑的历代碑刻。

孔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

殿阔45.78米,深24.89米,殿高24.8米,殿基占地1836平方米,金碧辉煌,是我国现存巨大的古建筑之一,可与故宫的太和殿媲美。

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两龙之间有一宝珠,故名之曰“二龙戏珠”。

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气势磅礴。

殿内有巨大的孔子塑像,像高3.3米,神采奕奕,威而不猛。

孔子像两侧是颜回、曾参、孔及、孟轲“四配”的塑像,身高2.6米。

另有“十二哲”塑像,身高2米。

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的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也不乏珍品,被人们视为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宝库。最为珍贵的是22块汉魏六朝 石刻。其碑刻之多仅次于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孔林是孔子及其后代的墓园,位于曲阜城北,占地达3000余亩。

孔林是中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群和人造植物园。

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仪成群,洙水河横贯东西,除孔子、孔鲤、孔及这祖孙三代墓葬和建筑外,还有孔令贻、孔毓垢、孔闻韶、孔尚任墓等。

墓碑中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保绍基、 康有为等名家的手迹石刻。

孔子墓位于孔林中部,四周围以红墙,墓前立有明人黄养正篆书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附近有宋真宗、清圣祖和清高宗谒墓时的“驻跸亭”各一座。墓南二百米处的亭殿后,有子贡亲手栽植的楷树遗迹和“子贡庐墓处”。

孔林中有环林公路,游人可坐一种古式马车观览,更添别样情趣。

孔府西与孔庙为邻,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

大堂是衍圣公的公堂,内有八宝暖阁、虎皮大圈椅、红漆公案。

公款上有公府大印、令箭令旗、惊堂木、文房四宝等。

两侧是仪仗,气象森严可畏。

七十二代衍圣公孔令贻的住宅和房内陈设保存完整。

府内所藏历史文物十分丰富。

其中最著者为“商周十器”,也称“十供”,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清高宗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赏赐孔府。

曲阜是中国历史文化古城,文物古迹很多,除了上述曲阜三孔以外,还有鲁国故城遗迹、周公庙、颜庙、孟庙、少昊陵等胜迹

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

孔府的传说

孔府,也称“衍圣公府”。“衍圣”的意思是说“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续,其子孙可世代相袭、辈辈相衍。

孔府的传说是同过一则则短小精美的口头文学,传递了这个封建大家族悲喜交加、爱恨情仇的逸闻趣事,对于后人认识真实的孔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流传久远的《床上悬瓮》,讲述的是东汉钟离意出任鲁国国相,他请人修葺孔子旧宅,整理孔子遗物。

民工张伯利铲草时,发现了七枚玉璧。

趁四下无人,私藏了一枚,把另外六枚交给了钟离意。

有一天,钟离意来到孔子当年的居室,见床头上悬着个瓦罐,便取下来,揭开封口,里面有一卷白卷,写着:“扬我董仲舒,爱我钟离意;小人张伯利,玉璧七藏一。

”于是,钟离意传来张伯利,张伯利乖乖交出了那枚玉璧。

孔庙的传说

孔庙是历代帝王祭祀孔子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庙,神圣而不可侵犯。因而,孔庙的传说要相对少一些。

其中,流传最广的《藏书鲁壁》讲孔庙诗礼堂的北院,立着一堵墙壁,人称“鲁壁”。

传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又亲自来曲阜灭孔。

消息传来,孔子的九世孙孔鮒急中生智,把自家的院墙掏空,将《论语》、《尚书》、《孝经》等书籍藏了进去,接着把墙洞堵死,泥成一色。

汉景帝年间,鲁王刘余扩建王室,派人拆除孔子旧宅的院墙时,从断墙里淌出许多书籍。

刘余于是下令留下这堵墙。

孔林的传说

孔林里的花、木、泉、石,甚至飞禽走兽、碑碣石仪都有传说故事。当然,最具典型意义的还是围绕孔子展开的。

《孔林之谜》讲述的是孔子死后本应葬在他父母的坟地,即梁公林。

这也是孔子最重视的的丧葬内容之一。

但是他却另辟蹊径,这是为何?原来在孔子周游列国时,他的儿子孔鲤去世了。

按照礼俗,父母在,子少亡,不得入老林。

家人便把孔鲤暂时埋在了城北。

自孔鲤去世之后,孔子的夫人与儿媳的矛盾日益激化,孔夫人便自作主张,将儿媳休出孔门。

这样一来,死后的孔鲤又成了鳏夫。

按照礼俗,光棍儿汉子不得入老林。

孔子晚年回到曲阜,一天,与孙子子思在外散步,无意间来到孔鲤墓旁,孔子想到自己死后也不能同爱子团聚,不由得长叹一声。

当他四下一看,不由得眼前一亮,这是片风水空地啊。

回城的路上,孔子告诉孙子:埋孔鲤的地方,原是周公看好的地方,因周公死后埋在了尧王林,所以这块地就闲了下来。

孔子交代自己死后就葬在这里,于是就有了“周古尧王墓,孔占周家林”的说法。

这也是孔子为何选择新林的最好注脚。

1994年孔府、孔庙、孔林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着时代的发展,曲阜“三孔“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物珍藏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思想塑造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政治体系,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石

电视剧梅花档案中的剧情故事没有真实原型事件,是虚构的剧情故事。

《梅花档案》是由毛卫宁执导,由周杰、苏瑾、董勇、海清等主演的年代悬疑谍战剧。该剧讲述的是建国初期一个国民党特务组织秘藏在重庆,公安战士潜入该组织进行卧底,经过斗智斗勇的较量后,终于一举破获了该特务组织的故事。

1、蔡炳义:一人俘虏27名国民党军

蔡炳义,江苏南通如东县河口镇烈士陵村人。1926年出生,1945年参军,曾参加过枣庄战役、孟良崮战役、台儿庄战役和莱芜战役。在莱芜战役中勇敢俘虏敌人27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20多支,荣获一等功一次。

1945年,19岁的蔡炳义报名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在行军途中成长为一名机枪射手。

1947年初,国民党挑起内战,蔡炳义作为机枪手负责攻打莱芜城。

战斗打响后,蔡炳义与战友用机枪控制住敌前沿阵地,待大部队发起冲锋,看到敌人被打散时,他冲入敌阵,对着四处逃窜的国民党军高喊:“老乡,缴枪不缴命…

”敌人听到他的喊声,倾刻有上百人丢枪投降,蔡炳义也因此俘虏了27人,战后荣获一等功一次。

在孟良崮作战中,蔡炳义负伤前往华野4纵队45医院接受治疗,并一直服役到抗美援朝结束。1954年,他响应上级要求光荣退伍,并一直把功名埋藏在心底60多年。

2、胡宗林:孤身炸掉敌人两个碉堡

胡宗林,1932年出生在栖东县回龙区(现栖霞县桃村镇)北泊村一个农民家庭。9岁当儿童团长,10岁给部队首长当勤务兵,11岁就已是敌占区一名勇敢的地下交通员。抗战结束后,山东分局给他追记一等功一次。

1947年初,国民党挑起内战,胡宗林被区里调到支前指挥部工作,负责转运武器弹药。

我军在攻打莱阳城南小山坡敌军时,一处暗堡阻断了进攻。

关键时刻,胡宗林主动请战,利用竹竿捆上炸药包,拴上长绳,独自靠近敌人碉堡,将其炸掉。

同年,在胶县战斗中,他又用同样的方法炸掉了敌人一个碉堡。

1948年,在栖东县的庆功会上,胡宗林被授予特等功。

在莱芜战役中,又被记二等功一次。

在随后的孟良崮战役中,胡宗林受重伤住进了野战军医院。陈毅在看望他时说:“部队决定给你再记大功一次,同时决定让你退伍回家。你要记住,回去后要正确对待荣誉和功绩,要再立新功,决不允许吃老本或拿它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向地方讨价还价。”

1949年7月,他领到政府发的革命荣誉军人证书,被评定为二等乙级伤残军人,回到家乡。据记载,胡宗林在革命战争年代,共立大小功14次。1955年10月1日,为了表彰胡宗林的革命英雄事迹,彭德怀、陈毅、陈赓还分别赠送给他一枚他们身着将帅服的纪念章,并写了赠言。

回乡后的胡宗林,遵循陈毅的谆谆教诲,一直把功名埋藏在心底。新中国成立后50多年里,在工作岗位上,同事们没人知道他曾是抗日战争的无名英雄、解放战争的功臣。这段“尘封的历史”,他的档案中没有记载,也成为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北京电视台《档案》主持人:

        石凉、赵立新、姚安濂、谭江海、曹卫宇、曹炳琨

       《档案》是北京电视台推出的纪实栏目,于2009年2月4日开播。

节目定位为演播室节目,由一个特定的,极具个性化的讲述者(主持人)现场讲述和展示为基本形态,节目形式以案件和事件现场实录回放为线索,首次披露国内大案要案、社会传奇、情感故事等;其内涵深外延广。

节目贴近百姓生活,紧跟时代脉搏,展现人生百态,透视社会万象。

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是我们节目选题的目光指向;更融合了国外最新传奇探索节目和国内栏目形式,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和"新奇特"角度探索世界,找寻那曾经的真实所在和鲜为人知的事实真相

节目定位为演播室节目,由一个特定的,极具个性化的讲述者(主持人)现场讲述和展示为基本形态,讲述者是拥有资料、道具的现代说书人。讲述者是节目的主宰。他依据内容抛出的悬念和疑问,是节目设置的最大卖点。讲述者根据内容设计的演播室内的行动线,及多种节目元素的使用,从而形成独特的戏剧化的节目创新亮点。

《档案》节目没有固定主持人,参加过的讲述人:石凉、姚安濂、赵立新、曹炳琨、曹卫宇、谭江海、刘之冰、张弓、侯璎珏、何云伟、李菁、史可,尤勇、孙茜、宁晓川、喻恩泰等。

档案》是一档汇集了历史题材剧情类纪录片的日播栏目,主持人有石凉、姜波等,于2002年首播,播出频道有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

节目单有《夺命追逃》系列、《周恩来外交》系列、《国庆阅兵》系列、《大世界》系列等。

1820年4月的一天,奥斯特在课堂上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做了一次即兴实验。

他把一根很细的铂丝连在伏打电槽上,细铂丝下搁着一个用玻璃罩的磁针,以往的实验磁针与导线是垂直的,这次他特意让磁针与细铂丝平行。

当着许多听课学生的面,奥斯特接通电源,这时他发现,磁针果然摆动了一下!由于他实验的电流很小,磁针的摆动不大明显,在场的学生并没有在意,然而奥斯特却大喜过望,据说他当时高兴得竟然在讲台上摔了一跤。

只有奥斯特知道:这是人类第一次有意识地发现了电和磁的关系!

18世纪末时,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很多电现象和很多磁现象,大部分科学家认为电和磁是截然不同的力。在1820年7月,丹麦科学家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发表的一篇单行本的论文,证明电和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奥斯特于1777年8月生于丹麦鲁兹克宾。他主要在家里接受的教育,在儿童时代便对科学产生了兴趣。13岁时,他给做药剂师的父亲做学徒。1794年,他进入哥本哈根大学,他学物理、哲学和药学,并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1801年,他完成了博士学业。按照惯例,他开始环游欧洲,访问德国和法国并结识其他科学家。他结识的一位科学家,约翰·里特(Johann Ritter)——那时认为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的少数科学家之一,可能启发了他以后的科学生涯。

1803年,奥斯特返回了哥本哈根,他谋求一个大学物理教师的职位,但未能立即如愿。

他于是私下里收费讲课。

很快,他的课程大受欢迎。

1806年,他在哥本哈根大学获得了一个职位。

他扩展了物理和化学的课程,建立了新的实验室,并且继续自己在物理和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

他的第一篇论文是关于电力和化学力的。

他研究了物理学中的很多问题,如水的压缩率和电流在开矿中的应用。

1820年,奥斯特作出了使他一举成名的发现。

那时,尽管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电和磁是没有关系的,但是,也有很多理由认为二者之间有联系。

比如,那时人们早就知道,指南针遭受雷击之后有时会改变极性。

奥斯特也早已注意到热辐射和光有某种相似性,尽管他不能证明它们都是电磁波。

那时,他可能已经相信电和磁是物质辐射出的力,并且二者彼此之间有某种相互作用。

1820年4月21日,在课堂演示实验中,在他搭建他的实验仪器时,奥斯特发现当他把电线接到电池两端接通电流的时候,旁边的一个磁针偏离了正常的磁北极。小磁针只有很轻微的变化,课堂上的学生都没有注意到。但是,这一轻微的现象对于奥斯特来说是很显著的了。

有人认为这个发现纯属偶然。这个演示实验是专门设计来寻找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还是为了演示其他现象,档案有不同的记述。可以肯定的是,奥斯特早已准备好来观测这一效应,就仅仅用手头的磁针和电池。

不管纯属意外还是些许意料之中,这一发现激发了奥斯特的极大兴趣。他没有立即找到一个数学公式来表述这一发现,思考了三个月之后,他继续做实验,直到他确信电流可以产生磁场(他称之为”electric conflict”)

1820年7月21日,奥斯特以单行本论文的形式发表了他的结果,这片单行本在物理学家和科学团体间私下流传。他的结果主要是定性的,但是效应很清楚——电流可以产生磁力。

奥斯特用的电池是20个铜板组成的伏打电堆,电动势大约为15-20伏。他试验过各种种类的电线,都能发现磁针的偏转。当反向接通电流,他发现磁针偏转方向也会相反。他实验中考查过磁针的各种取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他还注意到,这种效应不能被木材或玻璃屏蔽。

这篇论文立即引起了轰动,并且提升了奥斯特在科学界的地位。

有人开始研究这一新发现的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写出了一个数学定律来描述电流之间的磁力。

在奥斯特的发现十年之后,法拉第发现了奥斯特的发现的逆现象——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在法拉第的工作之后,麦克斯韦写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终于将电和磁统一起来。

奥斯特继续从事物理学方面的工作。

他认为科普很重要,创办了自然科学传播协会(the Society for Dissemination of Natural Science),该协会的宗旨是使公众了解科学。

1829年,奥斯特创建哥本哈根理工学院。

他还是一个作家和诗人。

他在其他科学领域也有建树,如在化学领域,1825年,他第一次生产出了铝。

1851年,奥斯特逝世。

他在1820年的发现是电磁学革命的开端,第一次把截然不同的物理现象联系了起来。

我国古代档案制度的建设体现了继承性和连续性的特征。

我国古代科技档案工作是古代世界上最古老、最具有连续性、遗产最丰富的科技档案工作。

首先,我国最早的有关档案文献的记载——《吕氏春秋·先识览》中记载的太史令终古用以规劝夏桀的“图法”。就包括地图科技档案;

其次,我国已知最早的档案实物——甲骨档案中有大量的天文学、地理学、农学、医学等方面的内容;

再次,我国最早的档案管理者——太史令都是精通天文学等的科学家,其保管的档案典籍中包括科技档案(如天文档案);

第四,我国古代已知较早的正规档案库房应推汉代的石渠阁,而石渠阁所收藏的档案材料为萧何收集的秦图籍档案,其 中。作为科技档案的地图占有较大的比例。

以上,我们通过最早的档案记载、最早的档案实物、最初的档案工作者、较早的正规档案库房的收藏,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科技档案工作是十分古老的,历史十分久远。

我国古代的科技档案工作,还具有明显的连续性;

首先,这种连续性与我国古代整个档案工作的连续性有关。除被战火破坏外,我国古代王朝更替时,新王朝总是尽量收集和利用前朝档案,这些前朝档案中包括科技档案。最典型的例子是萧何收集秦之图籍的故事;

其次,这种连续性还可以从现在的各种资料中得到证实。如我国古代有关日食、月食、慧星、太阳黑子等天象记录就是系统连续的;

再次,在某种程度上,我国古代科技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强于文书档案工作的连续性。

因为很多科技档案,如天文、地理档案等,都是我国古代统治者进行有效统治所不可缺少的工具,统治者只要能够得到,一般都积极收藏和保存。

如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

对收集、保存和使用地图档案极为重视,荆轲正是利用了他求图心切的心理而以献“督亢地图”为名入见而险些行刺成功的。

而且,秦统一后,秦始皇焚毁六国典籍,但却积极收集和保存了一些科技档案和书籍,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总之,我国古代科技档案工作在世界古代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连续性。

我国古代科技档案工作的古老性、连续性决定了其遗产必定是十分丰富的。

我们仅以天文档案为例:我国古代天象记录的项目很多,有日食、月食、慧星、流星、流星雨、陨石、太阳黑子、新星和超新星、月掩星、行星会聚、行星动态、星昼见、黄道光等,这些记录占全世界同时期这方面记录的绝大多数,有的甚至占90%以上,其数量确实是其它各国所无法比拟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t2022110713341644f9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