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从秦朝说起 到清朝结束汉朝218代王更替了吗?《从秦朝说起 到清朝结束》汉朝(218)代王更替

刘邦听说北方边疆代地的代王叛逃匈奴,大为震惊。

你可能会有疑问,刘邦封的诸侯王中哪里有代王啊?

开始确实没有,后来有了。

这个代王其实就是过去的韩王信。

韩王变代王,大家可能会感觉有点突兀。

韩王信不是韩地的诸侯王吗,怎么又跑到代地了呢?

我这里简单说一下,以便顺起来。

代地这个地方我们前面说过很多次,它位于北方赵地旁边,也就是现在山西太原和大同之间一带,最早属于赵国。

项羽分封诸侯时,曾经将原来的赵王歇分封到赵地做代王。

楚汉战争期间,代地又成了陈馀的封地,由代相夏说代为管理。

不久,韩信奉刘邦之命开辟北方战场,首先率兵攻占了代地。

从这里再出发,韩信背水一战打下了赵国,杀掉了陈馀和赵王歇。

后来,刘邦打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代地一直没有再封王。

但代地位于北部边疆,长期饱受匈奴侵扰,必须有个王镇守才行。

于是,刘邦便把韩王信从韩地迁封到了代地,做了代王。

前面说过,韩王信名字也叫韩信,但并不是汉初三杰的韩信,他是韩国最后一个韩王,韩襄王的孽(nie)孙。

所谓孽孙,就是庶子生的儿子,也叫庶孙。

韩王信这个人身材非常高大,据史书记载,他身高八尺五寸,相当于现在一米九左右。

这个身高即便是现在,那也在茫茫人海中,高人一头,何况那个时候。

而且韩王信身强力壮,孔武有力,武功超群,也就是特别能打。

不过,他貌似强悍有力,实际上外强中干,不太有气节。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曾经在他身上发生过一件投降的事。

之前我们说过,有一次,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城,十分危急,最后采用了陈平的计策,又加上纪信代死,才好不容易逃脱。

逃出荥阳时,刘邦留下了三个人周苛、枞公、魏豹守卫荥阳城。

其实,另外还有一个人因为特别能打,也被留了下来协助守城。

这个人就是韩王信。

荥阳城被项羽攻破后,周苛和枞公不肯屈服,结果一个被烹了,一个被杀了。

而当时韩王信选择卑躬屈膝,投降了项羽。

不管真投降苟且偷生也好,还是假投降权宜之计也罢,投降终归是不光彩的。

在军队里有个信条,就是宁死不屈。

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能投降,除非组织上有特别任务要执行。

显然,韩王信背叛了这个信条,说白了,就是贪生怕死。

为此,刘邦心里对韩王信是很有看法的。

但不久,韩王信从项羽那里逃了出来,又重投刘邦。

刘邦考虑到他特别能打仗,而且是韩襄王的孙子,在韩地有号召力,才再次立他为韩王。

项羽被打败后,刘邦又正式册封他为韩王。

这样,韩王信就成了汉初八个异性王之一,封地还在原来的韩地。

可以说,当年六国最后真正复国的诸侯国,唯有韩国。

但是韩国的地理位置太过重要:

西边是出函谷关的地方。

北边靠近巩县、洛阳;

南边逼近宛县、叶县;

东边则是重镇陈地淮阳。

很明显,这个位置处于全国的正中间,是个战略要地。

这相当于在刘邦眼皮底下建国,万一有个好歹,非常麻烦。

何况韩王信这个人不是个省油的灯,缺乏忠诚度,曾有过变节。

所以,刘邦不放心,便把韩王信找来。

他先是盛赞韩王信如何雄壮勇武,如何顾全大局,如何谋略超群。

韩王信被夸得晕头转向,搞不清刘邦的意图,当场大表忠心。

什么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话说了一大堆。

待韩王信表完忠心,刘邦话锋一转,令他迁封到代地做代王,以防御抵抗匈奴,建都晋阳,也就是现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这时,韩王信才知道被刘邦这个老甲鱼给绕进去了。

这个哑巴亏吃得实在有点大,但他不好拒绝,也不敢拒绝,只好照办。

就这样,韩王信被刘邦连忽悠,带逼迫给搞到了北部边疆代地。

从此,韩王信变成了代王信。

为了述说方便,以后我们还是称呼他为韩王信。

韩王信虽然人高马大,四肢发达,但头脑不简单,很活络一个人。

为表示自己是心甘情愿过来的,到了代地不久,他突然给刘邦上书说:

“代地紧靠边境,导致匈奴多次入侵,但都城晋阳距离边境较远,无法顾及,请陛下允许臣建都马邑。”

刘邦看到这封书信,非常高兴,他自鸣得意用对人了。

心想,韩王信这小子还是很不错的,虽然之前变节过,但这次竟然敢于直面匈奴强敌。

所以,他便答应了韩王信的请求。

于是,韩王信就把都城迁到马邑,也就是现在山西省朔州市。

马邑距离匈奴非常近,完全暴露在匈奴的攻击范围内,可以说非常危险。

我们不知道当时韩王信究竟是怎么考虑的,后人有跟多说法:

有人推测他迁都马邑,就是为投靠匈奴做准备;

也有人认为他急于立功表现,低估了匈奴的势力,才迁都马邑。

反正,这个谁也吃不准,史书没交代清楚,我们也不必深究了。

到了马邑,韩王信命人加固城墙,深挖护城河。

当年秋天,防务工事刚刚竣工,匈奴便派将近二十万骑兵包围了马邑。

韩王信惊慌不已,贪生怕死的一面又暴露了出来。

他一面向刘邦求援,一面多次派使者到匈奴求和。

这个时候,刘邦没有袖手旁观,当即派人带兵前往救援。

但行至中途,援兵听说韩王信向匈奴求和,不敢再继续前进,担心中了圈套,忙派人回报刘邦。

刘邦听到这个消息,不免也怀疑起来,他便派特使到马邑责问韩王信什么情况,为什么擅自向匈奴求和。

韩王信知道自己犯了大罪,害怕被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都城马邑献出来,投降匈奴了事。

这样,八个异性王便又少了一个。

从此,北方边疆也开始重演战火,后面我们还会说到。

韩王信投降了,刘邦气得哇哇直叫,考虑到国内的很多事情还没处理好,就暂时忍了下来。

但是代地不能没有王啊,那么封谁去做王呢?

刘邦不可能再封异性王了,没有血缘关系,太不可靠,说反就反。

不过,他们老刘家人丁不太兴旺,刘邦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最后,他想到了他的二哥刘仲。

刘仲,也叫刘喜。

因为他是种地的好把式,总能比村里其他人多收三五斗,所以最讨刘邦老爸刘太公喜欢。

现在,刘邦当了皇帝,即便这个二哥再会种地,也不可能让他再种了。

正好代地空缺个王,便派他过去做了代王。

至此,刘氏同姓王已经增加到四个:刘贾、刘交、刘肥,刘仲。

刘邦还有一个大哥,史书上称为刘伯,估计是刘老大的意思。

这一家刘邦又是怎么安排的呢?


声明:

特此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t20221104084006f019.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