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名人对吕不韦的评价?
历史上对吕不韦的评价一直有着很大的分歧。以下是历史名人的一些评价:
明初的大儒方孝孺具体列出了吕不韦的三大过错:“以大贾乘势市奇货;致富贵而行不谨;其功业无足道者。”
清代的徐时栋(1814年-1873年,藏书家)以“蜂毒”来比喻吕不韦。
司马迁在《史记·吕不韦列传》的结语中说“孔子之所谓‘闻’者,其吕子乎?”。
上世纪四十年代,郭沫若先生根据自己的研究,第一次提出了吕不韦是“在中国历史上应该是一位有数的大政治家”。
改革开放以来,以任继愈(1916-2009年)为代表的一批历史学者,把吕不韦界定为秦汉时期的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
二、求吕不韦,张仪的历史评价.文言文.要是史书上的?
太史公曰: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彊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甚於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
选自史记.张仪列传
太史公曰:不韦及嫪毐贵,封号文信侯。人之告嫪毐,毐闻之。秦王验左右,未发。上之雍郊,毐恐祸起,乃与党谋,矫太后玺发卒以反蕲年宫。发吏攻毐,毐败亡走,追斩之好畤,遂灭其宗。而吕不韦由此绌矣。孔子之所谓「闻」者,其吕子乎?
选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三、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吕不韦语录?
①
"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是一句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中的语录。这句话的意思是,获得一位足够优秀的伯乐(指识别人才的人)比拥有十匹优秀的马还要重要。
这句话的含义在于强调人才的重要性。拥有优秀的人才可以为您带来更多的智慧、技能和贡献,是实现成功的关键。而单纯依赖其他因素(如物质财富)而忽视人才的价值,是不可取的。所以,这句话提醒人们应该注重发现、培养和利用人才,以实现更大的成就。
这个语录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吕不韦,他是秦朝时期的一个富商和政治家,也是秦始皇的重要宰相之一。吕不韦非常注重人才的发掘和使用,这个语录也表达了他的思想观点和管理哲学。
②
是吕不韦说的,“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四、史记关于嫪毐的原文记载?
一 原文:
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
吕不韦恐觉祸及己,乃私求大阴人嫪毐以为舍人,时纵倡乐,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令太后闻之,以啗太后。
太后闻,果欲私得之。
吕不韦乃进嫪毐,诈令人以腐罪告之。
不韦又阴谓太后曰:“可事诈腐,则得给事中。
”太后乃阴厚赐主腐者吏,诈论之,拔其须眉为宦者,遂得侍太后。
太后私与通,绝爱之。
有身,太后恐人知之,诈卜当避时,徙宫居雍。
嫪毐常从,赏赐甚厚,事皆决於嫪毐。
嫪毐家僮数千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馀人。
始皇七年,庄襄王母夏太后薨。孝文王后曰华阳太后,与孝文王会葬寿陵。夏太后子庄襄王葬芷阳,故夏太后独别葬杜东,曰“东望吾子,西望吾夫。後百年,旁当有万家邑”。
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皆匿之。与太后谋曰“王即薨,以子为後”。於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实,事连相国吕不韦。九月,夷嫪毐三族,杀太后所生两子,而遂迁太后於雍。诸嫪毐舍人皆没其家而迁之蜀。
二出处:
《史记》中嫪毐的记载见于《秦始皇本纪》和《吕不韦列传》。
三译文:
秦始皇越来越大了,但太后一直淫乱不止。
吕不韦唯恐事情败露,灾祸降临在自己头上,就暗地寻求了一个阴部特别大的人嫪毐作为门客,不时让演员歌舞取乐,命嫪毐用他的阴部穿在桐木车轮上,使之转动而行,并想法让太后知道此事,以此事引诱她。
太后听说之后,真的想在暗中占有他。
吕不韦就进献嫪毐,假装让人告发他犯下了该受宫刑的罪。
吕不韦又暗中对太后说:“你可以让嫪毐假装受了宫刑,就可以在供职宫中的人员中得到他。
”太后就偷偷地送给主持宫刑的官吏许多东西,假装处罚嫪毐,拔掉了他的胡须假充宦官,这就得以侍奉太后。
太后暗和他通奸,特别喜爱他。
后来太后怀孕在身,恐怕别人知道,假称算卦不吉,需要换一个环境来躲避一下,就迁移到雍地的宫殿中来居住。
嫪毐总是随从左右,所受的赏赐非常优厚,事事都由嫪毐决定。
嫪毐家中有奴仆几千人。
那些为求得官职来当嫪毐家门客的多达一千余人。
秦始皇七年(前240),庄襄王的生母夏太后去世。孝文王后叫华阳太后,和孝文王合葬在寿陵。夏太后的儿子庄襄王葬在芷阳,所以夏太后另外单独埋葬在杜原之东,称“向东可以看到我的儿子,向西可以看到我的丈夫。在百年之后,旁边定会有个万户的城邑”。
秦始皇九年(前238),有人告发嫪毐实际并不是宦官,常常和太后yín乱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都把他们隐藏起来,还和太后谋议说“若是秦王死去,就立这儿子继位”。
于是秦始皇命法官严查此事,把事情真相全部弄清,事情牵连到相国吕不韦。
这年九月,把嫪毐家三族人众全部杀死,又杀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并把太后迁到雍地居住。
嫪毐家的食客们都被没收家产,迁往蜀地。
《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
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
嫪毐常从,赏赐甚厚,事皆决于嫪毐。
……
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皆匿之。与太后谋曰“王即薨,以子为后”。于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实,事连相国吕不韦。九月,夷嫪毐三族,杀太后所生两子,而遂迁太后于雍。诸嫪毐舍人皆没其家而迁之蜀。……
太史公曰:不韦及嫪毐贵,封号文信侯。人之告嫪毐,毐闻之。秦王验左右,未发。上之雍郊,毐恐祸起,乃与党谋,矫太后玺发卒以反蕲年宫。发吏攻毐,毐败亡走,追斩之好畤,遂灭其宗。而吕不韦由此绌矣。孔子之所谓“闻”者,其吕子乎。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嫪毐封为长信侯。
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
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
事无小大皆决于毐。
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
九年,彗星见,或竟天。
攻魏垣、蒲阳。
四月,上宿雍。
己酉,王冠,带剑。
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
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
毐等败走。
即令国中:有生得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
尽得毐等。
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
车裂以徇,灭其宗。
及其舍人,轻者为鬼薪。
及夺爵迁蜀四千馀家。
《战国策·魏策四》
秦攻魏急。
或谓魏王曰:“弃之不如用之之易也,死之不如弃之之易也。
能弃之弗能用之,能死之弗能弃之,此人之大过也。
今王亡地数百里,亡城数十,而国患不解,是王弃之,非用之也。
今秦之强也,天下无敌,而魏之弱也甚,而王以是质秦,王又能死而弗能弃之,此重过也。
今王能用臣之计,亏地不足以伤国,卑体不足以苦身,解患而怨报。
“秦自四境之内,执法以下至于长挽者,故毕曰:‘与嫪氏乎?与吕氏乎?’虽至于门闾之下,廊庙之上,欲之如是也。
今王割地以赂秦,以为嫪毐功;卑体以尊秦,以因嫪毐。
王以国赞嫪毐,以嫪毐胜矣。
王以国赞嫪氏,太后之德王也,深于骨髓,王之交最为天下上矣。
秦、魏百相交也,百相欺也。
今由嫪氏善秦而交为天下上,天下孰不弃吕氏而从嫪氏?天下必舍吕氏而从嫪氏,则王之怨报矣。
”
《说苑·正谏》
秦始皇帝太后不谨,幸郎嫪毐,封以为长信侯, 为生两子。
毐专国事,浸益骄奢,与侍中左右贵臣俱博饮,酒醉争言而斗,瞋目大叱曰:“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窭人子何敢乃与我亢!
”所与斗者走行白皇帝,皇帝大怒,毐惧诛,因作乱,战咸阳宫。
毐败,始皇乃取毐四肢车裂之,取其两弟囊扑杀之,取皇太后迁之于萯阳宫,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
”从蒺藜其脊肉,干四肢而积之阙下,谏而死者二十七人矣。
五、为什么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
1 是因为历史记载中存在这样的说法。
2 据史书《史记》记载,嬴政的母亲是吕不韦的嫡女甄夫人,吕不韦曾经以甄夫人的儿子为嗣,可是嬴政的出生一度被隐瞒,直到他成年后才被认为吕不韦的儿子。
3 这个说法一直存在争议,不过既然存在着历史记载,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和探究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情况。
因为秦始皇的生母之前是吕不韦的人,而且在秦庄襄王异人死后,吕不韦和赵姬有过秽乱宫闱的行为,所以很多人都说秦始皇实际上是吕不韦的儿子,是在赵姬有身孕的情况下被送给当时在赵国为质子的秦庄襄王异人的,后来就生下了秦始皇。
③
关于这个问题,这一说法是没有实际证据支持的,也没有被历史学家普遍认可。据史料记载,嬴政的父亲是赵穿,而不是吕不韦。吕不韦是嬴政的宰相,但并非他的亲生父亲。这种说法可能源于《史记》中吕不韦曾经帮助嬴政登上王位,但实际上吕不韦只是在政治上支持嬴政,并非亲属关系。
④
因为吕布伟不遗余力的扶持嬴政,赵姬在邯郸时是吕布韦的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