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管听不听得懂,但是每天坚持听,有助于英语听力提高吗?
①
肯定没用。听不懂的还是听不懂。
想训练听力,也必须遵循能理解的有效输入原则。如果完全听不懂,那么这些声音就是毫无意义的噪音。听再多也没有用。
国外的小婴儿之所以能逐渐听懂英语,是因为有爸爸、妈妈用身体语言给他做解释。比如不停的重复、面部表情、手势和环境氛围等等,都可以用来给语言做注释。所以一个小婴儿也可以慢慢的听懂自己的母语。如果完全没有这些解释的因素,那么语言就是噪音。
想练习英语听力,没有捷径。作为外语,你必须采用专门的练习途径。可以对着文本一句一句的听。要从听不清楚到慢慢听清楚发音细节。从听不懂到看了文本能够听懂,再到把文本抛开完全听懂。只有经过这样一个训练过程,你才能真正把英语听力训练好。
②
听不懂,当背景音乐听的效果会很差。而且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只这样泛听不是好方法。
听说读写是个互相促进的过程,要结合起来练习。只用一套材料就可以做这样的练习。坚持一段时间效果一定好。
1、 精听+听写
刚开始对听不懂的材料可以放慢速听,一字一句都听懂,并且可以做听写训练。听一句,写一句。
2、 朗读+录音
用上面的方法写完后自己朗读,录下来,听自己读的,很容易对比发现自己发音的不足和区别,就能对标准读音的发音、连读等之前所不熟悉的音加深理解。从而纠正自己的发音。当自己也那么说的时候,就容易听懂别人那么说。
3、 复述刚才的材料
不看原文,用自己的话表述大意。甚至可以围绕主题借题发挥扩展材料。可以自由说,也可以列提纲说,锻炼自己的英语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如果能录下来更好,会发现阅读时候的发音和自己说的时候还不一样。因为阅读的时候会有精力留意自己的发音,而自主表达的时候已经顾不上考虑发音,完全在思考如何组织语言和语意表达。
4、 写下来
把刚才自己说的再组织一下写下来。如果材料是一段故事就叙述大意,如果是个对话就叙述过程,如果是一个观点就跟写作文题目一样。这个时候会发现当真正写的时候,你就会更注意自己的语法和用词,而不简单是说完了过去了、对不对也不去管他了。通过写作训练了精确表达。
这几个步骤方法对人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做下来感觉有难度、耗时间都很正常。听和读是被动输入,说和写是主动输出,相对更难。看起来2、3、4都没有训练听力,但提升的是语言运用能力,同步加强能够让听力进步更快。比只去单纯的听效果要好很多。
那么,这么依赖于一段材料的练习,材料选择就很重要。当然不要选择China Daily这种中式材料,原版好素材有很多,如果不知从哪下手,刚开始又需要简单的练习,建议使用雅思真题听力材料,其中的对话场景符合国外文化,常用语句和词汇。而短文都很精炼,覆盖生活和学术各方面。非常适合反复使用。
如果想学习英语,或是留学移民加拿大,请关注我吧。
③
听,说,读,写,是相互关联的。把你要听的内容打出来,看看能否看懂。如果看都看不懂,想听懂,多数也不可能。所以,基本功,主要是词汇量这一关,怎么都是躲不掉的。
④
我觉得要选能听懂70%到80%的内容,每句话几个单词语法学习一下,慢慢循序渐进,刚开始如果大部分都听不懂,那眼睛就不自觉地奔字幕去了,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只是过了一下而已。欢迎来我主页看看,会整理老友记出来,内容不是很难。
⑤
听不懂的,你听什么大劲儿啊?!
听的再多也没用啊!
找到适合你的级别的磨耳朵音频,初级的推荐小猪佩奇,先看一遍带中文字幕的,了解大概意思,然后开始听,一遍又一遍的听,一集听的差不多了,开始下一集。
差不多半年,你会觉得,哇塞!
我能听懂好多了!
然后开始接触真人美剧,还是先看后听,听啊听的,就习惯了。
接着就是开口模仿了,一步步来吧。
最好每天保持两小时磨耳朵,把你的散碎时间都用来听,洗脸刷牙拉臭臭----
⑥
大家好,我是山西英语程老师,非常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在英语学习中听力是一个神的存在,有的人会感觉到听力不费吹灰之力,但有的人也可能会觉得听力很难,那如果想提高听力或者是说想提高听力成绩,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不管听不听得懂?每天都坚持听,听力会提高吗?
其实,听力不仅仅是听的问题,如果听不懂,还一直听,只能算是磨耳朵,在低段英语可以实行,但是如果想参加考试,或者说到初中,高中这个阶段的时候,在听不懂,还要继续听效果甚微。
练习听力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例如我在备考中考听力,一定要买一套相关的听力试题或者材料,每天听一套,把听不懂的画出来,把听错的画出来,再结合原文去分析自己哪里没有听懂是没有听到,还是没有理解这个句子或短文的大意。做一些适当的记录。这样坚持下来一本书,听力肯定会提高。
⑦
在我的悟空问答中,前几天回答过一个相似的问题,我把它粘贴过来,请做参考。
小雅双语课堂
3天前 · 教育领域创作者
如果听的英语文章和故事完全听不懂,那就对学习英语的作用不是很大(幼儿磨耳朵阶段另当别论)。想通过听英语文章来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和口语,需要如何练习呢?
我中学时特别喜欢学习英语,大学是英语教育专业,我在这里介绍一些自己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1、听懂英语对话,文章,小说等,首先需要一定的词汇量,发音准确!一篇文章中生词太多,或者我们本身发音不正确,那就很难听懂。因此我们在学英语时首先确保我们英语单词发音准确,尽可能多的通过读对话,文章,故事,来积累一定的英语词汇。(当然也需要单词的强化记忆)
2、第一个阶段,就是听英语文章初期,不要着急,可以先浏览文章,确定生词量不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如果生词比较多,可以先抄写下来学习识记。我建议听文章初期,先跟着音频朗读正音,只有读得对才能听得懂。一篇文章,基本单词都认识,也跟读几遍后,再不看文字来听,应该就没问题。
3、第二个阶段,经过一段词汇的积累和发音,跟读正音和听力练习,我们可以试着去听文章故事。如果还有难度,那就看着英语文章故事来听几遍,听准每句的发音,要注意连读的地方。然后再不看文章来听。
4、经过两个阶段的练习,我们可以选些文章故事盲听,然后自己总结复述故事梗概,最好做一些听力试题来检测,逼自己专注地区听!
5、按照这样的方法训练,听力提高应该很快,就可以找来更多的故事来循循渐进地大量听。开始可以找自己熟悉的故事,然后慢慢去听一些新的文章故事,过渡到章节小说,新闻。
在这个阶段要保持大量盲听和上面讲的精听精炼结合。而且尝试把自己听到的大胆用英语表达出来。
这样就会很好地通过听英语文章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给到有需要的朋友及时的帮助!如果你觉得有用,别忘了点赞评论和转发!如果你有英语学习方面的难题也可以留言给我,我会尽自己所能给予认真的解答!谢谢!
⑧
不管听得听得到,但是每天坚持听有助于英语听力提高吗?
如果是盲听的话,你根本没有一点词汇量,你听等于白听,没有用的。就好像怎么说呢?比如你给一个老年人 天天听法语或者天天听意大利语,你对单词没有任何的了解,你能听懂吗?你能有任何的帮助吗?没有用的,就是天书,
再比如我们天天听这个经书,老和尚在那里念,但是我们对词不了解的话,你天天听听书也是没有用的,也听不懂啊,如果你根本没有点线索,这个效果不大,不是完全没有一点用,那几乎是微乎其微的作用。
⑨
肯定能,那些出国的人,英语提高了,不就是天天只能听和说,没机会用汉语,
⑩
一定有助于英语提高。
但你不能傻听。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听。如果你只是听不去看课文,或者其他什么都不做,或者你一点外语基础都没有,那么你听一辈子也不会提高。
所谓有针对性就是要听你正在学的教材。除了在学课文的时候听之外,还要在一切空余时间听。其实就是先去听已知的内容。把已知的内容听熟了,等你对英语的发音和语调都掌握的不错的时候再去听未知的材料。
当年我在学新概念时。就是每天早晨起床后,先到操场晨读一小时,然后六点回寝室做饭,一边做到一遍听课文。最后所有的课文都听得特别熟,无论是那一段,打开录音机,听到第一个词就知道这是那篇课文。有什么故事情节。
在没学新概念之前,我学的是英语九百句,学完后听美国之音的慢速英语。
有一次我把一个完整的节目录下来,是有关维生素的短文。
由于收音机的收听效果不好。
我就瞎听,也没太在意,但听的次数多了,感觉听的越来越清楚。
最后就有了想把它笔录下来的冲动,而且我真把它笔录下来了。
只是有些人名写的不对,因为那里提到的科学家不都是英美国家的人。
其它国家的人名不知道该怎么拼写。
剩下的都写出来了。
最近听加州大学伯克利学院的心理学课程。听几次后又有想笔录的冲动,但工作量太大了,实在是没时间,所以就没做。
所以,泛听一定要有效的。只要你不是对外语一点不懂就行,而且要先从教材入手,不要一开始就玩高难的。那样就会收效甚微。
二、为什么人喜欢看悲伤的故事?
因为那些悲伤的故事也是在看自己,就像电影一样,我们都要经历的,是我的,他不会走,不是我的,也留不住,你们说是不是呢,我们要感谢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让我们感受这个世界的鸟语花香和美丽,望往后余生,不再将就,一路向前。
看着别人的故事,殇着自己的心。
我觉得这是人的心理作用作怪。
看别人的幸福,如果自己正在经历着不幸,就会更加失落,会产生心理不平衡,甚至怨天尤人。
但如果看到别人不幸,就会想到自己拥有的幸福,哪怕是不经意简单的幸福也会因此而放大。
产生别样的感觉!
在悲伤的故事里,我们会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也会警醒着自己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珍惜眼前人,珍惜现在的生活。
人之初,性本善。
人在不断成长的时候性格的发展也有多样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些可以分享有些却只能藏在心底。当独自一人的时候思想却无意识的回想过往的美好与不甘。
其实这是一种普遍心理,想在他人的不幸中找到安慰,“啊!原来别人比我还不幸呢。”也有另一种心态,用自己的幸福来反衬他人的不幸,可以讲自己上升到某个高人一等的道德高度,对那些不幸者施以同情或批判。
悲伤的时候回想起校园生活,或刚出社会时的二八年华,那个时候我对什么都很好奇所以做过很多滴笑皆非的事也有很多伤心难过的往事,回想那个时候的我我的心里总是那么悲伤苦涩又向往,我喜欢那种感觉。
大概因为那个时候的我是最傻的时候吧
其实我们越悲伤,便越懂自己
恰巧最近我看的几个长篇故事都是以悲伤结尾的,常年驻扎于小说阅读的朋友都知道这个叫be (bad ending)
我也很喜欢这些悲伤的故事,而且会反复再读,即使明知道结果,但还是会认真去看每一段,每句话,体会每个我们不曾遇过又似曾相识的场景
大多数朋友会觉得,喜欢是因为在寻找慰藉,从故事里发现那些感同身受,还是说因为有遗憾,所以一直念念不忘,还是说我们只是单纯地喜欢窥探别人的故事?真的是这样吗?
1、从悲伤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自己
当我们看悲伤的故事的时候,当你关注某个主角的时候,你已经将自己当成主角代入了故事里,不然,为何悲伤呢? 别人的故事我们没有体会过何以有资格去说悲伤呢?
那是因为我们在故事里,看到了曾经的自己,自己曾经在面临艰难选择的时候,在承受不可承受之重的时候,在内心仅剩的热情被耗尽的时候,我们都在故事里又走了一遍
走过亲情难舍
走过爱情决断
走过友情沧桑
走过那些
不愿再想起却永远忘不了的时刻
可既然都是曾经以往的悲伤了,为何会喜欢?
这是因为,我们越懂悲伤,就越理解幸福
越懂悲伤,就会更珍惜当下,更爱当下
会更懂曾没有体会到的幸福和浪漫
这一生被悲伤占据了太多,我们是在为幸福腾出位置呢!
2、越悲伤,越懂自己
我们懂了要更珍惜当下,更爱当下,前提是要知道怎么珍惜,怎么爱
我们曾经因为不懂,所以留下遗憾,可不懂是不懂什么呢?不懂幸福吗?
其实是不懂自己,所以不知道怎么做,怎么选择更好而留下遗憾
就留下了
我们本该可以,但却没有
都说旁观者清,别人看我们的时候,总是知道,怎么做更好,就像我们看故事,明明故事里的人可以怎样做,却总是错过
就像有的人说《前任三》中,一开始,一个以为会挽留,一个以为不会走,最后留下看似各有所归的结局,但观众心里都明摆着一丝好遗憾的末尾
所以孟云没有意识到自己居然认为她不会走,林佳也居然没有意识到自己认为他会挽留
这就是本该可以,但却没有。看过了,懂了,却晚了,留下悲伤
但这就是悲伤的意义呀!
当我们更明白可以怎么做的时候,就是更懂自己的时候
知道要珍惜,更要懂怎么珍惜,这可能就是我们喜欢看那些悲伤的故事的原因吧!
如果结局是悲伤的,说明故事还未终结
我们都会经历从笑着哭,变成哭着笑的这个过程
欢迎交流,拒绝吐槽@望树同学
就像有人喜欢甜食,有人喜欢紫色,既然你不理解,说明你不是这类人,想想你喜欢的事情,大概这就是原因吧。
跟快乐比起来
眼泪更能让人释放某些情绪
爱哭的人更长寿
其实这是一个医学问题
当然黛玉可能要除外~
因为当你悲伤的时候,感觉全世界都是悲伤的,你已经沉浸在悲伤里面了,你不想走出来,当你失恋的时候,看到开心的根本开心不起来,看到开心的感觉在嘲笑自己一样,所以自己宁愿选择悲伤的故事来慰藉自己的心灵,至少能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人更自己一样的悲伤,至少在悲伤的前提下觉得还有人陪伴,跟我一样的悲伤,就像两个都受过伤的人更容易走在一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