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历史上的楚襄王,楚襄王的历史评价?

楚襄王(前?年--前263年):也称楚顷襄王,本名熊横,楚怀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

楚襄王六年,秦国以白起为将攻韩伊阙(又名龙门,在今河南洛阳市南),斩杀韩军24万。

秦昭王并写信给楚王,要率领诸侯与楚"争一旦之命"。

楚襄王只得同秦讲和,并从秦国娶秦女为妇。

以后的十四年、十五年襄王都与秦昭王相会,表示服于秦。

楚襄王十八年,楚国有一位善用弱弓射雁的人,楚王听说后觉得稀奇,就召来询问。

此人却是一位主张合纵的纵横家,他用楚国过去的光荣历史和今天的耻辱激励楚王。

楚襄王也有向秦报仇之志,经他这一激,于是派使臣往诸侯国,进行合纵伐秦的活动~

先下个我个人的结论:楚顷襄王是一位典型的战国君主,没皮没脸精于谋术,在他的执政期里楚确实是遭了大难,但不能全怪他(等于楚怀王也要读一些责任吧);而他也确实是抓住机遇让楚翻身了。

老规矩先看看谥号吧,首先是倾:“甄心动惧曰顷;敏以敬慎曰顷;祗勤追惧曰顷;慈仁和民曰顷;堕覆社稷曰顷;震动过惧曰顷;阴靖多谋曰顷”

就我个人认为,楚顷襄王“倾”于“堕覆社稷,阴靖多谋”,取得是倾谥中偏消极,中立的一面。

然后是襄:“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执心克刚曰襄;协赞有成曰襄;威德服远曰襄”

就我个人认为,楚顷襄王“襄”于“辟地有德,威德服远”,取的是积极的部分(襄谥貌似都挺好的)

楚顷襄王,芈姓,熊氏,名横,前298年—前263年在位,楚怀王之子。做太子时期,在 秦国当人质。前302年熊横逃回 楚国,楚怀王被困于秦后继位,是为楚顷襄王。

楚顷襄王在位期间,淫乐无度,“群臣相妬以功,谄谀用事”,楚顷襄王二十年(前279年),秦分兵两路攻楚,一路由白起率军攻陷楚之邓城后,向鄢(今 湖北 宜城东南)进逼;另一路由秦蜀郡守张若率水陆之军东下,向楚国的巫郡及江南地进军。

鄢之战,数十万人被溺死,当时白起引西山长谷水,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

夜郎国,是中国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的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夏商时属百濮地,《国语·郑语》云:"楚鼢冒始启濮",又《史记正义》载: "濮在楚西南"。

夜郎成名问世,大约是在战国时期,楚襄王(公元前298年一前262年)派"将军庄跃溯沉水,出且兰(今贵州福泉市),以伐夜郎王","且兰既克,夜郎又降"。

这时,人们方知西南有一夜郎国。

夜郎国被中原政权记述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夜郎王兴同胁迫周边22邑反叛汉王朝,被汉朝牂柯太守陈立所杀,夜郎也随之被灭,前后约300年。

战国时楚国台观名。

在云梦泽中。

传说楚襄王游高唐,梦见巫山神女,幸之而去。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

'北周庾信《望美人山铭》﹕'高唐碍石﹐洛浦无舟。

何处相望﹐山边一楼。

'前蜀韦庄《谒巫山庙》诗﹕'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似哭襄王。

'明许自昌《水浒记.邂逅》﹕'束素腰﹐横波目﹐可使高唐赋梦。

'后用为巫山的代称。

传说古代楚怀王游览高唐地区,十分疲倦就在白天小睡了一会,在梦中看见一个仙女说:“我是高唐人,听说你来了,愿意给你当枕席。”

楚襄王临幸了她。 临别她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后因以“高唐梦“等借指男女邂逅之事。

花 姑

“金高唐”的称谓,源于明末清初。

多了一个“金”字,高唐便闻名遐迩。

这“金”字是由植棉获利所得来的。

高唐的植棉业,不是由黄道婆在元朝元贞年间自崖州经闽广带入上海,然后北延而到高唐的。

而是由印度经新疆踏丝绸之路从西而来。

且早于黄道婆棉业一个朝代。

国史谈棉业只言黄道婆,这是不公正的。

高唐的植棉业始于宋,延于元,兴于明,盛于清。

宋朝时,高唐已有植棉业,且能纺纱织布。

可从已发掘的宋墓遗存物及《清明上河图》的画卷中找到根据。

元朝时,棉业已经过了引入、试种、适应、改进、获益、推广的漫长历史阶段,使多年生木本棉花,在高唐县成了一年生早熟品种,而且已有大面积种植。

到了明朝,高唐的棉农在耕种、管理、收藏等方面已取得了长足进展。

植棉面积迅速扩大,棉花产量、质量亦快速提高。

《高唐州志》对其有“棉为高唐之恒产”、“货以木棉甲于齐鲁”的记载。

高唐上交的农业税中,棉花比重也逐年加大。

棉农富了,生活提高了,引起夏津、恩县、平原…

等邻县人们的羡慕,便纷纷来高唐学种棉花。

其中夏津植棉业发展较快,因此,便产生了“金高唐、银夏津”的誉称。

植棉带起了纺织工业的兴起,棉布经营带起了商业的繁荣。

不忘本的高唐人,将帮其致富的恩人,塑造成心中的偶像、庙中的神仙。

据传很久以前,高唐县户不足千家,人不及万名。

这片黄河冲积平原中独具特色的白壤之地,大半荒芜。

在一个正月二十八日晚上,正值人们刚刚结束了春节庆祝活动,每户人家正在商定当年的生产安排意见时,一位玉体仙女在她刚满十八岁的这天,乘一朵祥云而来,降于高唐城郊的一段荒地之中。

她于当夜,以棉柴为料搭起房屋,造成了家俱,修好了围栅。

第二天,人们见到一所院落,突然出现在荒草蒿蓬之间,并见一美貌姑娘正在忙碌,莫不叫奇。

很快便有附近的村姑少女来相访。

但见姑娘身着衣服,非丝、非麻,是一种软柔、舒服、平整、结实之料所制成。

穿在身上,既不象丝织品那样贴附垂坠、肌体毕露,又不象麻织品那样硬直板僵,有失自然美感。

再配上姑娘健美的体态和美丽秀雅的面庞,真是漂亮,美极了。

攀谈之间,了解到姑娘所着衣衫之料,为棉纱所织。

单线所织者,轻薄飘逸,为裙为带;合股线所织者,挺括无皱,做裤做褂;双经纬所织者,硬而不板,绣披肩、裁围腰。

询其价值乃大大低于丝麻。

问其工艺亦远远便于丝麻的抽制。

众人羡慕了,跃跃欲试,纷纷提出要姑娘帮助种植棉花,教导纺织。

姑娘满口答应了众人的要求。

枣树发芽了,姑娘带领众人在开垦出来的土地上播种----“枣芽发种棉花”,接着是定苗、整枝、立秋打顶----“立了秋把头揪”。

从此高唐便开始了种棉之业。

棉花收成之后,姑娘教人们弹花纺纱、上机、织布。

姑娘成了当地人种棉纺织的老师,人们尊重地称她为“花姑”。

每年花姑的生日,也就是下凡之日,即正月二十八日,人们都拥至花姑家,回顾前一年种棉的得失,商量当年种棉花的事宜。

棉花连年丰收,人们不但穿戴上了棉制衣冠、铺盖上了棉絮被褥,还以棉花换来了粗细杂粮,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植棉成了当地人谋生的主要门路。

“发家不发家,全凭种棉花”,成了高唐县人人皆认的公理。

高唐人靠种棉织布富了起来,鲁西北的棉业发展起来,鲁西南的人们也便紧跟效仿起来。

几十年过去了,花姑的头发白了、背弯了、人老了,她一生未嫁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高唐县的劳动人民。

又一个正月二十八的夜晚来临了,人们照例来到花姑家时,惊异地发现:花姑身着下凡时的服装,无力地仰卧在床铺上,她环顾一下周围的老年姐妹们,然后伸出双手,抖索着握住近旁一位老妇的手,缓慢而清晰地说道:“你们一定要种好棉花,一代一代传下去。

你们的儿子成家时,当娘的一定要嘱咐好儿子,种好棉花、种棉花、种棉花…

让儿子记住娘的话…

娘的话…

娘…

话…

”(至今高唐人称棉花为娘花)花姑安详地合上了眼睛。

呼之不应,触之无感了。

这时在场的人们隐约听到高空中一阵悠扬的乐声渐去,最后消失在银河之畔。

噩耗不翼而飞。

附近村庄的人们扶老携幼,倾巷而集于花姑的院内外,长跪于地,抢天呼地恸哭。

随后,为花姑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妇女们牢记花姑的嘱托,在儿子结婚时,总是教导儿子如何立业。

为让儿子永记娘的话,种好棉花,故在为儿子洞房铺设的被褥中总是要放进一把“娘花”(籽棉)。

这一习俗至今尚见。

第二年,人们便在花姑的住宅旁,修起一座花姑庙,中堂塑有花姑神像。

每年的正月二十八日,当地棉农齐集于此,焚纸烧香纪念花姑神,同时祈祷花姑神保佑棉花丰收。

据传,此日花姑神塑像若带笑意,则预示当年棉花大丰收;如果脸色阴沉,则表示当年棉花要欠收。

当地人则以此决定当年种棉花的多少。

岁月流失,庙塌神无,人们还是在每年的正月二十八日或焚香纸、或摆供品,在各自的庭院中望天致祭,并拟天气的阴情为花姑神颜面喜忧的变化。

因此,高唐便有了花姑神节,并有了“收花不收花,要看正月二十八”的农谚流传至今。

高唐县除有独建的花姑庙若干座外,还于西城郊八蜡庙中涉农的八座神像一侧塑有花姑神像。

自明朝始每年的正月二十八日,在八蜡庙赶庙会。

除祭祀花姑神外,还购置生产用具,交流农副产品,是高、恩、夏、武一带的盛会,此庙会一直延续到1949年。

花 姑

“金高唐”的称谓,源于明末清初。多了一个“金”字,高唐便闻名遐迩。这“金”字是由植棉获利所得来的。

高唐的植棉业,不是由黄道婆在元朝元贞年间自崖州经闽广带入上海,然后北延而到高唐的。而是由印度经新疆踏丝绸之路从西而来。且早于黄道婆棉业一个朝代。国史谈棉业只言黄道婆,这是不公正的。

高唐的植棉业始于宋,延于元,兴于明,盛于清。

植棉带起了纺织工业的兴起,棉布经营带起了商业的繁荣。不忘本的高唐人,将帮其致富的恩人,塑造成心中的偶像、庙中的神仙。

据传很久以前,高唐县户不足千家,人不及万名。

攀谈之间,了解到姑娘所着衣衫之料,为棉纱所织。单线所织者,轻薄飘逸,为裙为带;合股线所织者,挺括无皱,做裤做褂;双经纬所织者,硬而不板,绣披肩、裁围腰。询其价值乃大大低于丝麻。问其工艺亦远远便于丝麻的抽制。众人羡慕了,跃跃欲试,纷纷提出要姑娘帮助种植棉花,教导纺织。姑娘满口答应了众人的要求。

枣树发芽了,姑娘带领众人在开垦出来的土地上播种----“枣芽发种棉花”,接着是定苗、整枝、立秋打顶----“立了秋把头揪”。从此高唐便开始了种棉之业。棉花收成之后,姑娘教人们弹花纺纱、上机、织布。姑娘成了当地人种棉纺织的老师,人们尊重地称她为“花姑”。

每年花姑的生日,也就是下凡之日,即正月二十八日,人们都拥至花姑家,回顾前一年种棉的得失,商量当年种棉花的事宜。棉花连年丰收,人们不但穿戴上了棉制衣冠、铺盖上了棉絮被褥,还以棉花换来了粗细杂粮,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植棉成了当地人谋生的主要门路。“发家不发家,全凭种棉花”,成了高唐县人人皆认的公理。

高唐人靠种棉织布富了起来,鲁西北的棉业发展起来,鲁西南的人们也便紧跟效仿起来。几十年过去了,花姑的头发白了、背弯了、人老了,她一生未嫁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高唐县的劳动人民。

又一个正月二十八的夜晚来临了,人们照例来到花姑家时,惊异地发现:花姑身着下凡时的服装,无力地仰卧在床铺上,她环顾一下周围的老年姐妹们,然后伸出双手,抖索着握住近旁一位老妇的手,缓慢而清晰地说道:“你们一定要种好棉花,一代一代传下去。

噩耗不翼而飞。附近村庄的人们扶老携幼,倾巷而集于花姑的院内外,长跪于地,抢天呼地恸哭。随后,为花姑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妇女们牢记花姑的嘱托,在儿子结婚时,总是教导儿子如何立业。为让儿子永记娘的话,种好棉花,故在为儿子洞房铺设的被褥中总是要放进一把“娘花”(籽棉)。这一习俗至今尚见。

第二年,人们便在花姑的住宅旁,修起一座花姑庙,中堂塑有花姑神像。每年的正月二十八日,当地棉农齐集于此,焚纸烧香纪念花姑神,同时祈祷花姑神保佑棉花丰收。据传,此日花姑神塑像若带笑意,则预示当年棉花大丰收;如果脸色阴沉,则表示当年棉花要欠收。当地人则以此决定当年种棉花的多少。

岁月流失,庙塌神无,人们还是在每年的正月二十八日或焚香纸、或摆供品,在各自的庭院中望天致祭,并拟天气的阴情为花姑神颜面喜忧的变化。因此,高唐便有了花姑神节,并有了“收花不收花,要看正月二十八”的农谚流传至今。

高唐县除有独建的花姑庙若干座外,还于西城郊八蜡庙中涉农的八座神像一侧塑有花姑神像。自明朝始每年的正月二十八日,在八蜡庙赶庙会。除祭祀花姑神外,还购置生产用具,交流农副产品,是高、恩、夏、武一带的盛会,此庙会一直延续到1949年。

亡羊补牢的故事出自“战国策”。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庄舄:(生卒年待考),亦称越舄;越国人。著名战国时期的楚国大臣。庄舄出身贫寒,仕楚。是古代一个著名的爱国主义者。

庄存与:(1719—1788),江苏武进人,清代官吏、学者、经学家、教育家、常州学派的开创者

1,思想家——庄子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其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老庄”;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姓庄的名人 姓庄的明星

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其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2,楚襄王大臣——庄辛

庄辛,战国时楚襄王大臣,因襄王宠幸嬖臣不理朝政,屡谏不听,庄辛遂避乱到赵国。

后楚国为强秦所破,国都覆没,襄王到城阳(今信阳)避难,派遣使者召庄辛回国,问救国之道,庄辛回答:“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去嬖臣,以天下为重,则楚国有救。

”襄王闻过思改,委以国政,封庄辛为阳陵君。

樊姓的历史传奇人物大盘点

3,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

庄则栋,是中国著名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世纪年代末至年代初中国乒乓外交的具体执行人。年获运动健将称号。年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年月日国际乒联授予他复制的圣·勃莱德杯。

据我所了解最有名的是庄周,即庄子,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做过漆园吏。著书十余万言,往往出以寓言,主张清静无为,在思辨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的诡辩主义。著有《庄子》,唐代改称《南华真经》

庄峤:战国末期,楚庄王后裔庄峤,受命经略巴、黔中以西诸地。因巴郡和黔中郡为秦国所袭夺,塞断归路,只好率其众在滇称王。这支庄姓后裔在秦统一天下之后仍为西南夷的君长。后降汉一,其地被置为益州郡。

楚王的意思如下:

楚王即楚国的君王,在文学作品中多指在阳台梦遇巫山神女的楚怀王或楚襄王。楚王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国君的称呼。

楚国八百年历史悠久,楚国历代国王声名显赫在秦朝覆灭以后也被各个朝代当做爵位封号。秦代以后的历代封王中,以“秦、晋、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因为这四个封号代表的国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

夜郎是我国秦汉时期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国家。

西汉以前,夜郎国名无文献可考。

夜郎之名第一次问世,大约是在战国时期,楚襄王(公元前298年一前262年)派“将军庄跃溯沉水,出且兰(今贵州福泉市),以伐夜郎王”,“且兰既克,夜郎又降”。

夜郎国被中原政权记述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夜郎王兴同胁迫周边22邑反叛汉王朝,被汉使陈立所杀,夜郎也随之被灭,前后约300年。

“夜郎自大”这句成语典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

及夜郎侯亦然。

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 说的是公元前122年,汉武帝为寻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曾遣使者到达今云南的滇国。

期间,滇王问汉使:“汉与我谁大?”后来汉使途经夜郎,夜郎国君也提出同样问题。

因而世人便以此喻指狂妄无知、自负自大的人。

出现“夜郎自大”的原因:

其一,古夜郎地广数千里。

《史记·西南夷列传》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这表明夜郎确实是当年中国西南最大的国家。

大约在战国时代,夜郎已是雄踞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君长国。

“夜郎”的本名应该是“耶朗”(林河《中国巫傩史》),“耶朗”即唱诵,是在祭祀活动中以半朗诵半咏唱的形式,宣读氏族盟誓。

因而“耶朗”是一种口头立法。

凡是参加“耶朗”的氏族都是“耶朗”大团体的成员,相当于今天的欧盟成员国。

“夜郎国”实行的这种“耶朗制”,形成了一个以经济与文化为纽带的庞大社会组织,整个“夜郎国”就是由大大小小的“耶朗”组成。

由于翻译的原因,汉人让“大耶朗”变成了“大夜郎”。

古夜郎文化波及范围甚广,《后汉书·南蛮传》说“永初初年,九真徼外夜蛮夷,举土内属,开境千八百四十里。

”当时的夜郎甚至包括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古夜郎的核心虽在今贵州黔西南一带,但它东至湖广,西及黔滇,北抵川鄂,南达东南亚各国,地广数千里,与西汉初期的版图不相上下,可谓泱泱大国。

故“汉孰与我大?”并非“夜郎自大”。

其二,“夜郎国”国富兵强。

《史记·西南夷列传》有载:“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

夜郎能拥有精兵十余万,可见其国力之强盛。

长年养十余万精兵,给养、武器装备便是一笔巨额开支。

《史记》上还提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

”枸酱是当年蜀地出产的驰名商品,蜀人不顾禁令,偷偷走私到夜郎高价销售。

由此可见夜郎人很有钱,消费水平很高。

有史书说在夜郎“居其官者,皆富其十世。

”这夜郎国对官员实行的是“超级高薪制”,一人做官,居然能保其十代子孙的富裕。

其三,“夜郎国”是外贸大国。

《史记·西南夷列传》有载:“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今印度),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大夏”即古代的波斯帝国,这四川的商品是通过夜郎国转口印度,再由海上商船运抵西亚波斯等国的。

据考古证实,中国古代有两条“丝绸之路”,其中的海上“丝绸之路”便是从夜郎国转运到东南亚、印度等地,再转往地中海沿岸各国。

夜郎国与南越国并无臣属关系,但当年两国间的商品交易却十分频繁。

历史上,夜郎王的一句“汉孰与我大?”让世人贻笑千年。

“夜郎自大”作为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典故,几乎成了贵州人的代名词。

一段时间以来,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都在抢“夜郎”。

夜郎国究竟在哪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s2023081019061150c10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