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规模的运河开凿,是史无前例的。
大运河的开凿贯通,对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隋唐之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
但是,后世很多文人墨客认为隋炀帝杨广开大运河是为一己私欲。
例如,唐代诗人秦韬玉有诗云:"种柳开河为胜游",他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想从洛阳乘龙舟游江都,以满足自己的私欲。
然而,如此大的规模的世纪工程历绝不可能由一个人的意志就能决定,这背后有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运河的开凿自古就有,隋朝不是首创
中国历史上最早集中开凿运河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天然河道的水运己经不能满足军队的后勤运输需求。在当时,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用于军事领域。
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吞并越国后的吴国实力强大,为了与齐、晋逐鹿中原,开挖邗沟来运输士兵和粮草。吴国利用故有的天然河道和湖泊加上人工沟渠,很快建成了一条沟通江淮流域的人工运河。运河开凿成功后的第二年,吴王夫差率领10万大军乘船北上,直达齐国境内,使得齐国大败。
秦朝时期,秦始皇为了出兵岭南,"与越人战",为方便军队粮草运输,便开通灵渠。灵渠的开通,使得秦朝很快统一岭南,并且置三郡于此。这条运河曾经是湘桂之间的重要交通水道,直到近代铁路运输的兴起才逐渐衰落。
隋文帝时期的局部运河开凿
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构想是隋文帝提出的,目的是为解决长安的粮食供应问题及对南陈的用兵。当时的运河修建,只是局部地区。
隋朝取代北周后,建都长安,此时的关中地区被战火摧残了几百年,早已不复当年之盛。
为了满足京师的粮食需求,就需要把富饶的江南地区粮食运输到关中地区。
但因"渭川水力,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即成阻阂"渭水河道疏通困难。
于是,开皇四年隋文帝命宇文恺,"引渭水自大兴城即长安东至汝关三百余里"仅仅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一条长安直通潼关,长三百余里的运河,由于该河道流经广通仓,顾明广通渠。
开皇七年,隋文帝为了消灭割据南方的陈国,在原有运河的基础上进行拓宽和疏通开凿了山阳渎,以方便运输士兵和粮草,从而大败了旧陈,统一了南北。
隋文帝开凿的广通渠和山阳渎
隋炀帝时期,把运河修建推向全国
隋文帝死后,隋炀帝杨广继承皇位,同时也接过了父亲留给他的治世重担。隋炀帝即位之前曾出镇并州和扬州,这使他认识到开辟一条南北交通线对于大一统帝国的重要性。于是,隋炀帝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以洛阳为中心,开通了通济渠、重修邗沟、开凿永济渠并打通江南河,把运河的开凿推向全国。
开凿通济渠,沟通黄河和淮河
通济渠沟通的是黄淮流域,是大运河中最为关键的一段。《隋书》记载:
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
可以看出,通济渠分为三段:西段自洛阳西苑起,引谷、洛水,穿洛阳城南入黄河;中段是黄河故道,自洛口到板渚;东段为通济渠的主干,全长1300多里,自板渚引黄河水入淮。
通济渠建成后,沟通了黄河与淮河两大水系,成为隋炀帝时期南粮北运的交通命脉。
重修邗沟,沟通淮河和长江
隋炀帝在文帝修建的山阳渎基础上,重修邗沟,这是一条沟通淮河与长江的水道。
前面已经提到,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就开凿了连系江淮地区的邗沟,后来由于年久失修,河道淤塞,已经无法通航。
隋文帝在开皇年间开凿山阳渎重新治理已经淤塞了的邗沟。
但是,经文帝治理后的邗沟宽窄不一,江淮入河口的淤塞还是很大。
于是,隋炀帝在大业元年三月
"又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江"
经重修以后的山阳渎,全长约三百余里,水面宽阔,自洛阳入通济渠,经泗州入淮河,顺流而下进入长江,邗沟也就成为沟通江淮南北交通的黄金水道。
开凿永济渠,由黄河直达涿郡(北京)
永济渠的开凿是在华北平原的自然条件和前代开凿的基础上进行的。永济渠开凿于隋炀帝大业四年。《隋书》记载:
"四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引沁水南达于河",通过疏通沁水下游入河河道,使其达到通航的要求,这就说明永济渠的南部起点是沁水入黄河的河口处。
"北通涿郡"向北打通与涿郡(今北京一带)的通道,这说明向北的开凿是利用了天然水道。
永济渠是隋朝调运河北地区(黄河以北)粮食的主要交通要道,也是对北方用兵时,输送士兵和辎重的运输线。
凿通江南河,沟通"三江五湖"
江南河,北起江苏镇江南达浙江杭州 ,是大运河的最南段。江南河的开砸同样也是在自然河道和人工开凿的基础上进行的。
江南地区河网密布,古时就有"三江五湖"之称。《史记》记载:
"三江者,苏州东南三十里名曰三江口,一江西南上七十里至太湖,名曰松江,古笠泽江;一江东南上七十里至白岘湖,名曰上江,亦曰东江:一江东北下三百余里入海,亦曰娄江,于其处曰三江口。"
可见,"三江五湖",是指以松江、东江、娄江为主的河流与太湖为主的湖泊。
在春秋时期的吴国就开始在"三江五湖"地区开凿运河。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进一步修浚"吴古故水道",为后来隋炀帝开凿江南河画出了图纸。
《资治通鉴》记载:
大业六年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欲东巡会稽"
隋炀帝重修江南河,是因为原运河水道浅窄,不能行大船,为了出巡会稽、运兵运粮,故在原有水道的基础上进行取直,加深加宽。
综述,大运河开凿自古有之,隋朝并不是首创。隋炀帝继承文帝的遗志,从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把运河开凿推向全国。
隋炀帝时期开凿的运河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
第一、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古代交通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非常强,而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主要的河流都是由西向东流入大海,这就造成南北走向缺少大河沟通。
虽然水路交通在速度上比不过骡马,但是在运输量和运输成本上优势明显,现在发达的海洋运输业就证明了这一点。
随着旧陈的灭亡,隋王朝统一南北,急需一条能够贯穿南北水道交通的运河,用以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第二、政治稳定的需要
隋统一以前,中国南北方长期处于阻隔的状态,南北对立持续了几百年。
隋朝虽然灭亡了旧陈,但江南故陈遗留下来的那些强大的宗族势力与新兴的隋王朝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在隋灭陈的第二年,就发生了"陈之故境,大抵皆反"的大叛乱。
以至于,隋文帝经两年用兵才平定了这次大叛乱,但南方并未因此而平静。
因此,开凿大运河正是为了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政治统治。
第三、经济发展的需要
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当时关中地区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然而,经过汉魏、南北朝的大动乱时期,使得北方地区经济遭受严重破坏。随着人口向南迁移,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强大的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使得南方的经济很快发展起来。在隋朝建立之前,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新的经济中心。《隋书·地理志》记载:
"毗陵、吴郡、会稽、余杭、东阳⋯⋯数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
炀帝曾驻守扬州,对江南的富庶有很深的了解,他意识到:只有在长江与黄河之间开辟一条新的运输水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安、洛阳的粮食等物资的供应问题,才能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才能实现南北经济的均衡发展。因此,打通中原通向江南的水上航道成为隋王朝的当务之急。
第四、军事战略的需要
隋统一后,地方割据势力同隋朝政府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他们在地方拥有着强大的权利和经济实力,经常发生大规模的暴动。因此,隋王朝必须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加以控制,才能真正维护统一的局面。
除此之外,隋朝的外部敌对势力活动猖獗。
北部和西北部的突厥、吐谷浑,自北魏以来,经常南下侵扰边地;东北方向形式也很严峻,高丽不断派兵南侵。
对于,刚刚统一不久的隋王朝来说,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军事力量控制局势。
而要彻底解决"关河悬远,兵不赴急"这个难题,没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是万万不行的。
因此,开凿大运河是隋王朝实施军事战略目的的需要。
总结: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加起来都不及它的十分之一,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
大运河连接了长江与黄河流域,将北方的政治中心和南方的经济中心连为一体,为南北经济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渠道,至今还在发挥作用。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孕育了唐宋文明,象征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的勇士精神。
历史上任何一项大工程的建造绝非个人的意志能够左右,总有其背后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同样,大运河的开凿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