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周朝礼乐制度的历史影响,周朝的礼乐制度和文献典籍?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

《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周礼》在汉代最初名为《周官》,始见于《史记·封禅书》。《周礼》中记载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诸制,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无所不包,堪称为中国文化史之宝库。

“制礼作乐”这一对中国社会、中国思想文化、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伟大工程,是周公在洛阳完成的。

礼乐制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周武王灭商后,西周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稳定的政治制度,支撑周朝天下的有四大制度:封建制(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

礼乐制朝代商周代表人物周公

建立

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就连如何称呼“死”,不同等级的贵族也不一样:

天子——驾崩

诸侯——薨

卿大夫——卒

士——不禄

平民、奴隶——去世

相传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周公制定的。周公制礼作乐,对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五六百年以后,孔子提到周公制礼作乐的事,还赞赏不绝!

记录周代礼制最为详备的著作是《周礼》,《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载:“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於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此处存在争议,一说此处周官为《周礼》,一说为《尚书·周官》)《后汉书·卷三十四·百官志第二十四》亦载:“昔周公作《周官》,分职著明,法度相持,王室虽微,犹能久存。”

周灭商后,西周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稳定的政治制度,支撑周朝天下的有四大制度: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下面是有周朝的礼乐制度,欢迎参阅。

周朝的礼乐制度

西周的礼乐制度

西周礼,在西周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

《释名》曰:“礼,体也。

言得事之体也。

”《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

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

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

西周乐,在西周,以五声八音为乐,五声为音阶,即宫、商、角、征、羽。八音为器乐之分类,即埙、笙、鼓、管、弦、磬、钟、柷等。

西周的礼乐制度就是等级制度

西周春秋时代所讲究的“礼”,是贵族根据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制阶段的风俗习惯加以发展和改造,用作统治人民和巩固贵族内部关系的一种手段。

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具有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的作用。

当时许多经济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贯串在各种礼的举行中,依靠各种礼的举行来加以确立和维护。

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这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用天子之礼。

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佾”(“佾”是“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按礼,天子祭祖唱《雍》诗来撤除祭品,这时鲁的三家都“以《雍》撤”,孔丘认为这种事不该出于“三家之堂”。

按礼,只有天子可以“旅”(祭祀)于泰山,这时季孙氏“旅于泰山”,孔丘又指责他不懂礼(《论语·八佾篇》)。

卿大夫这样“僭礼”,实质上就是夺取政治权力的一种表现。

礼乐制度主要用来维护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

《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所说“礼之三本”,天地代表神权,先祖代表族权,君师代表君权。

后来统治者以天、地、君、亲、师作为礼拜的主要对象,就是根据这个理论。

西周春秋时代贵族讲究的礼是比较多的,有籍礼、冠礼、大搜礼、乡饮酒礼、乡射礼、朝礼、聘礼、祭礼、婚礼、丧礼等等。

籍礼是用来监督平民在“籍田”上从事无偿的集体劳动,以维护称为“籍”的办法的。

冠礼是授予成年贵族种种特权,以维护贵族的利益和巩固贵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大搜礼具有军事检阅和军事演习性质,起着整编军队、检阅兵力和加强统治的作用。

乡饮酒礼在于维护一乡之内贵族的宗法制度和统治秩序。

乡射礼具有以乡为单位的军事训练和军事学习的性质。

朝礼在于尊重国君的权力和地位。

聘礼在于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和秩序。

祭祀天地和祖先在于维护神权和尊重族权。

婚礼和丧礼在于维护宗法制度和族权。

到了战国时代,由于农田制度的变革,“籍”的方法废除不用,这时籍礼只是统治者用来表示关心农业生产的礼仪。

由于军队成分和战斗方式的改变,原来的大搜礼就失去作用。

由于地方组织的改变,乡饮酒礼和乡射礼的性质也不同了。

这时由于中央集权政体的建立,执政者统治的需要,重视的是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

《荀子》的《礼论篇》着重讲究祭礼和丧礼,对丧礼讲得特别详细,就是为当时的礼乐制度制造理论根据的

中国传统音乐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衍生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而我们的祖先对于音乐的喜爱也是中国音乐文化能够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西周初年礼乐制度的制定,当音乐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其生命力在无形中也得到了加强。

在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不同身份的人制定了不同的音乐形式,这让音乐的体裁得到了规范。而乐官的设立更是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这些专业人士在进行表演的同时也对乐理和乐器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得到了不俗的成果,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西周时期的民间音乐也在蓬勃发展,像《诗经》中的国风等篇目都是乐官在民间采风而来,这说明在当时音乐在政治生活之外也发挥着重要的文娱作用,而官方正乐与民乐之间也有相互影响,正是这种交互发展才让中国传统音乐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一直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说到礼乐制度,我们不免想到礼乐之邦这个词语,但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从周朝开始,礼乐制度已经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国,与政治、文化都密不可分。

礼乐制度,不限于音乐‍

周公在周代建国的初期就制定了礼乐制度,在礼乐制度的创造之初,它明确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能过巩固等级制度,让社会人群能够根据不同的礼乐生活习惯,来区分开;它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吸取商代灭亡的教训,限制个诸侯的权利和地位,同时也反对“淫乐”,讲究“节乐”。

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不但所行的礼仪不一样,所演奏的音乐不相同,例如:两个国家的君王相见时,所凑的音乐按惯例是《大雅》;诸侯设宴款待他国的使臣要用小雅《四杜》、《鹿鸣》等;而天子祭祖的时候也有专门的音乐,叫《雍颂》。

不仅演奏的歌曲有规定,连演奏的乐器和人数都有规定。一般“王宫县”是要有东西南北四面的,到了诸侯的“诸侯轩县”就只能摆三面,而大臣的“大夫判县”,就只能摆两面了,“士特县”,排一面。

因此,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看出,所凑的乐曲和乐队的编制不同,所代表的人的身份也不相同。由礼乐制度来加强人们的等级观念,以此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当然为了顺利地推行礼乐制度,也有相应的礼乐机构,周朝设置了我国第一个礼乐机构,那就是春官。

春官中我们常能听到的就是乐师这个职位,当然除了乐师还是大师和大司乐等官职,一般的乐工就有1400多人,他们主要的职责就是负责音乐教育和表演等事务。这些人都是受过专门的音乐训练的,不比现在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差。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礼乐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其中在《周礼.春官》中,就有记载最高职位大司乐的一些职业要求,大概的意思是说,大司乐掌管着大学的教学之法,需要建立并且能够掌管君王有关的学校政令,聚集一帮有才学的人来学习。主要的教学科目有:小舞、大舞也叫乐舞、乐语、乐德和四种。

这些教学科目是和礼教相结合的,内容基本除了音乐之外还包括了伦理道德,还有小师、笙师、钟师等传授器乐技艺的老师。周代帝王这么重视礼乐制度的发展,也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发展,使音乐这门艺术在当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其实当时音乐的发展有很大束缚性,因为要配合礼教,达到巩固等级观念的作用。到了春秋后期,顺着新思潮和民间音乐的兴起,这种礼乐式的音乐典礼才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在周朝礼乐制度盛行,也和当时贵族比较讲究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在西周时期,礼就比较多有冠礼、乡饮酒礼、朝礼、聘礼、婚礼、丧礼等等。

冠礼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加冠礼,是一种给贵族成年男子种种特权的典礼,它的作用就是为了加强贵族成员之前的关系。朝礼是为了维护帝王的地位和权利的。

聘礼在当时也是为了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平常老百姓结婚基本没有聘礼一说。婚礼和丧礼是在维护族权和宗法制,这些礼制的进行都和音乐密不可分。

礼乐文明的发展,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因素之一,古代的贤人们,通过礼乐制度的发展,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社会体系,以此来维护当时的政局稳定。音乐和礼法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有秩序的政治文化社会制度。

"礼"与"乐"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地演化,基本达到了相通的根本目的,他们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今后的中国音乐的发展也影响很大。

从先秦开始,我们就一代代沿袭着礼乐文明,虽然它根据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内容,但是其宗旨始终没有变化。除了等级分化之外,它所传达的还有和谐的理念,在礼乐中建立文明的社会秩序。

甚至在建立小康社会的现代中国,礼乐制度中的道理也有我们可取之处,礼乐文明中所传达的和谐与秩序的理念,它的内在含义在于人们自我意识的道德约束,有了道德的约束,人们的行为就能规范很多,用礼乐来驯化人的行为方式,同时也可以让社会更有亲和力,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风气。

从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来说,礼乐可以让人性达到平衡和升华,我们日常所说的“礼尚往来”。以“诚”相待等词,都是礼乐在影响着人的内在,可以达到人体和社会统一和谐的目的。

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向世界,海纳百川,礼乐文明的和谐和秩序的理念,也可以推动中国和世界的繁荣发展,有利于世界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和发展。

礼乐制度,对音乐的发展‍

礼乐制度的建立,也明确了音乐的发展。我国的传统音乐的理论基础,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成型,其中很多的音乐的发现都为后世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就拿十二律和旋宫理论来说,在现在很多音乐大学,都有学习和创新。

其中十二律不仅是有它的音乐含义,还不乏政治色彩,它与地支和月份有对应的关系,代表着一年中不同时期的吕正,也是权威的象征。在十二律之后,人们还发明了三分损益法,来完成音律之前的转换,对后来中国乐器的演奏和音乐的编写都有很大的影响。

之后音乐有了进一步发展,在三分损益法在所生五律的基础上,又有人完善了隔八相生法。这种方法记载在了《吕氏春秋》中。除了对乐理的研究之外,在西周时期,乐人们对乐器的分类也十分的严格。由此可以看出由于统治者对礼乐制度的重视,当时的音乐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像是琴瑟这种弦乐器还是在刚刚萌芽的状态,主要还是以原始的击打乐器为主,验证这一猜想的就是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同时也让我们对早期的古代乐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曾侯乙编钟就可以看到钮钟的律制和三分损益律十分接近,这说明当时的音乐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乐器和乐理制作已经紧密的联系着。曾侯乙编钟巨大的规模,也可以看出来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音乐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地位。

很多当时的乐器和唱词流传下来,中国的传统音乐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慢慢出现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传统音乐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地流传到今天,也和我们的祖先们对音乐的喜爱有很大的关系。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可以说是西周时期礼乐制度的制定,早期的祖先们将音乐与政治联系在一起,让音乐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更加顽强的保存下来。

在西周时期,正是因为礼乐制度的等级分封制,规范了音乐的体裁,乐官这些职位的设置的为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保障,这些专业人士不但是在表演,同时也是对乐器和乐理的发展做出归纳总结,为后世音乐能够长盛不衰一直延续到今天提供了坚实基础。

像是我们现在课本中所学到的《诗经》,就是在西周时期,由于官方对音乐的重视,也带动了民间音乐的发展,再由乐官在民间采风而来的作品,这也说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音乐除了有政治作用之外,也有很大的文娱作用。

官方也会吸取民间音乐的特点,又影响着民间音乐,两者之间互相影响,这是这种相互影响使中国传统音乐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一直在创新中发展。

礼乐制度,对现在的影响

音乐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也是所有的文化内容中最具有特色和最活跃的一种现象。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一直说着要提高人们的社会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的社会,这些也都是可以通过礼乐文明来实现的。

用优秀的礼乐作品,来影响社会发展,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把礼乐文明中和谐与秩序的理念在现代社会中表达出来。而礼乐音乐就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表达工具。由此可以看出发展礼乐文化在现在也有重大的意义。

在几千年的中国灿烂文化中,中国常常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其中"礼"与"乐"起到很大的作用,礼乐制度的建立,在早起社会中形成了完整的生活规范和伦理道德。

而这个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构成了一种文化,即礼仪文化,它帮助社会更加稳定,也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更加的有魅力和活力。

礼乐制

《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起源与发展

礼作为阶级分化的象征,自部落时期的贫富差距就已有所形成,这里按下不表。

单谈一下乐。

早在部落时期,中国的古代人民就发明了诸如骨笛等乐器,还创造了音律,为音乐的出现作出了巨大贡献。

山海经中就有夏后启得天乐改九招的神话记载。

到了商朝,乐作为祭祀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贵族之间也开始盛行音乐。

到了周王朝,周公为了巩固统治,集前朝之大成。

从礼巩固阶级分化,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舆论,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的阶级区分。

乐则被升华成了一种待遇,对于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待遇,也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和巩固阶级统治。

礼乐制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正式定型。

关于礼:

礼法早在夏王朝就已有端倪,到了商王朝的神权时代,礼法得到了信仰上的巩固,周公不过是总结前人经验,完善了礼法的体系,使其适用于宗法制。

西周礼,在西周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

西周乐,在西周,以五声八音为乐,五声为音阶,即宫、商、角、徵、羽。八音为器乐之分类,即埙、笙、鼓、管、弦、磬、钟、柷等。

周公深知要巩固政权,除了“武功”之外,还要“文治”,因此就开始“制礼作乐”。所谓制礼作乐,就是通过礼乐的形式,把社会中各等级的权利、义务制度化。

西周遗留下的制度其实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部分制度的影响甚至延续到了今天。可以说西周各项制度对后世的影响,远远超出一般人想象。

西周根本政治制度是分封制,辅以宗法制,二者互为表里;行政区划采取乡遂制度,以藉田制为基础;西周礼制,以礼、乐为核心来明确贵贱等级,使得西周社会秩序井然。

西周礼制的目的,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实际上,西周礼制直到今天依然影响着中国人。上到国家、下到普通民众,在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等等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西周礼制的影响。当然,比起西周时代,礼制对于现代中国人的约束显得更加轻微了。

西周礼制的建立,对于古代中国文明程度的提高,功莫大焉。直到现在,人们都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西周礼制无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来说分封制。

分封制在周人平定天下时,是激发诸侯征战天下的重要手段。

其次来说宗法制。

在商代,宗法制其实已出现苗头,但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还是在西周。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使得西周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更接近于一个完整国家。

宗法制的影响不但是在西周,对后世历朝历代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宗法制,是西周时期,为了维护周王朝的统治以及政权的稳定,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利的一种法度。

在这种制度下,整个受此制度影响的人,尊崇的是共同的先祖,不仅在一个宗族内部以长幼尊卑为区分标准,同时,也是统治者通过政治手腕,维系亲情的一种手段。

可以说,支撑周朝天下的有四大制度:

封建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

封建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也是其统治的核心。

井田制是维持封建的经济制度。

至于宗法、礼乐制,则是维持封建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

周公制礼作乐,规定了吉礼(祭礼)、凶礼(丧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朝觐,互聘)、嘉礼(婚宴,加冠)等,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实行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是中国礼仪的先统。

在经济方面,西周实行的是"井田制"。在西周,全国土地均属周室所有。天子将王畿外的土地分给诸侯作封国,诸侯又分地给卿大夫称采邑,士则从卿大夫取得食田。

西周这几个方面的制度,加速了封建社会的形成,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雏形,对后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周根本政治制度是分封制,辅以宗法制,二者互为表里;行政区划采取乡遂制度,以藉田制为基础;西周礼制,以礼、乐为核心来明确贵贱等级,使得西周社会秩序井然。

分封制在周人平定天下时,是激发诸侯征战天下的重要手段。周公二次东征之时,左手以分封制鼓励诸侯主动征战,右手以藉田制分化殷商遗族,使得周人在短短三年内就迅速平定了武庚为首的叛军,稳固了天下。所以在推出之初,分封制对周王室的统一天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正面作用。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封制却逐渐体现出弊病:各分封对象拥有的权力太大,导致周王室越来越难以管辖那些桀骜不驯的诸侯以及各级卿大夫们。

因而,西周晚期后周王室迅速走向了没落——这不但是因为周王室长期分封、使得自身实控土地越来越小,更是因为各诸侯国独立性增强,对周王室形成了巨大掣肘。

所以,西周的覆灭虽然是各种因素综合导致,但分封制无疑是其中根因之一。

到了后世,因为古人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认识不一,常常会出现某个朝代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现象。但整体上,由于分封制对中央集权的掣肘效应过大,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时期都是郡县制占主导。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但对于诸别子,宗法制也规定了去处:天子之位由嫡长子继承,诸别子则被分封为诸侯;诸侯之位由嫡长子继承,诸别子则被分封采邑成为卿大夫;卿大夫之位也是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儿子则降格成为士人;士人职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儿子从此降为庶人。

王、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与工、商、人臣、妾、隶、圉、阍等等一起,就构成了西周等级森严、贵贱分明的社会人群架构。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使得西周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更接近于一个完整国家。不仅如此,宗法制虽然没能成为硬性法律,却给出了一个权力继承的优先法则。因此,宗法制对保证一个国家政权交接的稳定性也贡献良多。

但宗法制以出生、血缘来决定继承权的合法性,明显存在着极大弊端。

因此,尽管宗法制影响深远,但即便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宗法制也不是一成不变。

究竟是立嫡还是立贤,从春秋或更早时起,就已经出现了变数。

典型事例,晋襄公死后,其嫡子晋灵公尚在襁褓之中;此时,主政的赵盾就主张另立长君,导致晋国遭遇了一次重大内乱。

这次内乱,不但令中军佐狐射姑逃亡狄国,下军主将先蔑和大夫士会也被迫逃亡秦国去了。

晋国这次改立国君,根本上就是因为赵盾想以“立贤”来取代“立嫡”的宗法制,却最终失败了。

这说明,虽然宗法制影响深远,但人们对它还是采取了选择性的保留态度。

接下来说乡遂制度。

乡遂制度是建立在藉田制基础之上的制度,西周初时乡人大多是周人的同族,遂人则多为被周人征服的异族人士。

无论是“乡”还是“遂”,都以藉田制为基础,组成藉田“公社”后共同生活、共同劳作。

但乡人与遂人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乡人拥有政治权力,有从军的义务。

也就是说,乡人是“国人”、“士人”,遂人则是“野人”、“庶人”。

随着历史不断发展,不少被周人征服的殷商遗族获得了周人信任,这些殷商遗族的聚居区也从“遂”升格成为了“乡”。

所以,尽管在《周礼》中记载周王畿内仅有“六乡六遂”,可从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可看出,周王室不但有“西六师”,还有“东八师”、“成周八师”。

所谓的“东八师”、“成周八师”,极大可能就是由殷商遗族构成,也成为周王室征战天下的主力。

可随着西周由盛而衰,乡遂制度也产生了异化。

早在周宣王在位时,改革了藉田制,将王室土地全部私有化给各级权贵经营,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乡遂制度的基础。

乡遂制度下,乡人拥有极大的参政、议政之权,能“询国危”、“询立君”、“询国迁”。

可王室“不藉千亩”、将土地私有化后,乡人的参政议政权利也受到了极大限制。

既然失去了权利,底层士人从军积极性也遭受了极大打击。

周宣王晚年之所以要“太原料民”,正是因为乡人从军意愿大大降低,使得周王室兵力出现了严重短缺,不得已而为之。

进入春秋后,列国为了生存,也对西周遗留下来的各类制度进行了各类改革。

像齐国的管仲改革、晋国的“作爰田”和“作州兵”改革,都不同程度地将土地私有化,改革了藉田制。

藉田制被改革后,士人政治权利普遍受到了限制。

因此,底层士人效忠对象慢慢转向了家主,而不是国君。

因此,这两国的乡遂制度在国家层面已事实上消亡了。

而在那些没有变革过田制的诸侯国,如鲁国、卫国等等,乡遂制度则保存得较为长久。这些国家士人的政治地位,自然也比齐、晋二国更高,甚至能驱逐国君。所以,在《左传》记载中,常常可看到卫国国君被其“国人”赶下台,被迫流亡国外的记载。

但东周之后,藉田制完全消失,乡遂制度也就随之完全消失了,再也没能在历史上出现过。

藉田制是一种原始的农村公社制度。

商周之交时,藉田制生产模式相对于奴隶制生产模式,无疑相当于一次土地革命。

商王国下的奴隶,一旦逃入周国,就可依据藉田制,以在公田上付出“劳役租”为代价,获得一份“私田”。

对商国奴隶而言,这无异于从地狱逃入了天堂!

封神演义中说姜子牙动用法术帮商人平民逃入西岐,虽然是小说演义,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商人底层纷纷投奔周人的史实。

正如周公所说,“分地薄敛,农民归之;水性归下,农民,归利。

”(《逸周书·大聚》)因此,藉田制作为一场土地革命,在商周之交时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和政治意义。

但藉田制因为其公社性质,却存在一重大弊端——生产效率低下。每个“公社社员”都平均地分到一块私田,无论工作再努力,报酬都相差无几,这样的模式无法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后世管仲在对齐国田制进行改革时,就深刻地指出了藉田制的弊端:“地利不可竭,民力不可惮;不告知以时而民不知,不告知以事而民不为。”

正因如此,促使周宣王对藉田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把王室土地完全私有化给权贵阶层,周王室只管收取赋税。但这种改革,动摇了乡遂制度的基础;而乡遂制度又是周人征兵、政治一项基础制度。所以,周宣王“不藉千亩”改革,动摇了周王室统治的政治根基,虽然初期取得了成功,但最终反倒促使西周更快地走向了没落。

进入春秋后,不少诸侯国也看出了藉田制生产效率低下的弊端,参照周宣王的改革陆续进行了改革。但像鲁国这类较为保守的国家,也依然保留着藉田制。

可藉田制最终消失在历史舞台上,是因为生产技术的进步。

春秋以前,藉田制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是因为当时铁器并不普及,单个农户家庭无法独立完成大规模的耕种。

所以,即便是率先对藉田制进行改革的诸侯国如齐国、晋国等等,也无法脱离集体生产的模式。

但到战国时代后,铁器被广泛运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藉田制的集体生产模式迅速被列国抛弃,转向了小农生产模式。

特别是秦国商鞅变法后,土地从此彻底私有化,藉田制也因此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西周礼制的建立,对于古代中国文明程度的提高,功莫大焉。直到现在,人们都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西周礼制无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上这些,就是西周各类制度对当时和后世中国的大致影响。

1、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度,影响到明朝都有,清朝才渐渐淡化

2、礼制

具体点就是在颜色具体规划后,皇族才能穿黄色的衣物和饰物,否则越礼

3、分封制

这个影响到前221年秦朝建立消除,不过汉又出现,导致了郡国并存

--西周政治制度特点:

1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是分配权力的制度,宗法制是分配权利的原则.

2以血缘关系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高度集中.

---分封制的新特点:宗法色彩更加浓厚;分封范围扩大;义务更加明确;逐级分封;等级爵位产生;监国制度出现;制礼作乐.

西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制度有很多,比如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井田制度、两京制度、西六师等军制,这其中有一些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我将选择其中在我看来影响最大的一些制度,简单介绍。

分封制

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大致意思就是周天子将天下的土地分给各个诸侯,这些诸侯对于所分到的土地,以及在土地上所建立的国家享有自主权,只需要向天子称臣进贡,天子打仗的时候派兵支援。

其实分封制并非周朝首创,之前的夏商两朝也采取这一政治制度,只不过西周建立后,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分封制度进行了完善。

对于同姓诸侯进行了大规模分封,以此作为拱卫王室的力量。

后世的很多朝代,都效法西周,对于宗室皇族进行分封。

宗法制

宗法制跟分封制是相辅相成的,主要内容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即正妻所生的嫡长子为第一继承人,在有嫡子的情况下,选立嫡子,而不看年龄齿序,在嫡子中,选择年龄最长的。

这一制度,从制度上确定了继承人的顺序,可以有效的避免王室内乱,经由后世儒家学说的吹捧,自此成为了后世大多数王朝的根本制度。

周公制定的礼乐,包罗万象,涉及方方面面,规定了不同地位的人,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等都有相应的差异与等级划分。

这实际上是为了维护森严的等级制度,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实行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礼乐制使得每个人各司其职,令低等级的人,安于现状,无条件的服从于高等级的人,在经过儒家思想的深化改良后,实在是维护统治的一件法宝,为后世的统治者所喜闻乐见。

井田制

井田制大致的意思就是,领主将土地分成纵横交错的方格,中间是公田,周围是私田,庶民需要种完了公田才能种自己的私田。

其实井田制究竟是否真的严格的推行了,目前还存疑,毕竟这种乌托邦式的制度,需要的先决条件太多了,无论是地理还是气候都能影响到井田制,而最为关键的是人心的自私,使得这种制度,即使推行,也会很快被历史所抛弃。

后世王莽曾经强行恢复,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通过改革等其他发展,国力日益强大,诸侯国势力一大,周王室的势力就小了,各国争先进行争霸兼并,角逐权力,周朝礼乐制度开始衰落

礼乐制度基本上是周朝建立的一种制度,据说是周公制礼作乐,主要的功能是规范和教化。

也就是说这个和行政制度和思想教育制度差不多。

古人所谓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礼和刑是对应的,具有非常强的约束力,从一举一动到穿着打扮,贵族受到礼的全面约束,可以说,从生到死,古人都是在礼的制约下的。

而乐的功能主要是“和人”,也就是有教化的感觉,就是天天听高雅的先王之乐可以培养人良好的情操,乐也是和礼结合的。

比如几个人跳舞,敲几个编钟,几个石磬,不同的等级都是由不同的规定的。

周朝。

礼乐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相传为周公所创建。

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礼乐制度盛行于中国的商周时期,是维系奴隶制等级观念的规范,也是奴隶主阶级借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

就是关于礼仪和配乐的制度,就是不同级别的人拥有不同的礼仪规范,在一起喝酒聊天的时候,配备不同的音乐。

我们看到古代达官贵人在一起喝酒的时候,中间总是有莺歌燕舞,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形式,只是不同级别的人,拥有的人数不同,滥竽充数就说明了人数问题。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

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

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

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备并且忠心耿耿的臣子,曹操曾于《短歌行》中曾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赞扬他的忠诚与认真。

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

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

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

在统治阶级内部所设定的等级具体表现为“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

古代舞队的行列,八人为一行,叫一佾。

按周礼,天子的舞队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士二佾。

这样,阶层不同从而使用舞队人数的不同,是为了给人们灌输君权至上无人能与之相抗衡的等级秩序思想。

周代的音乐领导机构“大司乐”是世界上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机构,它所培养的对象是王和诸侯的长子、公卿大夫的子弟、从民间选拔的优秀青年。主要教授学员们学习六代乐舞与小舞。大司乐教育贵族子弟学习音乐并非是让他们真去正的表演,而是让他们懂得“礼乐”是一种有效的治国方式。

礼乐制度建立起各级贵族的政治与生活准则,贵贱有序,上下和同。礼乐制(西周“礼乐秩序”):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以维护宗法分封制(略讲)

1、礼乐制度礼的地位:西周文化的主构架;

2、礼的作用:维护政治安定,保证社会和谐3、礼的内容:“礼”有尊崇上天和先祖的内容,但更多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乐”辅从于礼;“礼”“乐”的作用:“礼”“乐”的使用有一定的社会范围,是有严格的限制的;四、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1、分封制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大政治措施,加强了王室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联系,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

2、宗法制是与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宗法和政权合二为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

3、礼乐制度是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制定了的一套完整、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生活准则,谁也不得逾越,以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工具。

4、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成熟;

历史上周公是有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曹操都把周公当成是自己的偶像,还为他写下这么一句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周公解梦》还没有得到历史考证。现在称他为周公,多半是因为孔子的原因,孔子还称周公曾多次出现在自己的梦里。

孔子极为推崇周公的思想,名人与名人之间扯上关系那关联的大了,于是后人慢慢说成周公解梦,还把周公当成了做梦和睡觉的代名词。周朝是周公就制作礼乐,而这真是儒家思想推崇的,他建立典章制度,帮助帝王巩固统治,《论语》中曾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这是西汉著名政治家贾谊对周公的评论。周公完善了分封制,他推崇礼乐,使中国成为礼仪之邦。不仅是思想上,政治上周公对周朝做出来贡献,他还协助父亲姬昌,兄长姬发讨纣灭商,率领军事度过黄河在牧野誓师,鼓励战士英勇杀敌。

所以说周公被称为“元圣”,“儒学先驱”一点都不为过,她的贡献值得后人对他这样的尊称,至于现在人开玩笑说“我去和周公聊天了”这样表示要去睡觉的意思,真是亵渎了周公,被冠上这样一层色彩,难怪后人记得周公伟绩的越来越少了,说到儒学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周公而是孔子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s20221013134031a272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