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廉洁文化故事资料,【廉政教育】历史故事:诸葛亮廉俭家国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一生为国,鞠躬尽瘁,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了《诫子书》。

此文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

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语道破了“勤俭是一种美德”这个道理。

诸葛亮生长于汉末乱世,耳闻目睹了东汉王朝的腐朽混乱。

他从隆中出山辅佐刘备,开疆拓域,建立蜀汉政权。

他一生勤于政事,忠于蜀汉,爱护百姓,体恤士卒,廉洁奉公,严于律己。

诸葛亮不仅大力提倡节俭,而且言行一致,以身垂范,长期过着节俭朴实的生活。

诸葛亮的廉洁奉公思想和行动是很突出的。

观其一生,以节俭为美德。

他主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前一句是从修身方面要求自己清静养性,以达到清心寡欲的目的;后一句则是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俭的美德,不奢侈不浪费。

事实上,一个人做到“寡欲”,退则可以安贫乐道,视富贵如浮云;进则可以廉洁奉公,勤政爱民。

诸葛亮在治理蜀汉时期,不仅勤于政事,而且不受、不污,廉洁自律。

他除了对蜀汉政权功绩卓著之外,尚有人格、道德、品质等方面值得称道,其精髓就是勤政廉政,为当时的官员作出了表率。

在他亲身率领下,蜀汉政权的行政作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也为后世所敬仰。

诸葛亮还劝喻人民要丰歉互补,做到“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秋有余粮,以给不足”,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富国安家”的目的。

诸葛亮的勤政廉政思想,其主旨是以“安民”为根本,以勤劳任职、廉洁爱民为要务,以法令为制衡,从而达到民富国强的目的。

核诸典籍,先秦儒、墨、道、法诸家都有主张节俭之言,韩非说:“孙叔敖相楚,栈车牝马,粝饼菜羹,枯鱼之膳,冬羔裘,夏葛衣。

”诸葛亮十分赞赏孙叔敖的节俭作风,特地发布“教令”说:“昔孙叔敖乘车三年,不知牝牡,称其贤也。

”蜀地多山,骏马尤少,时有争马之事发生,故孔明为此而发布教令。

自然,牝马不如牡马雄健,但牡马价昂,非一般人所能乘用。

孙叔敖身居相国高位,“栈车牝马”从不计较,其节俭国用的思想是值得称道的。

诸葛亮以孙叔敖的事迹勉己励人。

孙叔敖“栈车牝马”“其俭逼下”。

意思是说楚相国的节俭之风为下级官员树立了榜样,即使有奢侈之习的人,亦将迫于形势而有所收敛。

诸葛亮同样以身作则,号召部属向孙叔敖学习,养成节俭之风,从而可以减轻人民的负担,节约国家的开支。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建兴六年(228年)十二月,他几度北伐,夙兴夜寐……所啖食不至数升。

这都很好地体现了诸葛亮节俭治国的思想,显示了他节俭生活的好习惯。

诸葛亮克己奉公,治家亦以节俭为宗旨。

诸葛亮青少年时期历经忧患苦难;隆中十年,还亲身参加农业劳动,这就使他具有平民的特质。

后来他高居相位,仍然自称是“东方下士”“一介布衣”“误用于先帝”等。

所以,在他身上是没有什么特权思想的。

他的《与李严书》云:“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

”短短三语,表述了两个问题:一是说明自己受赐虽多,但没有作为私蓄;二是家人生活俭朴,妻子连替换的衣服都没有。

清人张澍读到这则史料后,不禁深有感慨地说:“侯之妾乃无副服,其俭德可师矣。

”孔明之妻黄氏的情况是众所周知的,其才德足以持家,使诸葛亮获得内助之力。

诸葛亮廉洁奉公,为古今所公认。

他说自己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仅用刘备的赏赐购置这一点田产,按他的地位及权力,比之于三国时期的许多达官显宦以搜刮民脂民膏增加私产为能事,实属难能可贵。

刘备入成都后,论功行赏曾赐给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功臣每人金五百斤、银一千斤、钱五千万等,而诸葛亮“不自治生”“以长尺寸”,在此之后的赏赐,累计不下“百亿”之多,他不是封存于官府,就是分赏给有功的部属。

“及卒,如其所言”,直至谢世,他言行如一、廉洁奉公的思想作风,一直为当时及后世所称道。

他给后主上表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诸葛亮从隆中出山至病逝于祁山五丈原军中,忧国恤民,忠勤于刘蜀,居安思危,夙夜操劳27载,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刘蜀事业。

他临终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

这种安葬方式是一个平民、一个布衣人的要求。

他一生克勤克俭,不愿为了私利而消耗蜀汉的物力、财力。

诸葛亮作为蜀汉政权中期的第一高官,他的励精图治,清廉节俭,洁身自好,忠君、爱国、为民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了官府很多大臣,蒋琬在诸葛亮的影响下,谦虚谨慎,律己宽人,大智若愚,以德服人,成为蜀汉重臣。

至钟会伐蜀时,“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

诸葛亮的勤俭思想影响后世。

他去世已经1000多年,而他的智慧、才气、宅心仁厚、勤俭思想等却成为后世的楷模。

中华民族优秀的东西,在他身上都能找到许多事例,他的风范被当作民族精神而一代一代传承。

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西部的诸葛村,是诸葛亮后裔出名的聚居地,村中现有人口5000余人。

元代中期,诸葛亮第27世孙迁居至此,诸葛遗风从此生生不息。

尤其是他留传后世的《诫子书》,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世子孙,营造了和谐、节俭、廉洁的良好风气。

明清两代,诸葛村就出进士、举人、各类贡生59人,正七品以上官员23人。

一代又一代诸葛裔孙秉承先祖遗风,为官者公而明察、廉而生威、节俭自律、不贪不受,为民者笃守品行、勤俭治家、自强不息。

诸葛后裔除了把《诫子书》作为家训世代相传之外,还专门制订了《诸葛氏家规》,对族中子孙为人处世严格规定,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并且订有罚则,便于执行。

如:“当官者,亲君子,远小人;治家者,去奢华,存淡泊”,子孙“须守礼法,循规矩”,以及“交有道之朋,绝无义之友,饮清泉之茶,戒乱性之酒”等警句。

千百年来,诸葛后裔把这些警句家规奉为训诫,人人遵守,时时警示,营造出和谐、节俭、廉洁的良好家风,并世世代代地传承。




文章来源 /网信商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s2022100912100764c3.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