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传统文化绘画作品的感受,画年画的感受怎样写?

“年画”没有“春晚”的热闹,有的是微笑的陪伴,这个陪伴从春节开始,一直陪伴我们一年;“年画”没有“手机”的丰富,有的是简洁的故事,这个故事从过年开始,一直牵手我们的四季。

年画,从历史走来,带着传统的芬芳;在今天绽放,打造现代的魅力。

从年画中,我们回味昨天,我们感悟今天,我们展望明天。

年画里有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中国书画艺术讲求写意不写实,给人以超脱万物,置身于仙山灵水的感觉。

中国的水墨,不需要水彩,只是水和墨,在宣纸上相互融合,就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春之蓝,夏之绿,秋之黄,冬之白……这就是中国书画艺术最简单的魅力所在,更高深的东西,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去体会。

希望本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壁画临摹课程教研心得与体会摘要:中国传统壁画临摹课程是学生学习传统绘画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也是专业基础训练的重要途径。

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相关领域的教师在基底制作、画面效果营造等方面积极尝试现代材料与技法,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发挥空间,保证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在材料语言方面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其之后学习材料技法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画按内容分,主要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

战国时,中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人物画,唐朝时达到了顶峰。著名的人物画家有顾恺之、吴道子等。

山水画是表现山川美景的画种。它产生于秦代,隋唐时成为独立的画种,宋代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著名的山水画家有李思训、王维、唐寅等。

花鸟画画的是自然界中的花卉、鸟兽、鱼虫。南北朝时出现了花鸟画,宋代走向成熟。著名的花鸟画家有擅长画花鸟的朱耷、擅长画竹子的郑燮、擅长画鱼虾的齐白石等。

中国画按画法分,主要有工笔画和写意画。工笔画的特点是按照事物原来的样子,一笔一笔画得非常细致,尤其注重细节的描绘;写意画是一种概括、夸张的画法,要求用简单的笔墨画出事物的神韵,虽然笔墨简单,但意趣生动,表现力特别强。

一幅国画作品,除了图画以外,还有诗文和印章。因此,中国画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它的艺术成就和民族风格早已受到世界人民的赞誉。中国画不仅能美化人们的生活,而且能给人们带来高雅的情趣和艺术享受。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之骄傲,以我国所特有的绢、宣纸、毛笔和墨,绘景抒情形成独特艺术风格,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丰厚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在村料与表现内容上也具有新的发展。

中国画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绘画作品的意境之美和笔墨之美。

追求意境,这和中国诗词的发展息息相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这句诗中让人看到一幅壮丽的画。

同样一幅画也是一首诗,是作者内心的渲泄。

祝允明说过“绘事不难于写形而难于得意,得真意而点出之则万物之理,挽于尺素间矣,不其难哉。

”创意难,意在何处?意在反映万事万物里所包含的某种道理,所以中国绘画特别强调画家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能动精神,倘若画家在其作品中真的把握住客观对象的本质,则绘画的境界即显出很高的审美特征。

《易•系辞》中的说的“立象以尽意”所以对中国画的学习应是“取法乎上,而气韵不可学”在意境方面人人都可以向更高的格调攀登,当然这需要提高作画者各方面的修养。

中国画与西洋画最大不同在于我们用线条来表现,它的每一点每一笔都有表现力。

一代宗师潘天涛所绘的画中,可看到许多线条组合的画面,几乎每一点每一线都可成为一张精彩的画,使人百看不厌。

虚实问题对于中国也比西洋画重要。

中国画的“虚”为留白,西洋画则仍为色彩。

从一定程度上讲,留白比填色更难。

这一切的种种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我们应为此感到骄傲。

中国画不可能自己成就自己,需要学术思想的帮助。

学术思想对书画的艺术本质和风格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儒家思想使书画贴近民众,使国画一直存在着理性精神,国画严格按照礼学观念去构建,把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给予理性秩序的概括,强调主观的由情而发的“心境”;老庄思想使书画表现出一些尽显才智、尽显虚无飘渺的唯美倾向.老庄的审美方式是独特的,强调对自然和自身的体验,强调抒情性,在笔墨的处理上有着极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

虽然儒道两家分别从理性、感性,一正一反,一 出一入的不同侧面入手,但为何能在书法中协调起来,就是因为在笔墨表现“情境”的“意象”性质上是一致的。

儒道思想的特有气质、人生理念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书法的意象境界,超越了感性与理性的对立,使书画成为了一个被直接把握的、直观的、原初经验性的美之现象。

虽有图解之嫌,但儒道思想提升了书法的题旨和内在意蕴,使其扩大了“感觉”的范围和空间,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但是,当今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确切地讲应该是一个非常浮躁,非常喧嚣的世界.一切一起都使人感觉到了急功近利,见利忘义.中国画的领域也是如此,面对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很少有人可以静静地在那里探索什么笔墨的奥妙,也很难去做.都巴不得今天学一天中国画,明天就可以去卖钱,明天就是大师了.

中国画是寂寞之道,讲究凝神定气,波澜不惊.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不是依靠浮躁之气而产生发展的,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中国画讲究的儒家道家佛家三位合一的境界又在哪里?

近代以来,徐悲鸿、林风眠等老一辈中国画家不断吸取西方美术元素中的写实主义、现代主义手法,对中国画进行创新发展,使他们笔下的中国画形成了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的新面貌,并逐渐占据了当今中国画的主导地位。

为适应新的形势,当今的中国画也必须不断创新。

虽然中国画毕竟是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独立绘画品种,它以笔墨来写意,有自己独特的创作与欣赏品格。

但是中西方美术之间可以对话交流、互相借鉴,同样也决不能因此丧失中国画自己的特色与地位。

正如前面说过中国画的许多优秀之处是西画所无法比的。

无论怎样都不应失其民族性,否则这艺术便毫无价值。

不少人常说改革开放的时代,国画也要开放,也要中西结合,对于这观点我认为流于肤浅。

开放是要开放的,结合当然也是必要的。

但这个中西结合该如何个结合法呢?长期以来中国绘画的意境、气韵都是西方人所无法理解的,是中国绘画的经典之处。

中西方的生活环境、文化传统不同,人的思想情感当然不同,所以这个意境是不适于中西结合而讲的。

有些人甚至去极力模仿西方一些大师,勉强的搬到自己画上,凑成所谓的“中西结合”这种结合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所以,我觉得目前为止这个结合可从材料上去考虑在

不变其本质前提下更新。或在原有的勾、皴、擦、点染手法上进一步扩展。中国画从古发展到今在不觉中已形成一种程式化,今天我们应突破这一程式,吸收西方绘画优秀的东西。

“笔墨当随时代”中国画面临的更大一个课题便是内容上的问题。传统的中国绘画有雄伟壮丽的山水景色,同时有崇山峻岭,残山幽峪,喜欢在大自然中修身养性。时代的生活方式、节奏在改变,中国画也须扩大题材范围,去表现新的审美情趣。

中国画——历史留下的丰厚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中国画给我最深印象是写意,意中写实,有再好的速写功底到中国画上也一无施展之处,除非耐下性子画工笔。

以前学过中国画,你无法用毛笔来像油画那样画得真实,但油画里大多是重色彩,中国画给我的感觉大多是清淡和素雅,却完全不失神韵,同样的写生,我用素描或者速写的可能直接就能下笔,但用中国画方式来画,要观察很久才敢下笔,每一笔轻重都很讲究,那时候光学画竹子和牡丹都画得要吐了,结果还是画不出神,只能画出形,近看是竹子,远看是草。

只有形而无神的画不是中国画。

而且要操纵好铅笔、油画笔很简单,想操纵好毛笔不是凭10年功夫就可以了的- -~

敦煌壁画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社会和艺术价值。

敦煌壁画中的人物、服饰、建筑、动物等对像是敦煌学研究、敦煌相关艺术创作及数字化的重要素材。

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集中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制作手法和风格特征,就形式风格而言,它是线描造型、装饰性构图、工笔重彩、以形写神等几个方面有机结合的产物。

通过画脸谱,我对脸谱的寓意有所清楚了,进一步理解了脸谱是“心灵的画面”的意思。我通过对画脸谱的了解和欣赏,逐步走近戏曲,为中国的戏曲艺术而喝彩。

小小脸谱不仅表现出了美感,还可以根据人物性格、身份、年龄、职业等综合作出一个抽象概括。

脸谱的艺术功能,是让观众看人物外表,观其心胸。

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画脸谱随随便便勾画几笔,那是不行的。

由于我对戏曲脸谱的内涵并不十分理解,在画脸谱时我不知从何入手,怎样画才能烘托出人物形象呢?只好借助戏曲中的人物了,简单说先了解人物角色,按角色性格确定脸谱。

不好意思,个人意见,比较浅薄。就谈谈自己国画的一些感悟吧!

我本人是十分喜欢国画里所体现的那种意境。可以这样概括就是:形散神不散。

我尤其喜欢国画身上的这一点。

我认为这是当代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所不能展现出来的, 就说国画的山水画吧!那种山野的意境表象尤为突出,在你欣赏画的同时,自己也置身于画中。

我感觉这种境界是很奇妙的,我想这也是其他艺术形态所不能表现出来的吧!就这么多,还望您别笑话鄙人的才疏学浅。

本人尤爱国画中的山水花,当然还有国画中工笔画也是甚爱之。

中国画是传承悠久的艺术门类,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中华文明的璀璨艺术明珠和民族骄傲代表,也是世界艺术组成的重要门类之一,它代表了中国人内敛、含蓄、儒雅、仁爱的文化调性,通过我们国家的文化复兴,我们的国画将来一定会更加深刻影响世界的艺术发展格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s20220730144018b2b7zu.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