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朕”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字,每个人都可以称自己为“朕”。
但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他觉得自己很牛,便想找一个不同的头衔来区别自己和其他的那些“统治者”,于是他创造了一个新的君王职位:皇帝。
图为《朱元璋》
但到了明朝时期,朱元璋总是不按常理出牌。
在他称帝后,他仍然一口一个咱的称呼自己。
一天,大学士宋濂实在听不下去,便向朱元璋建议:“陛下现在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从现在起,你应该称自己为“朕”而不是“咱”。
宋濂给出建议后,谁知朱元璋发出了他的暴脾气,他说:“咱已经习惯了,你说咱咋办?”这时候可把宋濂给难住了。
于是朱元璋摸了摸鼻子说:“好吧,咱是改不了了。
要不然,你们改改吧。
让中书省传旨,昭告天下,朝廷各部门,全天下的官吏和人民,让他们把洪武皇帝这个“咱”当成“朕”来听。
这个问题不就一下解决了。
另外,所有未来的君王都称“朕”。
只有咱才能这样称呼自己,因为天下只能有一个朱元璋。
”宋濂听了后,也无力反驳,只能照旧去做了。
图为《朱元璋》
朱元璋是一个很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
因为李皋的通奸案,朱元璋也颁布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部反贪法令:只要当地有官员害民,百姓便可头顶一本《大诰》,直接把人绑到南京受罚。
别以为这只走一种形式。
这种霸道的政令比毛主席的语录更有效。
这就引起了明代的奇葩景象:在各地官道上,兴高采烈的百姓,押着丧气的劣绅,手里挥舞着金黄封皮的《大诰》正赶着路呢。
而出身农民的朱元璋一生中最注重农业。
即使是犯罪的官员也可以通过农业和劳动改造来赎罪。
这也成了历史上最早的劳动改造。
在朱元璋称帝的头一年,大明就遭遇旱灾。
这让朱元璋担心死了。
考虑到这是一个国家的土地问题,于是千方百计用尽各种办法,最后还是行不通。
无奈之下,朱元璋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于是便跑到父母的灵位前,祈福。
顺便发誓说:“咱朱元璋愿意和所有的妻妾们一起啃草根半个月。
我们没有别的要求了。
祈求上天怜悯全世界的人民。
给我们下点雨吧。
”
图为《朱元璋》
说来也巧,当朱元璋和自己的妻妾刚把半个月的草根啃完,于是金子般的大雨就下下来了
元朝留给朱元璋的最大遗产是一批来自朝廷的世界级专家。
这一波聪明人早就发现了干旱的原因:树木缺乏。
战争和暴政给长江南北地区的植被造成了严重破坏,当然干旱也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朱元璋颁布了最严的植树法:如果有5亩以上的土地,就要种半亩桑树,否则就要多交一笔绢税。
新种桑枣果树,都有免税优待。
后来,天下的百姓家家户户都种树。
第一年200株,第二年400株,第三年600株。
只要敢不种,便会被充军到云南自生自灭!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明代自然灾害少了很多,生态环境也变好了,无需再求雨。
甚至旅游业也发展起来了。
据史料记载,当时中国果树总数估计为10亿株。
图为《朱元璋》
不得不说,这些确实是朱元璋一辈子做的奇葩而又伟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