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史记人物赏析李广,概括李广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李广勇猛过人,精于骑射,临危不惧,身先士卒、体恤下属、治军简易、宽缓不苛。

但李广做不到知己知彼,治军简易也并不是什么美德,孙子兵法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爱护士兵是对的,但必须令行禁止。军队的纪律是很重要的。

李广难封并非受人排挤,而是他实在是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战功。李广参加的战斗不少(大小七十余战),可是上万人的大战并不多,而且在大战中不是迷路就是战败,再不就是无功而返。参见《史记》。可见李广个人战斗力非凡,却不善统帅军队。

个人以为李广一声中最大的污点是私杀霸陵卫。

“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

广骑曰:‘故李将军。

’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止广宿亭下。

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

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

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史记》)霸陵卫乃是按章办事,李广却狭怨报复,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利用职权杀了霸陵卫。

李广一生皆在边关戍敌,与匈奴七十余战,以骁勇善射、智谋超群著称,匈奴闻其名则远而避之,不敢与其相战,堪称不战而屈人之兵。

李广治兵宽缓不苛,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受边关军民的爱戴,在历代的边疆士兵中都有着崇高的威望,是一位“才气天下无双”的将军。

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描述了号称飞将军李广的坎坷一生,文中洋溢着作者寄予的一种独特的深深同情与感慨。

作者对李广一生在贵戚的排挤压抑中度过深为感愤,对他“引刀自刭”的悲惨结局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司马迁为老将李广的遭遇叫屈,为李广最后不能封侯鸣不平。就像诗中所写“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他为李广的失利找种种借口,也因此受到汉武帝的惩罚,被处以宫行。

主观方面的原因则主要源于李广自身了,其主要有三大弱点,都是很致命的。

首先,自负是李广的第一大弱点.在“李广才气,天下无双”之后还有两句是这么说的“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李广自负其才天下无双,所以行军打仗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势要求,就图便利,随水草丰茂处扎营,尤其对于军务文书更是能省则省。

而当时的另一位名将程不识则行事十分认真、严格,与李广截然不同,因而其军队从未遇到过大的危险。

程不识也说过,“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事实也如此,李广为此打了不少败仗。

还有,李广自恃才气出众,作战勇猛便产生极大的自负心理,行事作风散漫,甚至私下接受梁王的封印,这也犯了严重的过错,给自己带来极坏的影响。

其次,有仇必报,心胸狭隘是其第二大弱点。

李广平时的为人心胸狭隘,毫无大将风度,甚至会为一点小事怨恨别人并伺机报复。

譬如,霸陵尉本是按军令执行,做法并无太过之处。

然而李广却始终记下这一“仇”并寻机报复,甚至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也不忘公报私仇,设计杀害得罪过自己的人,可谓睚眦必报。

这种狭隘的心胸也给别人尤其是当时的汉武帝留下了极不好的印象,试想,无论任何时代,一个心胸如此狭隘的人领导会重用吗,即使用了会放心吗?

第三,“杀降”是李广的第三大弱点。

他在镇守陇西时,有羌人造反。

他使用诈术,诱使羌兵八百多人投降,最后却全部加以坑杀。

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兵”。

用计策劝降敌人,以不损一兵一卒的方式取得战争的胜利,绝对是值得称道的行为。

但是,出尔反尔、坑杀降将的做法,又怎能获得皇上的信任?无论敌友,谁都不敢相信一个言而无信、背信弃义之人,而这一行为也给李广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基于历史的客观原因以及李广自身的这三大致命的弱点,“李广难封”也就并非偶然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李广的悲剧值得后人借鉴!

西汉武将李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卫青不败邀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些唐诗描写的都是西汉的武将号称“飞将军”的李广,那么李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李广的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他们家族世世代代学习射箭,他是一个神射手。汉文帝十四年,他首次随军出击匈奴,就射杀了很多匈奴兵。汉文帝很欣赏他的神箭,说:“可惜呀,你生的不是时候,如果你早出生几十年,在秦末汉高祖那个战争年代,你一定能轻易得到万户侯了。”

但是,终李广一生,从汉文帝到汉武帝四十多年,李广历任七个郡的太守,他与匈奴大大小小打了七十余仗,直到六十多岁率军迷路失期,不愿上军事法庭而自杀。至死都没有得到封侯。而武艺远不及他的堂弟李蔡,他的儿子李敢都因跟随卫青、霍去病与匈奴作战,立了军功而封侯。

李广除了射箭一流,曾经用箭射杀一只猛虎。

而且胆气过人,一次朝廷派来的宦官带着几十个骑兵出去。

遇到三个匈奴神箭手,打了起来,匈奴人把几十个骑兵全部射杀,而受伤的宦官逃回报告。

李广立刻带一百多骑兵追杀这三个匈奴的神箭手。

李广亲自用箭射杀二人,活捉一人。

这时又有几千匈奴骑兵赶到,而李广他们距离军营还有几十里,随时可能会被匈奴兵全歼。

身边的骑手大为恐慌,快马逃走,李广制止他们。

他下令全部解鞍下马,作出疑兵诱敌状。

当敌兵派出一个将军出来试探,李广上马射杀这位敌方将军,然后又下马休息。

最终匈奴人见到这么镇定的李广和他的部队,疑是诱敌的部队而不敢攻击,撤走了。

还有一次,李广率四千骑兵出击匈奴,被四万匈奴骑兵包围。匈奴万箭齐发,汉军阵亡过半,更糟糕的是李广部队的箭快要射完了。士兵们吓得面如土色,而李广神态自若,他身先士卒,等匈奴兵接近了,他亲自射杀了几个匈奴将领,吓得匈奴人也暂缓了攻势。士兵们都佩服李广的勇敢,士气重新提振起来,坚持到援兵赶到,逼退匈奴兵。

李广非常爱士兵,与士兵同甘共苦,饮食与士兵一起。得到的赏赐分给手下的士兵,家里面没有多余的财产。他带兵作战,见到水源,士兵们没有喝够,他不会喝;士兵们没吃饱,他不去吃。李广对待士兵非常宽松仁厚,士兵们都乐意跟随他。

这样看似完美的一个名将,为什么到老终死都不能封侯呢?是不是汉朝的评审制度不公平呢?不是,汉初,汉高祖刘邦定下了“非有功不得侯”。

而汉初皇帝都坚定地贯彻这一原则,象卫青、霍去病这些外戚都是立了军功封的侯,而不是凭裤带关系。

那么李广一辈子都得不到封侯的原因,就是李广从军四十多年,却从来没有立过可以使他封侯的战功。

一个让匈奴人害怕的“飞将军”竟然没有军功,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这是因为:

李广他是神箭手,胆气过人,太能打了。这使他在战场上表现英勇,经常冲进敌群,近距离地跟匈奴人搏杀,杀敌无数。他射敌人非在几十步之内才射,敌人会应弦而倒。但这也使他的军队经常因此受困于敌。他个人杀敌赢了,而自己的队伍也被敌人击败了,输了。因为他手下的士兵不象他一样能打。能打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

李广对士兵宽厚,治军简易,这也造成了他的军队军纪松散,防备不严。

行军无严格队例、阵势,行军打仗缺乏周密的部署和应变计划。

随心所欲,走到哪打到哪,有时甚至没有向导,使自己和部队或迷路,或者陷入敌人包围的困境,把到手的胜利又丢失了。

这种随心所欲的打法,用在个人和小股部队还可以;如果用在大部队,最终的结果是失败。

李广跟匈奴作战几十年,要么是功过参半,要么是凭他个人的英勇杀伤了大量的敌人,而他的部队却也损失惨重甚至有一次全军覆没。只有他一个光棍司令靠装死,夺箭,杀敌逃回来。

终其一生,李广都没有取得什么大的军功。李广只是一个能打仗,甚至是能打硬仗的先锋勇将,是一个神箭手。但是他却不是能够率领大军团独当一面的帅才。

李广,陇西人,西汉大将,出身将门,个人武力值较高,善骑射,李广射虎的典故至今认为人津津乐道。

一生历经多次战斗,平叛乱、抗击匈奴,杀敌勇猛,立下赫赫威名。

但他也只是威名在外,实际战功却要略逊于声名,原因不是他领兵打仗不行,主要是运气不佳、没能立下大的战功所致,终其一生都未得封侯。

大致可以借用三句话来评价他。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镇守边郡期间,他利用他的拿手绝技箭术,轻轻松松就将匈奴的首领射与马下,“匈奴畏广”,不敢进攻他所驻守的地方,从此之后,他这个飞将军的名号,就传遍了整个国家,百姓都非常尊重他。

2、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七国之乱时,李广跟随周亚夫平定叛乱,在这场战斗中崭露头角,从此拉开他一生征战的序幕,但是由于平定七国之乱时,他只是骁骑都尉,不是主角,除了杀敌勇猛,夺取叛军军旗之外,并没有挣得太多军功。

而后抗击匈奴时,他个人声名远扬,跟匈奴大大小小也打过很多仗,但是都没有多少像模像样的大胜仗,其间还被匈奴人俘虏过,不过凭借个人的机智和武力成功脱逃。

六十多岁时,在汉武帝组织的大规模对匈奴作战的漠北之战中,也因为迷失道路,未能及时参战,错过了立功封侯的最后机会,羞愧自杀。

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保家卫国,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

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

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与将士同甘共苦,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怕牺牲。

李广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

1、故乡:李广是其父李尚任成纪令时从陇西郡狄道县带去的,狄道是李广的第一故乡,成纪是他的第二故乡。

2、清官:李广是一位清官,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无余财,深得官兵爱戴。

3、武功:李广身材高大,臂长如猿,善于骑射,因而被匈奴称为“飞将军”。李广射杀敌人时,要求自己箭无虚发,所以不在数十步之内不射,常常是箭一离弦,敌人应声而亡。因此而多次被敌人围追,射猛兽时由于距离太近而几次受伤。

4、言谈:李广不善言辞,与人闲居时亦以射箭来赌酒为乐,一生都以射箭为消遣。

5、待人: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他还爱兵如子,身先士卒。行军中凡遇到缺水断粮时,如得到水和食物,士兵全部喝到水他才喝;士兵全部吃到到食物他才吃,因而士兵甘愿为他出力流血。

5、缺点:李广军中由于缺乏归化汉朝的匈奴向导,缺乏通晓汉匈边境地理和通晓匈奴语言的边疆汉人做向导,导致大军无法在预定时间和地点与各领兵将领之间配合与协调,导致最后因迷路而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在中国西汉时期,有个了不起的将军,名字叫李广。此人骁勇善战、箭法百发百中、而且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深受官兵们爱戴,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如此厉害的将才,一生之中与匈奴打仗70余次,打得匈奴闻风丧胆。人送美名“飞将军”。可偏偏这么厉害的人物,一生之中没有被封侯,最终的结果竟然是自杀!是运气不好还是另有原因,下面探索君为大家讲下飞将军李广的故事,能道出飞将军李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飞将军李广的故事

李广一辈子经历了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在汉文帝时期,汉文帝和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但匈奴仍然多次来犯。到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力达到空前鼎盛时期,于是汉武帝决定还击了。

在公元前129年,也就是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命李广、卫青、公孙贺、公孙敖。兵分四路,每路带万人兵马主动进攻匈奴。卫青、公孙贺、公孙敖这三个人,卫青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公孙贺是汉武帝的大姐夫、公孙敖是汉武帝的发小,这三个全是裙带关系,名声远不及李广。

可就是因为李广名气太大了,匈奴们都知道他。所以当汉武帝分四路,每路带万人兵马攻打匈奴的时候,匈奴首领下令不打其它人,集中四五万兵力只打李广,全力打了李广,剩下的就好打了。所以当李广与匈奴正面攻打时,其它三路基本上没遇到匈奴主力。

卫青感觉不对劲,所以直接奔匈奴老巢,到匈奴老巢也没几个人,就把匈奴的老巢给端了,所以卫青立了大功。而李广因为人数差距悬殊全军覆没了。当时的匈奴想扬刀立威,所以活捉了李广。李广在被活捉的路上装死,看到旁边匈奴少年的马是匹宝马,趁大伙不注意,夺得少年弓箭,骑上宝马驰骋而去。

匈奴出兵追杀李广,但李广箭术高超,一边跑一边射杀追兵,到最后匈奴不敢去追击了。匈奴感叹此人太厉害了,捉到手都能跑了,而且到最后还不敢追了。匈奴出于对李广的畏惧和敬重,后来称李广为”飞将军“,所以大家提到飞将军,就会就想到了飞将军李广。

李广是怎么死的

李广攻打匈奴以少击多、最少全军覆没,按照汉律应该斩首。汉武帝并没有斩首他,而是让他交纳赎金、贬为庶民。经过这一次败仗,汉武帝九年之间没有打仗,而李广在九年间又参加军队。一直到公元前120年,张骞通使西域回来。张骞把西域这些国家的军事防御、国家之间的关系了解清楚之后,决定先打河北一带的匈奴。

当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五万骑兵攻打,李广便找汉武帝说”我这一生征战无数,但还没被封侯呢,让我作前锋立功封侯吧“。最后汉武帝实在没办法了,同意60岁的李广攻打匈奴。当李广前脚刚走,汉武帝便把卫青传来。对卫青说”李广打仗可以,但相士说李广运气太背,他打前锋肯定没好事,你让他打侧应吧“

在打仗时卫青将李广侧应。

侧应意味着不能和匈奴正面交锋,所以立不了战功,更封不了侯。

所以李广根本没听卫青的命令,自己带着兵侧应出去先走了,争取和主力部队开仗立战功。

所以一着急,李广忘记带向导了,结果这出去之后迷路了。

而卫青与匈奴主力交锋之后,把匈奴给击溃了,匈奴首领带人往李广的侧应方向去了。

如果李广听卫青的话就能碰到匈奴剩余主力了,可偏偏李广迷路了。

匈奴首领跑了之后,卫青班师回营,在回来的路上碰到了迷路的李广。当卫青把情况告诉李广时,李广气不打一处来,并说自己运气太背,如果堵在侧应都能立大功了。气极败坏的李广拨出宝剑自杀了,一代飞将军李广以这种方式绝于人世。

李广是个什么样的人

现在我们理智、冷静的分析下李广,他最后没有立战功、没有封侯、自刎而死,是不是运气差的原因呢?

汉景帝对李广的评价:“太可惜了,李广没有遇到好的时候,如果赶上汉高祖的时候,别说封侯了,万户侯都可以。”到汉武帝时期说李广运气背到了一定程序,命中七尺、难得一丈。但全部是因为运气不好吗?

第一点:心里暗示使自己方寸大乱。后期的李广自己都认为自己运气不好,这样强烈的心里暗示,往往会让自己遇事方寸大乱。所以这样心里暗票对他后来打仗百害而无一利。

第二点:李广心眼小,对他判断局势会有影响。案例:当年李广第一战被活抓了,后来跑回来,花点钱买命被削职为民了。有一回他喝了点酒,经过霸陵。可是当时城池已经被戒严了,所以没有准许他出城,李广觉得自己受了奇耻大辱,把这件事记在心里了。

公元120年李广被汉武帝启用,向北打匈奴的时候,李广提个要求,要求霸陵的一把手跟我一起出征。汉武帝不知其中缘由,就同意了李广的要求,果然霸陵一把手到军中报道之后,李广找了个理由他把给杀了。这么点小小的摩擦他都记仇,李广的心眼可想而知。

汉武帝对李广的评价李广为人高傲,心胸狭隘,很难于人相处,所以李广遇到事,很少有人愿意真心帮他,虽然武艺高强、统兵有方,但是缺乏大局观.所以这也是李广运气背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句话叫“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里面就提到了李广。

在司马迁看来,李广能力出众却一生难以封侯,可谓怀才不遇,李广的夜游射石也广为流传,晚年李广又因带错路不愿受辱自尽。

那么,李广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不可否认,李广是一个好的将军,但是,我们同样不可否认,李广能力也是有限的。

李广一生有好几次因迷路战败,都这么多年了,还不认得路,这还真是说不过去。汉武帝又不傻,他要的是能击溃匈奴的帅才,不是一个出众却不算顶尖的将军,这样的将军。在崇尚武力,渴望建功立业的西汉王朝,并不算少。

所以,平心而论,李广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将军,也为打败匈奴做出了贡献,但,他也确实没有封侯的能力。

但无论如何,他也是一代传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信仰之一,多少人凭着李广难封激励自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q202403280936157738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