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典故,一部中国史半部河南史?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这句话说的还是没有错的,河南作为中国的农业大国,又在几千年以前开始便占据了中国历史的很大一部分,它见证了无数朝代的兴衰,也承载了无数历史文化,所以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这句话并不是夸大,这句话既然出现了,那就说明这句话是有根据的,并不是空穴来风,我们对河南的关注太少了,如果说关注度够多的话,我们一定会明白这句话的意义。

此话并没有错!他源自于前省委书记所著的一部书。但书一问世,却引来了争议,焦点就是地域。河南做为一个省,指向性很强,故招来周边一些省份的质疑。若换做另一说法:一部中原史,半部中国史,恐怕就不存在问题。

爱国家、爱民族、爱家乡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但不知从何时起,在部分人心中却出现了偏激。争名人故里,争所在区域的历史定位。本来十指连心的亲兄弟,非要分出个长短粗细。

华夏文明是多源起源。重在两河流域,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函盖当今河南及周边省份),著名的《诗经》所描写先民的渔猎生活场境就发生在这里。先秦至以后,人们的活动也多在这一地区一一黄河流域。

禹铸九鼎,把天下分为九州。豫州是居中的其中之一。这个地区,战国七雄有其三,东周、东汉、魏晋南北朝、唐之神都、梁唐汉周、北宋都建都这里。(现中国八大古都占其四),历史的厚重,撑起中国半部史,不应遭到怀疑。

问鼎中原是诸侯对最高权力觊觎的代名词,逐鹿中原则是群雄夺取天下的必争之地。所以,得中原者得天下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

中国历史上己经历过五次人口大迁徙。现居住在全国及世界的上亿人都是当年从这里走出去的中原人。(亦可称古河南人的后裔),而明初战乱后,当时河南人口仅剩两百万。故后来从山西洪桐大槐树迁移来一百多万移民。现已融为一体,想信目前无人再去细分。

中原史(河南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客观事实。没有必要人为的为历史为地域争论不休纠缠下去!毕竟大家都是炎黄子孙,有着相同的血脉相连和文化传承!

若你对我国历史非常感兴趣话,那肯定曾听人说过"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简称"豫")目前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省份,这一点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也都承认这一事实。但是若将一部"豫"史跟半部中国史画上等号,估计就会有人感到无法理解了。

毕竟在他们看来,中国是一个国家,而"豫"只不过属于中国的一个省份罢了。它就算再怎么重要,其发展史也不应该能跟半个中国史相提并论。那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建议大家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以下内容。

1、"豫"是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朝代都城的所在地。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的朝代。而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都城存在。能成为一个朝代的都城的地方,向来各方面的条件都非常优越。"豫"现在虽然只是我国的一个省份,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它可一直都是很多朝代都城的所在地。

比如,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隋、唐等朝代,就都曾在该省境内设立都城。尤其是"豫"的洛阳,甚至可以说是十三朝古都。既然是都城,那它自然曾多次以我国的政治中心身份出现。由此可见,"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说法并不为过。

二、"豫"算得上是华夏文化的起源。

提及中国史,那自然不可能只包括政治方面的内容,还得包括文化方面的内容。

因为"豫"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诸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贾湖遗址、二里头遗址和殷墟遗址等,所以算起来的话,它明显够资格被称为是华夏文化的起源。

毕竟放眼整个中国,很少能够找到在这一方面可以超越"豫"的地方。

若在这种情况下,它的历史都不够格与半个中国史画上等号的话,那估计中国就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做到这一点了。

三、"豫"出现过很多历史名人。

说完政治和文化,那自然也得来说说人物。要知道,"豫"可曾出现过很多的历史名人。例如,大家较为熟悉的有黄帝、老子、杜甫、庄子、白居易和岳飞等,不是很熟悉的名人还有申不害等,而且这些历史人物身上都发生过非常令人吃惊的事情。

他们曾经为他们所在的朝代做出过较为突出的贡献,或者干出过足以名垂千古的事情。以我们熟知的岳飞为例,他原本是宋朝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曾为抗击南下入侵宋朝的金兵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只可惜他后来为奸佞所害,以惨死的结局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句号。

4、"豫"发生过很多历史事件。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之外,能够说明一部"豫"史就等于半部中国史的证据,还包括"豫"曾经发生过很多著名的历史事件,例如白虎观会议、董卓之乱、神龙政变、洛阳兵变、官渡之战、靖康耻等,它们多起到了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作用。

比如说董卓之乱,在没有发生这个历史事件之前,汉朝的天下虽然也已经岌岌可危,但起码发展的主方向还未出现明显改变。

可自从发生了这个历史事件以后,汉朝在历史上就只剩下个名声了,中国历史逐渐进入到了三国时期。

再比如说神龙政变,在没有发生这个历史事件之前,唐朝的江山一直被武则天牢牢地握在手中。但是发生了这个事件后,武则天在大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武周政权便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江山又重新回到了李氏一族的手中。

此事件也发生在"豫",由此可见,"豫"这个地方确实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变得非常受统治阶层重视了。不然的话,这么多的有名的历史事件不可能全都发生在它的地界范围内吧?

了解了这么多内容后,若你还是无法认可"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说法,那我们可以告诉你一件事,那就是"豫"在历史上还有个名字,叫做"中原"。

而"中原"的意思,是天下至中的原野,它足可表明"豫"这个地方在地理位置方面也占有非常大的优势。

也正是因为有这个优势存在,才让它在古代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而为了争夺它,历史上也才会出现那么多的横纵纷争,中国的历史也才会变得那么丰富精彩。

甚至可以说,在古代的时候,中国再小也无碍,只要有中原这个地界存在,那就还是中国。既如此,难道还不能说明"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说法是非常合理的吗?

1、“半部中华史”的前一句是:“一部河南史”。

2、解释如下:

河南(简称"豫")目前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省份。

2、"豫"算得上是华夏文化的起源。

"豫"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诸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贾湖遗址、二里头遗址和殷墟遗址等,所以算起来的话,它明显够资格被称为是华夏文化的起源。

3、"豫"出现过很多历史名人。

大家较为熟悉的有黄帝、老子、杜甫、庄子、白居易和岳飞等,

例如白虎观会议、董卓之乱、神龙政变、洛阳兵变、官渡之战、靖康耻等,它们多起到了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作用。

在古代的时候,中国再小也无碍,只要有中原这个地界存在,那就还是中国。既如此,难道还不能说明"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说法是非常合理的吗?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是2009年11月1日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徐光春。

河南,是中华文明开始的地方,最晚在5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和繁衍,中国的文字源在甲骨,出土于殷墟,位于现河南安阳。

全国八大古都,河南占一半: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气息,与浓浓的华夏风情。

这些光彩照人的青铜器曾经照亮了上古时代,其大胆的构思、敦厚的质地、狞厉的纹饰,直到今天仍然焕发着古拙苍劲的气韵,令人过目难忘。

钟鸣鼎食,煌煌穆穆,都聚于河南这一方天地。

河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之一,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留下了诸多典故。

如被誉为“中原明珠”的洛阳,曾是汉代东都,千年古都。

历史上多位著名文化人物在此留下足迹,如白居易、杜甫、欧阳修等。

郑州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古都之一,有“中原之脊”之称。

据《史记》记载,商朝时期就在此建立国都,是中原地区最早的国都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嵩山少林寺、颍川墓群等历史文化名胜,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典故。

河南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典故。以下是一些河南的历史典故:

逐鹿中原:源自河南省的古地名,指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因古代中国的战争多发生在中原地区,逐鹿中原成为一个常用的典故,比喻争夺天下或争夺领导地位。

叶公好龙:出自《史记》,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的故事。他自称“叶公”,对龙非常热爱,但当龙真的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却吓得魂飞魄散。现在这个典故用来形容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人。

洛阳纸贵:源自《晋书·左思传》,形容优秀的文章或作品非常珍贵、稀有,需求量大,导致价格昂贵。这个典故与洛阳纸业有关,左思在洛阳写出了《三都赋》,由于其文笔精彩,人们竞相传抄,导致纸价大涨。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一位名为愚公的老人决定移开阻挡通路的两座大山。他的决定感动了上帝,最终山被移走了。这个故事现在用来比喻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

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讲述的是杞国一个人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而不用行动去解决问题。这个故事现在用来比喻不必要的忧虑和担心。

杯酒释兵权:出自北宋时期,皇帝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过一次酒宴解除了大将们的军权。这个典故与中国的历史和政治有关,形容通过和平方式解除敌对势力的武装。

以上是一些河南的历史典故,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思想,也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引用和运用,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南这片土地上,曾上演过一幕幕历史活剧,诸如武王伐纣、周公营洛、春秋诸侯争霸、战国群雄逐鹿、刘邦项羽对峙、光武刘秀兴汉、曹魏中原称雄、隋末瓦岗暴动、赵匡胤陈桥兵变、岳飞抗金鏖兵、李自成中原血战、京汉“二七”风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等。

历史上重要的军事战争,无不在中原大地上留下过深深的痕迹,所以说河南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综上所述,便有了一个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说法,在当今社会,沿海城市的崛起似乎渐渐地掩盖住了河南的历史光辉,但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华夏文明发祥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q20240207111012d257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