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末期的欧洲火药桶:德意志
欧洲历史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古希腊罗马文明发展和繁荣的古典时期,充斥着无知和迷信的中世纪,以及中世纪之后的近现代时期。
中世纪结束的标志一般被公认为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但一个时代的落幕往往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关系,因此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始于德意志地区的宗教改革运动同样被视作中世纪结束的标志。
15世纪的西方世界,不论是法国,英国还是俄国,都随着民族主义的觉醒和中央权力的集中实现了国家的强大。唯独德国,自1254年霍亨斯陶芬王朝衰落,皇位空置之后,就一直处于“名义上的统一,实质上的分裂”的状态下。
因此随着罗马天主教会的行为越来越“越界”,英法可以凭借强大的王权和日益本土化的教权来抵制罗马天主教会的侵犯,保障贵族和人民的利益,但四分五裂的德国不行。
由于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宗教关系,使得不论是德意志地区的世俗诸侯还是教会诸侯,都更乐意通过与罗马天主教会进行“合作”来分享既得利益,而非从民族和国家的角度出发,抵制罗马天主教会对德意志地区的侵犯。
这种侵犯说得直白一点其实就是教会税收和赎罪券的售卖,而德意志诸侯在这个过程中或主动或被动地扮演了帮助罗马天主教会掠夺德意志人民财富的帮凶角色。
自1273年哈布斯堡的鲁道夫一世重新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后,德国皇帝始终未能恢复大空位时期之前的那种权势。在之后时而与教皇对抗,时而与教皇合作的过程中,德国皇帝在实际上变成了“空有皇帝称号的诸侯”。
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凝聚整个帝国,德国就这样变成了罗马教皇的“乳牛”。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开始在德意志地区酝酿。
富二代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是一个地道的萨克森人,不过他原本并不是贵族,而是工农子弟,他的爷爷是农民,父亲一开始是农民,后来去做了旷工。原本马丁·路德的命运也应该与麦穗和矿渣打一辈子交道。
可路德的父亲有一天突然开了窍,在萨克森的哈尔茨山矿业基地闯出了一番名堂。等到1509年的时候,路德的父亲已经成了一个拥有八个矿井和三个熔炉的大企业主。
父亲的“开窍”被小路德看在眼里,并且他亲眼目睹了家族财富的迅猛增长。为了不在长大之后“悲惨地”继承家业,小路德被迫努力学习,最后在1505年成为了萨克森埃尔福特大学的法律硕士。
可1505年的时候,路德父亲的财富还远远没有达到顶峰,为了追求“更有价值的人生”,而不是回家继承家业后与铜臭打一辈子交道,路德选择成为一名修道士,将“散布主的福音”作为一生的事业。
到1507年的时候,高学历有背景的路德就成为了一名神甫,到萨克森的维滕贝格大学讲学。作为一个有着接触底层经验的富二代,路德在讲学的时候总能提出令人耳目一新又让人信服的理念,所以很快就变得小有名气。
1511年,路德成为了维滕贝格大学的永久性讲师,也是在这一年,他满怀虔诚地前往罗马进行访问。结果在见识了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之后,迎来的梦想的幻灭。
在路德返回萨克森之后,他曾大骂罗马天主教会:“如果有地狱的话,罗马便是地狱!”
但路德没有消沉太久,很快他就想通了。既然罗马天主教会已经腐朽了,那不妨让自己这个虔诚的教徒来重新解释神的旨意吧!
于是路德迷上了古文圣经,并开始构筑自己的理论体系。到1515年他成为主管图林根和迈森的十一座修道院的副主教时,路德已经初步形成了他的宗教改革思想。
在基督教的古文圣经保罗的使徒书中有这么一句短句:“义人必因信得生。”路德在看到这句话之后立即就确定这就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这句短句中所衍生出来的“因信称义”,也就成为了后来路德宗的理论基石。
因丑闻而爆发的首次冲突
路德和罗马天主教会的首次正面冲突发生于1517年10月31日。这一年教皇在德意志地区开征新一轮的赎罪券。
非常有趣的是,萨克森所在的中德地区的赎罪券售卖权是教皇以1万杜卡登(意大利金币)的价格卖给马格德堡兼美因茨大主教阿尔布雷希特的。
这位阿尔布雷希特之所以能成为大主教又是因为他曾向另一个财阀家族福格尔家族借贷,然后对教会进行贿赂才成功的。
所以阿尔布雷希特大主教欠福格尔家族很大一笔钱,因此他和教皇约定,赎罪券销售的一半利润归教皇,另一半则在教皇的支持下作为债金还给福格尔家族。而之所以要教皇经手,就是阿尔布雷希特为了向福格尔家族体现他的重要性。
德皇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又向阿尔布雷希特讨要3000古尔登(德意志金币)作为“授权费”。
到这儿,这场在中德的赎罪券销售就成为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牵扯了罗马教会,德意志教会,德意志诸侯和德意志皇帝的巨大丑闻。
作为一名新时代好神甫,路德自然见不得这样的丑闻。于是他便往维滕贝格城堡教堂的大门上贴出了这次赎罪券销售的真相,同时也贴出了自己对于宗教改革的主张,即《论赎罪券的效能》,也就是后来的“九十五条论纲”。
路德原本确实是希望借着这个机会推行自己的思想的,但他没有想到“九十五条纲论”造成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短短两周,九十五条纲论就传遍了德意志,又过了半个月,就传遍了整个基督教世界。马丁·路德的大名也变得人尽皆知。一时间,罗马天主教会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而被天主教会欺压已久的民众和一部分希望打破罗马教会控制的诸侯们将他视为“德意志民族的第一位代表”。
就这样,马丁·路德因为一篇“十万+”,一夜之间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在因为拥趸的疯狂增加而短暂地错愕之后,路德迅速调整好了心态,担当起了一名领导者的角色,成为了第一名用于扒去教会光鲜外衣的德意志英雄。
罗马天主教会希望用威逼和利诱双管齐下的方式来迫使路德屈服,但是换来的却是路德更大声更具影响力的抨击。
到了1520年,理论体系已经完全成熟的路德发表了他的宗教改革纲领性文件《论罗马教皇权》。在这份文件中,他不但指出罗马是万恶之源,更是直言“要团结起来,把罗马来的恶棍逐出国境!”
《论罗马教皇权》同时也标志着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路德宗,正式与罗马天主教会决裂,再加上之后不久便发表的《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可以说是代表德意志公开与罗马教廷宣战。
路德为什么有此底气?因为当时他已经获得了几乎除了德国皇帝之外所有的德国人的支持。用教皇使节在沃尔姆斯见到被德皇查理五世召唤时所说的话来描述就是:“十分之九的德意志人欢呼路德,剩下十分之一的少数高呼罗马教廷该死!”
之所以路德被德皇所反对,还是因为查理五世其实算是西班牙世系的皇帝,出于维护西班牙的利益,查理五世倾向于推行意大利政策,所以一直坚定地站在教皇一边。
但即便如此,当教皇对路德签署“破门律”之后近半年,德皇才敢挑一个合适的时机在帝国议会上公布这条命令。足见路德当时的声望之高,即便是帝国皇帝也要有所顾忌。
风向转变与路德宗的分裂
1521年的沃尔姆斯会议之后,完成了自辨的路德声望继续高涨,被教皇逼得必须站队的德皇只好公开发表敕令,“不允许任何人收留路德,帮助路德,站在路德一边”。
但萨克森选候几乎立刻就打了德皇的脸,路德在德皇和教皇气急败坏的注视下,被萨克森选候明目张胆地庇护在了瓦特堡。
在之后直到1534年,路德都在编撰和研究基督教圣经。由于德国长期处于实质上的分裂状态下,圣经在德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版本,甚至存在巨大的文字差异。路德对这些圣经进行了统一的翻译,接着这些有着统一文字的典籍又因他的名气流传至德意志各地,进而影响各地的德国人使用统一版本的“德语”和“德文”。
可以说,除了利用宗教改革对德国人民做出贡献以外,路德间接还帮助德国人民统一了语言和文字。
路德是纯粹的,但他的支持者们不是。路德宗在1522年,也就是路德开始沉下心研究典籍之后,就迅速分裂成了三个分支。
第一支是保守派,他们包括皇帝和围绕在皇帝身边的封建主,他们希望借助宗教改革的力量削弱教会对德意志的影响,但同时又希望最大限度地维持原有的封建关系,用封建主的力量填补教会势力退却之后的权力空隙。
第二支是贵族改革派,包括了温和市民和大部分的进步贵族或封建主。他们希望取消教会权力和对罗马的依附地位,保障自身利益,瓜分天主教会产业,并提升城市或者封建领地的独立性。
第三支是平民改革派,当然也可以称之为激进派。毕竟是受到压迫和剥削最严重的阶层,所以他们的诉求是借助宗教改革,发动一场砸烂现有制度的革命,希望消除剥削。可激进派由于成员绝大部分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事业和格局有限,最终导致了闹得最欢的是他们,做事最少的也是他们的尴尬结果。
而路德本人在路德宗分裂之后,毫不犹豫地倒向了贵族改革派,毕竟保守派有刚刚“叛变”过来的皇帝,同时他们的利益诉求也完全和路德相悖。而作为富二代的路德也自然不会和平民改革派们的“下等人”为伍。
之后路德宗改革就转变了风向,从一开始轰轰烈烈的正面激烈对抗,变成了到1521年之后的和平发展和消极抵抗。
不过无论如何,马丁·路德掀起的宗教改革最终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德意志的民族观念,同时对德意志的发展产生了正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