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夏小正是夏历吗?夏朝实行了什么历法?

反映夏朝历法的《夏小正》,编成于战国时期,经后人整理补充,收在西汉的《大戴礼记》中。

在先秦的古籍中,往往提到“夏时”。

所谓“夏时”,指的就是夏朝的历法,具体的应该就是《夏小正》一类的文献遗存。

《夏小正》按月记录了时令物候,对农业生产的安排有密切关系。

后代的历法,从形式到内容,都承袭《夏小正》而加以发展。

如《吕氏春秋》中的十二月纪,即收在《礼记》中的《月令》,就是承袭《夏小正》的。

汉朝崔的《四民月令》,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袭了《夏小正》。

历代的历法都和《夏小正》有承袭关系。

“夏历”是根据尧舜时代“观象授时”的原则,在观察天象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根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的规律,确定一年12个月,以斗柄指向寅的正月为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

以建寅之月为岁首。

夏朝已开始使用干支记日,夏代最后几个国王如孔甲、履癸等便是以天干命名的。

夏朝历经五百年,历法为《夏小正》。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夏小正》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传统农事历书,原为《大戴礼记》中的第47篇。相传夏禹曾“颁夏时于邦国”。

观点错误,《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传统农事历法书,也是我国现在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

古籍中也有相关《夏小正》记载。《礼记·礼运》篇:“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在《史记·夏本纪》中说:“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

作者现无从考证,《夏小正》的成书时期大致为春秋战国,也有人认为是商周甚至是夏朝的历书。

《夏小正》全文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共四百多字。

主要内容是按一年十二个月,分别记载每月的气候、星象和重大政事,也特别记录生产方面的大事。

书中反映当时的农业生产的内容包括谷物、纤维植物、染料、园艺作物的种植,蚕桑,畜牧和采集、渔猎;蚕桑和养马颇受重视;马的阉割,染料的蓝和园艺作物的芸、桃、杏等的栽培,均为首次见于记载。

“夏小正”的夏历是我国传统的纪年历法,又有太阴历、农历之称。采用以建寅月开始,即寅正(后来叫做夏正),其大致是采用整数366天为一岁,用减差法和正闰余,来调整时差。以朔日为每月的初一,又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

最早制定历法的朝代是夏朝。夏历是我国最早的历法,也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又称之为阴历,属于阴阳历,平均历月相当于一个朔望月,这点和阴历原则相同,因此有着阴历的成分;另一方面设置了闰月来使平均理念为一个回归年,因而又有着阳历的成分。

在夏朝时,已经可以依据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是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也就是现存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更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历法著作。

农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就是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又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以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经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和回归年相适应。

而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所制定的历法,不同于农历。农历是以夏历作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因此我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不应该叫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社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天文学的发生和发展。农牧业生产的发展,需要掌握“年”这个周期,因为春季播种、夏季耕耘、秋季收获、冬季贮藏,农事活动,都要和季节变化紧密配合,而季节变化的周期就是一年。

在我国一部很古老的书《夏小正》里,有根据观察天象、草木、鸟兽等自然现象定季节、月份的记载。例如什么时候田鼠出洞?什么时候杨柳萌芽?什么时候冰雪消融?从物候的变化来看一年的季节变化,并且把这些现象和串事活动相对应,用以指导农牧业生产。《夏小正》相传是夏代的历法,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历书了。

物候的变化与自然环境的变迁一次又一次重复地印入人们的脑海,天象的循环变化同样留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它们之间的相依关系无疑将被人们所逐渐了解,观察日月星辰的运动变化来预告一年中不同季节的到来成了很自然的事。

如果你的屋子大门朝南,那末每天中午你去观察太阳的影子。

到夏至这一天,太阳只能照到门槛上。

这是因为夏天太阳直射北半球、影子很短的缘故。

以后太阳慢慢地斜射了,到了中秋节前后,太阳能够照进半间屋子。

再以后太阳更斜了。

到了冬至,太阳可以一直晒到屋子的北墙。

等过了冬至,太阳光又慢慢地从屋子里退出来。

根据太阳光投射出来的影子长短,可以大致定出一年的季节来。

观察星星也是人们决定季节的一种方法。

如果你选定一颗亮星(如织女星),在5月前后看它于黄昏时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第二天你会发现它比前一天提前出现了。

当然只提前很短的时间,你可能一下子感觉不出来;但是时间一久,过了十天半月,你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织女星比过去出现得早了。

到了秋天,你在黄昏时再看织女星,它已经升到天顶了。

距今4000多年前的夏代劳动人民,已很注意观察北斗星。

那时北斗星距离北极很近,位置高,常年不隐,明亮醒目。

这是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形状像只斗的星辰。

如果每隔一个月黄昏时画下这个“斗”在天上的位置,就会发现它在天上绕着天球北极兜圈子。

这种现象古人早就发现了。

古书《鹃冠子》上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这种观察北斗回转以定季节的方法在《夏小正》中也有描述。

根据观察天象变化来定四时,叫做观象授时。在没有历法的日子里观象授时是人们很长一个时期内使用的方法。

我国现存最早的历书是《夏小正》。

《夏小正》中所用的月份是“夏历”的月份,把一年分为12个月,对每个月的物候、气象、天文、农事、田猎以及相关的农事活动都有比较具体的记载。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事件。几千年来它一直受到学者的重视,在中国史学史、经济史、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那么这个《春秋》的作者是谁呢?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答案。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一个是孔子写了春秋,孔子周游列国,晚年回到鲁那里整理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文献资料,最后参考各国史书写了这本书。孟子支持这一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孔子只是整理了《春秋》,孔子根据鲁等诸侯国的历史文献整理了这本书。司马迁同意这种观点。

“春秋”指的是历史,这是先秦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它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符合周的礼制。周朝的生产力还是比较低的,需要一年的辛苦,所以格外注意一播一收。春天代表一年的开始,常被称为“王的第一个月”,而“秋天,当谷物成熟时”是收获的季节。春天和秋天一起被用来代表季节和国家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当时,人们遵守周的仪式,坚持礼制。《礼记·王制》说:“春秋教礼乐,冬夏教诗书”。在冬天和夏天,人们在家背诵诗歌和学习。只有在春秋季节,气候凉爽的时候,他们才会出来活动礼乐。因此,这个春秋季节不仅是欢乐丰收的季节,也是国家大事繁忙的季节。各国历史学家以“春秋”为国史的代名词,在重要的季节记住重要的。

《春秋》成为中国好史的源头,被奉为经典,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的创作。汉朝时,《春秋》被儒家列为“五经”,朝廷有个大夫专门研究讲解。然而《春秋》这个词极其简单,人们很长时间都无法理解。为了解释《春秋》经文,慢慢出现了《公羊传》、转两转、《左氏传》,称之为“春秋三传”。

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是现存最早采用夏时的历书,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述天象和物候的著作。关于它的成书年代,学术界争论很大,但一般认为最迟成书在春秋时期。书中的一些内容可能反映了夏朝时候的天文学知识。

《夏小正》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全文共400多字。它按一年十二个月,分别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是生产方面的大事。因为它的历法是与农业生产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的,所以人们就把夏历也叫做“农历”(俗称阴历),现在我们每年过的春节,就是夏历年的第一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q20230205003215a167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