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历史人物孔子的祖父佰夏画像,孔子的祖父是谁?

伯夏,鲁大夫。事迹无考。是孔防叔的儿子,叔梁纥的父亲,孔子的祖父,始见《史记》。

孔防叔,子姓,又称防叔,春秋时期宋国栗邑(今商丘夏邑县)人,宋国政治人物。

他是宋国司马孔父嘉的曾孙、木金父的孙子、叔梁纥的祖父、孔子的曾祖父。

叔梁纥(公元前622—公元前549年),子姓,孔氏,名纥,字叔梁,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刘店集乡王公楼村)人。春秋时期鲁国大臣,宋国君主的后代,孔子的父亲。

鲁襄公二十四年,去世,时年七十四岁,安葬于梁公林。后世凭借孔子的地位,追赠齐国公。

孔子外祖父为颜襄。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颜襄是当时一位博古通今的学者,素来喜欢这个天资聪颖,好学不倦的外孙,于是收下了这最后一位弟子,倾尽自己的才学教授,并从大处引导:“做人:君子有三思,一是年少不勤学,年长一无所能;

二是年老不讲学,死后无人纪念;

三是有财不布施,穷了无人救助。在出世上:若将来能出仕,居高位,掌国政,应当远宗尧舜的道理,近守文武的法则,顺着天时,察看地理,小则可以教民安乐。大则可以平治天下,自可是顶天立地的大圣人。”

直至颜襄去世。由此,孔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完全确立起来。 良好的家教使得一个大圣人的思想的雏形在少年时已经具备了。

孔子的爷爷叫夏伯。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的爷爷叫伯夏(子夏)。

孔子家谱:

曾祖 防叔(子防,孔姓族人称他为“孔防叔”)

祖父 伯夏(子夏)

父亲 叔梁纥(子纥,孔姓族人称之为“孔纥”)

儿子 孔鲤

孙子 孔伋

曾孙 孔白

伯夏

孔防叔的儿子伯夏是孔子的祖父,对于自己的曾祖父孔防叔,孔子也是念念不忘。他在周游列国时,首先去卫国,就经过防城,并在防城逗留凭吊。

祖先做官的地方显然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论语》中,孔子曾说:“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意思是臧武仲这个人凭借自己的封邑防地要求把自己的儿子立为继承人,虽然说是没有要挟国君,我不信。

孔子的爷爷叫伯夏(子夏)。孔子家谱:曾祖 防叔(子防,孔姓族人称他为“孔防叔”)祖父 伯夏(子夏)父亲 叔梁纥(子纥,孔姓族人称之为“孔纥”)儿子 孔鲤孙子 孔伋曾孙 孔白

孔子的爷爷是孔伯夏,父亲是叔梁纥。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人。父名叔梁纥,母为颜徵在。春秋末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幼年丧父,家中贫困,青年时曾为委吏、乘田等官职。

曾问礼于老聃,问官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博闻强记,学识渊博。

公元前500年,相定公,使齐国返还侵占鲁国的地域。

公元前499年,任中都宰,后升大司寇,摄行相事,诛佞臣少正卯。

公元前496年至公元前484年,周游列国。

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归鲁,一边在杏林设坛教徒,一边从事于著作,经他所删定的书,有《诗》、《书》、《礼》《乐》《易》《春秋》。

公元前479年去世,葬于鲁城北泗上,即今之孔林。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在世时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黩百家,表章六经”,确立巩固了孔子学说在中华文化中的主轴地位,后世统治者或儒生尊称其为圣人、文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姓出自殷商 三千悠久历史

实际上,孔姓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他们的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4400多年以前的帝喾高辛氏。帝喾是黄帝的孙子,曾经继黄帝及其父少昊之后,领导中华民族70年,因此孔姓的人,当然也是黄帝的后裔。

关于孔姓的来源,《广韵》上面有这样的记载:“殷汤之后,本自帝喾次妃兰狄吞乙卵生契,赐姓子氏;至成汤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后代以子加乙,始为孔氏。至宋孔父嘉,遭华父督之难,其子奔鲁,故孔子生于鲁。”

由此看来,孔性是出自殷商的子姓,而殷商的开国之君殷汤,则是帝喾的次妃所生的儿子契的后代,殷汤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是吞乙卵而生,就取字为乙,传了若干代,到了春秋时代,在宋国的孔父嘉,为华督所杀,他的儿子就跑到鲁国避难,并且在鲁国定居,所以孔子才会是鲁国人。

《史记孔子世家》上面,对于孔姓的渊源,有更为详细的说明:“孔子,宋微子之后,宋襄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睾夷,睾夷生防叔,防叔畏华氏之逼,奔鲁。”

从这段记载,可以明显的看出,殷汤的后代以孔为姓,是始自孔父嘉。孔父嘉是春秋时代宋国的人,所以孔氏之得姓,应该也已经有了三千年的悠长历史。

《广韵》和《史记》上面对于孔姓的记载,内容大致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关于孔父嘉的后代奔鲁的记述:《广韵》上说,避华督之祸跑到鲁国的是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史记》上则说,奔鲁的是孔父嘉的孙子睾夷。实际上究竟是谁最先到鲁国开基,迄今仍众说纷纭,找不到确定的答案。

不过,无论哪一位才是鲁国孔氏的真正开山始祖,孔子之为孔父嘉的六世孙,已经是个不争之论。据考证,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祖父是伯夏,伯夏则是防叔之子。由此可见,孔父嘉不但是孔姓的创造人,而且的确是2000多年来举世同钦的至圣先师孔子的六世祖。

孔子以下的孔氏家谱,历2000余年如一日,把每一代子孙都记载得源源本本。因此,孔子的历代子孙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各种史书上的记载也未曾间断过,而且交代得清清楚楚。

像这样,能够把孔氏的世系追溯得分毫不爽,岂不是孔姓的人比别姓的人幸运,而又足以自豪自傲的地方!孔,的的确确是一个尊荣无比的汉族姓氏。

孔姓辈份:

孔姓辈分

惟/戈 温 *扌/纟 昭/昌 光 仁 *宀/曰 延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宗 若 端 *王 *扌/应 元 之/万 *氵 思 克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以下由中央政府颁布

希 言 公 彦 承 弘/宏 闻 贞 尚 胤/衍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肈 彝 常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裕 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立者。

他出生于鲁国(今山东曲阜),曾担任过鲁国的大司寇,但因政治斗争失败而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传播自己的政治理念。

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仁爱”、“礼义”、“忠诚”等道德观念,对后世中国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是宋国王室后裔,其六世祖名叫孔父嘉。孔父嘉是春秋时期宋国人,他是宋国始祖微子启的弟弟微仲的八世孙,宋国国君宋闵公的五世孙。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出生在鲁国的一个贵族家庭,早年师从不同的名师,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和思想体系,并在政治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提倡“仁爱”、“中庸”、“礼乐”等思想,认为“重民贵民、尊师重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之道。他的思想影响深远,被后世誉为“至圣先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孔子(551 BCE- 479 BCE)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他出生在鲁国曲阜,原本是一个贫困的小地主,但他后来通过刻苦学习和发扬先祖儒家思想而逐渐在学术和政治领域中崭露头角。

孔子曾在鲁国为官,但受挫后流浪他乡,并创办著名文化学府“孔子学院”,为后来的儒家学派奠定了文化基础。

他所倡导的儒家思想以仁爱、中庸、道德为核心,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古代的万世师表。

孔子,即孔丘,是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的鲁国,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

在孔子年轻时,他曾经历了饥荒和动乱,但仍然通过勤奋学习和不懈努力获得了很高的学问和思想境界。

他深受先秦诸子的思想启迪,同时对儒家经典的研究也颇有建树。

后来,孔子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深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孔子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的鲁国,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通过勤奋学习和不懈努力获取了很高的学识和思想境界。他深受先秦诸子思想启迪,对儒家经典的研究也颇有建树,成为备受尊敬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深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孔子,即孔丘,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的鲁国(现在的山东曲阜),是鲁国的贵族后裔。

他自幼聪慧好学,后来在鲁国和周围地区游学求知,广泛学习了古代文化典籍和历史。

在周围激进变化的政治社会环境中,孔子对传统价值观和礼仪道德的重建提出了新的理念,提出了“仁”的概念,并以此作为建立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微仲是孔子的十四世祖。[5]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生于公元前551年,出生在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他是鲁国贵族孔族的后裔,童年时失去父亲,靠母亲和祖父抚养长大。

年轻时深受周礼文化影响,曾担任过鲁国官职,后辗转各国,传播自己的思想。

孔子主张“仁”、“礼”、“忠信”、“孝”、“中庸”,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尊为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中国古代“至圣先师”。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

其父叔梁纥,母颜氏。

他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他生活的春秋时代,这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一个历史时代。

旧的生产方式正在被破坏,奴隶制度走向崩溃,封建制度正在逐步取代奴隶制度。

这样的社会背景对孔子的思想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出生在鲁国,家境贫寒,但通过勤奋学习和不断追求进步,最终成为一位备受尊敬的学者。

孔子的教育理念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的学说被后世称为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的背景和经历使他成为了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物,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至今仍然被人们所尊崇和传承。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出生于鲁国曲阜,出身于贵族,但家境并不富裕。

孔子对于教育有着深厚的见解,并强调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他的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传承者之一。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

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出生在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来迁居至鲁国,成为鲁国人。孔子是其父叔梁纥与少女颜征在结合而生。据说其母在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来生了孔子。孔子刚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像尼丘山,所以就给他取名丘,字仲尼。

孔子出生后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埋葬在防山。

孔子随寡母颜征在迁到了颜族的居住地,生活较为艰苦,母子相依为命。

坚强的母亲一直不愿提其父亲,也没告诉他父亲葬在哪里。

但是鲁国非常重视礼仪,孔子小时候就经常摆起各种祭器,学做祭祀的礼仪动作。

又过了几年,其母病死,孔子就把灵柩暂且停放在五父之衢,出于慎重没有立刻埋葬。

后陬邑人赖父的母亲把孔子父亲的葬地告诉了孔子,孔子就把母亲迁到防山同父亲葬在一起。

生活的艰苦和磨难并未熄灭孔子心中的追求,反倒铸就了他的好学和坚强。

孔子时刻牢记母亲的教诲,刻苦学习,并努力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当时诸侯的大夫每年都要举行“飨士”宴会。孔子腰间还系着孝麻带守丧时,曾自行前去参与季孙氏招待名士的宴会,但也没有受到热情接待。

孔子17岁那一年,鲁国大夫孟鳌子病危,临终前跟儿子懿子讲:"孔子年少而好礼,是才德显达的人,将来我也去世了,你一定要拜他为师。”孟鳌子死后,孟懿子和鲁国人南宫敬叔便一起去孔子处学礼。

孔子虽家境贫穷,地位卑微,但他15岁立志求学,30岁便学有所成。他虚心请教,不耻下问,曾言“三人行,必有吾师”。他身高九尺六寸,人们觉得他与一般人不一样,都称他为"长人"。为了生计,他曾先后担任过一些官职,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周游列国,到处宣扬自己的学说和治国理论。

孔子出身贫寒,却志向远大,勤于思考,不耻下问。他周游列国,躬行实践,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实践紧密结合,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国、求学、修身的理论体系。

50字概括孔子的背景: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 周公以孔子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家世】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

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

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

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

弗父何为卿。

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

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

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

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

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

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

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

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

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

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孔子的父亲是鲁国陬邑的大夫,母亲是宋国的贵族之女。孔子幼年时家境富裕,但在他 15 岁时,父亲去世。为了谋生,孔子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担任过鲁国的官员,也曾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思想。

孔子,原名孔丘,是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化名人,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从小接受严格的贵族教育,后因家道中落,开始从事私人讲学,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思想体系集古代文化之大成,创立了儒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p202404231158103e82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