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元朝远征日本失败原因,元朝远征日本为何都以失败告终?跨海作战始终是大陆文明的劣势

1274年和1281年,元朝两次漂洋过海对日本发动了远征,但是最终都以战败告终。日本历史上将这两场战争分别称作“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当时的元朝是亚洲的霸主,其蒙古骑兵天下无敌,为何会在日本遭遇失败呢?

一,征日战争爆发的原因:蒙古征服欲望的驱使

1260年,忽必烈称汗,随后定鼎燕京,建立了元朝。

当时,忽必烈认为天下只有高丽和南宋尚未被征服,他在给高丽的国书中写道:“今也,普天之下未臣服者,惟尔国与宋耳。

”到了1265年,忽必烈从高丽人赵彝口中得知海东还有一国为日本,并且又窝阔经常侵扰高丽海岸,于是就有了征服日本的想法。

他曾经对俘虏的日本人说:“尔国朝觐中国,其来尚矣。

今朕欲尔国来朝,非以逼汝也,但欲垂名于后耳。

1266年,忽必烈派遣黑的、殷弘持国书使日本,要求和日本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但是也表达了让日本臣服的要求。然而,日本自从隋朝以来就有利于中国的藩属体系之外,不愿意对中国称臣纳贡,忽必烈此举必然也是得不到日本的同意的。

当时,日本的统治者并非是天皇。

早在1185年,天皇之权就被架空,大权掌握在镰仓幕府手中。

到1261年,外戚北条时宗又掌握了镰仓幕府之权,即所谓“天皇之权在将军家,将军之权在北条家”。

当元朝的国书送到日本后,天皇主张婉拒忽必烈的无理要求,而北条时宗则选择置之不理。

此后的几年,元朝多次向日本派遣使者,都无功而返。

在这样的情况下,忽必烈就决定对日本用兵。

而《马可波罗游记》中又记载了元朝对日用兵的另外一种说法。

该游记提到日本盛产黄金、珍珠和宝石,并且断言“如此遍地黄金的宝岛,必然令当朝大汗忽必烈欲征服和吞并之。

”不过这种说法难有说服力。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征日是为了孤立南宋,然而南宋灭亡之后,忽必烈还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征日活动,显然这种说法也不可靠。

因此,忽必烈想征服日本,完全是因为蒙古人的征服欲望所趋势。成吉思汗曾对子孙说:“天下土地广大,河水众多,你们尽可以各自去扩大营盘,占领国土。”而忽必烈也是一位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他一生对东南亚诸国都发动了战争,可见其扩张欲望之强烈。

二,两次征日战争的过程

由于日本多次拒绝忽必烈的招降,于是忽必烈就开始准备东征日本。在远征日本之前,忽必烈决定进一步征服高丽。1260年,忽必烈扶持高丽王子王禃即位,并且要求高丽纳质子、助军役、输粮饷、设驿站、编户籍、置长官。1268年后,忽必烈开始将高丽作为进攻日本的跳板,让高丽制造战船千艘。

元朝在高丽大兴土木,引起了高丽人的不满。1269年,权臣林衍废王禃而另立其弟为国王。随后,忽必烈派遣军队进攻高丽,很快就击败了高丽抵抗军队,再次控制了局势,平壤被划入了辽阳行省。此后,元朝军队又攻陷了江华岛和济州岛,到1274年彻底清灭了高丽的残余抵抗力量,高丽彻底沦为了元朝的附属国。

日本方面,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战争,进行了全国性的动员活动。北条时宗征集大量的军队到九州岛,并在九州岛修建防御工事。幕府还组织了大规模的宗教祈祷活动。

1274年10月,忽必烈命令征东元帅忻都、右左副帅洪茶丘和刘复亨统率蒙汉军2万人、高丽军5600人、水手6700人.计3.23万人,从高丽合浦出发,开始了第一次远征日本。当月19日,元军登陆了日本,日本在守护藤原经资指挥下英勇战斗,但抵挡不住元军的火药武器和弓箭,死伤惨重,只能退守九州岛的山区。

然而,元军也无法深入山区作战,难以扩大战果。

随着战争的继续进行,元军逐渐疲惫,其粮草也逐渐陷入了危机。

统帅之间也出现不同的意见。

到了晚上,元军担任日本偷袭,于是退回战船休整。

然而,晚上又风雨大作,“官军战船触崖石多破坏”。

在这样的情况下,元军决定撤回,宣告第一次东征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东征期间,“军不还者无虑万三千五百余人”。

第一次东征失败后,忽必烈暂停对日战争,开始南征南宋和平定西北之乱。

1279年,元军在崖山之战中消灭了南宋残余的10万军队,宣告全国正式统一。

1280年,忽必烈又平定了西北诸王之乱。

这时候,元朝得以腾出手来继续东征。

日本方面,在“文永之役”胜利后举行了全国性的庆祝活动,甚至将台风奉为了“神风”加以崇拜。

忽必烈又再次向日本派遣了使者,但是被日本直接杀害。

1280年,忽必烈听闻使者被杀,大怒,将高丽国改为征东行省(或者叫做日本行省),决定发动第二次远征。此次,忽必烈将东征军队扩充为14万,其中包括大量新加入的江南军(从南宋招纳而来)。军队兵分两路:东路军4.2万人,从朝鲜半岛出发;江南军10万人,从浙江出发。

1281年,东征正式开始,东路军的高丽军首先登陆对马岛,但是遭到失败。

随后,东路军攻陷了壹岐岛,转而到达九州岛,在不同地点分散登陆。

但是元朝军队再次出现了第一次东征的局面,晚上不得不退守船上。

而东路军因为主帅阿拉罕突然病逝迟迟未能出发。

等江南军到来后,东路军已经疲惫不堪。

之后,大军又多次被日军击败,主将也发生了争论。

八月一日晚上,台风再次发生,元军“战船皆破坏终覆没”。

在这样的情况下,范文虎等江南军统帅抛弃了东路军,逃离战场。最终,东路军在日本“士卒溺死者大半”,剩下的也被日本围攻,最终全军覆没。第二次东征,元朝军队损失惨重,“十万之众, 得还者三人耳”。

之后,忽必烈又准备进行第三次东征,但是因为安南战争爆发而被迫停止。1286年,忽必烈下诏停止东征日本,标志着元朝东征彻底失败了。

三,元朝东征失败的原因和影响

从东征的过程来看,元朝东征的失败的主要原因蒙古军队不适合跨海作战和登陆作战。蒙古骑兵擅长草原、平原作战,一旦进入南方热带雨林以及山区就不满发挥自己的长处。日本列岛距离中国大陆很远,而且地形崎岖,只能依靠海军来登陆,然后进行登陆作战。但是日本的地形也不利于骑兵的施展。

其次就是后备力量不足。

中国是典型的大陆文明,自古以来就不擅长海上征服活动。

跨越东海和朝鲜海峡进攻日本,需要一次性运输大量的军队,还要源源不断的兵员补给和粮草供应才行。

而元朝东征的准备都是一次性的,军队很容易陷入兵源短缺、粮草短缺的问题。

因为后援少,元军也很难在日本海岸建立坚固的城堡,因而无法和日军对峙,只能在晚上退守战船。

第三,就是日本国内较为统一和团结,没有发生内乱。

在蒙古帝国征服的战争中,所遇到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奄奄一息的王朝,他们已经病入膏肓,无法抵御蒙古军队。

然而日本总体稳定,并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战争动员,进行顽强的抵抗。

而元朝才刚统一不久,南方百姓对元朝还不认同,民族矛盾还比较尖锐,这也是东路军和江南军出现矛盾的根本原因。

以上的三个原因,是元朝东征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天气原因,则是表面原因,不需要过多解读。

两次东征,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迟缓了全国的经济恢复,造成了社会矛盾激化。东征日本和南征东南亚诸国是忽必烈穷兵黩武的表现,也加速了元朝的灭亡。东征之后,倭寇活动更加频繁,高丽和辽东一带备受困扰。明朝灭亡后,鉴于倭寇猖獗,无奈推行了海禁政策。

日本方面,蒙古东征也消耗了日本的国力,动摇了镰仓幕府的统治。1333年,镰仓幕府最终倒台。不过,元朝给日本展现了许多先进的武器和科技,刺激了日本的武器制造技术的进步。日本将许多江南军俘虏,这些人将许多中国的发明带到了日本,也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同时,击败了元朝,又加强了日本的民族意识。

此后,日本的“神国观念”得到了加强,他们认为日本有天神保护,这种观念一直持续到二战。

胜利后的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开始加强,他们试图登陆朝鲜,对中国作战。

明朝时期,丰臣秀吉就两次发动了朝鲜战争,不过最终都遭遇了失败。

日本的扩张野心也一直持续到了二战结束,甚至到现在依然不死心。

史册号网友观点:老祖宗们放心你们没有完成的任务就交给我们了,尤其是第二次东征日本,表面看似人多,但其实是各自为战,打成了添油战术,登陆地狭小,大军施展不开,全都挤在一个小岛上,无法进行蒙古骑兵最擅长的大规模迂回包抄,即使没有台风,最后也会消耗殆尽。

主要原因还是对于海战和登陆作战不了解,看看美军仁川登陆,对于登陆作战来讲,不能倚仗人多,强攻对方的滩头阵地,而必须出其不意,在敌人无法防备的本土实施突袭,不应该攻击日本周边的小岛,而应该直接攻击日本本土,登陆之后迅速扩大战果,只有到了日本的相对平原地区,大军才能发挥作用。

登陆地选择错误,导致了元朝两次东征日本失败。

文化不一样。

中原,天下。

蒙古在西欧,日本都遭遇失败,这是错误的时期发动的东征,也是错误的失败了。

可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p202206301000053477.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