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元朝科举吗?为什么元朝科举录取率低?它对后世有哪些重要影响?

科举制度,是隋唐开始的一种选官制度;到宋朝时,因为奉行以文治国,科举的规模和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朝廷的高官几乎都出自科举。

但到了元代,朝廷选官的制度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

元朝前期的选官制度,只有世袭和推举,不实行科举制

元代前期,官吏的选拔方式只有两种,即世袭和推举。蒙古贵族、分封的王公是世袭的。元代藩王的政治非常独立,在其封地内,官员都是藩王自己任命,且藩王地位高于地方行政机构。

而元朝各个行政机构的官员则来自权贵们的推举。

科举没有恢复,这把当时儒生的出路几乎都限制住了。儒生想要入仕,也需要找人荐举。

在朝为官的汉人就开始想办法推动科举的复行。在元世祖忽必烈时,翰林学士王鹗于1267年提请施行科举选官的方法,但遭到其他官员的反对,无果。到了1284年,中书右丞相和礼霍孙(蒙古人)提出设立科举的建议,元世祖基本同意了。但是因为人事斗争,和礼霍孙被罢官了,提议也被搁置起来;不久,和礼霍孙病死了。

元世祖之后的元成宗、元武宗时期,科举依然没有实行。

元仁宗恢复科举

元仁宗即位后,儒生们迎来了机会。元仁宗年少时就饱读儒家经典。他的儒学老师李孟,在仁宗登基后经常提及科举取士的好处。元仁宗也认为该用科举取得贤才以治天下。《元史·仁宗本纪》记载,元仁宗曾对侍臣说:“设科取士,庶几得真儒之用,而治道可兴也。”

于是在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十月,命中书省诸臣讨论设科取士的种种规则。并于十一月正式诏告天下,从翌年八月开始施行科举之法。

我们来看看元仁宗君臣制定的科举规则大致情况。

场次设置:整个科考共分为三场。

第一场为乡试,全国共设立17处乡试考场。

11个行省每省1处;河东及山东宣慰司,各设1处;中书省所属大都、上都、真定(今河北正定)及东平等4城,各设1处。

第二场为会试,由乡试合格者于翌年春汇集到大都,再考一场。

会试合格者,才能参加第三场考试,即御试。

然后由政府授予相应的官职。

考试内容和科目:从乡试开始,各民族之间的差别对待就显现出来了。

对蒙古人、色目人是一种要求,而对汉人、南人则是另一种要求。

据《元史·选举志》记载,蒙古人、色目人在乡试时只考两次。

第一次“试经问五条”;第二次“试策一道”。

而汉人、南人则须考三次,第一次为“明经经疑二问、经义一道”;第二次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第三次才是“试策一道”。

会试的科目与乡试相同。

到了御试时,全部都是“试策一道”。

此处依然有民族差别,蒙古、色目人作500字即可,汉人、南人则须千字以上。

考试结果:考试结果分为两榜公布。会试的结果,张榜于中书省衙门两旁。御试结果,则张榜于皇宫之前。

录取名额:会试名额是300人。其中,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75人。表面看着公平,其实分摊到各族群头上则非常不合理。以当时中国人口看,汉人、南人大约占了总人口的95%以上,蒙古人和色目人加起来不过5%左右。但是两者的录取数相等,这造成两者的录取概率差别极大。

元朝科举制的执行与反复

元朝中期的宫廷政治虽然混乱,平均4年多换一个皇帝,但是他们对科举选官制度基本坚持下来了。

元仁宗之后的元英宗、泰定帝、元文宗,一直到元顺帝初年,科举取士一直在实行,每3年举行一次科考。

科举制给汉人分配的官职虽然少,但还是引起了蒙古权贵的敌视。表面上他们宣称汉法破坏了蒙古习俗,实质上是对大权旁落的担心。

元顺帝是元文宗的侄儿,元文宗出于毒杀其弟元明宗(元顺帝之父)的内疚,而传位给他。可想而知,元顺帝13岁刚开始继位时的地位,那就是一个傀儡而已。元顺帝为了除掉执政障碍和仇人(元文宗的皇后和一些权臣),就利用蒙古权贵伯颜。但在成功之后伯颜却成了新的权臣。

因为伯颜对“汉法”十分不满,加之当时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日渐增多,于是罢行科举(这个伯颜还有一个更狠毒的想法,他曾建议杀尽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

在1335年十一月,元顺帝被迫下诏罢行科举。

后来,元顺帝又利用脱脱的力量,扳倒了伯颜。在大臣铁木儿塔识(脱脱之子)、许有壬、欧阳玄等奏请恢复科举后,元顺帝在后至元六年(1340年)下诏,“复科举取士制”,科举制于第二年复行。此后一直到元末,科举制没有再中断。

元朝科举制与宋朝比,有什么特点?

中国北方从1234年金朝被蒙古所灭之后,直到元仁宗1314年恢复科举乡试,时间过去了80年。而元朝科举一旦恢复,也逐渐形成了它自身的特点。

与宋朝相比相比,元代科举的变化有如下几点。

首先,元朝科举录取名额极少。

唐朝前期科举也不怎么受重视,直到中晚唐,世家大族被打击的七零八落了,科举才逐渐成了人才的主要来源。

而宋朝则不同,科举制自始至终是宋朝选拔人才的最主要手段。

宋太宗起,就大幅增加科举考试录取名额,每科录取人数由宋太祖时的几十人猛增至数百人。

在宋太宗统治的二十多年内,科举考试录取的人才就近万名。

到宋仁宗时甚至下诏,“试进士诸科,十取其二”,还规定那些经过多次考试不中、年纪较大的人,皇帝以“赐及第”的办法录取。

而元朝整个科举(总计50余年时间)总共举行了16次,其总录取数才1100多名;大概只相当于宋朝同样时间段的二十分之一左右。

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元朝的政治制度决定的。第一,元朝政治的特点决定了当官入仕有多种途径,科举在选拔官吏方面已经不重要,从而导致录取员额大幅减少。第二,当权的蒙古权贵对汉族人才存有偏见,从而不愿用科举选择更多汉人为官。

其次,元朝科举制反映出了蒙古人实行的民族不平等政策。

元朝是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王朝,他们自身的政治结构和文化传统,与中原(金朝和宋朝)差距较大。因此元朝统治者在治国政策方面,草原习气非常重,常常以草原粗放的传统处理国事。汉人数量多,生活习俗与他们不同,因此元朝统治者对汉人防备心理较重。

在科举取士方面,元朝统治者也因此采取了偏向于少数民族的做法。最典型的就是“两榜取士”制度,基本把少数民族(蒙古人和色目人)和汉人分开,给人口占少数的少数民族同样的录取数量,照顾少数民族的意味非常明显,民族间的不平等非常明显。

第三,元朝科举对少数民族的优待,客观上促进了汉文化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促进了民族融合。

元朝科举两榜制,是对少数民族的优待。但少数民族参加科举考试的内容也同样是儒家经典,是正统的汉人文化。科举制度必然吸引更多的少数民族人士学习儒家文化。虽然其目的是进身仕途,但客观上促进了汉文化的传播与扩展,有利于汉文化扩大其影响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民族间的融合。

比如,元朝科举诞生了一些知名的少数民族进士,如马祖常、萨都刺、丁文苑、偰玉立、余阙、余胭、马雄飞、昂吉等。这些少数民族进士,在传播汉文化、促进胡汉融合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元朝科举制对后世有哪些重要影响?

相对于宋朝,元朝科举制度还有一个重大变化,这个变化直接奠定了后来的明朝和清朝科举制,影响深远。

宋朝进士科考,其主要内容均来自儒家经典,如《论语》、《春秋》、《礼记》、《周易》、《尚书》等。元朝则首次将宋儒的理学作为考试内容和评判标准。《元史·顺帝本纪》中说到,“贡举法行,非程、朱学不试于有司,于是天下学术凛然一趋于正。”

元朝科考的内容规定,使程朱理学一下变为官方认定的正统。这对后世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是后来明清两朝以程朱理学为科举内容正统的根源。因为人才培养有一个持续性,元朝以程朱理学为正统,社会上的读书人就都学程朱;明朝为了人才选拔的便利性和持续性,当然也以程朱为正统。清朝则以此类推。

那么,元朝统治者为什么要更改考试内容呢?

从其本意看,元朝选拔人才,秉持的是实用主义原则,他们想选的就是能做事的实用型人才。

《元史·选举志》记载,元仁宗时中书省在请开科举的奏书上说,“夫取士之法,经学实修己治人之道,词赋乃摛章绘句之学,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故士习浮华。

今臣等所拟将律赋省题诗小义皆不用,专立德行明经科,以此取士,庶可得人。

”也就是说,元朝认为以前科考注重词赋,属于浮华无用。

元仁宗表示很赞同,他在恢复科举的诏书中说,“取士各有科目,要其本末,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

科举这个指挥棒,直接指引了当时文人的努力方向:既然词赋修饰无用,读书人就不学也不练这方面了。这大概也能让人明白,为何宋朝诗词文学繁荣,而元明清却只有小曲和小说了。

元朝对科考内容的改变,直接决定了此后约600年间科举的内容,也直接影响了其间文人的努力方向,这个改变和影响不可谓不大。

结束语

作为元朝统治者的蒙古人,人少、文化习俗也不同于中原,因此迟迟不开科举考试。而开科取士之后,为了抑制汉人,依然实行民族不平等政策,照顾蒙古人色目人这些少数民族。

元朝的科举制度,虽然时间短、时兴时废、录取率也很低,但依然为国家得到了不少优秀人才;这不但有利于国家治理,也有利于儒家文明的弘扬。

元朝还改变了宋朝科考的内容与风格,内容改以程朱理学为主,风格则以实用主义取代了对文学词赋修饰的考核。这些改变直接决定了后世近600年间科考的内容,也改变了后世文人的努力方向与文风。

仅从科举这一点看,我们就不该认为元朝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颗流星、一个异数,元朝对后世中国的影响其实很深远。

(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o2023053013500643d1.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