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公元前867年,西周齐国的王室?

齐太公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活跃于商末周初,逝世于周康王六年,约是公元前 1015年,享年139岁。

姜太公祖上曾经封地为吕,所以以吕为氏。姜子牙72岁遇到周文王,尊称“太公望”,拜官太师;辅助周武王伐纣,灭商兴周,封为齐侯,成为齐国的第一位君王。

姜太公

齐丁公

齐丁公,姜姓,吕氏,名伋,齐太公吕尚长子,前1014年-前975年在位。

齐丁公一生勤三王(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是西周元老功臣,周成王时奉命讨伐唐国,唐灭亡。

齐丁公嫡长子吕季让位,搬至崔邑,后世子孙以崔为姓,为崔氏始祖。

齐乙公

齐乙公,姜姓,吕氏,名得,齐丁公吕伋的嫡子,西周时期诸侯国齐国第三代国君,前975年―前932年在位。

齐乙公延续齐太公的治国策略,顺从民俗,开放工商之业,发展渔业盐业优势。

齐癸公

齐癸公,姜姓,吕氏,名慈母。公元前931年-公元前880年在位。

齐哀公

齐哀公,姜姓,吕氏,名不辰。公元前879年-公元前868年在位。

齐哀公在位时因纪侯向周夷王进谗言,周夷王杀齐哀公,立其弟为齐胡公。

齐胡公

齐胡公,姜姓,吕氏,名静。公元前867年-公元前860年在位。

齐胡公将首都迁到薄姑,此举被齐人所怨恨。齐哀公少弟吕山杀齐胡公。

齐献公

齐献公,姜姓,吕氏,名山。公元前859年―公元前851年在位。

齐献公杀齐胡公后驱逐齐胡公的儿子离开齐国,自立为齐献公,将都城迁回临淄。

齐武公

齐武公,姜姓,吕氏,名寿。公元前850年-公元前825在位。

齐武公十年,中国历史始有准确纪年。

齐厉公

齐厉公,姜姓,吕氏,名无忌。公元前824年—公元前816年在位。

齐厉公昏庸残暴,被齐人联系齐胡公之子所杀。

齐文公

齐文公,姜姓,吕氏,名赤,齐厉公之子。公元前815年-公元前804年在位。

齐文公因其父齐厉公残暴被齐人所杀,齐胡公的儿子在这场内乱中全部战死,齐人拥立齐文公继位。齐文公继位后将弑君的七十人全部处死。

齐文公小心谨慎地处理国政,齐国政局渐趋平稳,西周后期齐国公室的内乱终于告一段落。

齐成公

齐成公,姜姓,吕氏,名脱。公元前803年-公元前795年在位。

齐庄公

齐庄公,姜姓,吕氏,名购。齐国有两个齐庄公,所以又称齐前庄公。公元前795年—公元前731年在位,时长64年,是春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齐前庄公沿用姜太公的政策,“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齐国的经济得到了平稳的发展。

由于齐前庄公的在位时间长达64年,让经历了70年内乱的齐国政治平稳。齐前庄公时期齐国已经有了小霸之称。

齐僖公

齐僖公,又称齐厘公,姜姓,吕氏,名禄甫,齐前庄公之子。公元前731年—公元前698年在位,是春秋三小霸之一。

齐僖公与其父一样沿用姜太公的治国政策,发展齐国经济。

齐僖公多次举行诸侯国会盟,平息了卫国与宋国之间的战争、讨伐郕国与宋国、击败狄戎、与鲁国、郑国结盟。

齐襄公

齐襄公,姜姓,吕氏,名诸儿,齐僖公长子。公元前698年—公元前686年在位。

齐襄公荒淫残暴,迫使两位弟弟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逃往他国避难。

齐襄公在位时杀害了鲁国国君鲁桓公和郑国国君郑子亹。

齐襄公被大臣公孙无知等三人杀害,公孙无知杀害齐襄公后自立为君,后被齐国大臣所杀,公孙无知死后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齐国国君之位,公子小白胜出。

齐桓公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齐僖公之子,齐襄公幼弟。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第一个成为了诸侯会盟的盟主,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九合诸侯,与诸侯国举行多次会盟。

齐桓公时最著名的典故就是管鲍之交,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

齐桓公晚年昏庸,饿死于宫中。

公子无亏

公子无亏原名姜无亏,公子无亏在齐桓公死后被立为君,在位仅三个月。

齐孝公

齐孝公,姜姓,吕氏,名昭。齐桓公之子,公子无亏之弟。公元前642年至公元前633年在位。

齐孝公早年被齐桓公和管仲立为太子,托付给宋襄公照顾,齐桓公死后诸公子争夺王位,宋襄公帮助齐孝公登位。经过多番齐国内乱,齐国国力衰弱,失去霸主地位。

齐昭公

齐昭公,姜姓,吕氏,名潘。公元前632年-公元前613年在位。

齐昭公为齐桓公之子,齐孝公之弟。齐孝公死后,齐昭公杀太子,自己继承国君。

齐废后公

齐后废公,姜姓,吕氏,名舍。在位时间仅五个月,被杀。

齐懿公

齐懿公名为吕商人,齐桓公之子。公元前613年-公元前609年在位。

齐懿公荒淫,被齐臣所杀。死后齐人恨齐懿公,废太子迎公子元。

齐惠公

齐惠公,姜姓,吕氏,名元。齐桓公之子。公元前608年-公元前599年在位。

齐顷公

齐顷公,姜姓,吕氏,名无野,是齐桓公之孙,齐惠公之子。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82年在位。

齐顷公在位时晋军攻齐,齐顷公派公子强为质。

齐军攻打鲁国、卫国,战败回国后低调爱民,深得民心。

齐灵公

齐灵公,姜姓,吕氏,名环。公元前581年-公元前554年在位。

齐灵公即位后,尊晋为霸主,参加以晋为首的盟会征伐。

齐庄公光

齐庄公吕光,姜姓,吕氏,名光。公元前553年-公元前548年在位。

齐大夫崔杼帮助齐庄公光即位,两人关系很快破裂,于是崔杼杀齐庄公光。

齐景公

齐景公,姜姓,吕氏,名杵臼,齐灵公之子,齐庄公吕光之弟。公元前547年-公元前490年。

齐景公是一个既有治国壮志又贪图享乐的君王,齐景公前期大臣专权,后期才逐渐掌权,身边的臣子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治国才能的贤臣,一种是溜须拍马的妄臣。

齐景公没有嫡子,死后齐国陷入诸子争位的内乱。

齐晏孺子

齐晏孺子,本名吕茶,姜姓。在位仅十个月,被大臣田乞弑。

齐悼公

齐悼公,姜姓,吕氏,名阳生。公元前488年—公元前485年在位。

田乞弑君后立吕阳生为齐悼公,开始了齐国田氏专权的局面。

齐简公

齐简公,姜姓,吕氏,名壬。公元前484年至公元前481年在位。

齐悼公被齐臣所杀,齐人立齐悼公之子公子壬为齐简公。齐简公想要驱逐田氏势力集团,失败,被田氏所杀。田氏田恒立齐简公的弟弟为国君,自称太宰。

齐平公

齐平公,姜姓,吕氏,名骜。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56年。

孔子恨田恒弑君自立太宰,请鲁哀公发兵伐齐,未得到鲁哀公支持。田氏专权。

齐宣公

齐宣公,姜姓,吕氏,名积。公元前455年-公元前405年在位。

齐宣公以田庄子为相,田氏专权。

齐宣公三年,赵、魏、韩三家分晋。

齐康公

齐康公,姜姓,吕氏,名贷。公元前404年即位齐国国君,在位26年,享年76岁。

在齐宣公时发生的三家分晋得到周天子的承认,此事对田氏触动很大。田氏大臣田和将齐康公放逐于海岛,自立为齐太公,周安王承认田齐,册封诸侯,自此姜齐结束。

齐太公田和

田和,妫姓,田氏。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84年在位,在位三年。

以田代姜,开创田齐。

齐废公田剡

齐废公田剡,妫姓,田氏。公元前383年-公元前375年在位,在位9年。

田齐桓公田午

齐桓公田午,妫姓,田氏。因为容易与齐桓公姜小白混淆,一般称田齐桓公。

公元前374年-公元前357年在位。田午杀田剡立其子喜为君,又杀之,自立为君。

田午创建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并开始对诸侯发动反击,使齐国得以改变屡战屡败的局面。

齐威王

齐威王,妫姓,田氏,名因齐。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20年在位。

齐威王原为侯,齐威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

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

创建稷下学宫。

齐宣王

齐宣王,妫姓,田氏,名辟疆。公元前320年—公元前301年在位。

齐宣王攻破燕国,几乎灭亡燕国。

齐宣王重视文化,是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支持者,稷下学宫的发扬者。

齐闵王

齐闵王,妫姓,田氏,名地。公元前301年—公元前284年在位。

齐闵王和秦昭襄王被称为东、西两帝。秦昭襄王为西帝,齐闵王为东帝。当时的诸侯国战争主要是秦、齐两国的攻伐,齐闵王有称霸天下的雄心壮志。

齐国破燕后,后被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一日被破七十余城,齐国只剩两城,最后复国却国力大减。齐闵王被楚臣所杀。

齐襄王

齐襄王,妫姓,田氏,名法章。前283年—前265年在位。

齐闵王出逃莒地被杀后,其子齐襄王害怕齐人杀自己,一开始不敢承认自己为齐闵王之子。

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攻破燕军,到莒城迎接齐襄王回都城临淄,齐国收复所有失去的土地。

复立稷下学宫。

齐王建

齐王建,亦称齐废王、齐共王,妫姓,田氏,名建,齐襄王之子,母君王后,战国时期齐国最后一位国君,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21年在位。

没有。

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共有20个朝代。

分别是:

1、夏朝:共计:471年。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

2、商朝:共计:438年。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

3、周朝:共计:867年。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4、秦朝:共计:16年。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5、西楚:共计:5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6、西汉:共计:210年。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7、新朝:共计:16年。公元8年12月-公元23年10月6日。

8、玄汉:共计:3年。公元23-25年。

9、东汉:共计:196年。公元25-220年。

10、三国:共计:61年。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

11、晋朝:共计:156年。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

12、南北朝:共计:170年。公元420-589年。

13、隋朝:共计:38年。公元581-公元618年。

14、唐朝:共计:290年。公元618-907年。,

15、五代:共计:54年。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16、十国:共计:89年。公元891-979年。

17、宋朝:共计:320年。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

18、元朝:共计:98年。公元1271年-1368年。

19、明朝:共计:277年。公元1368-1644年。

20、清朝:共计:268年。公元1644-1912年。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创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共计37年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创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共计37年

中国历史朝代名称的由来: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办的事就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简称朝名。

朝代名称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大致有五个来由:

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夏: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姒少康在纶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兴夏朝,恢复夏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

商:相传商族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历史朝代名历史朝代名(6张)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其封地在汉中。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新:王莽所创的朝代(国号)“新”的含义:新的本义是改旧、更新。西汉后期在天人感应的五德终始学说支配下,社会政治涌动着一种新德代替旧德的思潮,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并最终完成“再受命”的代汉过程。

汉为火德,为赤帝,王莽为土德,自称是“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传黄帝,天命授之。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曹操谥号魏武帝。

蜀(汉):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称“蜀”或“蜀汉”,又称“季汉”。

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晋: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辽:辽原称“契丹”,契丹是族名,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宋: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陕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语“金”为“按出虎”。

元: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

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清: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

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

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共计: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共计:5年

6、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共计: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共计:16年

8、玄汉:公元23-25年,共计:3年

9、东汉:公元25-220年,共计:196年

10、三国:公元220-280年,共计:61年

11、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共计: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共计: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16、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共计:9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共计: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共计:268年

1、周朝 [前1046-前 256 ]=791年。

2、商朝 [前1600-前1046 ]=555年。

3、夏朝 [前2070-前1600 ]=471年。

4、汉朝 [前 206-- 263 ]=469年。

5、宋朝 [公元960--1279 ]=320年。

6、辽朝 [公元916--1218 ]=312年。

7、明朝 [公元1368-1664 ]=297年。

8、清朝 [公元1616-1912 ]=297年。

9、唐朝 [公元618-- 907 ]=290年。

10、元朝 [公元1206-1402 ]=197年

4个门

1、齐国

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

公元前1045年,封太公姜尚(公元前1045年—公元前1015年在位) 于齐地,建立周代齐国,都治营丘(今临淄)。

传齐丁公姜伋(公元前1014年—前1010年)、齐乙公姜得(公元前1010年—前?年)、齐癸公姜慈母,至齐哀公姜不辰(公元前?年—前867年)。齐献公即位后,复都营丘。为防备纪国入侵,他加固扩建了营丘城。

因为扩建后的营丘城东城墙濒临淄水,沿河而建,所以齐献公就顺理成章将营丘城改名为临淄。

2、楚国

郢都,湖北省荆州 。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国都。楚人有将都城命名为郢的习惯,由于历史的原因,楚国的都邑曾几经迁徙,其所迁的都邑之多、迁都之频繁,是其他周初诸侯所难以比拟的。

3、燕国

蓟城,今北京市房山区窦店。

周王朝自平王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后,习惯上称为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东迁后王室衰微,从“天下共主”沦落为托庇于诸侯大国的附庸,经过长期鲸吞蚕食,春秋时几十个国家兼并成7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

是时自公元前475年起至秦统一中国,即公元前221年止。北京地区是七雄之一的燕国所在地。燕国以蓟城为都。

4、秦国

咸阳,今陕西咸阳。

咸阳是中国首个封建王朝“大秦帝国”的都城,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

5、赵国

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

晋阳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大都会之一,故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的古城营村、东城角村、南城角村、南北瓦窑村、罗城村以及附近区域一带。始建年代不详,最早出现在史书中的年代是公元前497年,最先作为赵国都城。

6、韩国

新郑,今河南新郑。

公元前770年,郑国将国都从咸林迁到今新郑溱洧水间,仍为郑,历395年,称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为了区别陕西之郑县,将韩之郑县改为新郑县,从此沿用千年不改。

7、魏国

大梁,今河南开封。

大梁,是指战国时魏(梁)国都城,当时中国最大都市之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一说魏惠王五年或六年),魏国都城自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o202303121502118b76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