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当一个文史爱好者迷上北宋,她的书单是什么样的|写在世界读书日

迷上北宋这件事,非常非常的偶然,缘于一首诗:

去年的某一天,偶然读曾几的《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突然就喜欢上这首清新生动的小诗,进而对宋诗产生了兴趣,买来钱钟书《宋诗选注》细细品读,一读之下,改变了“宋诗不如唐诗”的刻板印象,更重要的是迷上了北宋。

了解一个朝代,最切近的方式当然是读正史,但对于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正史略显枯燥,于是我选择了从人物传记入手,毕竟每个大咖的背后都藏着时代的滚滚洪流。

我国人物传记首见于司马迁的《史记》,为“列传”、“本家”,然而史书中的人物传记都比较简略,还不是文学意义上的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这种文学形式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能找到的北宋历史人物传记不多。

一、大宋名相赵普

赵普是北宋的开国元勋,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普功不可没;宋太宗以“兄终弟及”的方式即皇帝位,宝座上空弥漫着“斧声灯影”的疑云,其权力的顺利交接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赵普。赵普功高震主、位极人臣,是北宋名臣中的第一位大咖。

这本赵普传严格的说算不上文学传记,它是一本“讲义”,是马茂军老师登“百家讲坛”的讲稿。百家讲坛是一档面向大众的电视节目,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身,这也正是本书的特色。

我们来看第一章的题目“他是一个憋屈哥”,是不是非常大众化又紧扣时代,同时又能很能吊人胃口?

我们再来看书中的一个片段:

公元955年的秋天,永兴军节度使刘词,在病床上召见了赵普,他对赵普说:“普啊,你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我本来是很想重用你的,但是我要走了。

”意思是说,他就快死了,帮不上赵普的忙了。

他看着赵普一脸落寞的样子,又补了一句说:“不过你也不要失望,我已经把你向中央政府推荐了,我们这一次,只推荐了两个名额,就有你一个。

”赵普开心起来了,人生终于熬出了头了。

向中央推荐就表示,以后他就会成为一个有编制的“公务员”了。

语言口语化,非常生动有趣。但是作者可不是瞎编,而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一种解说。

作者是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养深厚,著作颇丰,本书还是有一定的学术性的。

二、庙堂之忧—范仲淹与庆历新政及北宋政局

范仲淹是仁宗朝的重要人物。其实按照历史顺序,在赵普之后应该读一读寇准传,但它此刻还在我的当当网收藏夹里,只好且听下回分解了。

范仲淹“出将”而名震西北,以稳扎稳打的战略拒西夏于国门之外;“入相”而锐意进取,“庆历新政”让有识之士看到了国家振兴的希望。

但是,仁宗皇帝仁则仁矣,可惜耳根子太软,又缺乏进取精神和抗风险能力,在一班小人的搬弄下,“庆历新政”没能坚持多久,范仲淹的宏图大业戛然而止,仕途也走了下坡路。

然而,范仲淹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不是他的丰功伟绩,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大夫精神。

这本范仲淹传记将范仲淹的一生分为几个片段,叙事流畅、史料详实,是我们了解范仲淹、了解那段历史的很好的书籍。

三、韩琦传

韩琦与范仲淹并称“韩范”,两人一起在西北抵御西夏,又一起回朝担任国家重要领导人,不过韩琦比范仲淹官作得大,后来做了仁宗、英宗、神宗的“三朝宰相”。

韩琦虽然比范仲淹官做得大,可是文章和诗却没有范仲淹写得好,但这不等于说韩琦没文化,《宋史》说他“既长,能自立,有大志。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纯一,无邪曲,学问过人”,20岁就中了进士,学问还是不错的。

我在网上就找到了这一个版本的《韩琦传》,这本书很有意思,既尊重史实,又多有演绎,语言有评书的风格:

只听得“叨唠”一声炮响,宁静的泾州城上突然旌旗招展、绣带飘扬。

空无一人的城墙内瞬间冒出无数士兵,守城士兵盔明甲亮,手持长枪站立城上。

弓弩手隐藏在城墙垛口之后。

举目望去,城墙之上居中位置出现一杆紫红色的大道旗,插金边,走金线,上书两行小子:“陕西四路沿边都总管、经略招讨安抚使”,大道旗中间绣着一个斗大的“韩”字。

韩琦的出场亮相,非常评书,也非常贴合我们老百姓的想象,挺有意思。

多年来,韩琦的光芒一直为范仲淹所掩,不管是提起抗西夏还是庆历新政,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范仲淹,其实那些成就是韩范二人相辅相成互相协作的结果,说起来韩琦对北宋社稷的贡献其实比范仲淹还要大一些。

建议大家读一读这本《韩琦传》,你会发现更多历史真相。

四、欧阳修传略

欧阳修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诗人,他集正直果敢和幽默风趣于一身,非常有人格魅力。

欧阳修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成就有目共睹,此不赘言。

欧阳修官做得也不小,一直做到“参知政事”、“枢密副使”,位同副相。

他是“庆历新政”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为支持新政而两度被贬。

任职地方时能够体察民情,奉行“无为而治”的为政理念。

他的“无为而治”不同于魏晋名流不理政务的“无为而治”,他每到一地,先把当地的政务理顺,制定出章程,大家遵章而行,他这个行政长官自然可以稍稍“无为”,腾出空来喝喝酒、作作诗、会会友,留下许多美谈和佳作。

这本欧阳修传记,是真正的学术作品,体例类似于编年史,以时间为线索完整地将欧阳修的一生展现在我们面前,初读有枯燥之感,却越读越有趣,是一本好书,值得我们品读。

五、归田录

欧阳修一边作着官,一边梦想着隐退,甚至在还没有隐退时就计划着退隐后写一本记录当朝趣闻轶事的书,定名《归田录》。幸亏他没有等到隐退后再写,因为他隐退一年就去世了,这本书是在他隐退前开始写、隐退后整理完成的。

欧阳修写《归田录》的事儿不知怎么传到仁宗那里,仁宗听说这本书很有意思,急索书观看,欧阳修急忙把一些不宜给皇帝看的内容删掉,然后上呈仁宗观看。

欧阳修曾主持修著《新唐书》、《新五代史》,他也是一位史学专家。《归田录》收录的都是当时真实发生却不会记入正史的逸事,是对正史的补充。

书中是一个一个的小故事或札记,内容大致可分为文人雅谑、贤德故事、警世故事、常识等等,比较类似《世说新语》。

这本书没有注释、翻译,在网上没有找到带翻译的版本,希望今后能有人详细注译此书,以飱读者。

六、欧阳修诗评注

买欧阳修传记时还买了这本《欧阳修诗评注》,欧阳修提倡“以文为诗”,他走到哪作到哪,想到啥就写啥,因此他的诗记录了他的行程、他的事迹、他的心情,与传记同读,相互印证,更有利于全面了解欧阳修。

这本欧诗有注解,注解比较详细准确,虽然诗没有译文,看注解也足够读懂了。

欧阳修学识渊博,诗中引用很多典故,读此书也是学习国学知识的一个过程。

本书每首诗后都有评析,主要介绍诗的创作年代和背景、表达的感情以及诗的风格特点等。

在我看来,欧诗首首经典,值得认真品读。

七、梅尧臣传

传记文学家朱东润先生的《梅尧臣》传,是一本真正的人物传记文学作品,可读性非常强。

梅尧臣的主要成就是诗文,号称宋诗的“开山祖师”,他与欧阳修、苏舜钦关系非常好,常有诗词唱和,司马光是他的粉丝。

梅尧臣一生比较坎坷,科举屡试不中,仕途不顺,生活贫困。他与原配谢氏(谢绛妹)感情非常好,结婚第十七年谢氏去世,中年丧妻,人生一大恸也。他的悼亡诗情深意重: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看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他续取新夫人后,仍对原配念念不忘:

前日为新婚,喜今复悲昔,闺中事有托,月下影免只。惯呼犹口误,似往颇心积。幸皆柔淑姿,禀赋诚所获。

古代读书人讲求立言、立德、立功,梅尧臣长于诗文,在这三方面都没有什么建树,因此正史对他的事迹少有记载,《宋史》有他的小传,非常短,归入“文苑”类。

史料少,所以梅尧臣传并不好写。这本《梅尧臣传》可以看作是诗文传,素财多来源于诗文,有梅尧臣自己写的,也有别人写他的。

为了完成此书,作者想必阅读了大量的诗文资料,跨越了很多古代和现代的文化障碍,最终使得本书集文学性与学术性于一体。

八、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我们小时候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有一年春晚赵丽蓉小品中的那一句“司马缸砸光”,更令司马光家喻户晓。

司马光是官二代,他的父亲司马池在朝中当过谏官,在地方做过太守。优秀官二代司马光没想到自己以“砸缸”的方式少年成名,以至于后来初次见面的人听到他的大名,都会问一句是砸缸的司马光吗,令他十分郁闷。

司马光名垂青史可不是因为砸缸。他官至宰相,同时又是文学家、史学家,他编攥的《资治通鉴》是历代帝王将相的必读书,很了不起的一部通史。

这本《司马光传》与前文介绍的《欧阳修传略》体例风格类似,史学性强,文学性稍弱。作者对司马光形象的刻画较为成功,读罢一个执拗的“司马牛”形象跃然纸上。

司马光一生接触的人物众多,且大多是名人,比如这位刘颁:

他与王汾同在馆阁,两人常互相取笑。王汾是个官迷,有一天,刘攽突然对他表示祝贺,问何贺之有?刘说,祝贺你要改章服了(换官袍,标志升官)。王说,未见命令。刘说,早晨听到閤门使传报,要不你去打听一下。王汾真去打听了,结果是:“有旨诸王坟得以红泥涂之。”王汾因此被“王坟”了一回。

刘颁性格恢谐,喜欢开玩笑,性格正好和司马光相反。当年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需要两位助手,刘颁非常合适,但司马光嫌他太爱开玩笑,不够稳重,实在没有合适的人才选了他。

书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读。

九、苏东坡新传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我国出现较早、较成功的一部人物传记,自林书后,很少有人再挑战这一题材,但台湾作家李一冰做了。

李一冰的这本《苏东坡新传》成书于1979年,出版于1983年。据促成本书再次出版的张辉成先生介绍,李一冰在蒙冤入狱期间背诵了苏东坡的2000多篇诗词,出狱后用8年时间完成此书,实乃一腔心血所结。

本书在脉络上与林书相似,但内容更加详实,篇幅数倍于林书。林书重议论,本书重实史兼重议论,读过林书的朋友不妨再读一读本书。

十、东京梦华录

北宋都城汴凉(今开封),又称东京,因为北宋还有西京(今洛阳)、南京(今商丘)、北京(今大名)三个陪都,用于拱卫京师。

北宋的高赋税政策导致国富民贫,官员待遇优厚,商人获利丰饶,造就了东京这一官商聚集之地的富饶繁华。《东京梦华录》从建筑、商业、文化、礼仪、民俗等方面极力描述东京之繁华。

作者孟元老,父亲在东京做官,他从小生长在东京,因身份的便利而得以见识东京的繁华。靖康之变后,孟元老南迁到长江下游一带,国破家散,过往的一切如在梦中,写成此书,一半为了纪念,一半为了传承。

译者王莹在本书《前言》中说此书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谓相得益张,没错,二者描摹的都是东京盛况,一个用笔,一个以言。

《东京梦华录》自成书起即长盛不衰,被很多人模仿,被很多作品引用,堪称经典,是了解北宋不可不读的书籍。

我的书单有点长,但还远远不够,想读的书太多,穷毕生之力也不可能读完,不过不要紧,胡适先生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让我们徜徉在书海中,享受一寸一寸的欢喜!

史册号网友观点:宋史、辽史、续资治通鉴长编、隆平集、涑水纪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o202211090320067eb2.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