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自己在上初中的时候,成绩最好的一门便是历史,每次班级里考试,我的历史成绩总是全班第一。
到了高中的时候文理分科,我分在了理科班,但在统一的历史考试中,成绩超过了文科班的学生。
那个时候还很少有人去补课,大家的起点几乎是一样的。
现在回想起来,对于历史的兴趣源于小时候的条件,由于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没有什么玩具可玩,内向的性格又不愿意和小朋友去玩,于是我最大的乐趣便是在过年的时候,用压岁钱去买一些小人书或者说连环画。
最开始是看故事,而后是复述故事,最后发展到自己可以编故事、讲故事,每当有很多小朋友围绕在我周围,津津有味的听我讲故事的时候,我的内心便产生了一种兴奋的感觉,这是一种满足感,我用这种方式实现了和其他人的沟通与交流,让自己拥有了更多的朋友。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我的历史知识不断的得到积累,尽管很多是野史和故事,但他们增强了我读书的兴趣,由于爷爷是语文老师的缘故,我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史籍、小说。
白话版的《三国演义》和《聊斋志异》都是我最愿意看的书籍,那里面光怪陆离的故事,义薄云天的兄弟,都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脑海之中。
到了初中正式接触历史。
一开始我是十分抗拒的,因为历史课本上的内容,丝毫提不起我的兴趣,记时间、记地点、记事件、记人物,机械式的背诵,无法提起我的兴趣,因为其中缺少趣味和吸引我的故事。
不过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了一个窍门,当时的历史书有大字部分和小字部分,大字部分是要求掌握的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小字部分则作为扩展内容,让学生自己阅读,不做老师要求。
大字的部分生涩而没有乐趣,而小字的部分就趣味性十足,很多是吸引人入胜的故事。
记忆最深刻桥段:太平天国时期,湘军的主帅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在一次水战中失败,看着眼前的湘军被击溃,曾国藩痛不欲生,想要跳水自尽,却被身边的乡勇拉了下来。
正因为保住了性命,才有最后反败为胜的那一天,这让我知道遇到挫折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
真正的失败是放弃,真正的成功是坚持。
初中语文老师就告诉我们,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是考试内容,所以我们必须记住,但《史记》我却从未读过,让你去认同一部自己没有阅读过的作品,显然是强人所难。
那个时候的我,只知道要好好学习、好好考试,才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了毕业才能有一个好工作。
这是父母那辈人灌输给我的一种思想。
直到工作了很多年之后,才在一次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被一位领导提醒可以看一下《史记》,我才开始再次进入历史的世界。
单位的很多人看到我办公桌上的书籍里除了专业书之外,还有历史类的书籍就会很奇怪的问我:“你还看史书,看它有什么用?看得懂吗?”我笑了笑回答他:“看不懂,只不过是装装而已。”现在的人成天说终身学习,实际上大多数人是终身娱乐,提到学习就喊口号,提到看书就囤积书籍,最后不过是填满了自己的书柜。
传承:不仅是知识,也是智慧。
看《三国演义》的时候,知道了曹操的策略“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去看了《三国志》后才知道曹操集团提出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袁绍集团的谋士沮授提出的。
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
那么这两个方法到底是不是原创的呢?当然不是!我在《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中找到了出处。首先是春秋时期,管仲为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令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史记·五帝本纪》
继续向前追溯,在五帝时期,轩辕黄帝看到神农氏衰落,诸侯们互相征伐,但神农氏不能征伐这些人,于是轩辕黄帝便以神农氏的名义出兵征伐四方,这样一来这些诸侯们就开始臣服于轩辕黄帝。
进退:没有功成身退,只有顺势而为。
提到汉初三杰,很多人称道张良能够功成身退,韩信则因为不知足,不知道放弃和退步,而被刘邦所杀。至于萧何,也通过自污保身的办法,才保住自己的性命,但事实并非如此。
汉初三杰中,韩信被杀,张良、萧何则能够保身,取决于他们对吕后的态度。
韩信这个人太高傲,除了感念刘邦的知遇之恩而不反之外,对于其他人他都是不看在眼里的,更何况吕雉还是个女人。
这样的人当然不能放过,刘邦在世时,他不会有所行动,但刘盈继位后,可就没有人能够驾驭他了。
因此,韩信不得不杀。
至于萧何,他选择了和吕雉合作而不是投靠,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和吕雉合谋杀死韩信,作为丰沛功臣集团的老大,为了保证这些兄弟的未来,看到刘邦已经不行了,未来天下必然在吕雉掌握的时候,萧何选择了乖乖合作。
最后说说张良。
很多人说张良是做到了功成身退,但事实上他退无可退。
有能力的人,即使你想退,也是没办法退的,能否功成身退不取决于他的想法,而取决于当权者的态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退又能退到什么地方去,难道真到世外去做神仙吗?张良为了自己的身退,只能选择顺势而为,为吕雉出谋划策,请出商山四皓,来巩固太子刘盈的地位。
儿子也入朝为官,为吕雉出谋划策。
留侯子张辟彊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彊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
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
”丞相乃如辟彊计。
太后说,其哭乃哀。
吕氏权由此起。
乃大赦天下。
——《史记·吕太后本纪》
孝惠帝刘盈去世的时候,张良的儿子张辟彊只有十五岁,大家发现吕志竟然没有眼泪都很疑惑,不知太后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对丞相陈平说:“太后独生子去世却不哭泣,你知道什么原因吗?”陈平说:“我不知道。
”张辟彊说:“现在太后非常害怕你们,因此正在考虑除掉你们,你如果想保证自己的性命,便奏请太后让诸吕掌权,则太后就放心,你们也不必大祸临头了!”陈平于是按照他的方法去做,吕后心头的石头落了地,才开始放声哭泣,吕氏掌权也从此开始,你说张良功成身退,那他的儿子张辟彊的做法呢?
机会:把握住的叫做机会,把握不住的叫遗憾。
很多人太计较得失,遇到了一丁半点的挫折或者利益受到了一点损失,就大呼自己受不了,要死要活者多不胜枚举。
实际上如果把这些事放到历史的长河中,简直不值一提,我们每个人遇到的困境都不是世界难题,在历史上有很多人遇到过,解决过、面对过,当然也有很多人放弃过。
我们最终获得什么样的境遇,取决于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方法去面对这些对我们的考验。
人没有完美的,就算是历史上很多被封神的人物也是一样。
韩信的经历很能说明一切,在淮阴不得志之时,他被一个屠户挑衅,他选择了忍受“胯下之辱”;在面对项羽的说客和蒯通的劝谏时,他选择了坚守原则,用来报答刘邦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但在最后,韩信还是在未央宫被吕雉所杀,你说韩信傻吗?韩信并不傻,你说他政治觉悟不高,我倒是认同。
韩信的死是很无解的,他在无法舍弃眼前利益的同时,也一步步走向了深渊。
从齐王到楚王,韩信忍了,从楚王到淮阴侯,韩信忍了,从淮阴侯到死亡,韩信不想忍了,但已经晚了。
汉初三杰中,只有韩信是被以谋反的罪名杀死的,有人问为什么韩信不能进《史记》里的《世家》,而萧何、张良却可以,因为韩信被标上了造反的标签,成了“为臣不忠”的人,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进如《世家》呢?背叛这种事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被接受的。
而这个罪名是吕雉给坐实的,对于吕雉,萧何、张良都选择了合作,而韩信选择了不偏不倚,不站队、不选择。
殊不知最先被干掉的,就是那些不站队、不表态的人。
韩信是武将,曾经掌控天下兵权,汉军上上下下的将帅几乎都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这样的人在军中无人可以制约,在朝堂除了刘邦,无人能够制约,吕雉自问没有掌控韩信的能力,更何况韩信根本不把吕雉放在眼里。
韩信掌控天下兵权,随时可以三分天下的时候,他没有造反;做楚王割据一方,手下雄兵百万的时候,没有反;而偏偏做了淮阴侯,到了朝堂中皇帝身侧,没有了任何兵权便要反,这是什么道理?没有道理背后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