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卧薪尝胆怎么解释?“卧薪尝胆”的真相:一场上千年的误会衍变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个对联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作。后一句说的是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他卧在柴禾上尝苦胆,以此来告诫自己不得贪图享乐,必须时刻励精图治一心复国,后来终于打败了吴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卧在柴禾上尝苦胆,最终演变成“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苦尽甘来。

故事是个好故事,成语也是个好成语,但这是真的吗?

勾践忍辱负重发愤图强,这是肯定的。不过,真的有必要卧薪尝胆,做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事吗?除非是故意要做给别人看。

事实上,专门记载春秋史事的《左传》和《国语》中都没有关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事。无论是《左传》的“定公”及“哀公”两部分,还是《国语》的“吴语”和“越语”,都没有卧薪尝胆的记载。

直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才找到“卧薪尝胆”的蜘丝马迹——“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注意,即便在《史记》中也只说“尝胆”,没说“卧薪”。所以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为勾践在温暖软和的丝绸棉被上“尝胆”,也是可以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光有“尝胆”而没有“卧薪”,这种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精神,似乎就要打一个折扣了。

到东汉时,赵晔写的《吴越春秋》仍然继承了司马迁的说法“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也只有“尝胆”,没有提到“卧薪”。

那么,何时勾践才“被”卧薪的呢?至少要到宋朝。

北宋学者王洙说越王勾践“出则尝胆,卧则枕戈”。戈是古代一种兵器,勾践枕着戈,倒很符合一个要复国的君王的气质。但也没说是卧在干柴上。

卧薪尝胆被连起来使用的第一人大概是北宋大文豪苏轼。苏轼在诗文《拟孙权答曹操书》中写道“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不过,这是苏轼虚构的孙权卧薪尝胆,没越王勾践什么事。

苏轼作为北宋文坛领袖,他“发明”的词汇总能被人们所追捧,于是“卧薪尝胆”得以广泛流传开来。

到南宋时,“卧薪尝胆”更是被文人墨客们广泛使用。因为他们怀念被夺去的另一半壁江山,希望皇帝能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像勾践一样最终复国,灭掉敌人。这是南宋人集体的殷切希望,“卧薪尝胆”和越王勾践也就这样结合起来了。

没有人会深究勾践到底有没有卧薪,重要的是发扬他这种坚韧不拔、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精神。

从南宋以后,卧薪尝胆和越王勾践几乎成了“配套设施”,他们常常一起出现。不过也有一些学者、史学家将“卧薪尝胆”一事挂在吴王夫差名下,当然这不是主流意见。

还有一些学者提出越王勾践卧的不是干柴,而是一种蓼菜。他们认为越王勾践那时日夜操劳,疲倦不堪眼皮都睁不开了,就用辛辣味苦的蓼菜刺激眼睛,从而打消睡意。跟头悬梁锥刺股有得一拼。

这些都是关于“卧薪尝胆”的一些边缘说法。

到乾隆时期,“卧薪尝胆”的说法终于定于一尊,盖棺定论。蔡元放修订的《东周列国志》,说越王勾践“累薪而卧,不用床褥;又悬胆于坐卧之所,饮食起居必取而尝之。”

我们现在流传的关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就是按照乾隆时期的“最终版本”。

“卧薪尝胆”的故事,经过上千年的衍变或许早已不是本来的面目。人们需要这样励志的故事,至于究竟是不是真的,究竟发生在谁身上,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n202402200910071289.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