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
战国七雄中没有“智”,所以可以判断答案是A。
“三家分晋”的故事,还是很有说头的。
首先这个事件是春秋战国的分界。比如《资治通鉴》就是从这个事开篇的。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君主渐渐地不拿周天子当回事了,春秋五霸就反应了这种情况,“霸王”比天子影响力还大。当下的晋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六卿主导晋国,最后演变成晋国国君比周天子还惨的下场。晋悼公文治武功,聪明早逝,却给子孙留下祸根。
其次这个故事本身也非常值得思考。为啥这事发生在晋国呢?
晋国的上层和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简单说,这些卿和国君不是一家子人。
当时的社会规则是宗法社会,有明确的规则划分什么叫一家人(也就是利益共同体)。
晋文公重耳称霸,周天子封给他温原四地。
他们都是姬姓,周武王的后代,晋国会损害周天子的利益,但是不可能灭了周,说到底他们是一家子。
晋国国君的结局应该是触动了当时社会的。
后世的统治者,也都一直在“依仗一家人”(分封亲王)和“外人好使唤”(郡县制、官僚)之间摇摆。
在晋文公之前,晋国国君的后代自相残杀,等晋文公做国君的时候,也特别提防宗室子弟,重用跟随他的人,就成了这六卿的先祖。故事比较多的赵氏是嬴姓赵氏,和秦国国君同姓。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导小朋友进一步思考,那为什么要追溯到晋文公那个时候?那个时代职务都是世袭的。联系其他故事,比如赵氏孤儿,晋悼公就有意平反赵家、重用赵武,一个因素也是因为赵家没人啦。
这些公卿,他们逐渐采用了收租的方式,代表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到第3题、第4题的时候咱们再阐述。
从这个故事看,似乎大国分裂,成一些势均力敌的小国,既符合当事人的利益,又符合周围齐楚秦这些国家的利益。放眼历史,春秋战国延续了四五百年,放眼全球,欧洲现在还是强国林立。那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我们国家反其道而行之,实现了融合,并且历史大趋势还是统一呢?
第二题
首先小朋友们看到这个题干的时候,是不是立马联想到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段故事的原文,我没有找到。这个主意是郤疵[xì cī]这个谋士给出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步步为营、蚕食对方。如果要是扣着这个点,比较这4个选项,也就是削水果,一点一点地来,比较贴切了。 答案选C
我们来看下这个鬼主意。
首先,公开出来的理由很“正当”:南方的越国有问题。
我们知道晋国不和越国临近,而且隔着不少的国家。
然后呢,让其他三家拿出东西来,各出一百地。
不是针对一家,而且力量对比悬殊,不出意外,总有勉为其难、心里盘算但是不敢公开反对的,这样就起到了“示范”作用,分化瓦解这三家。
最后呢,这些地拿出来,不是给“我”的,而是交给“国君”的。
这点非常厉害。
这个借口表面上很公正,这些地本来就是国君分封,实际上最后收入囊中的还是智伯,可是“理由”很正当。
小朋友们可以想下,历史上,还有没有类似的鬼主意呢?
类似的主弱臣强的情况有哪些,他们中间,有哪些结局反转?
第三题
晋阳古城屹立在晋水之阳,故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答案选B
“山南水北”为阳。
可以给小朋友多举几个例子,比如江苏溧阳、河南洛阳、四川绵阳、贵州贵阳等。
第四题
晋阳得名自晋水。这个题目的答案是C水攻。
首先这个地方,是西周初年晋国受封的地方。成王年幼的时候,桐叶封弟,他的弟弟虞得到的封国叫唐。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根据可靠的史料记载,叔虞还是因为军功受封的。叔虞的儿子,以晋水为国名,成为第一代晋侯。
历史变迁,现在这块地方,成了赵氏的封地。晋阳是比较靠北的,当时晋国的政治中心在黄河边上,那里更加富庶。赵襄子(名字叫无恤,是赵简子的庶子)不肯给地方,导致智伯智瑶(谥号“襄”,史称智襄子)针对他,只能逃跑。赵襄子,有没有其他的地方可以逃呢?有。但他为什么选择晋阳?
这个地方是他父辈苦心经营用来避难的地方。
这个地方的土地赋税比较低,自然当地人的感念赵氏,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但是打仗不能靠这些虚的,尤其是古代。
赵襄子仓皇逃跑的时候,果然遇到了问题,粮食储备还充足,但是武器呢?原来当初为了掩人耳目,铜做成了宫殿的柱子,墙里面都是荆条、苇杆。
这些东西都是很容易就可以拿来制作弓箭了。
这次晋阳之战,打了两年左右,也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扭转成败的关键是什么?智伯文武双全、谋士的主意也非常不错,显然不是智力的问题。那是他品德的问题吗?韩、魏两家低调内敛,都听了谋士的主意,假装顺从、割地求和,赵襄子险中求胜,但是当初,没有谋士劝他么?
智伯眼看计策成功,预料赵氏咸鱼难翻身,得意忘形是不是也很自然。韩、魏骑墙,预料接下来自己的日子可能更难过,首鼠两端,临阵倒戈,幸福是不是也很突然?赵襄子战胜后,拿智伯的头骨“以为饮器”,将智氏赶尽杀绝,说明了成王败寇?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正是对那个时代的概括。
第五题
首先,我们来看下这些年份。
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召公、周公二人共同执政,这年开始,有明确的纪年,以后的史书,都明确记载某年某事了。
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镐京,周平王东迁。后代的史书上,把这以后的称为东周时期。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标志着齐桓公成为首位霸主。
排除法,判断答案是D,公元前403年。
《资治通鉴》卷第一
周纪一 威烈王
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dà f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作为北宋的士大夫精英,司马光以当时的主流思维模式重新审视一千多年前发生的故事。
他还是选择以“天下共主”的视角看待世事情纷争。
在这个智能的网络时代,生活在广袤的中国大地的人们,可以随时感知某一个个体的脉动。
但是即使在北宋年间,读书写字仍然是少数人的特权,如何有效地链接那片土地,仍然是沉重的话题。
要想有效地管理帝国,必须统一认知,对基本的问题有统一的答案。
儒家的思想体系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
那个时代,士大夫是社会的管理者,他们要的不是某个问题的具体答案,而且是准则。太具体的问题,引发的只能是党争、混乱,继而社会崩坏。
《资治通鉴》是那个时代问题的参考答案。司马光给出的就是各安本分、祖宗之法。
今天这段历史,对我们的借鉴意义仍然重大。回顾国际、展望未来,多么似曾相识。但是,今天,我们关心的不是一人一事,而是隐藏在背后的多种因素,是经济?是技术?是气候?是地理?还是人心博弈?
小朋友们,如果你是那个时候的周天子,面对魏赵韩三家的进贡换名分,你又有何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