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标准导航
二、核心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
在讲述戊戌维新运动时,可以通过归纳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背景,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在讲述"公车上书"时,可以通过设置一个课堂探究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归纳康有为维新思想特点,让学生认识到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反映。
时空观念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表格、通史式的归纳表述等形式,梳理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以史料研读的方式,学习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转变、等等,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历史解释
以史料研读、合作探究等形式,学习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结果和评价、等等,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学习和感受"戊戌六君子"和义和团战士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大无畏精神,帮助学生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家国情怀。
三、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同样是变法,为何戊戌变法持续百日便失败,明治维新却成功改革?"后讲述:与日本明治维新不同的是,戊戌变法是在什么背景下爆发的?它又为什么会失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四、教学主线
列强侵华的加剧和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维新运动、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由于受到阶级局限性决定,这两场运动都失败了。
为了扩大在华利益,图谋瓜分中国,列强发起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落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身上。
五、教材整合
(一)理清关系
1、本课的线索有四条: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危机的加深
2、四条线索的关系如下:
(二)构建体系
1、戊戌维新运动
康有为像
⑴背景:
⑵序幕:
⑶高潮:
不足:没有提到维新派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设议院、定宪法等主张,变法诏令也未触及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这说明,"戊戌变法"实际上是一个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妥协的产物。
⑷结果:失败
⑸意义:有利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2、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人物雕像
⑴爆发原因:
①根本原因:《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②直接原因:反洋教斗争兴起
⑵口号:扶清灭洋
⑶清政府的政策
⑷结果: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①八国联军出兵镇压。
②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
⑸评价: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民族危机的加深
《辛丑条约》签字仪式
《辛丑条约》内容与危害
◎材料整合
1.阅读教材P102"历史纵横":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的思想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提示:
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传统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原因:⑴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⑵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根本原因)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
⑶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2.阅读教材P104"历史纵横":"克林德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从"克林德碑"到"保卫和平碑"的演变,我们能得出什么认识?
提示:(1)人民大众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2)反映了中国人民由任人宰割到民族自强的历程;弱国无外交
3.阅读教材P105"史料阅读":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义和团运动;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三)走出误区
1、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付诸行动,而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改革方案,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且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2、维新派主张开国会、设议院、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在百日维新措施中并没有体现,这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灭洋"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触及了时代救亡的主题,但也带有盲目排外的色彩。
4、"扶清"具有爱国主义色彩,但将"中国"和"朝廷""清政府"等观念混同,对清政府的阶级本质认识不清,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5、晚清北京的曾两次沦陷,分别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6、《辛丑条约》内容中"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的规定,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不是义和团运动高涨,而是西方列强企图瓜分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镇压义和团运动只是侵略者发动战争的借口。
六、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