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介绍12本近年来看过的出色的历史书

近几年,我国的历史研究发展很快。尤其让人高兴的是,出现了一批出色的年轻学者。这些年轻学者,一方面史学功底很好,另一方面很会“讲故事”。他们写的历史著作,既有专业的深度和可靠的知识,也有吸引人的叙事结构,对历史的思考也很深入,达到了历史哲学、政治哲学的深度。这是那些普及性历史读物无法比拟的。

接下来我列出12本近年来我读过的好的历史书。大部分是新出版的,但也有出版时间比较久的。一般来说,如果能明确作者的“问题情境”,也就是了解这本书要回答什么问题。这些书读起来并不困难。但也不要想着会很轻松。毕竟,这些书的知识含量很高,阅读时不跟着动脑筋,是读不进去的。

之所以是12本,主要是凑个整数——一打。好书当然还有很多,但篇幅所限,只能以后再说了。

01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

如果是为了博写历史有个讨巧的办法,那就是翻案。大家公认的好人,你偏说是坏人。大家公认的坏人,你偏说是好人。如此就能引发众人好奇,得到关注。

可是,到现在,这个办法已经被用滥了,不那么好用了。因为大家在看了很多翻案文章以后发现,种种翻案,往往是用一种新的片面代替老的片面,没多大意思。

历史研究有价值之处,不在于把历史拉抽屉翻来翻去,而在于不断深化对历史的认识,也就是要超越翻案-不翻案,要在更深的层面认识历史和历史中的那些人。

王莽在历史上是个反面人物。如果要给他做翻案文章,其实有话可说,但《祥瑞》这本书并非那么浅薄,而是做到了“在更深的层次理解历史”。这本书其实是一部西汉王朝的政治史,尤其对于西汉上接秦朝,继续打造大一统国家的制度建设,论述尤其精彩,见人所未见。

02 《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

由于史料不足,加之没有类似《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之类的通俗小说,元朝及其建立的历史,在大家的印象中一向比较模糊。《隳三都》这本书把元朝建立过程中灭金的过程写了出来,很生动,很惊心。

说惊心,是因为,作者生动细致的描述,足以把读者带回到古代攻城战的可怕景象之中。那种景象早已远离我们现代人的记忆。现代战争中即使有城市战,也没有那种绝望恐怖的感觉。

来势汹汹的大军,把你所居住的城市团团包围,发起凶狠的攻击。城池内缺粮草外无救兵,就靠城里的人拼死守城。守城的人都清楚,他们距离死亡很近。一旦城破,那些野蛮人冲进来,全城的人都得死。

现代社会传媒发达,战争就算很惨烈,也带有很强的“表演性”,至少不会默默无闻地死去。而在古代那些战争中,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真有世界末日的感觉,而且是像蝼蚁一般死去,不但没人来救你,甚至都没人知道你。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绝望和恐怖。

03 《义和团战争的起源》

这本书及其作者,被大大地低估了。这是少见的能利用国内外两方面史料来分析义和团这段历史的著作,但似乎并未引起国内读者足够的注意。

中国古代史有个独特优势:很多和我们打交道的人——比如匈奴——没有历史记载。因此,研究那段历史,只能看我们中国的史书。就算我们想对匈奴人来一番“同情式的理解”,也无从下手,因为没有史料。

问题在于,研究中国近代史时,情况就不是这样了。近代史上和中国打交道的列强,他们的历史记录和档案,甚至可能比我们中国更详细更丰富。不过,很多历史学者并没有改变古代史沿袭下来的研究习惯,仍然只关注中国这方面的史料。当然,这其中可能也有语言、研究条件方面的原因。

关于义和团,作者在分析了列强的史料以后发现,在义和团爆发之前,列强对华的外交政策有一个大调整。这个大调整,事实上恶化了中外之间的外交关系,直接刺激了慈禧太后和中国民众,或者说,误导了中国人,这才导致了清廷和义和团强烈的排外情绪。

一个巴掌拍不响。对历史上的大事,尤其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只有把当事各方的史料进行一番比对分析,才能完整再现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也才能真正理解当时人为何会那么做。

04 《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

这本书是上下两册厚厚两大本的大部头著作,读起来不轻松,但很值得费力去读。

作者郭静云是俄国学者,在中国上古史的研究上,却是超一流的水平。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她是个俄国学者,因此有“比较”的视角,可以从世界多个古文明的比较中对中国早期历史有更敏锐的洞察。而国内学者的考古学著作,很少提及其他古文明。

因此,作者对中国早期文明史的认识,很多是全新的。其中不乏“惊世骇俗”级别的观点。重要的是,这些观点有丰富、扎实的出土文物支持,理论说服力很强。

有个感觉,国内考古界和历史学界对郭静云的研究,有刻意回避的意思。对郭很多重要的颠覆性观点,并没有充分的回应和对话。这应该是牵涉到学术的“名利场逻辑”。不过,我不是他们圈子里的人,更详细的情况,也不知道。

05 《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这本书提出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那就是经济繁荣的社会,是否是个可持续的社会?

明代中后期开始,中国的经济非常繁荣,商业成为塑造社会发展重要乃至核心的力量。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个社会富足发达,令人羡慕。

但我们都知道后来明清易代、天崩地裂的历史。在那个过程中,明朝社会的内在弊病暴露无遗。而且,这些弊端,正是商业主导社会及其消费主义的后果。在这本书中,作者描述了商业主导下的明代社会在这方面的种种状态和变化趋势。

应该说,这种变化趋势很多是令人不安的。在消费主义的刺激下,社会越来越多畸形和柔化,比如男性的女性化——男人爱穿花衣服,甚至涂脂抹粉。

在很大程度上,明代社会面临的这个问题,在现代社会不但存在,而且是大规模存在。现代社会同样是个消费主义横行,同时越来越阴柔化的社会。明代社会后来的结局我们看到了。我们的社会,将来会怎样呢?

06 《天国之秋》

这本书研究的是太平天国的历史,作者是外国人。和前面那本义和团的著作类似,这本书的优势就在于使用了中外双方的史料来研究太平天国历史。这是以往国内研究缺失的角度。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太平天国运动,其实深受当时世界局势家的影响,比如美国南北战争;同时,太平天国也影响了南北战争等世界局势。当时的世界,已经因为全球范围的贸易而联结起来,虽然没有达到现在“全球化”的水平,但类似太平天国这样的大事,其中的“外国因素”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中国和美国是当时英国最大的两个市场。同一时期爆发的南北战争和太平天国,让英国人面临艰难的选择。英国人最终的选择是帮助清廷打败太平天国,不过这样一来,英国就不得不放弃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干预。原本,英国可以选择大规模介入南北战争,以保持有利于他们的棉花贸易。

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其他国家的史料,学者们应该去大力挖掘。

07 《孔子大历史》

没有哪个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但看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其实我们对孔子的生平,了解得并不多。

比如孔子周游列国,其实并没有走多远,主要是在齐鲁一带,也就是山东那一片转来转去。所谓列国,其实没有几国。

更重要的是,孔子的形象,由于一直存在于神圣崇高的经典中,反而被概念化抽象化了。真实的孔子,是个很风趣的老头儿,很像我们身边熟悉的某个老人,而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圣人。他老人家应该也没有想到自己日后会有那么高的名声和历史地位。

甚至会有这种感觉:作为儒家的起点和宗师,孔子身上没有多少“大人物”的气质。儒家后来的煌煌地位,更多地是因为时间和历史的积累,或者说,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持续展开和演绎。孔子绝不是耶稣那样的“神人”,孔子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老头儿。

一个辉煌而庞大的观念体系,起点却那么平易近人。这其中的反差,怎不让人浮想联翩心驰神往。

08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这本书填补了一个重要的中国史叙述空白,那就是军事实务的角度。

包括《三国演义》那样的通俗小说,虽然其中有大量的军事内容,但其实对纯军事的介绍很单薄,只有类似“大战三百回合”等完全不真实的描述。我们其实并不知道中国古人到底是怎么打仗的。

这本书根据史料展开了一幅中国古代军事的真实画卷。或者说,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那些军人在战争中面对的真实环境和问题。

古今社会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军事和战争的变化。这种变化之大,以至于我们现在很难想象古代战争的真实场景。比如在古代作战中,军营夜间有一个重大危险,那就是“夜惊”,因为某些偶然声音或情况——比如马匹的奔跑声甚至人的喧哗,士兵们以为是敌人来偷营劫寨,于是四散奔逃,甚至就此彻底溃败。

所以,古代扎营时的纪律非常严格,动辄就要砍头。不是古人太残酷,实在是后果太严重,不敢不格外严厉。这些情况,都是现代军队和战争中不存在的。

对古代战争的真实理解,无疑将大大加深我们对很多历史时段,尤其是那些战争频繁的历史时段的认识。很多历史事实,比如淝水之战,只有补上战争的具体情况,才能真正理解。

09 《新雅中国史八讲》

这是一本论文集,作者都是国内顶尖的历史学者,所收录的文章,水平都很高,值得反复细读。

其中关于早期文明、魏晋南北朝、元朝和清朝康乾盛世晚清变革的文章,让我印象深刻,收获很大。

10 《天下中华——广土巨族与定居文明》

我就是从这本书中学到了“广土巨族”这个新概念。这是个值得推广的好概念。

现在,包括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在内,面临一个新课题,那就是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提供一个整体上的全新认识。这种新认识,和中国的伟大复兴结合在一起。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研究中国的学者,有了近代以来长期缺失的自信心,从而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

“广土巨族”的概念,在传统史书中没有见过。这显然是个“中外比较”的产物。正是和其他那些“窄土小族”的国家相比,才能看出中国这个核心性的特点。这个特点,一方面是中国思想文化在政治上的结果,同时也反向塑造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本形态。并且,这种作用力在今天更加强烈地存在。

解释和认识中国,必须充分理解中国“广土巨族”的核心特点。那些把中国和某些蕞尔小国相提并论,甚至认为中国应该效仿小国的,基本都是片面和错误。

“广土巨族”的特点,也让中国必须创造出基于自身的理论体系。把蕞尔小国的理论,套在广土巨族的中国身上,比让人“穿小鞋”可难受多了。

11 《制造汉武帝》

这本书原来的书名不是这个。这个有点儿“营销味儿”的书名,是后来改的。不过,还不算太过分,没有破坏学术著作的感觉。

本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关于汉武帝的那个“轮台诏”。以往认为,那是一个罪己诏,是汉武帝在反思自己的苛政。而作者证明,正如“轮台诏”的名字显示的,那只是一个关于轮台戍边的诏书,并非罪己诏。

而之所以会有“罪己诏”的说法,是后世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时的“春秋笔法”,用来劝诫宋朝的皇帝,不要像汉武帝那样耗竭民力。

一方面,这个证明过程很有意思。就算是外行读者,也能学学历史学家是怎么研究和论证问题的。另一方面,对《资治通鉴》等中国史书“劝勉重于真实”的独特传统的展示,也引人深思。

不要简单地认为那是中国史书的缺陷。问题不是那么简单。这种“经史一体”的独特传统,很可能是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绵绵不断的密码之一。

12 《那个时代的贪赃枉法——清中期一批钦办案件的启示》

这本书可以说是个历史故事集,不过讲的都是真实的历史。重点在于“钦办”二字,也就是都是皇帝亲自办的案子。

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关于新疆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官员的案子。那个少数民族官员被人诬告谋反。在北京的道光皇帝,仅凭有限的几份公文,就看出其中的猫腻,识破了诬告,没有冤枉那个“少数民族干部”。

道光皇帝在历史上并不以能干著称,但从这个案子来看,道光的能力其实很强。不但对官场的种种猫腻一清二楚,对几千公里以外的边疆事务,也有准确的判断。而他所能依据的,就是不多的文字汇报而已。

同样这个案子,放到今天,即使电话互联网那么发达,诬告也很难说是否被识破。看来,清朝的皇帝,都不可小瞧。

书中还有很多曲折生动的故事。我觉得,如果有人能把这些故事拍成系列电视剧,会让观众对清朝历史有更真切的理解。。


史册号网友观点:我是把许倬云一本薄薄的书:《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一书当做题纲,反复阅读 笔记,查阅相关资料,以融汇贯通,洞见古今的方式精读,然后延伸到读其他历史书。

发现读其他历史书时速度快了,理解力也丰富了。

对那本南北朝的有点兴趣,等疫情过去了,去书店瞅瞅,缺少一些真正从生产力变革和自然环境角度解读历史的,该说不说的,看完介绍,这十二本书我都想买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n202211040542044f45.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