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小学数学历史,小学数学发展史?

***成立以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建设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选择期(1949—1957年)。

1949—1952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课程改革,在改造旧教育的基础上统一新课程。

为了统一新课程,制订了《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此后又相继颁布了《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小学珠算教学大纲(草案)》三部大纲。

这三部大纲虽然都对苏联的大纲有所模仿,但课程目标不断得到明确,例如明确提出通过关注口算、笔算间的联系以及口诀教学等,提高对口算和应用题的重视程度。

第二个阶段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探索期(1958—1965年)。

苏联的学制和我国有差异,全盘模仿和学习苏联,带来一系列问题。

“将中学课程下移到小学”作为改善课程质量的路径在1958年提出,例如将部分中学课程中的算术内容下移到小学,以满足部分学生不继续升学、小学毕业后直接就业的要求。

这一路径有效解决了教学质量问题,但由于一些政治因素的影响,这次课程改革犯了急躁冒进的毛病。

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降低了课程改革的时速。

第三个阶段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形成期(1966—1986年)。

这一时期教育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风向标并注重在课程内容中渗透现代数学思想,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被“文革”破坏的课程。学制、课程名称和课程目标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得到了调整,正式以五年作为标准学制,正式以“小学数学”作为课程名称。

第四个阶段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完善期(1987—2019年)。

其中,从1987年到2001年为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初中)课程改革期,主要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大纲(试用版)》和在试用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

这两部大纲在课程目标方面都强调对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001年开始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于新课改期间颁布,2011年又进一步进行了修订。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发布使小学数学课改迈入深化阶段,课程目标逐步深化到学科核心素养,自此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体系基本完善。

数学历史上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以下是一个关于一年级数学的历史故事:

在古埃及,人们使用一种叫做“麦穗法”的方法来计算数量。这种方法是将一定数量的麦穗分成两堆,然后比较两堆麦穗的大小。如果一堆麦穗比另一堆多,那么多的那堆麦穗就被分成两半,然后再次比较两堆麦穗的大小。这个过程一直重复,直到两堆麦穗的数量相等为止。

在古埃及的一所学校里,一位老师正在向他的学生们教授这种方法。一个名叫阿哈的学生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一堆麦穗的数量是偶数,那么最后两堆麦穗的数量总是相等的,但是如果一堆麦穗的数量是奇数,那么最后两堆麦穗的数量就不相等了。

阿哈向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老师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于是,老师和阿哈一起研究了这个问题,并最终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数量,这种方法被称为“埃及分数法”。

埃及分数法通过将一个分数表示为若干个单位分数的和来计算数量。例如,如果一堆麦穗的数量是 5 个,可以将其表示为 1/2 + 1/4 + 1/8 + 1/16 + 1/32,这样就可以将 5 个麦穗分成若干堆,每堆的数量都是整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学科,即使是一年级的数学问题,也可能涉及到深奥的数学原理和思想。数学家们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并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绳记数法,数字的起源。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

勒斯(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来到埃及,人们想试探一下他的能力,就问他是否能测量金字塔高度。泰勒斯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法老必须在场。第二天,法老如约而至,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老百姓。秦勒斯来到金字塔前,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

每过一会儿,他就让人测量他影子的长度,当测量值与他身高完全吻合时,他立刻在大金字塔在地面上的投影处作一记号,然后再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顶的距离。这样,他就报出了金字塔确切的高度。

在法老的请求下,他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相似三角形定理。

***人阿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古巴比伦人从远古时代开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并能应用实际问题。

数学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研究者根据一定的原则把数学史分成若干时期.目前学术界通常将数学发展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1.数学萌芽期(公元前600年以前);2.初等数学时期(公元前600年至17世纪中叶);3.变量数学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20年代);4.近代数学时期(19世纪20年代至第二次***);5.现代数学时期(20世纪40年代以来)。

以下是10个数学历史小故事:

1、 毕达哥拉斯的定理: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他发现了一个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即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著名的毕达哥拉斯的定理。

2、 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发现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与其排开的液体体积相等的定律,即阿基米德原理。

3、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发现了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定律,即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欧几里得是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他创作了一本几何学著作《几何原本》,成为了欧洲数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5、 狄利克雷的数论猜想:狄利克雷是德国的一位数学家,他提出了一些数论猜想,其中最著名的是狄利克雷数列的猜想,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

6、 费马大定理:费马是法国的一位数学家,他提出了一个数论问题,即费马大定理,

1、 毕达哥拉斯定理: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定理,即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阿基米德的浴缸定理:公元前3世纪,阿基米德通过浸泡自己的身体和浴缸来发现浴缸的容积可以用水位的上升量来计算。

3、 高斯的数学天才:18世纪末,高斯在小学时就能独立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被誉为“数学天才”。

4、 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17世纪,牛顿和莱布尼茨分别发明了微积分,对于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 埃拉托斯特尼的筛子:公元前3世纪,埃拉托斯特尼发明了一种筛子,可以快速找出素数。

6、 斐波那契数列:13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提出了一个数列,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称为“斐波那契数列”。

7、 柯西的函数理论:19世纪,柯西发展了一套完整的复变函数理论,对于数学分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8、 帕斯卡的三角形:17世纪,帕斯卡发现了一种数学模式,称为“帕斯卡三角形”,被广泛应用于计算组合数。

9、 黑格尔的数学哲学:19世纪,黑格尔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数学哲学思想,认为数学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

10、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理论,颠覆了牛顿的经典物理学观念,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就我所知,历史确实有很多与数学相关的小故事

例如,有一次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弟子提出问:各个面的六角形边界相接于几何体的顶点会有多少个

然后毕达哥拉斯利用一个沉没在水中的小球(海绵)和一些黑白颜料进行实验,并得出数学上的结论

还有一个很经典的历史小故事,讲的是埃及数学家阿芬提斯在进行计算时发现简单的勾股数对不足以计算一些问题,于是他创造了更强大的数学工具——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建议去更深入地了解一下古代的数学历史,会有更多有趣的小故事等待你去发掘

陈景润是继华罗庚之后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他勤奋好学,专攻数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验算的草纸得用麻袋装,那个年代没有计算机,也没有计算器,全凭手算,夜以继日不辞辛劳,身体健康状况很差,工作环境简陋,在这样的环境下,攻克了世界数学难题。

勒斯(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来到埃及,人们想试探一下他的能力,就问他是否能测量金字塔高度。泰勒斯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法老必须在场。第二天,法老如约而至,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老百姓。秦勒斯来到金字塔前,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

在法老的请求下,他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相似三角形定理。

1、塞乐斯

塞乐斯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他原是精明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塞乐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他的家乡离埃及不太远,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

2、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把和与它相同的真各放进一盆水里,测量溢出来的水,得知此比真轻,说明掺了金属。

3、德

德是一个德国数学家,生于1690年,从1725年起当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在彼得堡,德结识了大数学家欧拉,两人书信交往达30多年。他有一个著名的猜想,就是在和欧拉的通信中提出来的。这成为数学史上一则脍炙人口的佳话。

4、雅谷伯努利

数学家雅谷伯努利,对螺线有研究,他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先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5、欧拉

欧拉,小时候因为问了星星有多少,触怒了的信条,被退学,结果成了一个牧童。但欧拉还热爱着学习,小欧拉成了这所最年轻的大。

6、鲁道夫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 道夫数,他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7、华罗庚

华罗庚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走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动员众把优选法用于农业生产.记者在一次采访时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他的确为科学辛劳工作的最后一天,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8、陈景润

数学家陈景润边思考问题边走路,撞到一棵树干上,头也不抬说:“对不起、对不起。”继续思考。

9、康托尔

千多年来,科学家们接触到无穷,却又无力去把握和认识它,这的确是向人类提出的尖锐挑战。康托尔以其思维之独特,想象力之丰富,方法之新颖绘制了一幅人类智慧的精品——集合论和超穷数理论,令19、20世纪之交的整个数学界、甚至哲学界感到震惊。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关于数学无穷的几乎是由他一个人完成的。”

10、康威

康威年少时就对数学很有强烈的兴趣:四岁时,其母发现他背诵二的次方;十一岁时,升读中学的面试,被问及他成长后想干什么,他回答想在剑桥当数学家。后来康威果然于剑桥修读数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m20240220084809fa12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