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少先队的感人历史故事,少先队员历史的故事?

少先队感人故事

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

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

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

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草屋内…

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

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

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

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

1938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少先队历史故事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

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

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枪发给他使用。

英雄少年---赖宁

赖宁,英雄少年。14岁(指被评为“十佳少先队员”时,下同),四川石棉县人。他胸怀大志,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从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

中学—— 石棉县一中。

1988年3月13日一位14岁的优秀少年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牺牲了,他的名字就叫赖宁。

那天下午3点左右,因八级大风,把县城附近一家工厂的电线杆吹倒,造成电线短路,引起了大火。

风助火威,火越来越大、烧得越来越远。

此时,森林、电视卫星接收站和附近的油库存都不得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赖宁看见后立刻赶到火灾现场。

他找到了一棵松枝奋不顾身地冲向前奋力扑火。

虽然,消防队员曾劝阻大家别往火中硬闯,但赖宁不忍心看到国家财产遭到严重损失又去扑火。

最后大火终于扑灭了,但赖宁却牺牲了。

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领导下的少年儿童群众组织,成立于1949年。以下是一些少年先锋队的感人故事:

  1. ***时期的少年先锋队:在***时期,中国的少年先锋队员们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爱国活动,如宣传、募捐、慰问等。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

  2. 汶川地震后的少年先锋队: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少年先锋队员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献血献爱心,为灾区人民提供帮助和支持。

  3. 疫情防控期间的少年先锋队:在新冠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少年先锋队员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社区居民发放口罩、测量体温、宣传防疫知识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4. 扶贫攻坚中的少年先锋队:在中国脱贫攻坚战中,少年先锋队员们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扶贫活动,如义务支教、帮助贫困家庭销售农产品等,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做出了贡献。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地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今天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纪念日,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历史上优秀的少先队员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少先队三位少年英雄是王小波、林海音和龚全珍。

王小波曾经在抗洪抢险中英勇救人,林海音在地震救援中勇敢逆行,救出了被困学生,龚全珍在抗洪救灾中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救援。

这三位少先队员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关注身边的事情,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同时,这也证明了少先队员是有能力、有担当、有责任的。

关于这个问题,1. 田宝珂:1998年,年仅13岁的田宝珂在四川汶川地震中表现出色,他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救出了5名同学,成为全国第一位获得“少年英雄”称号的学生。

2、 赵忠祥:1987年,当时13岁的赵忠祥在北京一次火灾中勇救了一名年幼女孩,成为了全国第一位获得“少年英雄”称号的学生。

3、 李维海:2014年,李维海在重庆市一次公交车发生事故中,勇救了一名孕妇和她的丈夫,成为当年的“全国少年英雄”之一。

答:王璞、王二小和海娃。

第一位小英雄名字叫王璞,他生于1929年,河北省完县人。

家住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王璞出生在那个村庄里的一户贫农家庭。

在这个少年刚刚懂事的时候正好赶上了鬼子发动的卢沟桥事变,紧接着战火燃烧到了华北,吞噬了他的家乡太行山。

面对凶残的日寇,王璞幼小的心灵里面燃起了仇恨的烈火。

仇恨也让这个少年早早的成熟且坚强,十一岁的王璞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被推选为儿童团长,他曾多次配合当地八路军部队出色的完成了很多任务,最终在敌人的扫荡中英勇牺牲,牺牲的时候年龄虽然很小还不到14岁,但是这个小英雄却牺牲的很壮烈。

解放后地方政府在当地为这个小英雄立起了汉白玉雕像以做纪念。

第二个小英雄叫王二小,他1929年1月22日生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上庄乡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

王二小因为在家中排行老二,哥哥叫石头,父亲阎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给本村的大地主刘文勤扛活谋生,在座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母亲阎张氏给人做针线活,全家四口挤住在本村一座奶奶庙里面。

在反“扫荡”时,刚满12岁的他把鬼子引入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一个中队被全歼,可这位小英雄不幸被敌人杀害,英勇地牺牲了。

第三个抗日小英雄名叫海娃,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

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

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

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

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

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

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

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

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

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

”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少先队三位少年英雄的名字是李广、陈景润和王二小,他们是在1958年的抗洪救灾过程中表现英勇的孩子们。

1.李广和陈景润二人在长江大堤上坚守了12个小时,用自己的小身板垫固缺口,为抗洪救灾立下卓越功勋,受到了党和政府的表扬和嘉奖。

2.王二小则是在河南省的一次特大洪灾中, 推开屋门,强撑门板,被汹涌的洪水卷走,英勇牺牲。

这三位少年英雄的崇高精神将永留史册,成为中国青少年一代代学习的楷模。

小萝卜头叫宋振中,遇害时年仅9岁。

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小的烈士。

小萝卜头是在敌人的监狱里长大的,在监狱里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他学习依然很认真。

小萝卜头不仅热爱学习,而且还很勇敢,他在特务的监视下,利用自己走动方便的条件,在衣袖里藏小纸条,秘密地送到指定的牢房。

他在监狱中渴望自由、渴望快乐、更渴望学习,所以他在监狱里学会的第一句话是:“我是一个好孩子,我热爱***!

我被小萝卜头的事迹深深感动了。

小萝卜头是一个比我还小的孩子,在那个战争的年代里,他却能做那么勇敢的事情。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这些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但是看看现在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还有少数孩子觉得上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不愿意学习,而小萝卜头在短短的9年时光中,勤奋学习,并同敌人英勇斗争。

小萝卜头的英雄事迹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要学习王二小的精神。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故事原文:

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头,父亲王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给本村大地主刘文勤扛活谋生,母亲王张氏给人做针线活,全家四口挤住在本村奶奶庙中。王二小原名王朴,据说父亲起名原意是希望他像禾苗一样茁壮成长。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未收。

第二年春天,正值抗日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天灾人祸,形成了“无村不戴孝,处处有哭声”的惨象。

结果,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因病饿先后去世了。

1940年春无依无靠的王二小开始了逃荒的生涯。

这年5月的一天,经过长途流浪的二小因饥苦昏倒在了路边,被狼牙口村委会主任搭救,后来他被安排给一刘姓大户放牛谋生。

当时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独立师老一团的骑兵连就驻扎在这一带。

二小喜欢马,常到骑兵连去玩,和八路军战士混得很熟。

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内向,不爱说话,一年四季总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骑兵连的吴连长非常喜欢这个孤儿,常常给他讲打仗的故事,到了开饭的时间就留份饭给他吃。

后来,二小就加入了儿童团,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六)早晨,13岁的王二小正在当地老乡称狼牙沟门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鬼子兵有好几十人,正从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来。

那边的山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万一鬼子摸进那条山沟,不仅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受损失,乡亲们也将在劫难逃。

可是这时候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了。

这时二小忽然想起来,为了粉碎鬼子这次进攻,涞源抗日政府已将20多名伤员和粮食转移了,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群众,骑兵连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岭子上。

二小冷静地想了想,他要把鬼子引进埋伏圈,让八路军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打定主意之后,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的目标,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见到二小,连忙把他从山坡上抓来问路。

二小机智地和鬼子周旋,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在前边带路。

从狼牙沟门往东走是范庄旺村,王二小带着鬼子从西北沟钻了进去,引向八路军埋伏的石湖旮旯。

其实这是一条死路,翻过巨石就到了路的尽头。

鬼子一下傻了眼,直到此时才知道上了当。二小想趁敌人惊魂未定的时候向灌木林跑去,这时,鬼子军官朝他举起了洋刀,第一刀削去了王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第二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在那块巨石上。与此同时,山头上的部队枪炮声四起,前后没有一袋烟的工夫,就全歼了这股敌人。

战斗刚结束,战士跑到巨石前抢救王二小。当时王二小还活着,还有两名八路军战士也受了重伤,部队将他们护送到刘家庄,终因伤势过重,三人先后与世长辞,永远长眠在了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

***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1、 初创:1931年,中国***领导下的中国少年先锋队在上海成立,旨在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意识和劳动观念。

2、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少先队员们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一支重要力量。

3、 革命传统:1950年代,随着***的诞生,少先队成为了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革命传统。

4、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期间,少先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被用来推行“造反派”的思想和行动。

5、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后,少先队又回归到了其初衷,继续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意识和劳动观念,成为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途径。

6、 现代化: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少先队也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

在中国,少先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它是中国***领导的青少年组织,旨在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以下是一些少先队历史小故事。

1、 少先队的创建

1925年,中国***创建了少年先锋队,这是中国第一个青少年组织。1927年,它改名为少先队,成为中国最大的青少年组织之一。

2、 少先队的标志

少先队的标志是一个红领巾,象征着革命的烈火和青少年的革命精神。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象征,代表着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3、 少先队的口号

少先队的口号是“向困难说不”,这是鼓励少先队员坚强不屈、克服困难的口号。它激励着少先队员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4、 少先队的活动

少先队开展了许多活动来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他们参加了各种纪念活动、志愿服务、文艺比赛、科技竞赛等,这些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5、 少先队的教育

少先队的教育是全面的,旨在培养少先队员的品德、智慧、体魄和美感。他们通过各种课程、讲座、读书会等形式,学习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科技知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少先队的历史小故事充满了感人的故事和动人的场景,它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青少年的成长历程和革命精神。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的牺牲在日本人的刀下,而钟亮也被抓走,嘎子历尽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查员,他配合侦查员执行任务,表现的勇敢,机智

小兵张嘎,赖宁,闪闪的红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m202401091712090b48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