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英国与欧盟的历史关系,英国什么时候加入欧盟的?

1973年1月,英国加入欧共体,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才改称为欧盟。

英国是欧盟的成员国,但是英国没有加入欧元区,这是英国有自身的考虑,他的金融系统跟美国的关系更紧,所以他的利益跟美元绑在了一起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Brussel),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

创始成员国有6个,分别为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该联盟现拥有28个会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2012年,欧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英国何时加入欧盟?具体时间

1973年1月

英国已经加入欧盟,只是没加入欧元区.1973年1月,英国加入欧共体,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才改称为欧盟.

1971年6月23日西欧国家达成协议:同意英国、丹麦、爱尔兰和挪威加入共同市场。1972年1月22日,在布鲁塞尔签订条约,接受了英国等四国加入欧洲共同体。1973年1月1日,英国正式成为欧共体的成员国。

英国加入欧共体,“西欧共同市场”成立之时(1958),英国依然在执行依附和追随美国的政策。

鉴于当时英国经济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国际货币体系的摇摇欲坠,国际性美元危机又使得英镑收支不平衡问题更趋严重,而此时,英国已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寻求美国的支持。

为此,希思调整了英国的外交政策。

降低了英联邦的重要性,宣布英美特殊关系已为“自然关系”所取代,开始推行面向西欧、以西欧为重点的新外交政策,而且反复表示英国愿意同其他西欧国家一起建立“欧洲人的欧洲”。

1973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盟;1981年1月1日,希腊成为欧共体第10个成员;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盟,使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 1993年11月1日,根据内外发展的需要,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洲联盟。

英国宣布正式脱离欧盟! 结束其47年欧盟成员国身份 英国脱欧后进入过渡期。 过渡期从2月1日开始,到2020年12月31日结束。 

对英国来说,加入欧盟能够获得以下的好处:

第一,增加了专业化生产的可能性。欧盟提供了一个3.4亿人口的市场,比美国还大。这能实现规模经济,特别是要求很高的初始研究花费的复杂产品,如计算机、药物、核反应堆、超高音速飞机和现代武器。这种经济性,使欧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更有效地竞争。

第二,在更大市场上,更激烈的竞争能产生更高的效率。

在欧盟之内,没有保护无效企业的堡垒,自由贸易意味着商品和服务能在市场的任何部分竞争,并且生产要素能够移动到更有效利用的地方——不仅在一国之内,而是在国家之间。

其结果是,按价值计算,英国57%的出口进入欧盟,并且它的进口也来自欧盟。

另一方面,必须承认保护性关税能够降低来自外部市场的竞争。

第三,欧盟国家所享受的规模经济和竞争的增加,能够产生更快的增长率。但也有可能产生的情况是,欧盟增加了增长预期,从而引起了增长。

第四,有重要的政治利益。欧洲协作最初倡导者的最终目的是某种形式的政治联合。西欧以同一个声音说话能够增加它与其他主要力量(主要是美国)交涉时的分量。此外,国防力量和战略一体化,将为成员国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这些好处足以补偿主权上的任何损失。

第五,由于英国是欧盟成员国,并有稳定的政治背景,他能因此从外部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日本)吸引投资,因为它们急于想获得在欧盟拥有生产基地的好处。

第六,欧盟的动态增长,使它能对欧盟内部比较贫穷的地区或世界上的不发达国家提供帮助。英国已经成为区域发展基金,社会基金和农业担保与指导基金的一大收益国。

英国一直以来就奉行“光荣孤立”政策,维持欧洲大陆的分裂是英国的外交基准之一.在历史上,英国竭力打压欧洲大陆强国,例如法国,英国先后组成七次反法联军,把拿破仑遣送到孤岛.还有后来的德国,俄罗斯,都被打压过.二战后,欧洲大陆才从两次大战中吸取教训,并且鉴于冷战的压力,走向联合.英国最初是不赞同这种联合的,所以一开始英国并没有加入.但随着冷战加剧,英国也慢慢感觉力不从心,而且,联合后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最终于1973年加入了欧共体.

欧盟预算里,英国缴纳的比例约为1/8,按额度计算为德法后第3位。但德法利用欧元区内的有利地位,通过欧元区内的差异化利率政策,在制造业,服务业上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反之,英国因为依然处于欧元区外,并未得到与付出相称的好处。

此外,统一的欧元和欧盟实际是欧洲两千年来,追求天下一统的理想的产物,但由于历史上的文化冲突,宗教冲突,民族矛盾,以及各种皇室联姻和内斗的影响,整个欧盟的隐忧重重。

举例来说,土耳其加入欧盟的问题,实际上作为决策者的德法就忽视了历史上被奥斯曼帝国长期统治的巴尔干诸国的切身感受。

这样的盲目扩张将直接导致欧盟内部的裂痕。

作为长期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的海洋殖民帝国,英国对欧陆的统一或一家独大或铁板一块的联盟一直保持有强烈的警惕。

退出欧盟,除了近短期的经济压力得到缓解,并为未来提升英国的金融和经济竞争力做准备外,还由于退出欧盟后,将会由德法英三强均衡变为德法两强,这样的联盟的持续性从长期来看是不稳定也不持久的,而对于英国来说,由此可能衍生的结果将大大减轻来自欧陆的压力,并有利于英国的远期利益。

理不清,英法互相抑制近百年,德国崛起,英法又联手对付德国,德国两次世界大战后都被美国控制,后德法又联手组建欧共体(欧盟的前身。

后英国加入,但在美国制衡下相安无事几十年。

英国政府2017年1月17日宣布“脱欧”方案,这是英国自2016年6月举行公投决定脱离欧盟以来首次明确“脱欧路线图”内容细节,引发各方关注。

由于历史及地缘因素,自欧盟成立以来,英国一直与其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上世纪50年代,当欧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简称“欧共体”)开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时,英国曾一度与欧洲其他六国另立炉灶,对抗欧洲一体化。

上世纪60年代,英国经济发展放缓,开始寻求加入欧共体,曾先后三次提出申请。

1973年1月正式加入欧共体后,英国对其态度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同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欧洲大陆经济遭受重创,英国经济也受到严重拖累,刺激英国国内疑欧情绪抬头。此外,由于欧共体内的许多规则并不照顾英国利益,英国内部对欧共体地位是否符合英国最大的国家利益产生了严重分歧。

1975年6月,英国就是否继续留欧举行公投。虽然有67.2%的英国民众选择“留欧”,但英国疑欧思潮影响依旧存在。

虽然英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英国历届政府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一直未能全身心投入,既想搭上欧洲融合发展的列车,以免被排斥在圈外,又担心因融合过密过深而失去自己的独立性。

因此,当欧洲一体化进程符合其国家利益时,英国就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反之就会成为一个旁观者甚至阻挠者。

迄今,英国还没有加入欧元区和《申根协定》。

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促使英国疑欧力量再度上升。

2013年1月,英国时任首相卡梅伦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发表讲话,表达了英国对非欧元区国家遭受欧债危机拖累的不满以及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损害英国利益的担忧。

他表示将与欧盟就英欧之间的关系举行重新谈判,并由全体英国公民投票决定英国在欧盟的去留。

随后,在英国重要的“脱欧”推手——英国独立党的推动下,英国内部的“脱欧”力量剧增。

2016年2月,英国与欧盟各成员国经过谈判就欧盟改革达成协议,协议同意英国在欧盟中享有“特殊地位”。卡梅伦随后宣布,将于6月23日举行全民公投,决定英国是否留在欧盟。

2016年6月23日,公投如期举行。结果显示,有52%的英国人投票支持英国脱离欧盟。这一结果导致卡梅伦宣布辞职。

继任首相的特雷莎·梅多次表示将确保英国与欧盟达成正确的关系协议,并宣布将于今年3月底前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正式与欧盟展开“脱欧”谈判。英国何时“脱欧”、怎样“脱欧”的路线图是特雷莎·梅政府的首要课题,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

不属于欧盟了,英国已经脱欧了。

英国正式脱欧的时间是2020年1月31日。英国脱欧是指英国脱离欧洲联盟计划。2013年1月23日,英国前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及脱欧公投。2016年6月,英国全民公投决定“脱欧”。2020年1月30日,欧盟正式批准了英国脱欧。

英国不是欧盟成员国。

英国以前是欧盟国家,2013年1月23日,英国前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及脱欧公投。2016年6月,英国全民公投决定“脱欧”。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在2016年6月24日,英国公布了“脱欧”公投的最终结果是英国脱离欧盟。

如果我的认识没错的话:英国在欧共体时期不加入的原因在于英联邦内部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共生性,英国要求自己加入欧共体时能够拖油瓶以英联邦的身份加入,而欧共体主要国家怀疑英国动机,认为这是幕后美国在背后主导这一行为,想从体制上控制欧洲一体化,或者破坏一体化。

因此双方在谈判初期没有达成共识,但此后英国似乎从欧共体上看到了经济一体化的禀赋优势,加上英联邦由于民族运动而日趋衰弱,英国最终同意在英联邦外加入欧共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l202303310240164fe4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