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上古神话的实质及其文学意义,上古神话的实质?

中国狭义的上古神话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广义的上古神话则包括夏朝至两汉时期的神话。

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

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先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 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只有当人类可以凭借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领悟的时候,神话才有可能产生。

学术界普遍认为神话产生于野蛮期的低级阶段,到了野蛮期的中级阶段,神话进入了繁荣的时期。中国学者杨堃和袁珂等人认为神话的起源要早到蒙昧期的高级阶段,即旧石器时代晚期,或者比这个时期更早。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人们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还有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等等,尤其能引起惊奇和恐慌。

人们由此幻想出世界上存在着种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并对之加以膜拜,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了。

神话也就由此产生。

上古神话从产生的时间来讲,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学各文学形态中最早的,但它却一直持续影响了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许多方面。

单在先秦文学中的《诗经》、《左传》、《庄子》、等先秦古籍中就记载了比较丰富的古代神话,以及神话内容的变形和发展。

如《诗经》中周部族史诗的代表《大雅·生民》、商部族史诗《商颂·玄鸟》等篇目就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其中包含了部族起源神话中的母题类型。

再如《庄子》一书中也有许多上古神内容的演变,像鲲鹏之变、黄帝遗玄珠等都是在上古神话的基础上的变形。

“上古神话”的思维方法和主题内容是后世文学的先驱。

上古神话,顾名思义就是指产生于人类社会早期的各种神话传说故事。

如流传于我国汉民族中的“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流传于我国少数民族中的“竹生人”、“葫芦生人”、“蛋生人”、“石生人”等人类起源神话;又如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创世纪”、“亚当夏娃”、“诺亚方舟”等故事;还有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凯尔特神话、埃及神话、印加神话、印度神话等等。

几乎每一个人类文明诞生的初期都有类似的神话传说,而且他们几乎都保持了惊人的相似性。比如几乎都有对世界起源的解释,即创世神话;都有对人类起源的解释,即始祖神话;都有以洪水为主题或背景的神话,即洪水神话;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战争神话、英雄神话和发明创造的神话。

甚至这些不同文明下产生的神话的表现方式和内部构造也几乎大同小异。就拿创世神话来说,普遍流传于汉民族的创世神话是“盘古开天”,而西方文化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创世纪”,两者在许多方面都有惊人的相似性。比如都以混沌黑暗为“创世”前提;都创造了天地万物,即日月星辰、山川江河、虫鱼鸟兽等。

上古神话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狭义的上古神话则包括夏朝至两汉时期的神话。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

上古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上古神话在后世仍然具有文学魅力,同时也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上古神话

      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1、神话:【名词解释】【考点1】

(一)定义:以故事形式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二)特点:

1、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2、情节: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3、意义:对自然或社会现象解释,表达征服自然、变革社会愿望。

(三)产生条件:

1、可凭语言表达感情和对自然和社会领悟时。

2、对自然界,产生神秘和敬畏感情,幻想出超自然神灵和魔力,自然被神化。

(四)目的意义:

1、为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意义和合理性,维系社会性上。

2、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精神纽带。

3、在劳动和生活中,积聚多而强烈情绪体验,神话故事可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呈现出戏剧性属性,在对世界假想性把握中宣泄不安情绪。

2、神话少且不系统的原因:

时代久远,儒家对神话采取排斥态度,除《山海经》等书中记载比较集中外,其余散见于各类书中,往往片段,有完整情节不多。

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淮南子》)【重要考点2】

3、《山海经》【重要考点3】【名词解释】

(一)地位:最有神话学价值,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

(二)概说:

1、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间,由不同时代巫觋、方士据流传材料编选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2、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含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等方面资料。

(三)神多于神话;有大量对山神形貌描述,往往是奇形怪状动物,或兼有人和动物形体特征,或含自然崇拜或图腾崇拜意识,反映了人类早期的思维特征;海经、大荒经神话色彩最浓;虽是片断,不少故事已具清晰轮廓,有的甚至可得到完整故事和形象。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1、内容:【重要考点】

(一)创世神话

1、代表作:盘古故事

2、意义:

(1)宇宙卵生神话对阴阳太极观念有重要影响;

(2)宇宙生成的人格化、意志化过程反映对人类自身力量的信念;

(3)暗喻人和自然对应关系;

(4)表明了先民对宇宙等自然现象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始祖神话:

1、代表作:女娲故事。

(1)虚构人类产生;试图阐释社会地位差别的原因;

(2)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反映人们对女性延续种族作用的肯定,也对女性社会地位认可;塑造有奇异神通、慈爱、勤劳妇女形象。

(3)各部族有自己始祖神话(商始祖契是简狄吞食燕卵而生,周始祖后稷),在情节或结构上多有相似之处,反映对祖先追念,民族自豪感。

(三)洪水神话:

1、国内外区别:

(1)国外:大多表现天帝对人类堕落的失望,洪水是对人类惩罚,而洪水之后人类的再造,反映对人性的反省。

(2)中国:看作自然灾害,揭示与洪水抗争、拯救生民的积极意义,看重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

中国神话的主题意义总结为以下七点:

一,中国神话体现了远古人民的忧患意识。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常年发生洪灾与旱灾,于是《山海经》就常出现能带来灾难的奇异动物,这是远古人民对恶劣的生存环境的担忧。

二,中国神话人物都具有现实精神。他们正视灾难并通过努力改变环境,这种精神与古希腊神话的祥乐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中国神话还强调敬重生命。对百姓的尊重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特征,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总有一些神话人物会出来保护大家,如女娲后裔,这些都反映远古人民对生命的敬重。

四,中国神话反应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一种厚生精神的体现,如日月之神羲和,不但要掌管太阳和月亮,还要照顾人类的劳动生产。 这提现了人们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五,中国神话还体现出强烈的抗争精神。生存环境的恶劣并没有使人们屈服,反而激发了他们的奋斗精神,这种奋斗精神也是抗争命运的体现,并且神话中也出现了一批反抗自然的神话英雄,如精卫填海等故事。

六,中国神话和国外神话如希腊神话具有很明显的区别。中国神话体现出了将人给神话的特点,重视人的力量与社会性,神话在为后人的引用中,也产生了极大的改变,主要体现为历史化,文学化和宗教化。

七,中国神话是远古人民精神的具体化,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姿的艺术形象,为后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中国神话具有原始性,幻想性的特点。

中国小说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中国的上古神话都取材于《山海经》,上古神话。

它起源于生产劳动,由远古时代的人民集体创造的那时,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限制了人们的认知水平,当人类在同大自然进行着艰苦卓越的斗争的过程中,还不可能正确的理解并掌握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于是根据它们简单的生活和生产经验,把自然界无穷变化和威力,天真的归之于神的意志和力量。

从而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在口头上流传,产生了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

中国广义的上古神话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狭义的上古神话则包括夏朝至两汉时期的神话。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

象征性

首先,由于原始先民在思维中尚未将自身同自然界截然分开,因此,人们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不自觉地移到自然之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

隐喻性

其次,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由于原始先民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因此,思维还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象,不能脱离那些具体的感性材料。

认知表达

由以上的特点可以看出,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所谓象征、隐喻,就是某种具体的物象和某种特定意义之间的联系。黑格尔把“艺术前的艺术”称为“象征型艺术”。

扩展资料:

神话作为原始先民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先民对自身和外界的思考和感受,包孕着浓郁的情感因素。这些神话意象在历史中固定下来,通过文化积淀,在一代代人的心底流淌,并总是不失时机地通过各种形式,在后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

以上所述,主要采用了现代文学批评中原型理论。也就是说,神话对于文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文学家的素材,更为重要的是,那些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神话原型的作品,都可以把作者或读者领入先民曾经有过的那种深厚的情感体验之中,从而缓释现实的压力,超越平凡的世俗。

上古神话的艺术特征

1、神话思维天然是诗性思维。一方面,这种思维建立在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低下的水平上,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尚未分开,其思维只能由一个个形象结构组合而成。另一方面,这种思维又处在物我不分幼稚无知的状态中,以已推物,以近思远,主观推想和联想成为基本方式。因此,神话天然富于形象性和想象力,与文学更有不解之缘。

2、神话这种建立在万物有灵基础上的形象创造,使它在表现形式方面更属于以超现实为特征的浪漫文学范畴。这首先表现在它峡于自然以生命,赋予天界以人境,赋予人神以幻变,从而创造了种种离奇形象和境界。

3、上古神话的超现实性,还表现为夸张描写的大胆与无羁。上古神话赋予自然以人格,也赋予人类化身以自然之力,而自然的庞大和神威,凝聚在人格化形象上,也就获得不尽的张力。

单在先秦文学中的《诗经》、《左传》、《庄子》、等先秦古籍中就记载了比较丰富的古代神话,以及神话内容的变形和发展。如《诗经》中周部族史诗的代表《大雅·生民》、商部族史诗《商颂·玄鸟》等篇目就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其中包含了部族起源神话中的母题类型。

再如《庄子》一书中也有许多上古神内容的演变,像鲲鹏之变、黄帝遗玄珠等都是在上古神话的基础上的变形。“上古神话”的思维方法和主题内容是后世文学的先驱。

神话不同于传说,二者绝非一样。

神话演述的对象是神;传说演述的对象则为远古或者古代的英雄。

可惜的是我们把神话和传说的界限常常混在了一起,因为这两者同时记载了人类的能力无法实现的事情,所以传说也往往作为神话流传不分彼此。

中国的神话十分丰富,是个充满神话的国家。

但是丰富多彩的上古神话主要还是在。

《山海经》《穆天子传》《淮南子》《列子》等一些古书中分散的保存下来。

书里的神话涉及面相当宽广,书里虽然丰富多彩,但可惜的是记载和保存的方式很不完整,只是零星片段的散见于一些先秦古书里,没有像希腊荷马那样的鸿篇巨制,非常遗憾。

以上那些神话小说,可以说孕育着后代小说的胚胎,对后世影响极大,尤其是山海经,明朝人胡应麟赞其是“古今语怪之祖”,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它为“小说之最古者尔”。

上古神话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广义的上古神话则包括夏朝至两汉时期的神话。

上古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古神话在后世仍然具有文学魅力,同时也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l202212011742123c36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