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宋朝电视剧清平乐,下面小编就以1926字给大家详细介绍清平乐电视剧什么朝代,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
万众期待的《清平乐》终于在昨晚放出两集。
犹抱琵琶半遮面,虽然节奏不像悬疑剧那么快,
但仅这两集,《清平乐》就凭借其宏大的架构、精致的服化道及华美的台词,引得观众一片喝彩,豆瓣大批量五星预定。
《清平乐》改编自小说《孤城闭》,作者也参与了编剧,虽然主人公从宦官梁怀吉变成了宋仁宗赵祯,但从剧的格局和可看性,目前来看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早在去年年底,《清平乐》就承载了诸多期待。
不为别的,因为其出品公司是正午阳光,主演是王凯。
说起正午阳光影业,可能有些观众并不熟悉,但它出品的剧肯定有你看过的。
近两年,正午阳光基本包揽了口碑好剧,从《父母爱情》到《琅琊榜》,从《欢乐颂》到《都挺好》,再到《知否》,正午阳光几乎是中国影视界“口碑”的代名词。
甚至抗战题材的《伪装者》和《战长沙》都是正午阳光的。
正午阳光有着出色的制作团队,他们不靠艺人捞钱,也很少用噱头和事件搞营销,精力基本都投入到了剧作质量中。
不夸张地说,正午阳光引领着这些年国剧的风潮,是影视市场的风向标之一。
而正午阳光的很多剧,都有王凯的身影。
《北平无战事》中的警察局副局长方孟韦,也是《琅琊榜》中靖王萧景琰,转身又成了《欢乐颂》中的赵医生……
王凯是个宝藏男演员,他挑剧本的眼光数一数二,塑造的人物也丰富细腻。
“好团队+好剧本+好演员”,这是《清平乐》的标配,也是它能引起观众期待的重要原因。
再看剧的相关信息,其实很有意思。
首先,《清平乐》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有宋朝范儿。
“清平乐(yuè)”本是个词牌,是宋词最为出名的词牌之一,从小到大我们背过不少《清平乐》了。
晏殊、黄庭坚、辛弃疾等都有《清平乐》的名作。
听到这个词牌,大宋几乎就映入眼帘了。
其次,看到人物海报背后的这张画,你能想到什么艺术作品?
没错,人物背后的画风和宋代时期的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细节抠得,让人不得不服。
最后,《清平乐》的主人公是谁?宋仁宗赵祯。
选赵祯,是有原因的。
虽然他不像秦皇汉武那样一生有诸多丰功伟绩,但宋仁宗身上,却有观众最喜欢的故事基因。
狸猫换太子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这个古代民间最著名的皇家故事的主角,就是宋仁宗赵祯。
而且,在宋朝319年的历史中,宋仁宗是在位最长的皇帝。
他在位41年,在位期间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历史大事件发生,但却是北宋士大夫最喜欢的皇帝。
因为他的“仁”,给仁宗期间的大臣们很大的发挥空间。
我们语文课本中常见的名字,有大部分出自宋仁宗的朝代:范仲淹、欧阳修、晏殊、包拯、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程颢等。
同时,仁宗在养母刘娥的阴影下生活了十年之久,外加“生死两皇后”的感情纠葛,以他为电视剧主人公,可比大多数皇帝来得更有意思。
回到剧本身,《清平乐》放出的这两集,足够我们见微知著。
服化道异常精细,无论是台词、服饰、风格还是配色,都很“大宋”。
配色趋向于肃穆的电影质感,冷暖分明,大气典雅,让人极度舒适。
服化道即便放在宋朝的纪录片中,也丝毫不会违和。
比如:宋朝官帽的两根长翅是直脚幞(fu)头。
宋代大臣上朝时所带的笏板。
尤其《清平乐》中女性的发饰,堪称国剧楷模。
太后上朝的凤冠,几乎完全还原了历史。
皇后、娘娘和美人们平日里的发饰,也都十分精致贵气,古风韵味十足。
即便放大了看,也很难挑出瑕疵。
人物台词方面,所用文白结合,又不会晦涩难懂,颇有几分文艺气息。
比如:宋人称呼皇帝为“官家”,
宋朝称呼折子为“劄(zhá)子”。
而在剧情上,《清平乐》沿袭了导演张开宙的慢节奏,69集的体量,开头两集几乎没有什么信息量,都在交待人物和事件的背景。
虽然如此,《清平乐》也并不乏味。
第一集,奠定了宋仁宗的故事基础。
养母为后听政,生母被迫守灵,年轻的宋仁宗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接回生母,却无奈寸步难行。
作为一国之君,他无法为生母尽孝,最大的权利也就是拔剑对着侍卫喊喊。
可幽禁在陵墓内的李氏却比谁都清楚,自己的儿子“六哥儿”已经不是六哥儿了,而是大宋的皇帝。
两宫相争,皇帝年少,朝内暗流涌动,皇帝母子嫌隙,简直是标准的皇家戏码。
第二集,讲清楚了前后宫的人物关系。
郭皇后失宠,到处与美人争风吃醋。
朝堂之上,皇帝以“孝”揶揄太后,看似和平争论,实则针锋相对。
太后忍辱负重,却不被皇帝赵祯理解,一番倾诉声泪俱下,看得人动容。
而年少皇帝多年活在养母阴影之下,无法对生母尽孝,也有自己的苦衷。
最后,郭皇后去找太后告状,太后这几句话说得在理,与大家共勉:
这把观众逼到了没法选边站的境地:因为两者都有难言之隐。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清平乐》刚开始就告诉我们,它不是一出正反派写在脸上的宫斗剧,而是一次历史大戏。
这大戏,越看越像正剧,越品越像正史,
这慢节奏的两集,实则是带我们缓缓进入宋朝历史的画卷,品味真正的大宋风骨。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