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李世民爱民的故事50字,爱民如亲典故?

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亲人一样。

出自汉文帝的诏书,很能说明问题的:

    振贷诏(元年三月)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阽於死亡,而莫之省忧,为民父母将何如其议所以振贷之。(《汉书·文纪》)

 养老诏(元年三月)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

爱民如亲的典故出自唐太宗李世民。

唐王李世民曾说,君者,舟也,闵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不过分压榨农民,轻徭薄赋,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实质体现了儒家的“仁政德治”,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就是这样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京畿地区发生蝗虫,唐太宗前去查看灾情,看见蝗虫,他顺手捉了一只放进自己的嘴里,并咒骂道:“老百姓靠庄稼养活生命,而你们却吃庄稼,我宁愿让你们吃我的内脏。

”侍从见此劝说道:“蝗虫是污秽之物,吃下去会生病的。

”唐太宗说:“为了不让老百姓受苦,我不怕生病。

”于是,他把蝗虫吞咽了下去。

此后,蝗虫再没有造成大的灾害。

贞观元年至三年,关中、关东地区发生水旱,蝗、霜之灾,唐太宗当即下诏“所在赈恤,无出今年租赋”。对那些生活极度困难,“卖子以接食”的(当时买卖儿女是合法的),唐太宗下诏“出御府金帛为赎之,归其父母”。就这样用国库的钱把那些卖掉的孩子全部买回来,还给了他们的父母。使那些破碎的家庭又重新圆满起来。

措施: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唐太宗时期,动用国库粮食和皇室的府库,赈济因水旱受灾的百姓;要求朝廷尽量缩减开支,令臣民勿侍糜费;实施奖励耕作的政策,使农民纷纷回归故里从事农耕,令农业生产得以复兴;实行耕有其田的均田制和减轻服役负担的租庸调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目的:缓和阶级矛盾,恢复并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是安定民心、治理国家的根本)

影响:保证农业生产,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利于人口增加。

代以来,中国的统治者都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小聪明,并以此在人前炫耀,很少有人想到诚实执政,坦白对人。结果当政者用诡计驭使部属,部属也依样画葫芦用诡计蒙蔽首脑。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真正能做到诚实执政的唯一人选只有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在任时,对臣僚敞开胸怀,不行欺诈之术,臣僚也尽忠职守,不搞欺瞒哄骗的传统官场伎俩。

在即位之初,李世民曾花大力气整顿吏治,下决心要在官场根治贪污受贿的不治之症。

为了侦查那些暗中受贿和将来有可能受贿的贪官污吏,李世民令亲信暗中向各部官员行贿,结果还真查处了几个贪官。

李世民在得意之余把他的谋略告诉一位隋朝遗臣,没想到这位大臣当场泼了他一瓢冷水。

他说陛下平时总告戒臣民要诚信待人,可陛下自我却先行欺诈之术,上梁不正下梁歪,臣民会一样用欺诈的手段报答你。

李世民不但没发怒,反而认为大臣的话有很深的智慧,便欣然理解了这句逆耳的忠言。

还有一次,李世民下令年龄虽不满十八岁,但体格健壮的男子也要应征入伍,大臣魏征拒绝在诏书上签字(注意这是李世民最为智慧的杰作,他的命令没有分管大臣的签字就没有法律效力,除李世民外,没有哪个皇帝会主动限止自我的无限权力),李世民解释说:“这是奸民逃避兵役,故意少报年龄。

”魏征回答说:“陛下常说我以诚信待天下,要人民不可诈欺;可你却先失去诚信。

陛下不以诚信待人,所以先疑心人民诈欺。

”李世民深以为然,并立即收回成命。

唐太宗以诚治天下

唐太宗时期,有人上书给太宗,请求清除善于谄媚的臣子。太宗问:“什么样的人是善于谄媚的臣子呢”。上书的人献策说:“您可以考验他们,在与大臣们谈话时,假装生气来试探他们,那些坚持真理而不屈服于您生气的人,就是正直的大臣;而那些看到您生气,惧怕您的威严,依顺您的旨意的,就是谄媚的大臣”。

太宗听完他的话,说:“国君好比水源,大臣好比水流,水源要是浑浊,而要水流清澈,那是不可能的。国君自己作假,怎么能要求大臣们正直呢?我相信用至诚之心能治理天下,所以不能用这种诡诈的手段对待臣下。您的法子虽然很好,可惜我不能采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k20231027120009b339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