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批思想深邃,相当了不起的思想家,史称诸子百家。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自春秋战国之后,中国至今也以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可是却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呈井喷式出现的盛况。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人没有看过多少书,却出现了那么多的思想家?为什么在后来的两千年里,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井喷式出现的盛况呢?
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够出现那么多思想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那时候有着诞生思想家的良好氛围,以及迫切的社会需要,各国君主需要能够强国的思想。
大家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乱世,尤其是春秋时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并立于世,在这样的情况下,摩擦自然少不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当中,闹摩擦最多老死不相往来,或者干脆打一架,都是小事;而国与国之间闹摩擦,再小的事也会变成大事,闹到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刀兵相见,刀兵相见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某一方灭国。
如此一来,各国君主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强大,能够让自己不被他国所欺,能够让自己的国家继续存在于世间,那么如何让国家强大,就需要新思想的指导。
举个例子来说,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在管仲的提议下,来了一手“尊王攘夷”,使得齐国一跃成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其他国家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于是争相模仿;又比如说,秦穆公“开边拓土”的政策让秦国迅速强大,于是其他国家也把目光放向边疆,试图打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我们现在人看来,这做法看似有点愚蠢,直接推行法家,兵家的思想不就可以强国了嘛。
可是我们都属于“事后诸葛亮”,我们是站在历史这个巨人的肩膀上看待问题。
当时的君主可没有这个巨人肩膀buff,他们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摸索着前进。
当然除了借鉴他国思想强国之外,最主要的还得有新思想来指导国家强大,如果一直就会借鉴,必然会慢于他人一步,失了先机,跟在别人后面看着别人吃肉,自己只能喝汤。
只有自己有新东西,才能抢占先机,迅速强大起来,于是各国君主都渴望招揽到有新思想的人才。
如果你能够提出一套完整有效,看似可行的新思想,就可以得到君主的青睐,出将入相,摇身一变成为人上人,如此之大的际遇改变,且还有机会把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诱惑不可为之不大。
所以很多人苦思冥想,各种各样的新思想就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量变产生质变,自然就产生了很多的思想家。
后世之所以没有再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井喷式的产生思想家的盛况,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封建王朝的诞生,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统一国家,实行了严格的思想禁锢。
比如说,当年董仲舒向汉武帝刘彻提出“独尊儒术”,结果汉武帝一听,觉得这个方法甚好,可以更好的管理和统治国家,维护国家的统一。
于是汉武帝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说这一举动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思想的禁锢。
后来到了明清时期,思想禁锢更是发展到极致,科举上大兴八股文,禁锢文人思想;文字狱更是悬在全天下读书人头上的一柄屠刀,读书人很可能因为无意间写的一篇文章,一首诗词,就引来杀身之祸,严重一点的,还会株连九族,堪称惨烈。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谁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提什么新思想。
另一方面来说,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经过时间的洗礼,已经相当成熟了,后来的统治者也没必要去搞什么新思想,直接拿过来用就行了,没有高官厚禄的鼓励,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读书人去思考什么新思想,所以自然思想家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