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枸杞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刘禹锡写枸杞井故事?

这个枸杞井在淮安开元寺。

公元826年(唐宝历二年),两位大诗人刘禹锡与白居易在扬子江畔不期而遇,他们一起沿运河北上去游赏楚州古城,受到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山阳太守郭使君的热情接待,并亲自策划安排了淮安文坛的一场盛大文人聚会。连邻近各县的文人纷至沓来都兴奋异常,难得亲眼目睹两位大诗人的风采,与他们当面交谈。

这次聚会地点选在开元寺。寺北院的那口大井旁长了一片茂盛枸杞树,这口井就是当时著名的枸杞井。

寺院里的僧人每天饮用的水都来源于这口枸杞井,结果无论老少人人面色红润,还有好多僧人到了80岁还头发乌黑、牙齿坚固。这口井因此名声远扬。

枸杞井旁,刘禹锡文思涌动,写下了枸杞井诗一首,诗如下:

楚州开元寺北院,枸杞临井,繁茂可观,群贤赋诗,因以继和

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香泉树有灵。

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远知一勺可延龄。

“一勺可延龄”是诗人对枸杞作用与功效的最高评价。我国历史上就流传着许多枸杞健康身体、延年益寿的优美传说。所以现代人对于枸杞的食用,也多数为健康保驾护航。

白居易则为山阳太守郭使君题枸杞井诗一首,诗如下:

山阳太守政严明,吏静人安无犬惊。

不知灵药根成狗,怪得时闻吠夜声。

刘禹锡与枸杞井的故事

宝历二年(826)冬,白居易、刘禹锡两位官员应诏回洛阳途经楚州,受到楚州刺史郭行余的盛情接待。白居易与刘禹锡是诗坛契友,合称“刘白”。诗客光临,郭刺史陪客人游览楚州的胜景后,主宾吟诗留念。其时,郭行余先为开元寺枸杞井题诗(诗已佚),接着,白居易题诗 “和郭使君题枸杞井:

不知灵药根成狗,怪得时闻吠夜声。”

刘禹锡接着题诗并写了诗前小序:“楚州开元寺北院,枸杞临井,繁茂可观。群贤赋诗,因以继和:

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清泉药有灵。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

苟姓起源

据史书记载,苟姓跟草有关,包含着生长的意思,最初产生于黄帝时期。传说,黄帝的子孙中,有人居住在河内(现在的山西、河北、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因为当地生长的枸杞比较多,所以以“苟”为姓。除了这支苟姓人外,其余的苟姓多由其他姓氏演变而来。

敬岐等人的祖上之所以姓苟,就是由“敬”姓而来的。这个故事,在有苟姓人的地方多有流传。在五代十国时期,后唐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夺取政权,改国号为晋,迁都开封。在石敬瑭做后晋皇帝期间,有个姓敬的大臣因为冲了皇帝的名讳,再加上得罪了皇帝的近臣,遭到陷害后被定了罪,朝廷下令让所有的敬姓人改姓“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k20221025225216a487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