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写给孙女的一封家书,我的家史——外孙女的感恩文章

图片来自网络

青海汪氏,大多聚集在青海省湟中区海子沟乡境内,尤以总堡村汪氏年代久远,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勤劳的汪氏后裔零星遍布河湟各地,辛勤耕耘,繁衍生息。

据记载,汪姓起源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中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

其中山西省境內的汪姓成为当地一大望族。

东汉未年,汪文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又发展成为新安一代望族。

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今安徽歙县,至今家族甚旺。

宋我以后,汪姓迅速繁衍起来,成为我国南、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

我汪氏祖籍为湟中区海子沟乡总堡村人,1809年,一世先祖汪更贞,擅长木工技艺,从总堡村来至西纳川拦隆口村,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愈二百多年,至今发展成为当地又一大旺族。

据爷爷口述,在我王氏悠悠家史中,太爷爷汪永善一生坎坷,在我们晚辈心目中是个传奇式且了不起的人物,令后人敬仰。

太爷爷所处的年代正值青海军阀马步芳家族统治青海期间。

1944年,我太爷爷跟太奶奶刚刚订婚,被马步芳部队强征抓去当兵,家中老人无奈,只好用太爷爷的一张照片和太奶奶完婚拜天地、入洞房。

因太爷爷聪明、伶俐,且写得一手好字,颇有文彩,被看中遂编入国民党82军任文职,相当于通讯员,后任文职干事。

1949年青海解放,被人民解放军俘虏,翌年释放回家。

在此六、七年的“吃粮”生涯中,没回过一次家。

从一九五一年开始,太爷爷在村里当了十几年的村干部,期间利用在国民党部队学到的医学知识在村里开了个药铺,开始悬世济壶,治病救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为群众作了不少好事,深得乡亲们的称赞。

一九六六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文革运动”袭来,太爷爷被扣上了“伪军官”、“投机倒把”等莫须有罪名,受到了极左路线的批斗、游行,至一九七五年病逝。

太爷爷年轻时虽在国民党部队当过兵,皆因历史原因,迫不得己。纵观一生,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但为人处事,襟怀坦白,光明磊落。

我爷爷兄妹八人,排行老三,上面分别为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下面为三个妹子和两个弟弟。太爷爷去逝时,除我爷爷及以上的大爷爷、大姑母成人完婚外,以下的弟妹五人年幼,尚未成人,家里失去了顶梁柱、主心骨,一家人的生计仅靠太奶奶支撑、维持,仅管如此,一家人紧诚团结,共克时艰,渡过了一个个难关,终于迎来了曙光。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的春风吹拂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高原儿女喜笑颜开、豪情满怀。紧接着,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分得土地、耕畜的农民更是喜上眉梢,心里乐开了花,嘴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此时的我爷爷、还有大爷爷他们,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经济头脑特别灵活,抢先抓住机遇,占领市场,在乡镇中心位置开店做生意,外出承揽工程,通过多年的打拼奋斗,滚雪球式的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总算熬出了头,摆脱了贫困,率先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家门不幸,奶奶于1995年身患绝症,多方医治无效,於1997年正月病故,卒年43岁。

奶奶的去逝,无疑给我这个刚刚摆脱贫困的家庭雪上落霜,带来很大的影响。

此时的伯父已成家立业近两年多,并分房另居,家里只剩下爷爷和父亲二人艰难度日,过分的悲伤忧愁使爷爷一度萎靡不振,整天以酒消愁,昏昏沉沉,精神极度崩溃。

那几年的艰难岁月也不知是父亲和爷爷是如何熬过的?至父亲成人并和母亲结婚后,家里才有了新的起色。

承蒙党的好政策,又赶上了好时代,父辈们秉承先辈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之精神。在巩固、发展的同时,做大做强生意,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走南闯北,承包工程,家中的生活、经济又上一个新台阶,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今,我的伯父、父亲兄弟二家人精诚团结,和睦相处,鱼帮水,水帮鱼,子孝孙贤,孝敬爷爷,其乐融融,亲如一家。不仅在家里盖上了漂亮的小洋楼,买上了小轿车,而且在城镇上都买了房子,装饰一新,尔雅温馨,跟城里人的生活没啥区别。

往事悠悠,岁月磋砣。忆父辈走过的路,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我辈应倍加珍惜。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惟有发奋学习,努力拼搏,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养育之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k202209161110086e79.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