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为马”这个成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很常见的,大家都用它来形容一个人说话办事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而赵高指鹿为马,哄骗秦二世的故事也是十分有名。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载: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宴,持鹿献於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群臣皆畏高......赵高在历史记载中,也是一个狡诈阴险的奸臣形象,“指鹿为马”的前后情节放在他身上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
然而,仍然有一些人对事情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直到1975年,人们从一次考古活动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一些古籍,通过上面的文字,大家这才发现“指鹿为马”的典故可能另有隐情。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赵高口中的“鹿”到底是什么意思?
史记中记载,赵高在秦二世认为这是一只鹿的情况下,将鹿强说成马,是想要测试大臣中是否有不顺从自己的人。然而,尽管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详细,也尽可能地陈列事实(毕竟他连当朝皇帝汉武帝的坏话都敢写进去)。
但由于情感的主观性以及朝代更迭、收集资料受限,我们也不能完全把他所写的当做是事实。近乎同时期的陆贾,也曾在《新语·辨惑》一文中也提到了赵高“以鹿为马”的事情,不过两者的内容却有着不小的差距:
“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邪,以鹿为马也。’高曰:‘乃马也。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愿问群臣。’于是乃问群臣,群臣半言马半言鹿。”
仔细对比两篇文字,我们发现,在司马迁笔下,赵高是主动把“鹿”当做“马”献给秦二世,而且前提是“赵高欲为乱”。而在陆贾的记载中,秦二世只是偶然间发现赵高骑着“鹿”,就好奇地问他为何这么做。
继而引发了赵高强说是“马”,并征求群臣意见。于是乎,就有学者提出质疑:如果赵高真的像陆贾所写的那样,只是偶然间“以鹿为马”,而且“群臣半言马半言鹿”,并没有出现因为恐惧赵高而沉默。
那么有没有可能,赵高的鹿其实真的是一只马,只是碰巧两者相似,以至于秦二世和部分大臣分辨不出呢?宋朝的罗愿曾在《尔雅翼·释兽》中,引用过南朝陶弘景的话。
这句话是这么说的:“古称马之似鹿者直百金,今荆楚之地,其鹿绝似马。当解角时,望之无辨,土人谓之马鹿。”以是知赵高‘指鹿为马’,盖以类尔。”
大意就是说,古时长得类似鹿的马是很值钱的,而在荆楚地区有一种鹿,外表与马很相似,特别是把鹿角卸下后,看上去和马没有差别。
也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赵高的这只动物是一匹长相类似鹿的名贵马,但是秦二世和部分大臣根据外表认为那是一只鹿。对于这种观点,除了有古籍记载支撑之外,还有现代考古发现的证据。
考古发现证据:鹿与马曾经很相似
在秦朝时,秦始皇曾下令“焚书坑儒”,把除法家外的诸子百家藏书尽数焚毁。关于历法、时日吉凶宜忌的《日书》,因在当时与生活息息相关,最终被保存了下来。
其中关于“十二占道”的内容,被认为是十二生肖的起源。1975年,考古人员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现了两批秦代竹简,其中一篇叫做《日出·盗者》的文章中,有着如下的记载:“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
类似的,在2000年的湖北随州,考古人员在孔家坡8号墓发现的汉简《日书》之《盗日》篇同样也有:“午,鹿也”的记载。但与其同时期的甘肃放马滩的秦代墓葬出土的秦简《日书》中,却有着“午,马也”的记载。
为何在同时期,秦地的是“午马”,而荆楚一带却是以“午”为“鹿”呢?这与上文提到的“马鹿”有关,因为荆楚一带的马与马鹿相似,而当中原的“午马”观点传到此地时。
其中,“马”被当地人误以为是“马鹿”,于是就有了“午鹿”的说法。这几次考古中对于秦朝“午马”与“午鹿”的研究发现,也间接证明了当时的“马鹿”确实很像马。
因此,秦二世很有可能误把赵高的马认成了荆楚地区的“马鹿”。但也有人对这一点提出了质疑,因秦二世生在秦地,而非楚地,理应很容易区分马和鹿才对。
“指鹿为马”只是君臣游戏?
既然如此,他又怎么会分不清名贵的马和一只“马鹿”呢?对于这个问题,有学者提出了这种观点:首先,在秦统一六国之后,原楚国的妃子很多都被送到了秦皇宫。
荆楚地区的文化、音乐也在秦朝的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曾经作为皇子的秦二世胡亥,自然也受到了熏陶,对于荆楚地区长相十分有趣的“马鹿”肯定也有所耳闻。
因此,赵高“指鹿为马”很有可能是君臣故意为之,当做一场文字游戏,权当娱乐而已。南北朝时,梁元帝萧绎在《金楼子》中所写的内容可以作为证据:“秦二世即位,自幽深宫,以鹿为马,以蒲为脯。”
由此可知,秦二世将“以鹿为马、以蒲为脯”作为一种娱乐,这也很符合他荒淫的形象。当时,作为权臣以及胡亥曾经的老师,赵高一定知道秦二世这一喜好。
于是,君臣两人便“默契”地在大臣面前玩起了“指鹿为马”的游戏。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但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根据考古发现以及其他史书的记载所进行的合理推测。
总的来看,我们通过司马迁的《史记》所了解的赵高“指鹿为马”一事确实存在,但随着如今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表明,司马迁的这一记述可能存在偏差。
赵高是当时的奸臣无疑,但“指鹿为马”可能并非是他区分政敌的一场阴谋,而只是君臣之间的一次普通对话或一场游戏罢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史册号网友观点:离秦二世几十年的司马迁说错了,而两千年后你猜对了,佩服,的。
你考古发现的啊。
撒谎也得有个靠谱的地方。
趙高夹天子令诸候心中没底指鹿为马是测试群君,下步就顺者昌逆者亡!
我念书的时候有一次一个校霸,指着一只鸡说,这是一只鸭子,如果有十个人说他是鸭子,我就输十块钱给他,结果我真的输了十块钱,赵高不可能牵一头梅花鹿来说就是马,主要还是测试一下大臣的态度,拿这种事情来黑司马迁,进化不可能短短百十年完成,就算再加个万字也不一定能完成,这是常识。
关于午指马或午指鹿的问题,那是战国时期的文字不统一造成的,我们在不同的烙马印文中读到“目”字,这个字读午音,乌纱帽的乌也有这种写法,那么以目为马主要是中原和西北地区,荆楚地区可能真的是以目为鹿而并非是特指马鹿。
其实以鹿为马在西方也有这种现象,圣诞老人的车也是用鹿来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