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班语言刻舟求剑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刻、剑、舷、催、捞、掏;掌握“刻舟求剑、掏出、船舷、捞上来、准能”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剑”的含义,体会寓言故事中蕴含着的道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4、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思考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难点: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玩具宝剑。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题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寓言都很简短有趣,又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一个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剑。(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讨这篇课文吧。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出示生字词语,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及新词。
3、默读课文
要求:把文中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或提出来。
3、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桌互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看《刻舟求剑》的动画片,复述故事。
(1)、播放《刻舟求剑》的动画片,学生边听边想。
(2)、指导复述方法。
(3)、同桌互相复述。
(4)、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表演故事。
请4名同学表演故事,教师和其余同学朗读叙述部分。
4、思考:那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为什么?
教师小结。
4、拓展想象。
小组讨论:
1、那个人没有捞到宝剑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一起坐船过江的人看到他没有捞到宝剑会说些什么?
5、全课总结,揭示道理。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吗?
2、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你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这个道理,在生活中还能犯“刻舟求剑”的错误吗?
二、守株待兔的公开课怎样教学?
《守株待兔》公开课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本寓言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载。
教学中我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
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寓言。
《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
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过程与方法目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对意外(偶然)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 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解题 1、同学们喜欢寓言故事吗?播放动画片。
2、揭题。
板书:守株待兔。
解题: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二、初读课文,质疑课题 1、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谁守株待兔?
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2、同学们,答案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面。翻开书,请大家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看书下面的拼音读也可以问一问同桌或者老师。 三、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你们知道谁守株待兔吗?
板书:种田人 2、种田人正在种地,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有一天他在田里干活,一只野兔忽然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到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3、这只野兔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想一想,“撞”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出示生字卡片:“撞”,读。组词。
4、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儿童”的“童”加上提手旁,就是“撞”。一个儿童伸出手,就是“撞”。儿童伸手撞一撞。读“撞”的时候应该怎样读呢?
5、齐读第一自然段。
6、老师刚才听你们在读中,有同学把一个字读错了。
(出示字卡:窜)他读成了“串”,对吗?谁来纠正?
生:这个字读“窜”。组词:窜逃、流窜、乱窜 7、“窜”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们跟着种田人一起去看一看。(课件演示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的动画)
8、这只野兔怎么样的从树林里跑出来?
生:飞快地、像闪电一样地、慌慌张张地…… 9、同学们,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飞快地、慌乱地跑,就是“窜”。
10、想一想这段我们该怎么读这段内容呢?
谁来试着读一读? 11、声音真洪亮,读得也很流利。
老师也想读一读,老师读完之后请同学们说说我读的时候注意了什么? 12、生评价老师的读 生:老师把“忽然”读得很快,让我感觉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生:老师把“窜”读的很重很快,让我感觉野兔真的从树林里飞快地跑了出来。
13、大家听得真仔细。
同学们,你们愿意读一读吗?还可以把你自己的体会也融入到朗读中。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看到一只野兔撞死在树桩上,种田人就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白捡”什么意思?板书:白捡 生:没花一点儿力气就捡了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生:不费吹灰之力。
2、指名读这一句话。
面对这样意外的收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 生:乐滋滋。
3、“乐滋滋”是什么样的表情?生:很高兴。
(露出高兴的神情) 4、谁愿意拎着这只又肥又大的野兔来乐滋滋地说上两句? 生:(手拎野兔)哎呀,你看我今天运气真好!
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今天回去得好好吃一顿。
生:(手拎野兔)我今天没想到能捡到这么肥的野兔,让我把它拿到集市上卖了,买两斤酒喝。
5、我们一起乐滋滋地读一读这句话吧。
6、这个乐滋滋的种田人还有一个更美的想法,谁知道? 课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7、读句子。
(读时强调了‘每天’) 8、从你的读中我感受到这个种田人希望天天能捡到一只野兔。
师:同学们,能不能带着你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9、个性化朗读句子。
10、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这样的好事情会不会每天都发生?生:不会!
11、也许几十天以后会再次发生,也许几十年以后会再发生,也许永远都不会再发生。
像这样不经常的,很少发生的事情,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偶尔。
生:偶然。
(板书:偶然)。
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种田人他知道野兔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吗?生:不知道。
2、他是怎么做的?请大家默读课文,读完之后划出有关语句。
注意我有要求,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汇报: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师:(课件出示:从此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4、(出示词卡:从此)同学们这里有一个词,谁来读一读?生:从此。
5、从什么时候起,他就丢下了锄头?生:从他捡到野兔以后,他就丢下了锄头。
6、(出示锄头图片及“锄”字)你们看,这就是锄头,知道锄头是干什么的吗?生:除草的。
生:挖土的。
7、种田人丢下了锄头说明了什么?(板书:丢下)生:他以后不再干活了。
8、种田的人,他不干活。
那他能干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两句话。
(课件出示句1:种田人丢下了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句2:种田人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我请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
读完以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板书:整天) 9、有“整天”和没有“整天”的句子,意思一样吗? 10、想一想第二句话该怎么读呢? 11、谁来评价一下她的朗读? 12、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13、种田人为什么“守株待兔”?现在你们明白了吗?(课件出示: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 ,他想 ,所以他 。
)谁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原因? 生: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他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所以他种田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生: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一只野兔撞死在树桩上,他想这样的好事会天天发生,所以他就守株待兔。
14、(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你们瞧!
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呀,不干活了。
当别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他在守株待兔;别人在地里拔草捉虫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的庄稼大丰收的时候,他还在?生(齐):守株待兔。
15、他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呢?(板书:庄稼全完了) 四、深化理解,拓展延伸 1、现在假如你从种田人的身边走过,看到他正在守株待兔,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假如王老师现在就是那个种田人,我在这里傻等兔子呢。
哎呀,我都等了一年了,这兔子怎么还不来呀!
生:种田人,
师:
生:兔子是不会再来的,你赶紧把田里的野草除掉,种庄稼去吧。
师:还有哪个过路人,给我这个种田人说一说? 生:老乡
你在干吗呢? 师:我等兔子呢。
生:你别再等了,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偶然发生的,你应该好好干活去。
生:赶快去干农活吧,你的妻子、儿子肚子都饿着呢,需要你好好种地养活他们 …
师:哦,同学们你们这么一说我知道了,这件事情是偶然发生的,要想有收获,不能靠运气。
我呀,现在就扛起锄头,下地干活去。
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
生:不用谢。
师:课文就学到这里。
像守株待兔这样通过一个故事说明道理的文章,我们称它为? 生:寓言。
师:(板书:寓言)我们中国流传着许多寓言故事。
像我们之前学习的揠苗助长,我们今后还会学习刻舟求剑、亡羊补牢、掩耳盗铃等等很多寓言故事,每一个都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可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便在今后做事、做人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以后有时间同学们可以读一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如果有机会,我们班开一个寓言故事会,好不好? 2、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回家,请同学们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长听,好不好?
三、怎么讲寓言故事?
1、朗读要有层次感
寓言故事的特点就在于构思巧妙,层次感强。层次感的体现是通过实践上的停顿和语气上的转换。备稿时划分好层次,接着考虑怎样朗读才能把层次之间的关系和转换表现出来。一般的逻辑关系有递进、转折,以及悬念等。在不偏离整体基调的同时,考生须利用不同的语气和停顿时间的长短来进行展示。
2、感受处理要细腻
无论是童话还是寓言,其实都来源于生活,和生活的真实状态是相通的,是用动物和神怪来表现人间的事,同时这还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理想,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仅从这个意义上讲,朗读时怎么可以轻率了事呢。一定要用你的思想、你的感受,去体会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一样对待虚构才是意义深远的寓言。
3、寓言要形象传神
很多寓言故事中角色语言的分量很重,我们朗读时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不要给角色"贴标签",有的考生受某些动画片配音的影响,下意识地模仿他们,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
一些形象的确在人们头脑中有着相对固定的模式记忆,但在不同的故事中,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语言行为。
表达角色的语言关键在于形象传神,体现角色的个性,个性和声音形式之间是有关系的。
有一点须注意,就是正面和反面角色的声音形式一般是比较明显的。
4、声音形式要富于变化
这里说的变化不是声音大小、起伏的变化,主要是语气的色彩和分量的变化。
寓言故事里一般有角色、有情节,故事一般都有高潮、有矛盾。
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
这当然就要求我们朗读时,声音形式要相匹配,把寓言故事的角色化、冲突化表现出来。
声音形式的变化,体现在听众的印象中是高低、大小、强弱、虚实、冷暖、远近、轻重的变化。
当然,在一篇寓言故事中,不一定要涉及到那么多的变化,但在总的基调背景下,应该尽量贴近故事本身所呈现的丰富多样。
四、怎么上好二十分钟的寓言故事课?
1、提前预习,预习将故事熟读,大体了解意思,有不懂的可以划出来,方便课上问老师.
2、课上认真听讲,学会记笔记,补充老师讲的新知识,逐词逐句理解意思,积极提出问题及回答问题。明白故事讲的道理。
3、课后复习老师讲解的内容。
五、拉封丹寓言故事教案?
《拉封丹寓言》是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创作的寓言诗的总称,共收239篇。
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乌鸦和狐狸》、《知了和蚂蚁》、《兔子和乌龟》、《患瘟疫的野兽》、《狼和羔羊》、《死神和樵夫》、《农夫和蛇》等等。
拉封丹寓言形象地反映了17世纪下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这些作品借动物世界影射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描绘普通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反映人民在现实中的悲惨境遇,揭露统治阶级的残忍横暴,谴责其虚伪的本质。
拉封丹寓言绝大部分取自伊索寓言和民间故事等,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因而风格自然流畅,语言生动、形象。
拉封丹寓言简短精炼,优美和谐,问世以来,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