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节俭的历史故事和感悟,勤俭丞相公孙弘的故事读后感?

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出生贫苦,所以平时生活十分俭朴,吃饭仅一个荤菜,睡觉盖着普通的棉被。

一向与他不和的大臣汲黯遂借故向汉武帝参了他一本。

汲黯向汉武帝说:“公孙弘位列三公,俸禄优厚,却衣食朴素,睡觉也只盖普通的棉被。

其实,他是故意这样来沽名钓誉,目的为了骗取清廉简朴的美名。

汉武帝便问公孙弘:“汲黯所奏是否属实?” 公孙弘回答:“汲黯说得一点也没错。

满朝大臣中,他与我的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

今天他当庭指责我,自然是我的不对。

我位列三公而生活如同小吏一般,确实是故意装得清廉以沽名钓誉。

幸而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才能听到对我如此的批评。

” 汉武帝听到公孙弘的这番话,反倒觉得他为人谦让,就更加尊重他了。

大道理:公孙弘面对汲黯的指责和汉武帝的询问,不但不辩解,且全部承认。

这便是他高人一筹的智慧。

很多时候面对别人有意的指责或诬陷时,我们并不需要辩解,这时只会越辩越乱,甚至起到负面效应,最后让事情更加复杂。

那就谈谈这位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刘恒。汉文帝。他的母亲是薄姬,汉军的战俘,后来才被纳入,之后也没有碰她,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才有身孕。所以应该是因为母亲的原因,他才从生下来就不受待见,不受宠爱。

不过母亲虽不受宠,但是母凭子贵嘛,儿子是非常争气,并没有走上怀恨在心,报复的歪路,反而贤明勤俭,才成就了后来的帝王之路。

据说有一次他打算建造一个露台用来欣赏山水风景,结果听说建造费用需要大约十户人家的收入,便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个想法。

他甚至还自己参与农作,皇后也亲自采桑养蚕,宫内的开支也是一省再省,连皇帝的龙袍和皇后的凤袍也经常打着补丁。汉文帝还下令对于八九十岁的老人,由国家进行供养。此外,他减免百姓租赋和徭役,废除盗铸钱令,开放山林川泽,使得社会经济迅速得到恢复。

终其一生,没盖过宫殿,没修过园林,没增添车辆仪仗,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哪怕是为自己预修的霸陵,也要求从简,因此在汉文帝的治理下,大汉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太史公评价:孔子言“必世然后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馀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呜呼,岂不仁哉!

反正有他在的王朝,应该是盛世家园。

1、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

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2、季文子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

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

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

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1、卖狗嫁女

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

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

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

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

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

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

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

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

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2、苏轼之房梁挂钱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

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

拿到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

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3、朱元璋的节约精神

出身贫苦农家,十分倡导节俭。

明朝建立后,按计划要在南京营建宫室。

负责工程的人将图样送给他审定,他当即把雕琢考究的部分全去掉了。

工程竣工后,他叫人在墙壁上画了许多怵目惊心的历史故事做装饰,让自己时刻不忘历史教训。

有个官员想用好看的石头铺设宫殿地面,被他当场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朱元璋的车舆器具服用等物,按惯例该用金饰的,均以铜代替。

他命令太监在皇宫墙边种菜,织造麻鞋、竹签自用,规定诸王子出城稍远,要骑马十分之七,步行十分之三。

有个内侍穿着新靴子在雨中行路,被朱元璋发现了,气得他痛哭了一顿。

一个散骑舍人穿了件十分华丽的新衣服,朱元璋问他:“这衣服多少钱?”舍人回道:“五百贯。”朱元璋痛心地说:“五百贯是数口之家的农夫一年的费用,而你却用来做一件衣服。

如此骄奢,实在是太糟蹋东西了“。

1、李时中节俭故事。北齐末年,李时中家道中落,靠种菜和织布为生。为了省钱,他经常吃粥,但儿子却嫌弃粥太单调。于是李时中将每天剩余的菜切成细丝,混在粥里,给儿子带来了美味的体验。后来,李时中因为品行高尚、正直廉洁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重。

2、郑成功故事。郑成功是明朝末年著名的抗清将领。据史料记载,郑成功非常注重节约,时常劝诫手下士兵要爱惜粮食、勤俭节约,这样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下获得胜利。

3、杨时故事。宋代著名的勤俭节约人物杨时常常向同胞宣传“谷贱伤农”的思想。他认为,农业是国家之根本,伤农则自毁长城。因此,他本人一生都非常勤俭,不穿华丽的衣服,不吃豪华的食物,甚至不喝牛奶,吃的是粗面饼和豆腐。

赵匡胤

       赵匡胤教女俭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作为皇帝就应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但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在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季文子的故事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

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生存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

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

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期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

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透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理解你的推荐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有很多。

比如,孔子的学生曾问他为什么要剩下一点食物,孔子回答说“其可以养父母也”。

这说明了古人注重节约的观念。

又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每次出征都只带最少的物资,尽量减少负担,避免军队被粮食阻滞。

这种勤俭节约的行为,在古代很普遍。

不仅是古人,现代社会也注重勤俭节约,提倡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勤俭节约也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体现。

田 禾宋朝司马光不仅对史学有卓越的贡献,而且以远见卓识,精心教育下一代,在一篇题为《训俭示康》的文章里,深刻地分析了何以要节俭的道理。

他说:“俭能立名成业,侈必随落自败。

”这篇文章是写给儿子司马康看的。

看似信笔写来,却条理清晰,寓意深刻。

由于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以事实说话,很有说服力。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朴素为美”。

他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饥”而矣。

何以要“俭素”?司马光以丰富的史实作了论证。

例如,晋代的何曾,当了太傅,喜欢奢侈,“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

到了孙子这一代便因骄奢而家业败落。

又如“石崇以奢靡夸人”,便引来了杀身之祸。

司马光从这些史实中得出结论:讲奢侈者,“居官必贿,居乡必盗”,必然落得个“败家丧身”的下场。

司马光还举了许多正面的事例,讲明节俭是“大贤之深谋远虑”。

毫无疑问,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司马光训子是为了“齐家”,他的思想是有局限性的,只会养成一些纨绔子弟。

今天,无论从强国还是从育人出发,都要力戒奢侈,崇尚节俭,这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美德。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周公的《诫伯约书》、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到北宋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清代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历代家训中体现的核心思想之一即“俭”。对节俭的崇尚,首推司马光家族,其祖孙三代皆以俭为美,并将节俭作为家风世代传承。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他官至宰相,一生克勤克俭,廉洁奉公。司马光清廉品德的养成,源于父亲司马池的言传身教。司马池为官清正,生活朴素,日常饮食粗茶淡饭,即便招待客人也绝不奢华,只用梨、枣、柿之类的山果和肉干、肉酱、菜汤等,并教导子侄崇俭抑奢

宋朝颇负盛名的司马光,写过一篇颇负盛名的文章,曰:《训俭示康》。

它不仅富有文采,而且以亲身感受和翔实的史料阐述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很值得人们一读。

《训俭示康》是司马光以家书的形式,写给其儿子司马康的,通篇贯彻一个主旨:崇尚节俭,禁绝奢侈。

在这封家书中,司马光不仅以父亲的威严口气,告诫其儿子当须身体力行,而且还严格要求其儿子“当以训汝子孙”,使子孙后代也照此规程行事,忠实地继承和发扬祖宗遗风。

人们不禁要问:司马光一生为官,曾身为“重臣”、“宰相”,应算是位高禄厚、吃穿不愁、无忧无虑了,他究竟出于什么考虑,要写这么一封家书训诫后人呢?这要从《训俭示康》这篇文章谈起。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这是司马光写此家书的动因之一。

关于司马光的先人是如何寒俭度日的,无从查考,不敢妄言,但司马光本人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崇尚节俭的典范。

他在这篇文章中就自述说:“吾生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这大概与祖辈的影响不无关系。

文中,他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二十岁中了科名时,参加皇帝赐与的喜宴,同年都戴了花,独其不戴,当同年告诉他这是皇帝赐与的必须要佩戴时,才勉强戴了了事。

他对于物质生活的信条是:“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足矣!

他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他所以与众不同,并非是心血来潮,财源枯竭或“娇俗干名”,而是建立在“以约失之者鲜矣”的正确思想基础上的。

正因为如此,这位封建士大夫才没有坠人剥削阶级醉生梦死的浊流,他不仅能够做到以清白相承,而且坚持以清白相传,要求自己的儿孙,世世代代不失清寒本色。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

这是司马光写此家书的动因之二。

司马光生于1019年,死于1086年,处于宋仁宗和宋神宗当政期间。

由于官僚机构膨胀,连年穷兵黩武,政局动荡危机,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尽管形势如此严峻,统治阶级非但不开源节流,与民生息,反而大开侈靡之风,肆意挥霍浪费。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详细陈述了这样一个实事,他说,过去,在其父亲司马池做群牧司的判官时,也请客人,也喝酒,但不过三巡、五巡,最多七巡而已,而且酒就从市场上购买,果品也不过梨粟枣柿之类,菜肴器皿就地取之,也不讲究。

当时“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大家都是如此,“人不相非也”。

然而,现在墩风大变了,宴请客人,酒必须是宫廷秘法酿制的,果肴必须是远方异珍,食物必须准备得很丰盛,豪华的器皿必须摆满案子,不然不敢会宾友,为此,请别人吃一顿饭“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

”因为在客观上形成了这么一种风气,“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司马光对这种侈靡之风是十分厌恶的,他面对世风日下的世局叹惜曰:“嗟乎,风俗颓敝如是”。

大约正是这种浊流横溢的现实,使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劝诫自己的儿孙们以俭朴修身齐家,他们非但不能以功名立足于世,而且有被浊流污染,丧身败家的可能。

当然,如果说司马光写作《训俭示康》,仅仅是出于自身的俭朴性格和对社会糜烂现实的不满,是很不够的。

司马光之所以能够和所以要写出《训俭示康》留与子孙,传于后人,更为深刻的原因是,他以历史学家的深邃目光比常人更分明地看到,崇尚勤俭,禁绝奢侈,于人、于家、于国的极端重要性。

人们都知道,司马光是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作者。

可以说,他为了写这部书,耗尽了毕生心血。

然而,也正是他对“上、自战国,下终五代”历史“研精极虑,穷竭所有;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的呕心沥血的研究,使他不仅弄通了“国家兴衰,生民休戚”的缘由,为皇帝统治天下提供了参考依据,而且从兴亡起伏、斗转星移的改朝换代中,还领悟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道理,这就是:勤俭一一兴人,兴家,兴国;奢侈——亡人,亡家,亡国。

这是一条千古不变,屡试不爽的定律。

司马光当然不能不把这个重要道理诉诸后人。

应当说,司马光作为博闻强记的历史学家,掌握这方面的资料太多了。

在《训俭示康》中,他为了警醒儿孙后代,举了几个比较典型的事例: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听事前仅容旋马。

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

”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遗使急召之,得于酒家。

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

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

”上以无隐,益重之。

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公宜少从众。

”公叹日:“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从这些正面例子,司马光得出结论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同时,司马光还列举了“奢而亡身丧家”的若干例子: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鲒知其及祸,及戍,果以富得罪出亡。

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

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

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

通过司马光对上述事例的分析描述可见,他长期的精心的对历史的研究,参透了其中奥妙,已经准确地触摸到了世事变迁的运行轨迹。

因此,他真诚地希望自己的儿孙们戒侈立俭,远避覆辙,在家道、国道和世道的瞬息万变之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这大约是司马光写作《训俭示康》的动因之三。

《训俭示康》虽然行文很短,但足可称为不朽的著述。

司马光的一些观点,不仅精辟深刻,而且极富远见卓识。

例如,他在解释御孙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这句话时提出:“夫俭则寡欲。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这话简直把道理说到家了。

千百年的历史不正是这样的吗?凡是精明的仕宦臣民,无不注重于俭朴立世,他们抱着寿子孙后代和劳苦大众负责的态度,忠实地实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格言,尽管其中也有甘苦为邻,贫困相伴,但子孙安居乐业,功绩彪炳显赫,为世人敬慕和称颂。

而那些违背这一规律巧取豪夺,为富不仁的人,尽管腰缠万贯,佩金戴银,嚣张一时,但最终要走向自己愿望的反面,迟早落个败家丧身,祸及子孙的可悲下场——这大约正是司马光撰写此文的良苦用心,也是今人读之应当深刻领悟和猛然惊醒之处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j202307191612095916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