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一个惯例:但凡王朝替代完成,为了表示旧朝已成往事,所以新朝就要为前朝修史。
元朝也不例外,但是元朝却创造了一个奇迹,即元朝编纂的《宋史》是二十四史中最长的一部,比300万字的《明史》还多200万字。
众所周知,《明史》是自清朝顺治二年时便开始编纂,历时94年,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由张廷玉最终定稿。
虽然《明史》也存在着缺点,如对清朝先祖的源流和发迹的史事多语焉不详,或避而不谈;对南明历史多有抹杀等。
但是不可否认,《明史》的确是一部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的高质量作品,也是自唐以后官修“正史”中比较完善的一部史书。
相比之下,《宋史》虽然篇幅最长,但是编修的时间却十分短,仅有两年半,很有粗制滥造之嫌。
实际上,后世对《宋史》的评论也的确不高。
举例来说,《宋史 卷一九七 志一五零 兵十一》曾有一段话:
其工署则有南北作坊,坊有弓弩院,诸州皆有作坊,皆役工徒而限其常课。南北作院岁造涂金脊铁甲等凡三万二千,弓弩院岁造角弝弓凡千六百五十余万,诸州岁造黄桦黑漆弓弩等凡六百二十余万。又南北作坊及诸州别造兵幕、甲袋、梭衫等什物,以备军行之用。
但是后人在北宋大臣曾巩的文集中,无意间找到了一则类似的记载:
“国工署有南北坊,岁造甲铠、贝装、枪、剑、刀、锯、器械、箭箶簏、皮笠、弩、箭、床子弩,凡三万二千。又有弓弩院,岁造弓、弩、箭、弦、镞等,凡千六百五十余万。诸州岁造弓、弩、箭、剑、甲、兜鍪、甲叶、箭镞等,凡六百二十余万。”
宋朝床弩
由此看见,《宋史》的编修者为了赶进度,编写某处时几乎照样搬运。
这也就直接造成了《宋史》有些章节重复错乱,编次时间前后矛盾等一系列问题。
坦白说,虽然《宋史》有诸多缺点,但是两宋320年的历史还是靠《宋史》才得以保存下来。
这也难怪,《宋史》是在公元1343年编修的,此时距离1368年元朝灭亡仅剩25年,正值多事之秋的元朝,面对国内不断发生的农民起义,其国库财力早已入不敷出,哪里还来的及拨款编修前朝史呢!但是问题又来了?按照前文所述,元朝为何不在攻灭南宋的初年就着手编纂,而是要等到王朝即将灭亡之际呢?
明军攻克元大都
事实上,自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继位之初,翰林学士王鹗就提出了专修辽、金二史的建议,元世祖”慎重其言,命国史附修辽、金二史”。
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后,忽必烈又下诏命元人修纂宋、辽、金三史。
15年后,当忽必烈驾崩时,三史的修纂也一直都在进行,但是直到元朝灭亡前夕却仍然无甚成效。
这时距忽必烈命修三史已经过去了64年,距王鹗奏请修纂辽、金二史过去了84年。
后来,元朝官员危素在给中书左丞相贺惟一的信中才道出了四个真相:经费不足、人才短缺、避讳不好解决、“正统”难以确立。
其中,最麻烦的、也最不好解决的就是“正统”问题,史称“义例之争”!
众所周知,元朝是在结束金、宋对峙局面之后建立的,所以为了说明元朝建立和存在的合法性,首先就必须要解决金、宋二朝谁是正统的问题。
综合下来,关于“义例之争”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主张只修一部宋史,以宋为正统王朝,并将其立为本纪,以元继宋,而以辽、金为割据政权;第二种是主张以辽、金为北史,自宋太祖建北宋起直到靖康年间为宋史,宋高宗以后为南宋史;最后一拨人则认为宋、辽、金时期属于分裂割据时代,正统已不存在,它既不在辽、金也不再宋,所以元既不是承接辽、金,也不是承接宋朝,而是“合三国而承之”。
史载,“以义例未定,或欲以宋为世纪,辽、金为载记;或以辽立国在宋先,欲以辽、金为北史,宋太祖至靖康为宋史,建炎以后为南宋史,各持论不决故耳。”
于是,围绕“正统”问题展开的争论自忽必烈时开始,历经元仁宗、元文宗,一直到元朝末年,几乎伴随了整个元代。
可算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辩论,其争论时间之长,争论之激烈,影响之大,都是空前的。
到了后来,元朝统治者见“义例之争”迟迟没有结果,而元朝的统治也已经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为了应付日渐增多的汉人起义,也为了说明自己得国的合法性,元朝决定以修史来证明。
同时,他们也迫切地需要从三朝的兴亡中找到治乱的办法。
于是,元朝于1343年便制止了“义例之争”,决定三史同修,即“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
于是,三史遂在短期内修纂完成。
当然,辽、金、宋三朝灭亡时间距离元朝建国不远,许多典籍得到很好的保留也是三史如此快速编修完成的原因之一。
此外,元朝攻破宋都临安时,将缴获的宋朝官修史书派专人护送到了元大都国史院。
因为作为一个汉家王朝,宋朝继承了历代王朝注重修史的传统,所以其史书资料极其丰富,不仅有起居注、时政记、日历和实录等,还有纪传体的国史。
史载”宋自太祖至宁宗《实录》,凡三千卷。
国史凡六百卷,编年又千余卷。
“而这些史料也是后来元朝人编纂《宋史》的主要材料来源。
同时,元世祖、元仁宗、元文宗时,元朝官员虽然编纂《宋史》失败,但是这三次修纂却搜集了编修《宋史》大体所用的资料。
正如赵翼所说,“各朝本有各朝旧史,元世祖时又已编纂成书,至脱脱等已属第二三次修辑,故易告成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