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背历史才不容易忘记?
①
画时间轴吧,以前学历史的时候就经常画时间轴,一条长长的数轴,时间,人物,事件,意义,经验教训,都在上面了。不需要长篇大论,简单几个字帮助你记住这一个时间段就可以了。还有就是,要多看历史课本,闲来无事就翻一翻,当作看故事一样,可能书上的寥寥数语就代表了别人的一生。
②
怎样背历史才不容易忘记?个人认为历史还是比较好记忆的,下面结合自身学习历史的经验,给你几点建议:
第一,要喜欢学习。历史属于文科类学科,本身就是记忆性的学科,对于喜欢学习、喜欢看书的人来说,多看、多学也是一种学习历史的方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得多、看得多了,自己理解了,自然就容易记住了。所以,要想学好历史,要喜欢学习是关键。
第二,要培养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更好的学好历史。
只有对历史产生了兴趣,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去记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如果你对历史没有兴趣,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很快你就会感觉到其中的枯燥,在消极的情绪里去学习,要想很好的记忆,很难。
所以对历史产生兴趣是必要条件。
第三,要找到规律。
其实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学习历史也是一样。
比如在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上,你就可以找一找规律,可以把历史事件,列一个时间轴,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去记忆历史事件,这样记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点,记忆效果也会好一些,但要自己付出时间去进行整理,自己整理的时候就记忆了一部分,整理好之后再去细细记忆的时候又能记忆一部分,这样会更容易记忆。
所以,找到规律是必要前提。
第四,要找到重点。
其实有时候历史并不需要死记硬背,你只要找到重点事件,对其进行吸收记忆就可以了。
这里说的重点,是根据你个人的记忆需要而言的。
比如你是学生,那么你需要记忆的重点就是考试知识点,这就要求你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意老师课上讲的、练习题上频繁出现的、以前考试常考的,这些都是你要记忆的重点,掌握了重点,记忆历史对你来说就简单的多了。
所以找到重点是必要因素。
第五,通过电视、电影记忆。
如果想要背历史知识不被忘记,可以通过看电视、电影来学习,这样可以更直观一些,相对于看书,这个方法比较容易被人接受,因为看电视、电影,不需要刻意的去学习,不会感觉枯燥乏味,通过看这些拍摄的视频,可以像看故事一样,自然而然的就记住了这些历史事件,这就像是听别人给你讲历史故事一样,通过听故事的形式记忆历史,这样会更容易让你接受,从而也更不容易忘记。
第六,通过游戏。
游戏对于大部分人都有一定的吸引力,有些关于历史的游戏,比较注重细节,适当的玩一玩这一类游戏,也可以学习一部分历史知识,这种在玩中学习的方法,更容易记忆的牢固,当然游戏中的历史知识点没有那么直观和全面,也有它的缺点,这个只是提供一个学习和记忆历史的途径,不建议过分的沉迷游戏去学习和记忆。
毕竟沉迷于游戏有害身体健康。
学习和记忆历史的方法还有很多,在这里只提到以上几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个人认为有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历史真正的产生兴趣是学好历史的重点,有时候兴趣真的很重要。
③
其实历史的学习并不困难,只是相对来说对于思维逻辑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于我来说,历史的学习过程是分为三个步骤的:
首先,我最基本的历史观是来自于课本的知识。小学开始就一直有历史课,再加上语文的一些零碎人物事件,自然而然对历史就有了一个最基本的掌握,但是,这个过程是零碎的,是混乱的。
其次,从小学开始我就一直看各种历史小说,是那种网络小说,这些小说虽然意淫性强,而且并不客观,但是对于各个朝代的人物、土地情况、国家政策、社会民生等一系列是有帮助的,当然,这是相对于那些优质的小说。
我对于诸子百家,两汉,唐宋等历史时期的社会情况大多来自于这些小说,这个时候,对于历史的把握已经相对成型了,但是还是不系统的。
最后,真正的历史学习还是对于理论要求比较高的,当各种理论知识融汇贯通之后,历史的把握自然会顺畅无比,这个时候再加上之前的知识累积,这个时候的历史才算是完整的。
④
以纪年来记,兼顾中国史与世界史,以大事件为记忆点,平衡学习,记忆。
⑤
中国历代王朝:夏商周,秦汉(东西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隋,唐宋元明清,民国。还有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若要熟记历史,必然要把握三点,即:所处时代时间、时代地点、时代人物背景。
还有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处的年代及背景,如果这样记的话,只要做到广学博览,了解历史典故的出处并且举一反三,就不是什么很难的事了。
(如,楚汉相争,指的是秦未汉初之间发生的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之战。
又如,三分天下、三足鼎立,指的是曹魏、刘蜀、孙吴三国)
⑥
我的方法是:
时间为主轴,背景记心中,人物来带动,故事常回想!
网状思维要具备,系统探究少不了,不要死记硬来背,代入其中感受深!
多个角度发散想,以今思史,用史待今!
⑦
只是背历史的话不会记很长时间的,一般三五天就会慢慢淡忘,最好是边背便理解,要学会在知识中衍生,比如看到一个典故能衍生其中发生的事情,能衍生出其中的关键人物,而不是死记硬背。
二、公元前3000年是多少世纪?
今天是公元2022年,公元前3000年距今是5022年。
公元前3000年处于史前时期。史前时期即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中国境内人的发展史,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以及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史,直到最后建立夏朝。这时期时间的跨度最大,从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
公元前3000年是公元前31世纪。
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
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
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到清代,处于清政府管辖下的全部领土,都以中国为:它的代名称。
在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才专指国家的全部领土,不做他用。
公元前3000年是公元前31世纪。它在公历纪年历中是以年份换算成世纪的。
公历法的公元前纪年和公元纪年这两种记年方法,都是可以将每100年换算成一个世纪(同样可将每10年换成一个年代)。两种记年方法都是各自从第一年起相背向记载历史年份,都将1~99年称为第一世纪再将100~199年称为第二世纪来计算增加世纪数目,并按顺序显示出来的。
这就是以年份换算世纪、年代的准则。
公元前3000年是公元前三十一世纪。公元前3100年左右 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相当于公元前31世纪,你可以将公元前、公元元年和公元后看成一个数轴,每百年为一个世纪.举个例子,公元1年,属于公元1世纪,公元101年,属于公元2世纪了.公元前1年,属于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101年就是公元前2世纪,公元2000年就是21世纪,
处于史前时期,无朝代。
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公元前3000年处于史前时期。
史前时期即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中国境内人的发展史,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以及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史,直到最后建立夏朝。
这时期时间的跨度最大,从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
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
扩展资料:
尧、舜、禹时期也是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阶段,禹拥有了夏后氏的称号,即诸夏之王,随着夏朝的建立,史前时期也宣告结束了,中国进入了古代文明时代。
按照军事民主制的传统,部落联盟最高军事首领,必须通过一定的仪式,由众多部落首领共同推举或承认,才能确立。
我国古代传说的“禅让”制度,就是属于这类性质。
这种传统的“禅让”旧制,到尧舜时期还是存在的。
禹取得最高统治地位,博得诸夏首领的拥护,具有夏后氏的称号,即诸夏之族的最高君长,正式建立了夏王朝。
从此,世袭王权才完全确定下来,开始了中国文明时代的历史。
公元前30世纪
100年是一世纪,所以公元前3000是,公元前30世纪。
世纪,指计算年代的单位。一个世纪是一百年,是指连续的一百年。第一世纪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而20世纪则从公元1901年到公元2000年,因此2001年是21世纪的第一年。
⑧
3000年是31世纪,判断一个四位数字年份是哪个世纪的方法为该年份前两位数字加一,公元0年,就是1世纪,世纪就在年份上+1,所谓纪元,元在中文里的意思是无,也就是零的意思,所以说纪元,就是从0记起。
⑨
现在是公元2023年,2023十3000=5023年。五千年前到现在,经历了50个世纪多。
一个世纪是一百年,古往今来人换代,星移斗转蚌留华。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