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东周列国春秋争霸,东周列国与春秋战国的区别?

东周列国与春秋战国大体相当,春秋战国时间略长于东周列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公元前256年,周赧王被秦军所俘,东周灭亡。东周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春秋、战国阶段。在东周灭亡后,战国时期仍沿续了三十多年,直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

东周是指正统王朝,从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256年秦国灭东周止。

东周列国是东周时期与诸侯列国时代。

春秋战国是指东周时期前后两个阶段,前一段叫春秋时期(前770到前477年)这一段是诸侯争霸时期。

后一段叫战国时期前476到前221年。

这一段是七国之争秦灭六国时期。

两者都是东周时期,但是周王已经是穷途末路,,主要是争霸和兼并以至于秦始皇统一天下。

东周列国是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战国是时期。

春秋——争霸

平王东迁、开启东周列国时代

郑庄公、率先小霸诸侯

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宋襄公、仁义之师图霸未遂

晋文公、十九年流浪终成百年霸业

秦穆公、并国十二称霸西戎

楚庄王、问鼎中原饮马黄河

晋楚、百年争霸

夫差、联吴治楚

勾践、三千越甲可吞吴

最有名的是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指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他们趁着周王室的衰落,无力再管诸侯,只能任由诸侯坐大的机会,不断变法图强,并趁机合各诸侯国会盟,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天下,成为一方的霸主,而这一切周王只能看着。

事实上,周室的衰弱,只是礼崩乐坏的外因,真正的内因,源自整个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

春秋为铜铁递嬗之时代,铁制农具日益增多,农业日渐发达,人们渐渐摆脱半农半牧的生活而定居下来专门从事稼穑,这直接导致了人口膨胀,土地不敷使用,加之周代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上而下分封(天子、诸侯、大夫、士),则数代之后,原有土地分配殆尽,终将产生甚多无土之士民,而周之井田制又不允许民众擅自开垦私田,于是冲突日剧,无法疏解之下只好向外发动战争以转移矛盾,恰好此时碰上犬戎之乱,周室衰弱,再无能力统御诸侯,于是诸侯兼并,周礼崩溃,道德堕落,廉耻沦丧,乱相横生,社会秩序大坏。

据不完全统计,春秋时诸侯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弑君逐君事件一百余起,基本每两三年就有一个国君逃亡或死于非命,而且各国之间每年都要打两三仗,哪年不打仗了老百姓倒觉得奇怪了。

好在,春秋时的战争大多还遵从上古军礼,其过程尚披着一层温情的面纱,所以同样是几百年的大动荡,春秋时代的百姓过得要比战国与魏晋南北朝时的百姓好得多。

但这样的战争一般只发生华夏之间,一旦碰上异族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就在华夏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四方的异民族亦趁机交相入侵中原,很多实力弱小之诸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破家亡,人民离散,宗庙隳怀,社稷成墟。

从现有的记载来看,在西周末年,天下还有一百七十多个封国,但到春秋结束只剩了十几个。

中国历史乱世甚多,但纷乱以至于此者,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在这样的内忧外患、岌岌可危的局面之下,人们终于抛弃了风光不再的周天子,转而期待各国诸侯中能出一位真正的大英雄,将已一盘散沙的华夏诸侯重新团结起来,攘除侵入中原的四方异民族,带给天下新的政治秩序,致以天下真正的太平。

这个新的政治秩序,就叫做“霸道”;这个真正的大英雄,就叫做“霸主”。

周朝后期,国力衰弱。分封制的弱点与弊病也逐渐显现出来。

中原的周王朝长期受到外族影响,而且各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活动相对而言比较独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兴地主阶级也登上历史的舞台。

第一霸主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口号一出,天下人都明白了。这也变相的给了各各诸侯国,想造反的诸侯国一个讯号,可能是时候改变了!

礼崩乐坏,人心浮躁,社会动乱,你不先改变,变革,发动兼并战争,你就要等着被兼并。东周八百多诸侯国的版图,很快就被春秋五霸所支配。周王也成了傀儡,一个象征,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与政治的工具。

春秋无义战,各各诸侯国,各各霸主都是道貌岸然,各各诸侯也都心知肚明。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场战争,才能决定未来中原的命运。

春秋大战,生灵涂炭,天下大乱。几番较量,也只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有几个可以真正牢固自己霸主地位的。中原各国也各怀鬼胎,合纵连横,诡计多端。

华夏大地上,不得不经历这场腥风血雨,以此为代价,来完成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巨大改变,社会的进步。

讲到春秋争霸,要先对周朝的历史有一个俯瞰式的了解,因为春秋是周朝的一段特殊历史时期。对周朝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春秋争霸的历史背景、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社化、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

周王朝的历史分期及春秋、战国称谓的由来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兴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牧野(今河南汲县)之战灭商建周,终于公元前256年,秦攻陷都城洛邑,周赧王病逝,周朝灭亡。周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1年。

周朝自兴起后的140多年间,历代君王大都励精图治,国力呈上升或平稳趋势,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传到第十代君主周厉王(在位时间:公元前879年—公元前843年), 周厉王违背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泽的典章制度,将山林川泽改归周王朝所有,不准百姓仰以谋生。

同时周厉王对人民实行横征暴敛,严酷统治,命卫巫监视百姓,凡有诽谤君王的立即抓来杀掉。

人民难以为生,苦不堪言,于公元前841年发生暴动,周厉王出奔到彘(今山西霍县)。

此后,周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周厉王是致使周朝由盛及衰的第一个主。

周厉王之后,虽一度有其子周宣王的“宣王中兴”。

但周宣王晚年,连年征伐条戎、奔戎、西戎均惨遭失败,国运衰落之势难挡。

直接导致周朝大幅衰败“贡献”最大的主是周幽王。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继位,他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致使朝政腐败,同时多次征伐六济之戎均遭失败。

加之天灾频繁,内外交困,国人怨声四起,王朝内外交困。

此外,周幽王还是一个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主,他为博得冷美人褒姒一笑,拿国家军机大事开玩笑,不惜“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广为后人诟病耻笑。

他因宠爱美人褒姒就废掉正宗的王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王后,改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

致使宜臼逃奔到母亲的娘家申国。

申侯为女儿和外孙申张正义,于公元前771年,联合缯国与犬戎攻陷镐京(今陕西西安),周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褒姒不知所踪,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继承王位,因都城镐京已遭受严重破坏,加之为躲避犬戎的侵扰,在一些诸侯王的护送下,周平王将都城迁到了洛邑(今河南洛阳),继续沿袭周王朝的统治,东周开始。

迁都后的周朝,从此一蹶不振,逐渐衰落,陏着诸侯争霸的兴起,在诸候国的夹缝中生存,直至战国未期被秦灭亡。

周朝在世共计791年,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

周幽王灭亡,周平王东迁,是周朝历史的拐点,是周朝国运的分水岭。

历史学上为便于研究周朝历史,按都城的地理方位,把迁都之前的周朝称为西周(都城镐京),把迁都之后的周朝称为东周(都城洛邑)。

实质上西周东周是同一个朝代而不是两个朝代。

周王朝的历史就是都城在镐京时期242年的历史加上迁都落邑之后549年的历史。

周王朝强大兴盛在西周,衰落败亡于东周。

我们所说的春秋时期,就是周王朝迁都洛邑之后即东周开始后的一段历史。

说是一段历史,自然就还有另外一段,那一段叫做战国时期。

东周的历史就是由春秋时期的历史和战国时期的历史组成。

春秋时期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终于公元前476年“三家分晋”。

这段时期的历史特点是:周王朝日趋衰落,一些诸侯国日益强大,周王朝失去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及支配,各诸侯国都不把周王朝放在眼里,纷纷争斗竞当群雄霸主,力争取得主宰别国的地位。

战国时期始于公元前476年“三家分晋”,终于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东周。

这段时期的历史特点是:周王朝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进一步衰落,形同摆设。

各大诸侯国视周王朝为不存在,不再满足于争当霸主,竞相发起兼并战争,立志吞并其余国家而统一中国。

“春秋”这一称谓得名于孔子所著的鲁国编年体史书《春秋》。

这部史书上起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迄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这段历史时期大致相同,所以史学上就用“春秋”来命名周朝的这段历史时期。

而“战国”这一称谓则得名于西汉刘向所著史书《战国策》,由于该书详细记录了东周从公元前475年“三家分晋”至西周灭亡的战乱历史,所以史学上就用“战国”来命名周朝的这段历史时期。

综上所述:西周和东周不是两个朝代,而是一个朝代(周朝)迁都前后的两段不同历史时期。春秋和战国也不是两个朝代,而是周朝东迁后即东周的两段不同历史时期。“春秋”及“战国”称谓是史学上用两部历史书名来分别对东周的两段历史时期进行命名。

春秋争霸的历史局面及原因分析

春秋时期是周王朝开始进入社会大分裂大动荡大变革的历史时期。

整个社会呈现大国争霸、小国图存的局面,一部春秋史就是一部争霸史。

大的诸侯国纷纷兼并小的诸侯国争当霸主,东周社会狠烟四起,战火纷飞,战乱不停。

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

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江山代有霸主出,各领风骚数十年。

春秋时期,在上百个诸侯国中先后有五个诸侯王胜出当过霸主,史称“春秋五霸”。

关于春秋五霸,流行最广的传说有两种版本,均各有依据。

一种说法出自《史记》,先后成为霸主的诸侯王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

另一种说法出自《荀子·王霸》,先后称霸的诸侯王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你方唱罢我登场,各为霸业写华章。

为什么各诸侯王要纷纷争霸主?当了霸主有何好处?第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彰显实力树立威望,让其他诸侯国敬畏自己,心有所惧行有所怕,行事要看霸主脸色。

如同森林霸主老虎一样,走到哪里其它动物都要赶快让位躲避,那可是八面威风。

第二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取得了话语权,我是老大我说了算,各诸侯国之间有何纷争,均由霸主一锤定音。

第三个好处就是取得了号召权,霸主的地位往往通过诸侯会盟签订盟约来体现,在处理国际事务争端上,各诸侯国都要听从霸主的号召。

第四个好处就是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对其他诸侯国物质财富人力等方面的支配权。

在这里,也许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既然先后出现过春秋五霸,而且无论哪一个霸主的实力都比周王室强大,为何霸主不直接灭掉周王室取而代之?最主要的原因是,西周自建朝数百年来,由其建立起来的强大的礼乐制度,作为维系君臣之间的道德规范,始终根深蒂固。

谁敢灭掉周王室取而代之,谁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背世代之骂名,人人得而诛之。

所以,无论周王室怎样衰弱,各诸侯王都不敢有非分之想,只能在承认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的前提下,局限于争斗称霸,满足于当当霸主。

这一观念到了战国后期才有所改变。

战国末期,随着群雄逐鹿中原,弱者淘汰,强者胜出,统一大业已垂手可及,秦国干脆就直接把周王室灭掉了。

春秋时期出现诸侯争霸现象的原因,可以从表象上和本质上两个维度去认识。

从表象上看春秋争霸的原因

一是随着周王室政治经济实力的衰落和诸侯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周王室对诸侯国不再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

政治方面,经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镐京之变平王东迁后,周王朝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威信从此一落千丈。

经济方面,由于周王朝上百年来不断地将大量土地分封给诸侯王,造成自己所掌控的土地日趋减少。

据史料记载,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掌握支配的土地仅仅剩下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东不过荥阳,西不跨潼关,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方圆只有六百余里。

这点地盘,在当时只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小的诸侯国了。

土地的锐减,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收入锐减,生活捉襟见肘,难以为继。

加上各诸侯国有意拖欠贡赋,更是雪上加霜。

据《左传》记载,周平王死后因为没钱办理丧事,曾派人到鲁国,求鲁国给予资助。

而到周桓王死的时候,因为一直没有钱来办理丧事,结果葬礼竟拖了七年。

这恐怕是历史上最穷的王室了。

二是随着礼乐制度的逐渐崩溃,诸侯王不断挣脱了道德上的束缚,言行开始放纵,敢于同周王室叫板。

西周未年,礼崩乐坏的情况就已经出现,进入东周以后,情形更为严重。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现象随处可见。

“周郑交质”的历史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史载:周平王因忌惮郑庄公不断扩充实力,为削弱郑庄公的力量,将郑庄公担任王朝卿士的部分权力划给虢公忌父。

引起郑庄公不满上朝质问周平王,周平王不敢得罪郑庄公,矢口否对郑庄公有猜忌之心。

为了显示对郑庄公的信任,竟屈从于郑庄公,与郑庄公互换人质。

周平王把自己的儿子狐派到郑国做人质,郑庄公则把自己的儿子忽派到成周当人质。

互派人质本是诸侯国之间表达相互信任的寻常事件,可是在这个地方,互派人质的一方竟是君权神授的周天子,可见,周王室已经沦落到了与诸侯国平等的地位了。

更丢面子的事情还在后头,周平王死了周桓王继位后,周桓王想要彻底解决郑庄公坐大成势的问题,干脆以郑庄公长期不朝见周王室的名义解除了郑庄公的职务。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亲率王师并征调陈国、蔡国、卫国三国之军征讨郑庄公,郑庄公率军迎战,双方在繻葛(今河南省长葛市北)打了一仗,郑国大夫祝聃一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周桓王负痛逃窜,大败而归。

君臣之间尚且如此,诸侯之间以及社会各成员之间臣弑君、子弑父、父占媳、兄妹乱伦等过去被视为大逆不道的事件,在当时的社会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

三是残酷的生死存亡、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逼迫各诸侯国不断争霸拼抢土地和人口等资源,努力扩充实力。这也是春秋争霸的一个客观原因。

从本质上看春秋争霸的根本原因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受到了旧的仍占统治地位的上层建筑的阻碍,要求变革旧的上层建筑,于是就引发了连绵不断的争霸战争。

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的推广和牛耕的普遍使用,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在轻轻松松耕作完原有公田(井田)后,剩余的时间便大量开垦私田并占为己有,于是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

这个新兴的地主阶级既包括组织开垦私田的部分贵族及大量贵族下层,也包括有条件开垦私田的平民。

新的阶级和新的生产关系出现了,他们迫切希望拥有话语权,迫切希望土地私有制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迫切希望国家政权对自己的利益予以保护,迫切希望国家制订相关制度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然而维系现实社会经济秩序的体系却仍然是原有的井田制度和分封制度,以及维护上下尊卑等级秩序的封建礼乐制度。

革命历来不是温和的,当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上层建筑阻碍了经济基础,矛盾尖锐到需要诉诸武力解决的时候,争霸战争就难以避免地出现了。

春秋争霸对中国政治思想和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奇特和令人惊叹的时期。

虽然严绵不绝的战争对生产力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也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灾难和痛苦。

但是在这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却出现了思想上的空前活跃和文化上的异常繁荣,各类大家更是人才辈出。

他们的很多思想观点和理论著述,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广为人们研究和借鉴。

这一奇特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春秋战国之后的两千多年的漫长社会中,有的朝代也出现过社会动荡,但却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繁荣的思想文化。

就连我们今天还在频繁使用的诸多成语都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如数典忘祖、问鼎中原、大义灭亲、一鸣惊人、卧薪尝胆、朝秦暮楚、纸上谈兵、老马识途、围魏救赵、负荆请罪、完壁归赵、暗箭伤人、鸡鸣狗盗、图穷匕见等。

单看这些成语,你就可以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生命力是何等的强大,对后世的影响是何等的深远。

春秋争霸对中国历史社会的巨大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春秋争霸促进了国家逐渐趋向统一

据史料记载,春秋初年有诸侯国一百四十多个,影响较大的有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等十四国。

在后来的争霸中,大国吞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如山东诸小国被齐国吞并,河北、山西诸小国被晋国吞并,江淮、汉水诸小国被楚国吞并,西北诸小国被秦国吞并,中华大地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经过春秋争霸,到了战国后期就只剩下二十多个诸侯国了。

这种集权趋势的加强,为日后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春秋争霸促进了思想大解放和文化大繁荣

为了满足争霸的需要,各诸侯国纷纷网络人才,各类人才也应运而生,他们为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从不同的立场提出了不同的政治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诸子百家。

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四家的学说代表著作《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对中国两千年的思想文化影响最为深远,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灵魂和中华文明的根。

而《论语》《孟子》和《庄子》则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春秋争霸促进了各民族大融合

春秋时期是我国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一方面,随着诸侯国对大片区域的占领,纷纷迁移本国大量百姓到占领区域居住,以守住战争成果。

另一方面,周王朝周边的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不断袭扰中原,各诸侯国打起了“攘夷”的旗号开展了旷日持久的斗争。

于是中国大地上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徒、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打破了各民族间固有的地域界限,加快了各民族的融合,加快了中华民族的形成。

春秋争霸促进了教育兴盛和人才辈出

春秋时期,教育体制出现了重大变革,随着各诸侯国对大量人才的渴求,过去“学在官府”,由统治阶级办学,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的制度受到了打破。

社会上各类有影响的人物纷纷办学以适应社会所需,于是私学开始兴起并逐渐兴盛。

譬如史料中关于孔子拥有学生3000多人,其中72人成为贤达的记载,就是春秋时期私学兴盛的最好体现。

由于教育制度从“学在官府”向私学兴起转变,大量平民受教育的机会得到增加,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以致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天文、历算等方面出现了很多响当当的历史人物。

如孔子、老子、孟子、孙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鬼谷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孙膑等。

他们或是著名的思想家、或是著名的政治家、或是著名的军事家、或是著名的外交家、或是著名的谋略家、或是著名的科学家。

除此以外,那些在某一方面拥有一技之长的出谋划策、谈判周旋,以及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数不胜数。

春秋战国时期真是群英聚会、群星灿烂、人才辈出,足以让人感慨万千。

春秋争霸促进了新旧社会制度交替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衰落和封建制度兴起的过渡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争霸战争不同程度地打击和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加速了新旧制度的交替变革,为封建地主阶级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经历了春秋时期漫长的证霸战争,到了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已经消亡,封建制度已经得以广泛确立,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春秋争霸,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周幽王死后,周平王即位,由于镐京遭受战争破坏,加上受到犬戎的威胁,公元前770年,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至此,西周结束,东周建立,从这一年起到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春秋得名于孔子所著鲁国的编年史<春秋>

春秋时期,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多姿多彩的时期,王室衰败,诸侯竟敢问“鼎”之轻重,“礼崩乐坏”的局面标志着奴隶制已到末日。

这时期分封的诸侯国不再听天子的命令,天子要依附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们的地位,成为“霸主”。

在王位衰落的同时,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各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在争霸过程中,有齐、晋、楚、吴 、越王先后做过霸主, 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影响:大国争霸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在大国争霸中,各大国兼并小国,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在大国称霸的过程中,华夏族和周边各部落的联系、交往、融合加强了,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北方的燕国为主的民族融合中心,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号令天下诸侯的能力。

有的诸侯公然和周天子进行战争,有的则打着“尊王”的旗号,实际上是要把周天子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以夺取号令诸侯的霸权。

周天子实际上成为了诸侯的傀儡。

这个时候,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频繁发生,它们凭借实力,使用战争的手段来扩充领土,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弱小的诸侯国逐渐被灭,成为强大的诸侯国的郡县,而强大的诸侯国则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更强大的诸侯国则可在一方称霸。

春秋时期,见于史书的诸侯国有一百二十八个,较为强大的有十几个,它们主要是位于今天山东的齐、鲁,位于今天河南的卫、宋、郑、陈、蔡,位于今天山西的晋,位于今天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燕,位于今天陕西的秦,位于今天河南、安徽南部及两湖的楚,位于今天江苏中南部的吴和位于今天浙江一带的越。

各国之间的领土之争以及国家内部的王位之争、权力之争屡见不鲜,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三十六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一方面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战争促进了华夏族和南方蛮族的融合,也破坏了旧制度,催生了新制度。

我感觉总体来说是是分封制的弊端,诸侯割据日益强盛,周天子把领土全部分到诸侯各国,实际领土越来越少,权利逐渐减弱,到春秋时,郑,楚都自立为王,进而诸侯国争端不断。只有齐,晋能主持公道,带其它诸侯国吞并小国,逐渐走向战国七雄!

春秋争霸的定义:

自从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死以后,由于都城受到战争的破坏,其子周平王把都城迁到今河南洛阳,西周从此结束。东周开始,即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春秋时期的开始,标志着诸侯争霸的局面彻底到来。而他们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分封制度末期带来的弊端促使地方诸侯日益强大

自周武王建立政权以后,周朝基本制度延续于殷商,其中就包括分封制的延续。周王将封地赐予有功之臣和亲贵王族,让他们和天子一起统治者这个国家。

在王朝初创的时候,分封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并且犒劳了追随的功勋大臣,也使得周王室用比较小的统治成本获得了较大的统治权利。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王室针对诸侯国的军事实力不在占优,而诸侯国逐渐强于中央以后,也渐渐不在听取中央的号令和支配。

2、 东周王室的四次内乱加速了王朝中央实力的衰败

《史记.周本纪》记载:“二十三年,桓王崩,子庄王佗立。庄王四年,周公黑肩欲杀庄王而立王子克。辛伯告王,王杀周公。王子克奔燕。

周庄王四年的时候,周公黑肩想要杀庄王而立王子克。辛伯劝谏周公,但是周公没有听从他的建议,辛伯告发周公给庄王,庄王杀了周公,王子克出逃至燕国。

这次的小规模动乱,在周王室还算相对稳固的政权下得以快速的解决,并未出现太大的问题,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史记.周本纪》记载:“惠王二年,初,庄王璧姬姚,生子颓,颓有宠。

及惠王即位,夺臣园以为圈,故大夫边伯等五人作乱,谋召燕、卫师,伐惠王。惠王奔温。

周惠王即位以后,因为圈地占地等问题惹怒了边伯等五人,他们联系其他诸侯国,在王子颓的支持下,倒逆惠王。

虽然在郑国的支持下惠王得以复位,但动乱的牵涉面扩大了,此事牵涉到了齐国、燕国、卫国、虢国和郑国。从而使王室对于诸侯的依靠逐渐加大,是东周王室衰败的转折点。

《左传》记载:信公五年:“公及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王世子于首止”,“会于首止,会王大子郑,谋宁周也”。

王子带之乱前后两次,持续将近二十年,并出现了依靠戎狄力量的现象。同时,桃子、颓叔等大臣更是借狄师伐周的契机作乱,从这些可以看出周王室军事力量在进一步下降、周王的权威也逐渐衰微。在平定王子带第二次的作乱中晋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持续进二十年的王子带之乱,加速损耗了周王室的权威和军事实力,并且在平定动乱的过程中,依靠了外部势力戎狄的力量。

《史记.周本纪》记载:“景王十八年,后太子圣而蚤卒。二十年,景王爱子朝,欲立之,会崩,子丐之党与争立,国人立长子猛为王,子朝攻杀猛。猛为悼王。

王子朝之乱是春秋时期牵涉最广、战争最多的周王室庶孽之乱。涉及了众多王室之族,和一大批重要的世卿大族、诸侯国主。

王子朝死后,他的支持者仍在发动叛乱,这是前几次庶孽之乱未见的。王子朝之乱造成了很大影响,以至于大臣专政,并最终导致“王室衰败”,并在此后的历史文献中基本就见不到周王朝的军事活动记载了。

从中不难看出,春秋时期的争霸局面是诸侯国参与周王室内部斗争,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而分封制带来的后遗症使诸侯国在参与王室斗争中越来越得心应手。

此消彼长之下,周王室从开始的自我内部消化,到依靠诸侯国平叛维稳,再到依靠诸侯国夺取自我政权。到了春秋后期,周王室拥有的也仅仅只是名义上天下之主了。

而在此期间,强大的诸侯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和地盘开展着杀戮与征战,春秋争霸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春秋争霸产生的影响:

春秋争霸促进了地方之间的思想学术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以及经济发展;对推动奴隶制度的瓦解也产生部分积极的作用,加快了古代中国格局的统一进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开始了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和战国)。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王室衰微,诸侯坐大,各诸侯国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和人口,以及对其它诸侯的支配权,不断进行争霸战争。

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宋襄公(或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齐桓公等还打着"尊王攘夷"口号,表面上是尊重周王,实质是为自身利益进行争霸战争。

其结果是天下大乱,人民生灵涂炭,王室更加衰微,诸侯国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所以史书上描绘这个时期的战争叫"春秋无义战"。

东周列国·春秋篇第30集分集剧情

吴越争霸,使华夏政治中心南移,这对后来长江下游经济文化的繁荣有着长远的影响。在两国恩恩怨怨的数十年间,更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动人的历史传说:夫差砺志,越王尝胆,西施浣纱,子胥遗恨……当夫差最终含羞自刎时,为越国复兴立下汗马功劳的范蠡也悄然不见

东迁后的周平王,慑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

王室虽已衰败至此,但千百年形成的帝王之威,在当时还是个庞大的精神存在,当郑国战车与天子王师两军对峙时,众多诸侯的目光在关注着这场挑战的结局。从此,视天子权威如儿戏,强者为尊,以实力争霸的时代开始了。

周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的实力大幅度下降,这使得其宗主国的地位也受到了威胁。不得已,周平王只好寻去郑国的求助,以此来维护周平王的颜面。

本来这是一件好事,周王室和郑庄公之间和谐的君臣形象有利于提高周王室的实力,然而周平王却不这么想。他认为郑庄公开疆扩土的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周王室的统治,于是想了个昏招,那就是另外扶持虢国来对抗郑国。

除了联姻,春秋战国还有另外一种结盟方式,就是交换人质。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国家或互求信任,或罢兵议和,或乞求援兵的一种交换公子的外交活动。春秋时期比较少,战国时期就很频繁了,这也能客观地说明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很脆弱了,只能以交换质子来保证同盟关系。

一般来说,质子都是从国君次子以下的公子中挑选,往往不会是地位太高的公子。这些质子的命运一般都是悲惨的,质子被安排在对方的都城中居住,时时刻刻都有人监视他们一举一动,也不能离开都城,要是其中一个国家来个毁约,质子往往是最危险的。

说结论,春秋争霸的原因是周天子权利的大权旁落,春秋争霸的实质是各个诸侯国为了国家利益的纷争而进行的战争。自从东周平王东迁以来,周天子的势力便与日俱减。春秋时期,郑国,秦国,晋国,楚国,齐国先后称霸。春秋五霸挑战了周天子的权威。

原因是周王室的败落,实质诸侯国“尊王旗下争雄长”。

整个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混乱而动荡的年代。周室东迁,王纲解纽。礼乐征伐,出自诸侯。弑君三十六,灭国五十二。五霸继起,尊王而攘夷;群雄并立,兴兵以鏖战。然而就是在这个时代里,中国的文化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才泉涌,豪杰辈出。

这是一个矛盾的时代,正是这种矛盾造就了这个时代的辉煌。

东周列国是中国的一段历史,也称春秋战国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共515年时间。东周是因为犬戎攻入西周都城,周王东迁建都洛浥后周王室己无力控制各诸侯国。各诸候国开启了互相争霸,吞并,直至灭国,统一的过程。这就是史称东周列国。

东周列国有:晋,齐,楚,燕,鲁,宋,卫,郑,秦,蔡,陈国。

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即已被秦国灭亡,所以战国时代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公元前334年徐州相王、公元前323年五国相王后,各大诸侯纷纷僭越称王(吴、越、楚三国春秋时代已称王),周王权威进一步受损。

战国时代及之前的春秋时代,都是后世史家对东周这段历史时期的再次划分,“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观点得到了其支持者的完善和补充。

在前403年之前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和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

目前,《史记》的观点因包括了如上重要的历史事件而得到多数采纳。

而在战国时期的结束是在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延续周朝,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以别于西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一个小国,加上有弑父之嫌,在诸侯中的威望已经大不如前。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

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边境的外族又乘机入侵,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

在这情况下,强大的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诸侯对四夷侵扰则“尊王攘夷口号团结自卫。

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发生子带之乱,襄王不能平,求救于晋文公,文公诛叔带,遂为伯而得河内地 。

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襄王为晋文公所迫,于河阳践土会盟 。

周赧王时,国势益弱,同时内部争斗不休,以至分为东周国和西周国。

赧王迁都西周。

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借道两周之间攻韩,周人两边都不敢得罪,左右为难。

东西两周位于诸强国之间,不能同心协力,反而彼此攻杀。

至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国被秦所灭,同年赧王病死,西周覆亡 。

七年后,东周国亦被秦所灭。

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j202210072240138d51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