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如果宰相制度没有废除,宰相就会用,如果不是元朝,我国古代的宰相制度可能不会被废除

我国古代是中央集权制,但却并非一直都是君主专制。

大体来说,在宰相制度被废除之前,只要不是乱世,相权还是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的,我国古代也只有明清是真正的独裁政治。

从总的趋势来看,我国古代的皇权不断膨胀,而相权则一步步被压缩,直至被朱元璋废除。但我国古代的宰相制是否一定会走向消亡呢?除了朱元璋个人的作用之外,元朝的出现则加速了这一进程。

1,我们先看宰相制度的发展历程

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

这是太史公在《史记》中对宰相一职权责的概括,由此可见秦汉之时的宰相权势之大,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宰相,宰是主宰;相是辅佐。宰相这一职务其实是从国家诞生之日便出现了,至秦朝则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了下来,即三公九卿制。

然而,宰相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与皇帝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一部宰相制度史,几乎就是皇权逐步侵夺相权的历史。

皇帝需要宰相协助其执掌朝纲,但又不想让相权凌驾于君权之上,是典型的“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于是,历代帝王便不断的想办法限制相权。

相权的转移

汉朝初年,是宰相权势最大之时。而至汉武帝,便设立尚书台,以“中朝”辅政;宰相所在的外朝被架空,变成了执行机构。

所谓“中朝”,最初便是皇帝宫廷机构内的官员,大多是外戚、秘书,品级不高但由于侍从皇帝而逐渐做大,“尚书台”后来成为拜相的象征,汉末宰相如果不加“录尚书事”则并非实权宰相,只是虚位。

至此,相权发生了转移,由“三公”移转到了“录尚书事”,而尚书台实际上又变成了外朝。

相权的稀释

从“三公”到“尚书台”,相权只是发生了转移,其实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皇帝们自然不甘心。

两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演变为尚书省,正式成为王朝的权力中枢,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与汉初的“丞相”无异。于是,皇帝想到了分割相权,即设立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等,以此手段使尚书令不至于一家独大,并形成了中书出令、门下审核、尚书执行的三省分工机制。

至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作为一项制度规范了下来,并设立政事堂,凡入政事堂者均为宰相。

群相制,使宰相凌驾于皇权之上的可能大大降低。

相权的切割

两宋时期,在继承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继续对宰相的权力进行分割。

设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与宰相分掌军政,号称二府。同时,设立三司使,掌管财政大权。

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互不统属,与唐朝相比,两宋的相权又被分割。同时,与汉唐之时的坐而论道不同,宋朝宰相也只能站着面对皇帝,中央集权继续加强。

以此发展下去,相权作为一个整体或许还会存在,但随着相权的稀释和分割,宰相其实已再无威胁皇权的可能。

2,元朝加强了相权

元朝的中枢只有中书省,设中书令一名,左右丞相各一名,此外还有左右丞、参知政事等辅助官员。

这其中,中书令之职由皇太子兼任,是定制,也是只是名誉职务。真正掌管中书省的是右丞相,左丞相则是右丞相的助手。也就是说,元朝的宰相权力既没有被稀释,也没有被切割,相反与唐宋相比还得到了加强。或者说,元朝的右丞相便相当于秦朝和汉初的丞相。

这一点,事实上与蒙古人的发展阶段有关。

怯薛制

元朝的宰相制源自其本身的怯薛制,而怯薛制是蒙古人的一种贵族封建制的残余。

这一制度源于成吉思汗设立的怯薛军和怯薛宿卫轮值制度。怯薛不仅负责君主的护卫,内廷的各项职责,其怯薛长还担任国家的高级官员。

也就是说,怯薛既是内廷的护卫,也是贵族世家,其与皇帝既是君臣,又有亲缘关系。

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其实这就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朝政相似,相国既是家臣,也是贵族。从政治制度的角度来说,元朝的宰相制度其实又从头来过了。

3,朱元璋可不想再走一遍汉唐宋的老路

朱元璋刚刚建立明朝之时,其宰相制度是承袭元朝的,也就是说明朝初年丞相的权力几乎相当于汉朝初年。

这对于想要大权独揽的朱元璋来说,显然是相当不爽的。

怎么办?朱元璋显然不想再将汉唐宋稀释分割相权的老路再走一遍了,于是大手一挥,宰相制度便被彻底废除了,从此六部只属于皇帝。

试想,假如没有元朝相权的扩大,宰相制的最后结局可能就是不断稀释和分割,当宰相不再威胁皇权之时,自然也就不会被废除。

而正是元朝相权的急剧加强,迫使朱元璋采取了雷霆手段彻底废除了宰相制,胡惟庸也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

之后,无论是明朝的内阁大学士,还是清朝的军机大臣,都只是皇帝的秘书,再无法执掌六部、统领百官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i202305111830065ea8.html

为您推荐